近日,一則由英特爾、戴爾、惠普、聯想、微軟五家業界大 佬聯合推動的‘電腦這都行’廣告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也讓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感到有些意外。以往,除了英特爾、微軟之外,其它三家廠商相互之間可 以說是競爭關系,而如今則走到一起合力推出主題廣告,這種“反常”的舉動以往是很難見到的。然而如果仔細思考一下目前整個PC行業的現狀的話,這一舉動似 乎又不是那么難理解了……
其實相對于智能手機行業而言,電腦行業的更新換代速度并不慢,但是深入到用戶層面 的產品換新上來,二者卻相差甚遠。2008年之后,電腦行業進入超高速發展期。據Gartne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電腦出貨量達到3.528 億臺峰值,而從2011年之后,整個PC行業出貨量逐年下滑,到2015年Q3,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滑近10%,電腦行業進入寒冬。
從上面的這些數據來看,2011年全球PC行業達到巔峰,這也意味著市場進入飽和期,而從2012年開始,市場飽和所帶來的后果逐漸顯現出來,雖然PC出貨總量依然可觀,但下滑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因此,“PC用戶換新”成為了業界思考的問題。
蘋果iPhone每年發布一代新品,雖然價格昂貴,但這樣的速度并未影響到蘋果手機用戶的換新動力,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首先,用戶對于手機的需求度非常高,與電腦相比,幾乎是隨時隨地都要用到的,因此這種高需求度對于用戶換新而言,有著很好的基礎性支持作用。
其 次,iPhone每隔兩到三代產品之后,老產品就會變慢,同時蘋果也會逐步限制老產品的新系統升級,這使得蘋果手機用戶時刻都會保持換新的想法,一旦換新 停止,那么也就意味著你會用一款不流暢的、很多軟件不支持的手機。而反觀PC產品,由于X86架構以及Windows系統向下兼容性出色,如今即便是使用 迅馳+XP系統,也能夠完成最基本的辦公應用需求,可以說,人們在“扮演”PC用戶角色時遠沒有在“扮演”智能手機用戶時那樣的危機感。試想如果 X86+Windows也“不厚道”的去封閉向下兼容特性,那么PC換新的動力肯定要比現在強很多。
最后一點,智能手機每一次的更新都會與用戶體驗緊密相連,而PC則不同,很多功能或性能上的新特性并不能夠與用戶體驗緊密相連,這造成了用戶對新功能、新特性的不了解,從而讓這些更新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也無法從根本上成為刺激用戶換新的動力。
那么對于PC用戶而言,如今更換新電腦的動力到底在哪?哪些新特性值得用戶去為新電腦買單呢?今天我們不妨來一起探討一番。
新形態新體驗 老電腦真不行
電 腦產品在發展過程中走上了兩條路,其一是輕薄便攜長續航,另一條路則是性能最大化。在這兩條路上衍生出了兩種類型的產品,對應第一種的是便攜型筆記本,典 型的如戴爾XPS 13;而對應另外一種的是游戲娛樂本,代表產品有聯想小y、華碩ROG、Alienware等等。
因此,如果從產品端去考慮更換新電腦的話,那么就要分兩種需求來看了。
首 先就便攜型筆記本來說,換新的理由非常容易把握:只要有更輕便、續航更持久的產品,那么就可以去選擇更新產品。以戴爾XPS 13為例,這款產品之所以能 夠取得成功,一方面在于以往的老電腦中沒有一款在顏值上能夠與其相媲美的,另外一個原因就在于它是一款將高性能與良好便攜性結合的非常好的產品,而事實證 明,絕大多數選擇這款產品的用戶,也都是基于這兩點老考慮的。
