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電腦,自去年以來,累計上漲了10幾倍,屬于是本輪 AI 浪潮中,漲幅最大的公司之一,因為這一驚人漲幅更是被稱為妖股,但自今年三月份以來該公司就不斷面臨股價回調問題,近日更是因財務爭議和股市風波成為市場焦點,股價暴跌后開始企穩,接下來我們看看是什么因素導致了近日的慘烈結果,以及超微電腦未來能否破局帶來新一輪增長。
超微電腦近日股價為何狂跌?
興登堡研究發布做空報告,指控財務欺詐
近期,美國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研究在官網發布了最新的一份研究報告,目標直指美股上市公司超微電腦,指控其在會計方面有劣跡,而且涉及未披露的關聯方交易、制裁和出口控制失敗,目前尚不清楚這兩者是否相關。興登堡研究公開表示,他們持有超微的股票,并已經在市場上做空該公司。
今年以來,超微電腦的股價已經上漲了80%以上,在第一季度更是上漲超過300%,達到1299美元的高點,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小盤股。盡管如此,在興登堡發布報告后,超微電腦股價一度大跌逾8%,但隨后收復了大部分跌幅,收盤下跌2.64%。
面對指控,超微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不對謠言和猜測發表評論,并未做出積極回應,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擔憂情緒。
超微電腦宣布財報遞交延后,進一步拉低股價
興登堡直指超微電腦財務問題后的次日,該公司突然表示, 預計不會按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財年年度報告,并預計在8月30日提交關于年度報告的延遲提交通知書,理由是管理層需要額外的時間來評估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設計和運營有效性,消息傳出后,超微電腦股價再度受挫,周三開盤股價暴跌近20%。
這一決定引發了市場的進一步不安,投資者對公司財務報告的透明度和準確性產生了更多疑慮。公司在聲明中提到,他們正在進行詳細的審查,以確保財務報告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但對于興登堡研究的具體指控,美超微選擇了保持沉默,未對外發布進一步的評論。
這一財務爭議和股價波動對美超微的投資者和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美超微的股價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強勁上漲后,因財務問題而面臨劇烈下滑,這對于市場中的投資者和股東來說無疑是一個警示信號。公司財報的延后可能會影響到其市場信譽和投資者信心,進而對未來的股價走勢產生進一步的負面影響。
超微電腦股價未來走勢與哪些因素有關?
現金流和利潤率面臨挑戰,但一直在調整
超微最近幾個季度的銷售額猛增,但相關的營運資金需求導致現金流大幅負增長。此外,該公司最近一直面臨利潤率問題,預計這個問題短期內還會持續存在。
為了確保充足的流動性,超微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間多次進入資本市場。總體而言,該公司通過股票和可轉換債券發行籌集了超過 40 億美元的凈收益。這也表明該公司在這方面一直在積極調整,這一問題后續有望得到緩解改善。
因產品關聯性,未來有望受益于英偉達推升股價
超微電腦主營數據中心的高性能服務器,而該業務隨著AI需求的擴大蓬勃發展,助推超微電腦營收增加,該公司的客戶包括英偉達等。
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英偉達近日發布財報的財報顯示,它在數據中心領域的實力仍然雄厚,其大部分季度收入都來自數據中心,這對超微電腦等服務器制造商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英偉達對其的積極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英偉達財報顯示其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這表明對高性能計算資源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這種趨勢預示著數據中心市場的擴張,為服務器制造商如超微電腦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隨著市場對先進計算解決方案的需求增加,超微電腦有更多機會推廣其產品,尤其是在 GPU 密集型計算和AI應用領域。
其次,英偉達的技術領先不僅提升了數據中心的處理能力,也推動了整個行業技術的革新。超微電腦可以利用這種技術進步,通過與英偉達的合作,集成其 GPU 技術到自家的服務器和存儲解決方案中,提高產品的性能和能效比,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最后,英偉達的成功可以促使其建立更廣泛的技術生態系統,包括合作伙伴和第三方開發者。作為服務器制造商的超微電腦可以通過這個生態系統,與英偉達及其合作伙伴共同開發和優化解決方案,增強自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科技公司押注于最新的AI技術,超微電腦一直是 AI 熱潮中的大贏家。自2023年初以來,該公司的估值一直在飆升,從大約44億美元的估值上升到3月份670億美元的峰值,之后開始下降。
