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音樂雜談」這個主題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將會在不定期發表一些音樂理論以外的音樂話題的文章或者是音樂知識的干貨,另外「好樂分享」主題也會不定期更新,推薦好聽的音樂給大家。(此文為混音師天職老師 發布于的原創文章,轉載請告知并注明出處)
要簡單講的話,節拍器沒有什么特別的使用方法,節拍器,就只有一個使用方法,就是打開,跟著節拍器的拍點,去演奏音樂。不過一般好的節拍器,功能會比較多,也能有各種便利的功能輔助你提升演奏能力。現在市面上的節拍器主要有,機械節拍器,電子節拍器,APP軟件節拍器。當然,也會有一些特別的存在。
這個是機械節拍器。
這個沒有什么復雜的,就是上發條的鐘擺一個道理。通過擺塊的位置來調整擺桿的擺速。刻度上有速度數據以及一些需要的速度說明。自己根據需要調整擺塊。鈴聲選擇那里,實際上就是調整你需要什么樣的節拍數,例如4/4或者6/8拍,重拍和弱拍的鈴聲會有區別。
接著就是電子節拍器。
這個就會有非常多的功能可以用了。但是大體上也就是在機械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拍子的功能,例如多出來調音器的功能,然后拍子方面有能多選擇,例如打拍的音符可以選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速度的極限兩端也會寬有的可以從10-500的bpm。通過小喇叭或者可以戴耳機來聽節拍器的數拍。數拍音量自己定,打拍的聲音也可以自己選。
App的調音器,跟電子節拍器其實一樣。不過是把手機或者電腦來用這些節拍器功能。下面我就詳細講解下我自己用的app節拍器的一些內容,這個節拍器是我用過最好用功能最全的,沒有之一。蘋果app store可以下載到。25塊錢就可以打開所有功能。
打開之后是下面這樣的界面。然后標記了一些箭頭好說明功能。
紅色:速度 藍色:拍號 綠色:當前打拍的音符 黃色:第幾拍 橙色:調速輪 黑色:開始
而四個角落的方塊是一些增值的功能。例如下面這個是點開左下角的 4/4 之后打開的功能區。
紅框:可以更換拍號 黃框:更換重拍位置 綠框:選擇你要打的節拍形式 藍框:組合多種不同的節拍形式。
另外還有接著這個,就是左上角的功能,跟打拍聲音相關的。
紅色:可以換各種打拍聲音,甚至人聲都有,英文的。 橙色:可以換拍子顯示的方式,默認是鐘擺的形式,也可以換成閃光燈,也可以換成色塊閃動。 黃色:節奏訓練,就是根據你的需要,例如1分鐘用60bpm,之后每一分鐘增加10bpm。之類的。
接下來,還有歌曲功能,這個就是說,你可以根據不同歌曲,設定不同的速度,保存,直接你點一下,節拍器就會直接換到你需要的歌曲的節拍和速度上。特別便利。
最后,還有一個是剛才提到的節拍訓練的模式,打開之后是這樣的功能模塊。估計看一眼應該就能懂了吧。
節拍器,其實功能再多,也就是為了發出你需要的節拍的拍點。相當于一個可以調速度的鐘罷了。至于怎么用。如果真不知道。那我建議跟你的樂器老師好好咨詢下怎么打拍子。而不是要管節拍器怎么用。只要你懂什么是拍子,怎么打拍子。自然就懂節拍器怎么用。
喜歡「音樂雜談」這個主題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將會在不定期發表一些音樂理論以外的音樂話題的文章或者是音樂知識的干貨,另外「好樂分享」主題也會不定期更新,推薦好聽的音樂給大家。(此文為混音師天職老師 發布于的原創文章,轉載請告知并注明出處)
Cubase中調音臺能勝任的工作其實遠不止混音本身,在本文中,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調音臺的諸多版塊,下圖就是一個具有很多版塊的Cubase調音臺工程截圖,我將依次講解每個版塊中的功能。
1. 調音臺界面的通道顯示與布局
我們可以看到,在最左側的是“Channel Selector”(通道欄)
通道欄列表將顯示我們工程中的全部通道,左側欄所有通道對應的推子也將出現在調音臺主版塊中。可通過底部標簽切換“通道”頁面和“區域”頁面。
在“通道”頁面下,上方切換到“Visibility”(可見通道)時,點擊不同通道便可選中它們,我們可以點擊軌道名左側的“√”可隱藏亦或顯示軌道。通道欄的可見選項在通道數量龐大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