而XPS 13為什么能做到便攜、續航與性能兼顧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英特爾新硬件平臺的各項提升,比如工藝制程縮減、功耗降低、性能增強等等。
芯 片工藝制程縮減可以使得處理器體積更小,功耗更低,這樣就能夠在更小的空間里可靠的使用,因此新平臺的筆記本電腦往往比老平臺電腦更便攜,電池也更耐用一 些。同時性能的增強還可以保證良好的使用體驗,這些都是新平臺相對于老平臺的優勢所在,也是不少用戶選擇換新時的動力所在。
其實除了重量、體積上的輕量化、小型化之外,新電腦在設計形態上的進化,往往也能夠引起用戶更換新電腦的興趣。
在 2合1電腦、超極本出現之前,筆記本電腦大都以合蓋式的造型示人,然而隨著用戶體驗的變化、以及硬件特性的轉變,新電腦在形態上有了更多種可能,比如翻轉 式、旋轉式、插拔式的出現;比如在造型方面采用更為大膽的設計,窄邊框、特殊造型的屏幕鉸鏈被運用到筆記本設計當中來,這些元素在三年以上老電腦中是幾乎 絕跡的,而且這些元素所帶來的使用體驗提升也不是老電腦用戶所能感受到的。
因此,對于便攜型筆記本產品的換新而言,更輕便、使用體驗更加舒適,才是用戶需要去關注的重點。
那么對于游戲本換新而言,用戶的動力在哪里呢?讓我們接著往下分析。
游戲速度變慢 換新勢在必行
游 戲本無疑是整個電腦行業中最受關注的產品,也是電腦行業陷入困境之后,唯一還能夠引爆行業關注點的產品。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游戲畫質的不斷升級導 致了硬件升級的不可忽略性。無論你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會面臨游戲本的更新換代問題。在這一點上,游戲本與智能手機的換新驅動力非常相似。
以 第六代英特爾酷睿平臺為例,新平臺在圖形性能、計算速度、以及對相關功能、技術的支持等方面是老平臺無法取代的。比如第六代酷睿平臺全面支持了DX12, 這對于老平臺來說是非常徹底的優勢,如果用戶在遇到一些DX12游戲或應用時,使用老平臺來運行的話就會報錯,即便能夠勉強運行,其流暢程度、穩定程度也 令人擔憂。
而圖形性能關系到游戲本的游戲性能體驗,平臺的計算速度則關系到娛樂、游戲、視頻編解碼等多方面的運行速度,如果覺得手中的老電腦在玩游戲時越來越卡頓,如果手中的老電腦在看網絡視頻的時候越來越慢,那么你就真的應該去考慮選擇一臺新平臺的電腦了。
其實在游戲本用戶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屬于發燒友級別的用戶,這部分用戶的換新速度非常快。而另外一部分則對換新持謹慎態度,同時對于“多久應該去換新”這個問題也并不是很明白。
作為一名評測編輯,筆者對于筆記本電腦硬件的性能情況了解較為全面,從縱向角度來看,游戲本的換新頻率底限為三年,其實回顧一下硬件發展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三年是底限了:
隨著游戲引擎的不斷升級,新游戲對于硬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回想三年前,那時N卡還是GTX 600M系時代,A卡還是HD 6000/7000系時代,這些 顯卡放在今天已經無法跟上游戲對硬件的要求。即便是往前推兩年,N卡來到GTX 700M系時代,今天看來也依然不能滿足大多數游戲對硬件需求。
因此,理想的游戲本換新頻率為2到3年,這樣硬件性能才能跟上游戲素質提升的節奏。
結語
其實“PC換新”更多的是針對擁有三年左右或以上老電腦的用戶而言的,畢竟把剛買一兩年的電腦淘汰掉只是少數人會干的事情。電腦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扮演的 是娛樂與生產力的媒介和創造平臺,然而隨著軟硬件的發展,老電腦在這些方面必然會面臨瓶頸,從而讓用戶體驗變得越來越差,那么這個時候,換一臺新電腦就是 勢在必行的了。
老核顯差距幾何?