超微電腦估值來看仍有吸引力
超微電腦與英偉達和 AMD 并列,在由 AI 驅動的股市狂潮中成為最大的贏家之一。我們下面可以看到的,盡管超微電腦的年度增長和預期未來收入增長非常顯著,但其估值比率卻非常適中。因此,通過與英偉達和 AMD 的倍數進行比較,超微電腦看起來仍然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我對超微電腦目標價格計算將基于折現現金流方法。用于DCF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8.1%。這一數據基于未來五年的收入共識預估。共識預計未來五年的收入復合年增長率為15%,考慮到超微電腦在人工智能趨勢中的強勢定位,這個增長率看起來是公平的。
降息利于提振市場,超威電腦有望受益
在最近的一次公開演講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杰羅姆·鮑威爾明確表示,降低利率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要貨幣政策方向。鮑威爾強調,盡管目前經濟狀況復雜,但政策制定者認為適當的政策調整能夠穩定金融市場,并適應未來可能出現的經濟放緩。通過降低借貸成本,可以激勵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從而支持經濟增長。
此政策轉變的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對金融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特別是對于科技股,如超微公司,其股價有望受益于整體市場情緒的提振。降息通常會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使得投資更具吸引力,同時也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盈利預期和市場估值。此外,科技行業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對利率的敏感度較高,因此,一旦降息,超微的股價也會大幅受益。
投資者該如何布局呢?
對于投資者而言,近日的突發事件也突顯了財務透明度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超微電腦在 AI 領域的增長潛力雖大,但面對財務爭議和做空壓力,投資者需要重新審視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該公司是否能夠及時解決財務問題,并恢復市場信心,將成為未來股價走勢的重要因素。
如今業績推遲發布,投資者需要為漫長的會計審查做好準備,鑒于可能曠日持久的會計審查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可以考慮前往 BiyaPay 進一步監測行情走勢進行觀望,考慮是否買入。此外,如果你有出入金困擾,還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專業的美港股出入金工具,充值數字貨幣兌換成美元或港幣,提現至銀行賬戶,再入金到其他券商,買入股票,到賬速度快,而且不限額,不會讓你錯過投資機會。
雖然超微電腦的財務爭議和股價波動標志著投資者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劇,但是也有分析師指出,在仔細研究興登堡做空報告后,除了重新審視2020年超微電腦的會計違規行為外,其他各種指控的證據不夠扎實。
此外,超微電腦也有其他啊積極助漲因素,未來仍有望實現新突破,后續具體如何,我們可以持續觀望下該公司的應對措施及發展狀況。
020年上半年,筆記本市場風云變幻,新的需求帶動筆記本銷量;聯想系獨占鰲頭、華為系增長迅速;AMD攜高性價比處理器攻占Intel陣地;屏幕比例變革、內存容量增大……。
一、國內市場走勢
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部分上班族需居家辦公,而中小學及高校學生需網絡上課,筆記本電腦就成為了不少人的剛需,正是這一需求帶動了筆記本市場的增長。
線下商店幾乎全部停業,購買渠道基本都轉向了京東等電商平臺,線上購買成為主流的購買方式。根據群智咨詢和AVCREVO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筆記本電腦線上市場銷售量約350萬臺,同比增長了54%。線上銷量的頂峰來自今年的2月份,銷量達到140萬臺,2月份、3月份單月銷量都超過了去年11月(雙十一所在月份)。
2、3月單月銷量超過去年11月(來源:AVC Revo)
由于辦公與上課的需求,輕薄、便攜成為不少用戶的硬性需求,所以第一季度筆記本銷售中輕薄本占比最大,銷量250萬臺,約為筆記本電腦總銷量的百分之60,同比增幅89%。
除了輕薄、便攜的需求外,筆者認為輕薄本的銷量節節攀升也有近些年來硬件本身的原因,處理器和顯卡的性能不斷提升,AMD又推出了集成了Vega顯示核心的APU,使得輕薄本足以應付大部分網游以及輕度設計工作。價格較便宜、輕薄、還能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何樂而不為?
