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購買之初,都會有一個外包裝盒,這個包裝箱的上面一般都會貼上你所購買的主板的詳細配置信息,我們可以通過它,可以快速地知道電腦主板的型號,當然也可以從它附帶的說明書中了解更加詳細的配置信息。所以,說明書、發票、保修卡等資料,不要丟失了,總會有用的時候。
新主板剛買回來時,都是裝在包裝盒里的,還附有產品介紹和使用說明,這些資料上都明確地標明了主板的生產廠家和產品型號。
二、從軟件上可查看。
如果電腦可開機進入系統,可用魯大師等軟件查看。使用軟件查看主板型號是比較簡單的,這種方法查看到的主板信息往往非常清晰。需要下載一個魯大師,然后安裝啟動之后,就可以看到魯大師檢測到的電腦各個硬件的名稱與型號,其中主板型號就在其中。
三、如果電腦有故障,無法開機,就要從硬件上來觀察。
3.1、從機殼上查看
臺式電腦:從主機箱前面、后面、機箱上方有標簽查看。
下圖是從主機箱前面看廠家信息:
從主機箱后面的標簽看廠家信息:
筆記本電腦:從底殼查看,有些筆記本要取下電池,在電池盒底部,印有model字樣。
下圖是筆記本底部信息:
3.2、從主板上查看
這個要打開機殼,取下主板。有些主板上印有廠家信息。但有些主板上是沒有標注的。
主板廠家會在哪些地方標注呢?
有的主板將廠商標志標注在CPU的散熱片上,而產品型號卻標注在主板上的其它位置,有些是顯卡插槽旁。
?
多沒有組裝電腦的經驗的朋友,都以為電腦主機的主板隨便買就好,但是,好的主機板直接關系到:可不可以超頻、可不可以升級,還要考慮供電、考慮散熱,這些都可以提高效能、延長零件壽命的,今天寫的這篇內容的主要是來簡單了解一下,要組一臺臺式機的話,主板要怎么選比較好。
一臺組裝的電腦要發揮出CPU以及各種硬件的效能,全都靠主機上的主板了,所以千萬不要隨便選一張便宜的就拿來裝的!
【挑選的第一步:與CPU的搭配】
1.先確認你的CPU是哪一顆;
因為不同廠牌的CPU,必須使用不同的板子,AMD挑支持AMD的,INTEL挑支持INTEL的。
而且,就算同一牌的CPU,不同世代,(插槽)也不同。
先找到你CPU是哪一顆,搜尋出它的插槽,才能找到能用的主機板哦!
以現在INTEL第十代來說,必須選擇兼容LGA1200的主機板才裝得上去 ,但如果你的CPU是第九代,就不能裝了。
目前以「兼容性」來講 …AMD做的比較好,現在主流的CPU腳位都是AM4,向上向下都可兼容,所以不論是買二手,或是等升級都很方便,不用整組換掉。
【主機板的等級:AMD篇】
接下來講主機板的等級;主機板的等級通常跟晶片組直接相關。那怎么看晶片的等級呢?簡單,先看開頭的字母。
X開頭 → 用料最好、效能最高、又最適合超頻的。
B開頭 → 中階型號,CP較高,雖然也可以超頻,但幅度有限。
A開頭 → 經濟入門款。
就游戲玩家來說,現在首選主機板晶片組有這2個:
X570+B550
選這兩張的話,現在主流的3000系列都可以直接用。
未來要升級5000系列CPU也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就沒辦法向下兼容到1000系列了)
重點是還兼容PCI-E 第四代!GEN 4因為頻寬大,所以可以讓你的SSD速度變快!
如果CPU是R7 或R9,或是喜歡超頻的玩家,可以用到X570。如果不打算超頻,也沒有用到R9的話,就用B550就夠了,如果想少花一點錢,手上也有很多可以沿用的舊零件,短期也不打算升級CPU的話,就可以買:
X470+B450
至于X370跟B350 …
除非你現在打算組二手,或是手上有舊CPU不用可惜,否則三代板已經舊了,雖然更新BIOS可以讓它對應到3000,但極限就在這了,現階段建議買更新的了啦。
最后,還有A520、A320這兩個晶片組。不過這就是入門辦公主機在用的規格,游戲玩家應該是不考慮。
【主機板的等級:intel篇】
INTEL的選擇比較少。
因為每一代之間的腳位幾乎都不相容,不換板子就沒辦法升級,所以主機板跟CPU都綁死了,不用肖想可以沿用
也因此…挑主板其實也沒有什么好挑的。
現在主流是第十代,也就是LGA1200插槽,選擇就這四種:
? Z490 (高階)
? H470 (中階)
? B460 (進階)
? H410 (入門)
(H410就是辦公電腦用的了)
所以要組裝機的話,簡單來講就是這樣:
Z490 → i7、i9、想要高效性能/想超頻
H470 → i7
B460 → i5、想要CP值
【電腦主板的型號怎么看?】
然后來談的是比較復雜的型號。
晶片組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大致上的主機板等級,但各家廠牌會再依據玩家們的需求,細分出一大堆的型號,令人眼花繚亂。
但還好,各家廠商也知道會把大家搞得很亂 ……所以為了讓大家更好辨認,會特別區分出「系列」讓大家一眼就可以挑出適合自己的產品。
例如微星 (MSI) 的主機板,只要有MEG、MPG、MAG的標志,就是性能較好的電競主機系列。
其他家廠牌也有一些系列可供辨識,例如華碩的ROG、TUF;技嘉的AORUOS,這些也都是電競系列。或是看有型號有沒有pro、gaming的字眼,就是適合拿來打游戲的產品 (適合打游戲通常也就是適合開臺啦!)