英特爾在移動端投入大量的升級,移動級處理器與核顯的性能越發強勁,尤其是進入14nm制程 之后,性能與功耗方面的平衡達到了一個峰值。如果說14nm制程Broadwell架構更多的是對CPU部分性能與功耗的平衡做了大更新,那么14nm制 程Skylake架構則是在核顯方面有了新突破,如今顯示屏的分辨率越來越高,硬件對GPU部分的性能需求也越來越高,繼續提升GPU性能是 Skylake架構處理器的一個核心任務。
而且從近日英特爾、戴爾、惠普、聯想、微軟五家業界大佬聯合推動的“電腦這都行”的廣告中也 能看出Skylake的一些改變,推動整個行業向前是這五家業界大佬的宿愿。因此,Skylake新平臺也承載這他們對整個筆記本市場的期盼,第六代酷睿 的提升之處正好符合當下移動市場的新氣象。
同時筆記本電腦廠商也逐漸推出了新平臺的產品,比如全新的XPS 13、聯想即將上市的YOGA 4 Pro、惠普Spectre x360/x2這樣 的新產品,機身更加輕薄化的設計又能有更加強勁的性能表現,是這些全新推出的筆記本電腦的共同特點,那么這些新品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表現究竟如何呢?我們往 下看。
基于Skylake架構的第六代酷睿處理器除了CPU部分功耗與性能的平衡以外,GPU部分有著十足的進步,而這些進步主要體現 在兩個方面:一是架構改變的同時增加了EDU單元以獲得更好的性能表現;其次是DDR4類型內容的支持也為GPU部分提供了更好的顯存性能基礎。那 么,Skylake架構的第六代酷睿處理器在核顯方面到底有多大的提升呢?首先我們對比上一次核顯在基準測試中的跑分情況。
第六代酷睿 處理器中低功耗版本搭載的GPU是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對比上一代酷睿低功耗版本的核顯是 Intel HD Graphics 5300,標準電壓版本則是Intel HD Graphics 5500。對比這兩代三款核顯性能,我們選用了 3DMark 11與3DMark 2015兩款測試軟件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圖: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性能測試結果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性能測試結果
從圖形性能基準測試結果來看,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無論是3DMark 11還是3DMark 2015的測試結果都要 領先于上一代核顯產品,相比上一代同定位的Intel HD Graphics 5300核顯將近(平均)100%的性能提升,而且相比上一代高定位的 Intel HD Graphics 5500也有(平均)40%的性能提升。就基準測試結果而言,第六代酷睿的核顯性能有著十足的進步,能夠為筆記本電 腦產品提供更好的高清與游戲性能輸出。
顯卡型號\測試項目 | 3dmark11 P擋圖形得分 | 百分比 | 3DMark Cloud Gate圖形得分 | 百分比 |
Intel HD Graphics 520 | 1459 | 149% | 7514 | 130% |
Intel HD Graphics 5300 | 647 | 66% | 3926 | 68% |
Intel HD Graphics 5500 | 976 | 100% | 5763 | 100% |
當然,跑分測試屬于簡單環境測試,功耗分配在此沒有太大的干擾,如果應用于實際的游戲測試中,性能表現或許不會是這樣。針對這個顧慮,我們選用了五款包 括網游和單機在內目前市面上較為熱門的游戲,進行對比測試,看第六代酷睿的核顯游戲表現是否如跑分一樣有著較大的提升呢。
測試的游戲分別是《英雄聯盟》、《暗黑破壞神3》、《最終幻想14》、《超級房車大師賽》以及《古墓麗影9》。
《英雄聯盟》幀數對比
游戲的實際表現是相比跑分更加符合用戶使用情況的,下面我們首先選用《英雄聯盟》這款熱門網游對其進行測試,同時也看看這款機器的實用性到底怎樣?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設置為非常高畫質
就 上一代Intel HD Graphics 5300核顯而言,玩《英雄聯盟》時的畫質最多只能調到中等,尤其在1080P全高清分辨率下,更是不能調的 太高,而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性能的大幅提升,使其能夠開啟到最高畫質運行,下面來看看具體的表現: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
游戲畫面及幀數表現
我 們在測試過程中主要看重游戲中后期的表現,因為《英雄聯盟》這類游戲在中后期團戰時對圖形性能有更高的需求,如果達不到35fps以上,玩起來就會非常痛 苦。就整個測試過程來看,無論是前期、中期還是后期,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運行《英雄聯盟》都能夠滿足流暢度需求,基本保 持在46fps以上,運行非常流暢。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與上一代核顯幀數對比
從對比結果中我們能夠清晰看到,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與上一代核顯幀數對比有著較大的進步,同樣是最高畫質下的表現,第六代酷睿核顯要明顯強于上一代,平均幀數近40%的提升,這對于電競玩家來說是福音。
《暗黑破壞神3》幀數對比