(1)聯想、華為穩居一二
先來看看筆記本電腦品牌關注度
來源:ZDC
從關注度來看,聯想系傲視群雄,聯想+ThinkPad關注度接近30%,華為系步步蠶食著其他品牌,華為+榮耀的關注度為第二名,傳統豪強惠普、戴爾、蘋果對比去年略有下降,華碩、神舟提升較快,微軟也進入了榜單。
在國內的筆記本市場中,品牌銷量這一兩年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為聯想、華為。聯想系一直雄踞第一,與其他品牌拉開了很大的差距,華為憑借很好的市場劃分,已經穩坐第二。第二梯隊則是老牌廠商戴爾、華碩、惠普。而第三梯隊為產品線較為單一的暢銷品牌,代表品牌為神舟、蘋果等。
品牌占比(來源:群智咨詢)
第一梯隊:
聯想系產品眾多,產品線很廣,囊括高中低端市場,出色的品牌力,“越級”的產品,聯想能夠占據國內市場如此高的份額,也不無道理。
主力產品:輕薄本:小新Pro13、小新Air14、YogaC740、ThinkPadE、ThinkPadX
游戲本:拯救者系列
聯想小新Pro13
華為系產品定價很明確,華為主功中高端市場,主力產品MateBook定價基本在5000元以上,還有MateBookXPro試探高端市場,子品牌榮耀主攻5000元以下市場,主打性價比。產品線還沒有聯想那般豐富,但也坐穩了第二的寶座,并與第三名拉開了些許差距。
主力產品:輕薄本:華為MateBook、榮耀Magicbook
華為Matebook 13
第二梯隊:
老牌廠商有沉淀、有積累,產品的更新雖沒有其他品牌那般激進,但勝在穩定,用戶黏度大、售后體系完備是它們共有的特點。市場份額方面它們之間都相差無幾,每個季度都會各有勝負。戴爾、惠普、華碩基本穩定在10%左右。
戴爾主力產品:輕薄本:靈越5000、XPS13
游戲本:G3、G5
惠普主力產品:輕薄本:戰66、星14
游戲本:暗影精靈6air/plus、光影精靈6
華碩主力產品:輕薄本:adolbook、靈耀14
游戲本:天選系列游戲本、飛行堡壘
戴爾靈越5000
惠普暗影精靈6Air
華碩天選
第三梯隊:
產品線較為單一,或知名產品較為單一的品牌。在這一梯隊的代表品牌為神舟、蘋果。神舟主推的產品為游戲本,主打性價比,還有市面上非常少見的搭載桌面級處理器的產品,主力產品為神舟戰神系列
神舟戰神G8-CU7NK
蘋果的筆記本基本都是高端輕薄本,去年年底發布了全新的16寸的MacBookPro,最低配售價也近2萬元,最便宜的MacBookAir在今年上半年也進行了更新,最低配售價7999元,多少“親民”了一點。蘋果在上半年受到了擠壓,銷量上漲遠低于其他品牌,一方面蘋果的銷售渠道兼顧線上與線下,上半年的疫情對線下的銷售打擊很大,另一方面萬元以上的筆記本電腦不是市場的重心。
主力產品:MacBookPro
小米的產品定價多集中于3000-4000元的價格段,但在這個價格段中,頭部品牌聯想、華為也開始發力,小米市場份額略有下降。
主力產品:輕薄本:RedmiBook14/16,小米air,小米Pro
游戲本:小米游戲本
小米pro15
目前第二季度的銷量統計還沒有出來,筆者認為總銷量應該會和一季度差別不大:進入二季度后,疫情影響沒有褪去,居家辦公、網絡授課繼續,英特爾、AMD最新的移動端處理器落地,6月份還有618這個折扣力度很大的電商促銷節。
(2)筆記本尺寸向14英寸傾斜
輕薄本的尺寸大多在13~14英寸,14英寸筆記本第一季度市場份額35%,環比增長百分之三。這并不奇怪,得益于目前筆記本的“窄邊框”設計,很多14英寸的筆記本尺寸甚至比多年前的13英寸都要小,消費者是聰明的,屏幕更大,尺寸更小,買!代表產品很多,聯想小新Air14、華為Matebook、ThinkpadE系列、惠普星14等等。
HP星14系列
(3)16:10與3:2的屏幕比例份額增長
輕薄本的主力使用場景肯定是辦公,16:10與3:2的屏幕比例在辦公方面可以帶來更好的視野,更受到文字編輯工作者和設計師的青睞。一兩年前,市面上的16:10或3:2的筆記本基本只有Macbook和Surface,可是昂貴的售價讓人望而卻步。
16:9仍牢牢占據著市場大部分份額,尤其在游戲本中,16:9的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而16:10與3:2的產品雖然增多了一點,但還不是市場主流,許多品牌仍處于觀望狀態。2020年第一季度16:10與3:2的市場環比增長2個百分點和1.4個百分點,代表產品有聯想小新pro13和華為MateBook,給這一細分市場帶來了更親民的選擇。
華為Matebook 14