在“區域”頁面中,上方切換到“Visibility”(可見通道)時,可讓您將選定的通道固定在調音臺的一側,比如我將選定的軌道固定在左側,即使這些軌道可以隨著鼠標的滾動而滾動,其他軌道卻一直在右邊保持不動。
“Zone”(區域)功能可以確保諸如VCA推子,Group編組通道,FX效果器軌道,“Master Faders”(主推子)等重要軌道始終可見,無論調音臺的推子區域被滾動到了何處,如果您工程中的軌道數量很多,您還可以使用搜索功能來快速找到需要的軌道,只需要輸入軌道名稱,然后它將被立即選中。
2. 通道的窗口布局
用戶可完全自定義調音臺的配置,您還可以使用右上角倒數第二個的“Window Layout Tool”(窗口布局工具)實現定義窗口顯示布局的目的。
另外,您還可以自行調整界面的尺寸,只需要選中不同窗口或組件之間的邊界線,并上下左右四個方形拖拽,那么不同組件的界面尺寸就會被縮放,這其實很有用,因為它可以讓您的注意力專注于調音臺的特定區域。
您還可以使用電腦鍵盤上的“G/H”快捷鍵進行橫向縮放。
3. 調音臺界面中的通道設置
我們來看每一個豎長的通道。在“Pan Section”(聲相版塊)的正上方是“Notes Section”(筆記版塊),您可以通過雙擊軌道來記錄混音筆記,它也可以是具體的技術提示筆記,例如您對特定軌道的話筒要求等等。
通道筆記的上方則是軌道圖片區,它是軌道內容的視覺提示圖標。
再往上是“Rack Section”(機架版塊),它包含一系列不同的標簽。點擊標簽就可以展開機架的內部信息,像是“EQ”(均衡器),這里就有實時頻譜儀,點擊上面的數字按鈕可以對均衡器曲線進行編輯。
您也可以在窗口布局中將“均衡器曲線”設置為始終可見。那么它便會出現在“Rack Section”(機架版塊)的上方
下面我們來到調音臺的上方區域,“Meter Bridge” (電平表橋),它也是可以被自定義配置的,位于左側的波形表正在向我們展示軌道當前的電平狀況,我們可以鼠標右鍵選擇“Waveform”(波形)和“Peak-Program Meter”(峰值電平)。峰值電平表可以顯示軌道的音頻響度。
您還可以將鼠標移至調音臺窗口頂端開啟“Window-Layout Tool” (窗口布局工具),并通過勾選/取消勾選打開不同的視窗。
1. 過濾通道類型
在Cubase中,我們需要處理各種不同的軌道類型,那么我們可以使用調音臺左上角的配置菜單來選擇軌道類型的可見性。這在需要處理特定的通道類型時非常有用,比如音頻軌、編組軌、VCA推子等。也許在您完成某類通道的編輯之后不想再看見這些“Input Channels”(輸入通道),那么就可以將其關閉。
2. 多個調音臺窗口
在頂部菜單欄的“Device”(設備)菜單中可以打開了第二個調音臺窗口。現在Cubase當中一共有三個調音臺窗口,也就是說您可以打開三種不同配置的視窗。
3. 機架菜單
在“Rack Menu”(機架菜單)中,我開啟了與Cubase錄音相關的機架視窗,比如“Cue Sends”(監聽發送),甚至“Hardware Panel”(設備面板)。如果我需要設備面板可見,只需要點擊標簽,然后調節該版塊的大小讓所有信息盡可能地顯示出來。
我們若要把這個配置保存下來,只需點擊“配置”,并將其命名即可。我們也可以來回切換剛才設置并保存好的兩個調音臺配置了,或許在“配置“中選擇想要的即可,非常簡單。
4. 通道推子版塊
現在我們返回主調音臺,開啟一些應該在混音過程中可見的機架,在添加了更多可見的軌道之后,我需要重新調整“Fader Section”(推子版塊)的尺寸,以便顯示更多機架。
Steinberg已經盡可能地將海量信息容納于如此有限的調音臺空間中了,如果您想仔細查看某條軌道,只需要點擊推子上方的長方形來展開機架,并可以調出“Channel Settings Window”(通道設置窗口),以達到全局概覽通道信息的目的,打開后的通道條設置,可以參閱下文“八:通道條”的相關內容。
另外,您還可以分別調控各種參數。您可以將通道“Solo”(獨奏)、“Mute”(靜音),也可以監聽某條輸入通道。還可以在調音臺中設置“Record Enable”(錄音啟用)功能。雙擊通道名稱還可以進行重命名。
5. 聯動控制
調音臺共有兩種聯動控制通道的方式,比如說,我們可以這樣將所有鼓軌設置為Link 1,接下來讓我為您演示快速聯動的方法,在按住鍵盤“Shift”鍵的同時,選中一系列軌道。點擊“Quick Link Button”(快速聯動按鈕),那么在其中一條軌道上進行的操作便會被應用于所有聯動通道。我可以按住鍵盤上的“Alt”鍵來暫停快速聯動控制,之后就可以單獨控制這一條軌道的推子了。另外,我也可以直接點擊“Suspend Button”(暫停按鈕)。“Quick Link Button”(快速聯動按鈕)可以聯動一切,