【電腦主板的尺寸怎么挑?】
說到電腦主板的尺寸,目前的電腦主機板常會分成四個尺寸:
E-ATX (特大)
ATX (一般)、
M-ATX (小)
ITX (特小)
尺寸不同,會影響到擴充性、可移動性、散熱跟外觀。買之前要再三確認一下機殼有沒有合適?顯卡插得進去嗎?(還有小板的RAM插槽可能會比較少。)
主流的大小是ATX跟M-ATX兩種。
一般情況優先考量ATX;但買M-ATX可以省一點點空間 (或省一點點的錢錢。)
E-ATX跟ITX往往是特別需求才會考慮。
例如想要裝兩張顯卡的話,就可以買E-ATX。
ITX則是適合小空間用的,通常會有散熱的問題,而且只能裝短版顯卡,不太建議游戲玩家用
【主板的I/O跟WIFI功能的選擇】
雖然主機板上面的這些插槽都可以另外買零件擴充。
但如果主機板本身就能挑到符合需求的,那何必還要多花心力去擴充?
尤其是網路,現在很多人用電腦的環境是WIFI,如果直接挑內建WIFI網卡的主機板,就可以少插一張網卡,多一個USB可以用,也省去很多功夫。
反過來說,若你不需要WIFI,卻買到支持WIFI的網卡,不但要多花冤枉錢,還有一根天線在那邊擋路就很不方便
溫馨提示:游戲通常需要快又穩定的網路,建議還是別用WIFI啦)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里是【裝機查館】。這期我將詳細講解電腦主板上的所有不同連接部位,這些連接的作用,以及如何插入它們?
知識很多,考慮到觀眾朋友們一次性不能耐心看完,這里先放一個【主板詳解圖】建議收藏文章,慢慢學習。
首先主板的盒子都會有手冊,其中有圖表標注主板上的所有的連接位置。你也可以通過主板制造商的網站下載一份副本。
那么開始我們今天的講解:
主板電源接口
主板電源接口大小有:24 Pin(針)或者20 Pin(針)。
20 Pin接口是很舊的電腦才有的,現在大多數電源都有一個24 Pin連接器。他可以分為4 Pin和20 Pin插頭。
現在主板上幾乎每個接口都有正反和防呆設計,這就可以讓你不可能出現錯誤的方式連接,除非你在插拔時力氣很大。
在我們插入這個電源接口時,你會發現主板上的接口有一個小凹口,對準插頭的鉤,插上ATX電源接口。
CPU電源接口
主板上另一個為4 Pin、8 Pin、12 Pin、或者是16 Pin的接口,則為CPU供電的接口。在電源上找到標有CPU的插頭,采用ATX電源接口同樣的方式,插在接口上。
顯卡
顯示卡,俗稱顯卡。一般配置6 Pin或者8 Pin的電源連接。我們先以此處的電源連接頭為例,可以看到連接頭可以分為6 Pin連接頭,也可以組成8 Pin連接頭。有些顯卡并不需要額外的連接。
顯卡供電接口
6Pin或者8Pin
給其他設備供電,電源還配備了多個 molex 和 sata 供電線。Molex連接器有四個引腳,而Sata連接器有15個引腳 。
Sata中更多的引腳是為了能夠支持熱插拔設備等附加功能。
Sata連接器頭設置為L型,而Molex也設計為只能一種方式插入。然而,Sata連接器往往主要用于Sata硬盤,Molex連接器最初主要用于硬盤,但現在用于其他設備,例如機箱風扇、燈帶等。
CPU和機箱的風扇。這是3 針 和4 針的連接器。無論使用哪一個,都可以插入主板上相同的針腳上。
插入這些針腳時,務必查看主板上印刷的字樣,了解它是哪個插頭。
你最好不要將CPU風扇插到機箱風扇針腳上,這樣風扇會被誤報給了主板。
這會導致它在任何監控軟件中,顯示為錯誤的風扇轉速。并且計算機如果嘗試更改風扇的速度時,導致更改了錯誤的風扇速度。
風扇上額外的第4根用于脈寬調制或pwm。這實質上意味著風扇的速度由第四根導線控制。
在3針風扇中,風扇的速度是由電源控制的,而在4針風扇中,速度通過改變第4根線中的信號來控制的。
所以這就提出一個問題,你會使用哪一個?