筆者在這里多說幾句,16:10與3:2的產品成本較高,但很多需求16:10與3:2屏幕的筆記本電腦用戶其實對性能的要求并不高,大多都只是輕度辦公,在目前的大背景下,筆者希望看到在搭載ARM或英特爾Lakefield處理器的產品能夠大量使用到16:10或3:2比例的屏幕。
(4)16GB內存成標配
曾幾何時,標配16GB內存的筆記本電腦只出現在超高端的型號中,從去年開始,聯想、華為等品牌推出大量16GB內存的產品,到了今年,很多廠商開始跟進,價格也慢慢降了下來,16GB內存成為當下筆記本的標配,很多型號甚至直接取消了8GB版本,例如聯想的Yoga系列。
YogaS740 想買8G都沒有
目前的環境下,系統、日常軟件對內存的占用確實略高了一些,8GB內存雖占用偏高也不可謂不夠用,但從當前來看,選擇16GB內存確實是最穩妥的選擇。
(5)國際市場銷量略有下降
根據StrategyAnalytics互聯計算設備(CCD)服務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第一季度國際市場出貨量3790萬臺,對比同期下降2%,聯想出貨量增加了1%,23.5%的份額占比,居首位。
國際市場筆記本銷量及占比
(6)下半年市場預測
筆者在此保持樂觀態度,整體銷量就算比上半年有所下降,但也應該略好于同期。不少分析機構稱,上半年的筆記本需求透支了下半年的銷量,疫情影響又遠未結束,但筆者認為上半年購機需求猛增是由于不少消費者的“剛需”,這類消費者貢獻的本身就屬于“額外”銷量,不會對本身的需求帶來太大的影響。
目前國內早已全面復工復產,經濟穩中向好;準大學的購機需求挪到了下半年,線下市場也逐漸開放,還有雙十一、雙十二等線上折扣季,國內筆記本銷量不可能出現斷崖式下跌。
二、硬件走勢
(1)CPU
AMD發布一代銳龍時,Intel還掌握著移動端市場;AMD發布二代銳龍時,Intel的移動端市場受到了威脅;而來到ZEN2架構時,Intel可真得好好想想辦法了。
上半年中,在移動端,AMD再次使用傳統藝能“高性價比”打了Intel一個措手不及。不管是標壓處理器還是移動端處理器,AMD銳龍4000系列都提供了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性能,詳細的性能測試可以翻看我們ZOL之前的評測。
AMD R7-4800U
但是這并不說明Intel就一無是處了,目前市面上的低壓處理器本身是去年的產品,最新的產品還未發布,第十一代TigerLake處理器還將使用新的內核架構。
(2)蘋果棄用Intel
前陣子的WWDC上蘋果宣布將棄用Intel的CPU轉為自己研制的ARM處理器,不少人開始唱衰Intel,理性思考一下,第一、雖然棄用了Intel的CPU,但是好在沒轉投AMD的懷抱,要不然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蘋果電腦的市場份額并不高,可能利潤稍微受損,但傷不到Intel太多。第三、蘋果自研的ARM處理器并不是所有人都會買賬的,市場如何變化還是未知的。
蘋果宣布不再使用Intel處理器
針對蘋果棄用Intel處理器,大家的反應有些過于大了,與其操心Intel失去了蘋果這個客戶,還不如多操心操心Intel該怎樣對抗AMD。
(3)GPU
還是熟悉的Nvidia,Nvidia在移動市場依舊強力,雖AMD推出了5500M和5600M兩款移動端的顯卡,不過顯然對Nvidia造成不了什么傷害。
眾所周知,光線追蹤與DLSS這兩項技術是英偉達這兩年工作與宣傳的重點。20系顯卡剛推出的時候支持光線追蹤的游戲并不多,DLSS1.0版本適配的也并不好。接近兩年的時間過去了,支持光線追蹤的游戲漸漸變多了,疫情期間英偉達還發布了DLSS2.0版本。從我們ZOL實際的測試來看,光線追蹤對畫面的提高是非常大的,而DLSS2.0帶來的幀數提高也是非常明顯的,一個增強畫質,一個大幅提高幀數,Nvidia的技術能力確實強大。(DLSS不一定要和光線追蹤同時打開,僅打開DLSS,也可以提升幀數)。目前游戲本市場中老一代不帶Super的版本與最新發布的Super系列并存,還有低功耗Max-Q版本;輕薄本中MX350、MX330是目前的主流配置。
核顯方面沒有過多說的,AMDAPU的Vega核顯可應付簡單的網游,在當前的時間節點上,Intel最強的核顯IrisPlus在游戲娛樂方面還不能進行抗衡。
(4)屏幕