但借助“Link Group Settings”(聯動編組設置)就可以設置全新的編組,并選擇想要聯動控制的具體內容。比如我可能只需要聯動“EQ”(均衡器)或者“Pan”(聲像),甚至只是“Inserts”(音頻插入)
6. 音頻效果器
您可以分別點擊樂器按鈕來開啟/關閉機架版塊中的音頻插入內容,或者點擊左側的圓圈來旁通整個版塊。
您也可以使用頂部菜單欄的這些按鈕來旁通音頻插入/均衡器/通道條/音頻發送
Cubase的插件是被歸類在文件夾中的,這樣可以便于瀏覽。但如果你需要使用大量插件,搜索功能可以讓您的檢索效率變得更高。您只需要輸入插件名稱,并點擊確認即可。
7. 添加通道
您可以對調音臺的推子版塊鼠標右鍵,來添加不同類型的通道。
您還可以對被選中的通道添加其他通道,比如您若想要添加效果器軌,選中需要添加的發送效果器的軌道,然后右鍵選擇“FX 添加 效果 軌”
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需要的效果器
這個功能對于提升工作流程有極大的幫助,因為它免去了對效果器通道逐一設置發送的麻煩
調音臺頂部的這個圖標:
是“Channel Visibility Agent”(通道可見性助手),它可以幫助設置調音臺中的各個通道是否可見。可以選擇“僅顯示選定通道”或者“Hide Selected Channels”(隱藏選定通道)。也許在工程窗口外還有一些空白軌道,若您不想看到這些軌道,您可以點擊“Show Channels for Tracks with Data”(顯示有數據的軌道通道)。我們還可以選擇“顯示在光標處有數據的軌道通道”,來開啟當前被播放軌道的可見性。我們也可以選“顯示在定位點之間有數據的軌道通道”,該選項在處理片段時非常有用,因為這時我們并不需要內容以外的其他軌道可見。軌道可以被路由至不同的效果器/編組通道,甚至主輸出通道,所以我們可以選擇“顯示連接到首個選定通道的通道”來明晰被選中通道的具體情況。
您可以點擊頂部“Rack”標簽右側第二個下拉箭頭,來選擇當點擊某條通道時機架是否展開
您還可以擁有“Fixed Number of Slots” (固定插槽數)并可以“Link Racks to Configurations”(鏈接機架到配置)
菜單欄中的大多數功能都可以通過在調音臺內部的彈出菜單中直接獲得,這樣很棒,因為這樣您就可以在不移動鼠標的情況下進行各種操作了。比如,您要將一條軌道上的設置復制并粘貼到另外一條軌道中,只需要在調音臺底部對著通道推至鼠標右鍵,就可以在彈出式菜單中選擇“Load Track Preset”(加載軌道預設),或者選擇“保存軌道設置”,將您的軌道設置保存為預設文件
如果滾動至菜單最下方,您還可以再次打開“Channel Visibility Agent”(通道可見性助手)來決定通道的可見性
您還可以點擊“功能菜單”的三角按鈕來重置調音臺全局設置
現在我們可以去同步調音臺與工程窗口了。返回工程窗口中,在“Visibility”(可見通道)旁邊有個按鈕,點擊它,選擇“同步工程和MixConsole”,那么當您在移除相關通道的可見性時,它們便從調音臺中消失了。如果再次恢復相關通道在調音臺中的可見性,您也能在工程窗口中重新看到它們。所以我們的工程窗口和調音臺總是可以完美同步對應。
在調音臺右側,是“Stereo Meter”(立體聲電平表),我們可以把它切換為“Loudness Meter”(響度電平表)來分析工程響度,或者切換回電平表頁面,以及切換不同類型及刻度的響度標準的電平表,然后作出相應修改以與當前類型響度標準相符。
另外,我們還可以啟用“Control Room”(控制室),但如果將它作為一個單獨的專題去講解效果會更好。
如果您需要更好地掌控您的混音工程,那么編組軌就是您的得力好助手。如果在混音項目中有100-150條軌道,編組軌可以極大地簡化混音過程。
在對軌道進行編組之后,每次只需要調整一個推子便可同步控制歌曲中同類型樂器的所有軌道。我們舉個實際例子,比如我們對一組鼓組軌道進行編組,選中它們,然后右鍵,選擇菜單中的“Add VCA Faders to Selected Channels”(添加VCA推子到選定通道)
“VCA Fader”(VCA推子)需要區別于傳統編組通道,因為當它移動時,其編組內部所有通道的推子也將隨之移動。