接下來測試的游戲是 來自暴雪的《暗黑破壞神3》,國服的登陸對于熱愛這一系列的玩家來說是天大的福音,即便是免費游戲也能獲得很好的游戲體驗。而實際上《暗黑破壞神3》對硬 件的需求并不算太高,當然也不是很低,在1080p的分辨率下能夠流暢運行還是需要一定的硬件性能基礎的。那么,第六代酷睿核顯在這個游戲下的幀數表現如 何呢?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設置為中高畫質并開啟抗鋸齒
游戲設置方面,我們將分辨率設置為1920×1080,其余畫質設定為中高畫質,并開啟抗鋸齒,在這樣的畫質下,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是能夠應付的,見下圖: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畫面及幀數表現較為可觀,基本保持在30幀左右的幀數可以說是穩定且流暢的,那么對比上一代核顯的幀數表現如何: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與上一代核顯幀數對比
對比上一代核顯的幀數表現,我們可以發現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在《暗黑破壞神3》這款游戲上要比上一代核顯強上不少,接近 100%的性能提升;由此可以發現,第六代酷睿核顯性能在需要CPU和GPU協同工作量較大的游戲中會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最終幻想14》幀數對比
要問網絡游戲里的配 置殺手是誰?那么《最終幻想14》絕對能夠名列前茅,該游戲的配置需求甚至不亞于一些單機游戲大作,鑒于SE社已經對PC畫面和性能做了充足的優化,想要 較為完美體驗這款游戲還是需要較高的硬件性能基礎的,在此之前核顯想要把玩這款游戲的難度是非常高的,那么第六代酷睿核顯能否勝任?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設置為最低
全高清時代,我們自然不會再選擇1366×768這樣的分辨率來進行游戲測試,1920×1080是測試游戲的最低標準,在這樣的分辨率下將畫面設置調整為最低進行測試,看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能夠運行到什么程度?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
游戲測試結果
在《最終幻想14》這款游戲下,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畫面及幀數表現也還是差強人意,游戲中50%的場景可以基本保持在30幀左右的幀數而剩余的50%則在30幀以下,那么對比上一代核顯的幀數表現如何: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與上一代核顯幀數對比
盡管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在1080P分辨率的情況下運行《最終幻想14》這款游戲的幀數表現只能說是勉強流暢,但對比上一 代核顯還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的,將近50%的幀數提升使得第六代酷睿核顯流暢運行這款游戲有了可能,只要稍微降低分辨率則可以保持在30幀以上的運行效率。
《超級房車賽》幀數對比
競速類游戲向來都是低配置硬件的殺手,有良好的幀數表現才能有良好的游戲體驗,而《超級房車賽》這款游戲針對英特爾核顯進行過優化,這使得核顯情況下也能有較好的幀數表現,那么第六代酷睿核顯能否應對這款游戲呢?相比上一代會有多少幀數的提升?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設置為低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設置為低
游戲設置方面,我們將分辨率設置為1920×1080,其余畫質設定為低畫質,并關閉抗鋸齒且不打開英特爾核顯優化選項,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的游戲幀數表現如何。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
游戲幀數表現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畫面及幀數表現較為可觀,基本保持在30幀以上的幀數可以說是穩定且流暢的,那么對比上一代核顯的幀數表現如何: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與上一代核顯幀數對比
實際上《超級房車賽》這款游戲就算是第五代酷睿核顯也能夠在低畫質下運行,而第六代酷睿核顯相比之下則是提升了幀數表現,將近25%的幀數提升可以帶來更加流暢的運行效率,因此這部分的提升是有必要的。
《古墓麗影9》幀數對比
最后一款測試游戲是《古墓麗影9》,這是我們認為核顯有可能正常運行的單機游戲,核顯性能本來就不高,拿《孤島危機》這樣的游戲來測試顯然是沒有意義的。那么在《古墓麗影9》的游戲體驗中,第六代酷睿核顯有怎樣的表現呢?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設置為低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設置為低
游戲設置方面,分辨率調整為1920×1080,其余設置都調節至最低,能關閉的特效都關閉,在這樣的設置下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能否應付嗎?見下圖:
在《古墓麗影9》這款游戲下,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下游戲畫面及幀數表現也還是差強人意,游戲中50%的場景可以基本保持在30幀左右的幀數而剩余的50%則在30幀以下,那么對比上一代核顯的幀數表現如何: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與上一代核顯幀數對比
盡管Intel HD Graphics 520核顯在1080P分辨率的情況下運行《古墓麗影9》這款游戲的幀數表現只能說是勉強流暢,但對比上一代 核顯還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的,將近50%的幀數提升使得第六代酷睿核顯流暢運行這款游戲有了可能,只要稍微降低分辨率則可以保持在30幀以上的運行效率。
對比總結:
英特爾第六代酷睿核顯的性能表現相比上一代來說提升是巨大的,能夠帶來更好的高清輸出能力與游戲表現,雖然核顯性能還不能滿足大型單機大作的需求,但是 應對一大部分網絡游戲是沒有壓力了,第六代酷睿核顯帶來的性能提升對于電競游戲玩家來說也是福音,想要流暢把玩《英雄聯盟》這類電競網游,即便是僅配備核 顯的商務本也能勝任。
全新的XPS 13、聯想即將上市的YOGA 4 Pro、惠普Spectre x360/x2這類產品,即使不 是游戲本的定位也能夠較好的體驗一部分游戲。這似乎預示著,輕薄本的將來大有前途,用戶不會再為輕薄本或商務本的性能表現而感到擔憂,相信這類輕薄化的筆 記本電腦會有更好的市場表現。
015-11-06 05:18:00 作者:李仰潤
英特爾在移動端投入大量的升級,移動級處理器與核顯的性能越發強勁,尤其是進入14nm制程之后,性能與功耗方面的平衡達到了一個峰值。如果說14nm制程Broadwell架構更多的是對CPU部分性能與功耗的平衡做了大更新,那么14nm制程Skylake架構則是在核顯方面有了新突破,如今顯示屏的分辨率越來越高,硬件對GPU部分的性能需求也越來越高,繼續提升GPU性能是Skylake架構處理器的一個核心任務。
而且從近日英特爾、戴爾、惠普、聯想、微軟五家業界大佬聯合推動的“電腦這都行”的廣告中也能看出Skylake的一些改變,推動整個行業向前是這五家業界大佬的宿愿。因此,Skylake新平臺也承載這他們對整個筆記本市場的期盼,第六代酷睿的提升之處正好符合當下移動市場的新氣象。
同時筆記本電腦廠商也逐漸推出了新平臺的產品,比如全新的XPS 13、聯想即將上市的YOGA 4 Pro、惠普Spectre x360/x2這樣的新產品,機身更加輕薄化的設計又能有更加強勁的性能表現,是這些全新推出的筆記本電腦的共同特點,那么這些新品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表現究竟如何呢?我們往下看。
基于Skylake架構的第六代酷睿處理器除了CPU部分功耗與性能的平衡以外,GPU部分有著十足的進步,而這些進步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架構改變的同時增加了EDU單元以獲得更好的性能表現;其次是DDR4類型內容的支持也為GPU部分提供了更好的顯存性能基礎。那么,Skylake架構的第六代酷睿處理器在核顯方面到底有多大的提升呢?首先我們對比上一次核顯在基準測試中的跑分情況。
第六代酷睿處理器中低功耗版本搭載的GPU是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對比上一代酷睿低功耗版本的核顯是Intel HD Graphics 5300,標準電壓版本則是Intel HD Graphics 5500。對比這兩代三款核顯性能,我們選用了3DMark 11與3DMark 2015兩款測試軟件進行測試,結果如下圖: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性能測試結果
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性能測試結果
從圖形性能基準測試結果來看,Intel HD Graphics 520核芯顯卡無論是3DMark 11還是3DMark 2015的測試結果都要領先于上一代核顯產品,相比上一代同定位的Intel HD Graphics 5300核顯將近(平均)100%的性能提升,而且相比上一代高定位的Intel HD Graphics 5500也有(平均)40%的性能提升。就基準測試結果而言,第六代酷睿的核顯性能有著十足的進步,能夠為筆記本電腦產品提供更好的高清與游戲性能輸出。
顯卡型號\測試項目 | 3dmark11 P擋圖形得分 | 百分比 | 3DMark Cloud Gate圖形得分 | 百分比 |
Intel HD Graphics 520 | 1459 | 149% | 7514 | 130% |
Intel HD Graphics 5300 | 647 | 66% | 3926 | 68% |
Intel HD Graphics 5500 | 976 | 100% | 5763 | 100% |
當然,跑分測試屬于簡單環境測試,功耗分配在此沒有太大的干擾,如果應用于實際的游戲測試中,性能表現或許不會是這樣。針對這個顧慮,我們選用了五款包括網游和單機在內目前市面上較為熱門的游戲,進行對比測試,看第六代酷睿的核顯游戲表現是否如跑分一樣有著較大的提升呢。
測試的游戲分別是《英雄聯盟》、《暗黑破壞神3》、《最終幻想14》、《超級房車大師賽》以及《古墓麗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