消費者們顯然對色彩要求更高了,根據AVCREVO的數據,僅第一季度國內市場中,72%NTSC色域的筆記本銷量占比45%左右,45%NTSC色域將被逐漸蠶食。高刷新率屏幕也越來越普及,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游戲本大多都為144Hz,這年頭沒個144Hz,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游戲本了。刷新率在逐步上漲,240Hz、300Hz廣泛應用于高端游戲本、設計本中,但由于價格昂貴,普及率不高。
300Hz屏幕刷新率的游戲本普遍在萬元以上
(5)展望
下半年中,英特爾將發布TigerLake處理器,(實際上Acer已經將其用在Swift上了,但還未發售),10nm+工藝,從泄露的信息來看,四核心八線程的i7-1165G7,基礎頻率2.8Ghz,最大睿頻4.7Ghz,在未知功耗的情況下,領先于AMD的4700U,與4800U持平(移動平臺,功耗很重要,目前不知道測試時的功耗,所以不能定性)。
早前曝出的i7-1165G7與4700U的測試對比(來源:Twitter@_rogame)
雖然CPU的理論性能究竟如何還處于未知狀態,但集成在TigerLake處理器中的核顯已經有了性能參考,TigerLake處理器將集成IntelXe架構核心,Intel的首席性能策略師RyanShrout在推特上放出來一段視頻,視頻中,搭載了TigerLake處理器的原型機在1080P分辨率、高畫質下運行《戰地V》,幀數穩定30幀。當前確實沒有能夠達到這一成績的核心顯卡,性能比肩MX350。
Tiger Lake處理器運行《戰地V》
下半年還要期待一下英特爾的Lakefield處理器,采用1大核+4小核設計,全新的3D封裝技術,將CPU、GPU、內存等封裝在一個小小的芯片中,體積僅12mm*12mm*1mm,超低壓設計,TDP7W,是Intel超低壓系列的繼任者。顯然,這是Intel拿來和最近熱度很高的ARM處理器對飆的技術,搭載了這款處理器的三星GalaxyBookS已經開啟預售。超低壓處理器一直是Intel的一片凈土,市場規模不大,但沒有太大的競爭,可高通一直想進入這一領域,微軟發售的SurfacePro X就采用了與高通一起打造的MicrosoftSQ1處理器,再之前,還有華碩驍龍本曾使用過高通驍龍處理器;蘋果也宣布使用將全面采用自研的ARM處理器,目前ARM處理器的筆記本產品大多只是試水狀態,Intel這步棋至少動的很快。
Lakefield處理器
從外媒的測試來看,Lakefield處理器的性能并不理想,但是畢竟是最新的技術,看后續優化如何。
三、總結
2020年上半年的筆記本銷量對比同一時期上漲幅度較大,新的需求激發了市場銷量,聯想系獨占鰲頭、華為系穩居第二、其它品牌銷量占比對比去年沒有特別大的變化。
技術在不斷的革新,筆記本的硬件性能一直在提升;更多的品牌加入到筆記本市場,價格戰是難以避免的,市場中又加入了AMD這種強力的攪局者,筆記本的價格緩步下降,性價比越來越高。
不考慮雜牌和舊平臺,今年上半年,輕薄本和游戲本的入門產品已經下探到了4000元以及5500元,如果預算在5000多元或6000多元就能夠買到性能、做工都相當不錯的輕薄本或游戲本。而在高端市場中,廠家正試圖把高性能塞入到更輕薄的機身中,原先特別厚的筆記本已經很少見了,畢竟便攜才是購買筆記本產品的初衷。
輕薄本市場性價比越來越高
今年上半年硬件方面最大的亮點要屬AMD了,AMD的銳龍4000系列處理器異常出眾,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性能一出現就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16GB內存開始普及,占據市場主流;16:10與3:2屏幕比例的產品逐漸增多,14英寸成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尺寸;英偉達繼續強勢表現,占據筆記本電腦市場中獨立顯卡的大部分市場。
下半年最令人期待的莫過于英特爾的TigerLake和Lakefield。TigerLake處理器是否真能像泄露出的測試中一樣,4核心性能與隔壁8核心性能持平?Xe架構顯卡的首秀能不能帶來驚艷的表現?而3D封裝Lakefield能否讓Intel在最后一片凈土站穩腳跟呢?移動市場中,Intel這幾個大招將奠定接下來幾年里主流市場的歸屬。而AMD大概率以不變應萬變,穩定更新產品,并力求在GPU領域中挑戰Nvidia。
筆記本市場風云變幻,我們且看且分析。
(7474827)
源:新浪證券-紅岸工作室