然后我們將人聲軌道進行編組,按住鍵盤上的“Shift”鍵來選中所有人聲軌,就像處理鼓組一樣,鼠標右鍵,但這次我們在菜單中選擇“Add Group Channel to Selected Channels”(添加編組通道到選定通道),隨后我們可以對新的編組通道進行命名,也可以選擇一條輸出通道,還可以選擇是將它建立在工程窗口的內部文件夾還是外部文件夾中,以及選擇“Mono/Stereo/Surround Sound”(單聲道/立體聲/環繞聲)。所有參數確認后,我們點擊“Add Track”(添加軌道)后,一條全新的編組通道就被添加至調音臺了。
重復以上步驟來為工程中所有的樂器建立編組軌。這就類似于劃分管弦樂樂器聲部,然后再將編組推子應用于這些獨立的樂器聲部中,這樣我們就不再需要單獨處理管弦樂團中所有樂器數量龐大的推子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幾個編組推子而已。
我一般會將每種樂器都進行編組,即便編組中只有一軌也沒關系,比如“Bass”(貝斯)。需要注意的是,您的貝斯軌是“Mono Track”(單聲道),所以您可能需要將它發送至單聲道編組軌或是立體聲編組軌當中。只需短短幾分鐘,就可以完成混音中所有核心組件的編組工作,它們會顯示在調音臺的右側,而且推子的顏色是藍色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藍色的推子以及一個VCA推子(綠色的)對混音進行全局控制了。
現在我們可以配置調音臺界面了,這邊我們只需要讓部分通道可見,您可以自行決定具體的可見通道。
混音臺快照功能可以讓我們在“Cubase”進行終混時,最多能保存十個混音配置快照以保證影響全局的步驟不會丟失,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操作的。
首先播放當前的工程,然后做一些調整,比如音量調節、或者在“Bass”(貝斯)軌道上調整“EQ”(均衡器),然后添加通道條做精細調整,增加鋼琴聲部的音量,調整一些軌道的聲相。假如我們想保存當前的設定且生成“Snapshot”(快照)的話,點擊“相機”圖標即可。
我們可以在下拉列表中看到,新的“Snapshot”(快照)已被列入其中。再次說明一下,每個工程最多能保存10個不同的“Snapshot”(快照)。
我們可以在左側的“Snapshot”(快照)標簽頁下看到,羅列著的這些“Snapshot”(快照)。它們都可以被標注成我們自己想要的名稱,當然在下方“快照便簽”中也可以填入當前快照的備注信息。要對這些“Snapshot”(快照)進行“Recall”(調用)操作的話,通過鼠標選中相應快照或使用鍵盤的上下方向鍵選擇想要調用的快照,然后點擊右邊的“調用快照”小按鈕就可以了。
這里講一個實際應用的小技巧,比如我有個薩克斯的音頻軌,在“快照3”中對其使用了“Delay”(延遲)的發送效果,但是在“快照1”中并沒有使用。那您可以先選中薩克斯音頻軌,然后點擊到“快照1”中,點擊“相機”標簽右側,選擇“Mix Consoles Snapshot Recall Settings”(MixConsole快照調用設定),您需要在這里將除了選擇“Sends”(發送)之外的選項全部取消勾選,然后勾選下方的“Selected Channels Only”(僅選定通道),現在再去對這個“Snapshot”(快照)執行“Recall”(調用)的話,這個延遲效果就一直會出現了。這樣,“快照1”就擁有了與“快照3”一樣的薩克斯延遲效果了。
如果您想針對當前選中的“Snapshot”(快照)的設定進行更新的話,右鍵點擊選擇“Update Selected Snapshot”(更新選中快照)進行參數更新或“刪除選定快照”
想必,您已經感受到了,對這種不同混音組件添加不同“Snapshot”(快照)的方式,可以為您在“Cubase Pro”中混音時,帶來極大的便捷性,該功能十分強大,構建好混音架構,在重要的操作或狀態時將其保存為“Snapshot”(快照),這樣可以非常便捷地進行對比試聽或記錄自己的重要混音步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快速調用“Snapshot”(快照)后,會與當前存在的“Automation”(自動化信息)有所沖突,所以“Snapshot”(快照)最好是在做“Automation”(自動化信息)之前進行。
您可以看到,Cubase Pro 10.5的混音操作上有許多方便快捷的新功能,可以輕松滿足您對高音質混音的需求,并幫助您體驗高效率混音的暢快感。