4針風扇往往更貴,另一個很大的區別是,由于進入風扇的電壓沒有變化,如果風扇中有LED燈,它們不會受到影響。LED燈通常不用于3針風扇,因為變化的電壓會導致LED燈根據風扇運轉的速度變暗和變亮。
主板通常支持3針和4針的風扇,因此你使用哪種都無關緊要。
機箱的指示燈和按鈕連接到主板,在許多主板上,你會在主板上的一個地方,找到一個帶有這些連接器的插針,在插針的旁邊會有每個針腳插什么的印刷字體。
你也可以通過主板說明書來查看。每個主板制造商,在生產主板時大致的針腳參數是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
在這個上你會看到上面有兩個引腳用于電源LED,如果你發現你插錯了,這不用擔心,你的機箱前面板連接器上,錯誤的連接任何東西,他是不會有任何損傷的,只是不起作用罷了。如下圖:
接下來的兩個引腳是電源的開關,這個正反都可以插,如下圖:
接下來的兩個引腳是硬盤的LED,當電腦的任何存儲設備有活動時,此指示燈會亮起,于電源LED一樣,如果連接方式錯誤,LED將無法工作,但不會損壞任何東西。如下圖:
接下來的兩個引腳用于重啟開關,就像電源開關一樣,它只是一個開關,所以你把正負極接錯了也沒有關系,這些是你可以再大多數主板上,找到的標準連接插頭。當然有些主板支持某些功能而有些則不支持。如下圖:
你連接什么和不連接什么取決于你,其實,只要你連接電源開關就可以,其他所有連接器都是可選的。
根據電腦機箱支持的功能,不同的機箱會有不同的接口。它們的連接器和線材也有不同。它們在接頭上會有標示。
常見的連接器類型還有USB,通常這些位于電腦機箱的前面或者頂部。
再此特定實例中,電腦機箱的正面有一個USB 3,一個USB 2端口,還有一個Type-c 端口。如下圖:
在機箱外殼內部是USB 3線、USB 2線和Type-c線。USB 3線為藍色。USB 2和Type端口為黑色。
及機箱外殼連接器,大多數電腦機箱都有耳機和麥克風插頭,要將這兩個插頭的線連接到主板上,你必須有一個HD Audio插頭,HD Audio插頭將直接插入主板,
機箱上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就是LED鍵,在一些比較貴的機箱上會見到,它的線是兩個針腳,一般都插在rgb控制盒上
Sata連接器,不同主板有不同數量的Sata連接器,我們普遍現在都是黑色的接口,但是有些情況下不具備相同的功能,比如raid功能,
M.2擴展卡安裝到主板內部,M.2設備將帶金手指部位插入插槽中,放入插槽后,將其向下推,然后用螺絲將其固定到位。
現在有些帶有散熱馬甲。
M.2插槽支持pci express和sata設備。
主板上都會有Bios功能,Bios設置存儲在主板上,損壞設置可能會阻止電腦啟動,為了清除設置,主板會有一個清晰的cmos跳線,在老式的主板上,通常會有三個引腳,在新的主板上,通常會有一個兩針。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如果電腦開機時引腳短路,所有Bios設置都將被清除。
你的主板可能沒有這個接頭,一般比較貴的主板都會有這個接頭。
TPM是一種包含加密秘鑰和其他加密相關功能的芯片,TPM用于安全存儲這些秘鑰,以便他們可用于硬盤加密和平臺完整性等功能。
平臺完整性用于安全啟動等系統中。已檢查電腦是否被篡改。不同的主板會有不同的TPM接頭。通常,不同的制造商會為其所有主板視為相同的TPM接頭。這里就不做實例了。
如果你插入連接器是遇到問題,請查看插頭和接頭,一般會出現漏針或鎖針的情況,只需將這些于接頭盒插頭對齊即可。
如果你在主板上找不到某些東西,請查看手冊,所有主板的主板手冊都有一張圖表。顯示所有東西的位置,有時他們可能很難找到,因為很多這些標題看起開很相似。
本期電腦主板所有接口類型和功能就到這里,想要了解更多電腦科技知識,關注【裝機查館】如果你喜歡我的講解,請務必點贊,收藏加關注,你的一個點贊就是我做講解的最大動力。講解中也不乏有錯誤,請大佬們指出。
領略新潮硬件,分享優秀產品,傳播裝機知識,解答電腦問題。這里是裝機查館,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