8月27日,新興裝備跌5.94%,成交額1.18億元,換手率4.49%,總市值26.40億元。
根據AI大模型測算新興裝備后市走勢。短期趨勢看,該股當前無連續增減倉現象,主力趨勢不明顯。主力沒有控盤。中期趨勢方面,上方有一定套牢籌碼積壓。近期該股有吸籌現象,但吸籌力度不強。輿情分析來看,1家機構預測目標均價24.48,高于當前價8.80%。目前市場情緒極度悲觀。
異動分析
軍民融合+軍工+無人機+高端裝備+機器人概念
1、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航空裝備產品原創設計和高端制造的發展戰略,積極響應國家“中國制造2025”、“軍民融合”等戰略規劃,自主創新的多項航空裝備技術和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突破了國際武器裝備關鍵技術的壟斷和封鎖,如機載武器發射隨動系統、機載全電折疊系統等,解決了多項長期困惑航空主機廠所和軍方用戶的重大技術難題。
2、公司主營伺服控制技術為核心的航空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專注于軍工領域高端裝備制造。
3、2020年2月,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無人機領域開展了一體化直線舵機、余度旋轉舵機、無刷直流發電機、起落架收放裝置、前輪操作系統的硏制和聯試.
4、公司主營伺服控制技術為核心的航空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專注于軍工領域高端裝備制造。
5、駕駛機器人是公司研發的通用駕駛機器人的一種,已于2020年完成階段性工作。
(免責聲明:分析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不構成投資建議,請投資者根據不同行情獨立判斷)
資金分析
今日主力凈流入-1030.64萬,占比0.09%,行業排名38/46,該股當前無連續增減倉現象,主力趨勢不明顯;所屬行業主力凈流入-2.21億,連續3日被主力資金減倉。
區間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凈流入 | -1030.64萬 | -2722.72萬 | -139.64萬 | -562.49萬 | -942.22萬 |
主力持倉
主力沒有控盤,籌碼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額4328.16萬,占總成交額的8.29%。
技術面: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25.18元
該股籌碼平均交易成本為25.18元,近期該股獲籌碼青睞,且集中度漸增;目前股價靠近支撐位22.38,注意支撐位處反彈,若跌破支撐位則可能會開啟一波下跌行情。
公司簡介
資料顯示,北京新興東方航空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西杉創意園四區4號樓,成立日期1997年6月16日,上市日期2018年8月28日,公司主營業務涉及從事機載懸掛/發射裝置、飛機信息管理與記錄系統、綜合測試與保障系統、軍用自主可控計算機等航空裝備產品及相關技術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最新年報主營業務收入構成為:機載設備97.80%,技術服務及其他2.20%。
新興裝備所屬申萬行業為:國防軍工-航空裝備Ⅱ-航空裝備Ⅲ。所屬概念板塊包括:增持回購、國資改革、小盤、機器人概念、航天軍工等。
截至6月30日,新興裝備股東戶數1.64萬,較上期減少15.37%;人均流通股6940股,較上期增加18.26%。2024年1月-6月,新興裝備實現營業收入2.14億元,同比增長69.95%;歸母凈利潤1026.19萬元,同比增長47.19%。
分紅方面,新興裝備A股上市后累計派現1.46億元。近三年,累計派現293.38萬元。
機構持倉方面,截止2024年6月30日,新興裝備十大流通股東中,長信國防軍工量化混合A(002983)位居第七大流動股東,持股124.64萬股,為新進股東。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為AI大模型自動發布,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