Cubase在通道條的功能使用及界面設計上更為簡便與美觀,看上去與500效果器機架十分相似,在其中我們看到以下模塊:“Noise Gate”(噪聲門),三種不同類型的“Compressor”(壓縮效果器),以及四段通道條“EQ”(均衡器),“DeEsser”(齒音消除器)或類似于瞬態處理類“Envelope Shaper”(包絡塑形器),三種不同類型的“Saturation”(飽和器),其中包含了“Magneto II”飽和效果器,以及三種不同類型的“Limiter”(限制器)。
想要更換信號處理流的話,直接點擊彩色方框部分,進行拖拽即可。
在“Compressor”(壓縮效果器)模塊中還有“Edit Module”(編輯模式)。加入您想看當前“Tube Compressor”(電子管壓縮器)的完整界面的話,直接點擊“E”按鈕即可,便于做進一步處理。
如果您想看“Standard Compressor”(標準壓縮器),點擊彩色方塊右上角進行切換。“Vintage Compressor”(經典壓縮器)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REVerence Convolution Reverb”混響效果器中,其“Vintage Verb Collection”混響擴展庫得到了更新與擴充。您可以擁有大量有優質的“Palte Reverb”(板式混響),“Classical Tape Delays”(經典磁帶延遲),以及“Classic Reverb”(經典混響),均可在“REVerence”調用加載以獲得更贊的效果。
在Cubase Pro 10.5中,您可以自由地定義調音臺中每個通道的背景顏色。您可以在菜單欄Preferences(首選項/偏好設置)的“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的“Track & MixConsole Channels Color” (軌道與調音臺通道顏色)中找到該選項。
當然您也可以對該選項進行自定義調整,調整這里第一個“Color Strength”(色彩對比強度)滑塊,調整軌道的配色對比強度;調整下方的“Selected Channel Brightness”(選中通道高亮程度)滑塊,以定義選中通道的高亮程度。
車作為我們日常出行工具,由于涉及到安全問題,建議不要私自改裝,務必選擇專業改裝店。汕頭貓王作為擁有十幾年經驗沉淀的專業店家,改裝師熟悉每一款車型及誠信為本的口碑吸引豐田雅力士車主前來,在與車主交流后,為車主量身定制個性化的改裝方案。
改裝車型——豐田雅力士
豐田雅力士改裝配置清單:
前聲場:漫步者GF651兩分頻
后聲場:邁速同軸喇叭
處理器:漫步者DS408 DSP
四門隔音:大白鯊3層
音響器材合影
原車門板鐵皮結構本身就比較單薄,而且內部未作任何有效隔音處理。改裝師使用大白鯊隔音材料給門板內層鈑金做隔音處理,降低門板自身產生的共振噪聲;然后使用大白鯊隔音材料對門板外層鈑金做密封處理,減少風噪的傳入,最后在門板飾蓋貼上一層吸音棉,為聲場喇叭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前后門板使用大白鯊銀鯊進行第一層隔音處理,加強鈑金剛性
前后門板使用大白鯊銀鯊進行雙層隔音處理,讓門板形成一個密封箱體
門板飾蓋使用大白鯊吸音棉進行吸音處理,可以將殘余噪音過濾出來
前聲場喇叭改裝成漫步者GF651兩分頻喇叭,中低音有一定的量感和飽滿度,高音干凈清澈、無刺耳弊病,作為無損換裝入門級產品的不二之選,改裝師將漫步者GF651高音喇叭安裝在門板三角位,中低音則無損安裝在前門板上。
漫步者GF651高音喇叭原位無損安裝在門板三角位
漫步者GF651中低音安裝在門板原位,可以減少對原有線路改動,真正意義上實現無損改裝
后聲場無損安裝邁速同軸喇叭,與前聲場喇叭互補,為后排乘客帶來富有感染力的音樂
音源端為主機添加一臺漫步者DS408 DSP DSP處理器,它不僅可以自動過濾主機工作時產生的雜音和避免相位缺失,使得音頻信號更加出色;同時還可以通過電腦調音軟件,對音響系統聲場延時等各個方面做精準調音處理,使得音響系統在各個方面的發揮更加出色。
漫步者DS408 DSP DSP處理器接線隱藏安裝在座位底下
系統點評:
音響改裝完成后的豐田雅力士整體音質效果有了明顯提升,音律細節之處展現精準細膩,聲音清晰通透還原度非常高,音樂的立體感和渲染力都表現的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