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 魅藍手機圖片評測論壇報價網購實價
BUG之一:“日歷”已停止運行
觀察發現,在Flyme OS 4.2.1C固件版本下,魅藍手機第一次開機,或者重置手機后第一次開機,幾乎100%出現“日歷”已停止運行的彈窗消息。平時如果沒有打開對應的應用程序,也有一定幾率出現“XX程序停止運行”的提示。
解決方法:這個BUG暫時無法解決,只能等魅藍更新最新固件。出現該彈窗需點擊“確認”然后退出,不影響手機正常功能。此BUG在魅族MX3上就已經存在,很多人覺得疑惑,因為并沒有啟動該應用也會出現提示,這是因為該程序在后臺運行,遇到故障強制退出造成彈窗提示。雖然彈窗的幾率很低,但希望魅族Flyme團隊能夠根本解決該問題。
BUG之二:桌面天氣僅顯示“珠海”
手機僅連接WiFi網絡時,使用桌面天氣無法實時更新手機所在地的天氣信息,而且盡管在“天氣”應用內得到更新,也無法顯示到桌面的天氣標簽,在使用SIM卡的移動網絡之前,會一直顯示“珠海 N/A”,相當于桌面天氣無效。
其實嚴格來說這并不算BUG,因為Flyme系統默認禁用了定位服務,必須打開定位服務才能實時更新所在地天氣信息。與手機系統時間同步的原理一致,僅使用WiFi無法自動獲取正確的位置和時區,需使用SIM卡移動網絡。
解決方法:打開手機“定位服務”,并勾選GPS定位和通過移動網絡定位,授予“天氣”完整的定位權限,必要時使用SIM卡移動網絡來進行首次天氣更新和網絡對時,之后即可在桌面顯示實時的地址天氣信息。
BUG之三:偶爾無法添加“快捷聯系人”
手機進入簡易模式后,由于性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導致主頁A的“快捷聯系人”有時會出現無法添加的情況,BUG出現時間一般在熱插拔SIM卡或使用相機之后,表現為滑入主頁A時點擊新建快捷聯系人無任何響應。
解決方法:出現此問題請重啟手機,并盡量不要直接熱插拔SIM卡,而是先關機在進行SIM的安裝和更換。另外,啟動相機前盡量切換到正常模式,因為簡易模式為了達到省電目的限制了許多手機服務,容易造成BUG。
BUG之四:桌面或設置無響應
經筆者親自使用一周發現,連續使用簡易模式超過24小時不退出,有幾率出現無法正常退出簡易模式的BUG,無論如何進入設置點擊確認“退出簡易模式”,或者息屏再開啟,手機均無法退出該模式,并一直保持在簡易模式直到電池耗盡。
解決方法:這個BUG屬于較嚴重的無響應狀況,可能是由于正常模式Launcher無法啟動的原因。解決此BUG需要手動重新啟動手機,即可恢復手機所有進程。
BUG之五:簡易模式下撥號異常
今天的多數BUG均出現在簡易模式下,這個也同樣。當魅藍手機進入簡易模式后,手機圖標和字體變大,撥號界面變成純數字和文字按鈕,看似非常方便。但是當輸入對方電話號碼后,有很高幾率出現“打電話”“發信息”功能丟失的BUG,即“打電話”“發信息”按鈕無響應。
解決方法:筆者認為這是一項嚴重影響體驗的BUG,在沒遇到之前簡直無法相信此BUG的存在,事實上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并且毫無預兆。目前唯一的解決辦法是——重啟手機。建議不要使用簡易模式下打電話,否則功能按鈕很有可能會失去響應。
最后總結下,以上BUG有些可能并非真正的手機問題,要強調的是,我們拿到的只是工程樣機,未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系統升級來解決。另外,魅藍手機的簡易模式雖然簡單耐看,然而卻高頻率出現手機無響應的問題,建議在新的穩定版Flyme OS更新之前,不要過于依賴簡易模式。同時,希望魅族Flyme團隊重視平時使用中容易遇到的問題,不僅做到好看,還要做到可靠才行,不能忘了備用機的靈魂啊。魅藍手機正常模式下,暫時沒有發現其他影響使用的BUG。
家都知道,現在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非常成熟了。無論是高中低檔價位,性價比梯隊,還是被網友不屑的國際大廠小分隊,各類產品都任君挑選,讓人簡直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再加上廠商們的高頻發布會驅動,三天一旗艦,五天一機皇,就連千元機都能自稱“國民旗艦”了。
那么,如何判斷一款手機究竟是否良心呢?看處理器、內存和攝像頭?不是,現在處理器來來回回就這么幾種,運行內存3GB、4GB乃至6GB也早已不新鮮,而攝像頭純粹看像素數也并沒意義。看電池?也不是,有些機型電池容量是提升了,但是元件功耗并沒有下降(例如聯發科沒有14nm),重度使用仍需一天一充。
答案其實很簡單,看細節。
越來越多的人們迷失在參數的汪洋里,他們能夠對手機處理器等參數倒背如流,對所謂的“性價比神機”推崇備至,但卻忽略了廠商們在產品細節上所做的“手腳”。而一些看似冷門,實則實用的手機功能,卻被手機廠商們一言不合就閹割,才能賣出一個更加誘惑的價格,這實際上是摸準了消費者只看產品主要參數的心理。
今天,雷科技(微信ID:leitech)就為大家找出了手機上三個冷門且實用,但卻經常容易缺失的小功能,一起來看看你的手機是否夠良心吧。
NFC:移動支付利器
NFC(近場通訊技術)可以說在移動支付領域大展拳腳的一大功能,其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支付寶、微信這些支付平臺結合。業界知名的Apple Pay、三星智付(NFC+MST)乃至剛剛發布的小米支付等移動支付業務都是基于或者半基于NFC解決方案。
NFC支付最大的特點就是只需要手機背部靠近支付區域,通過指紋、密碼等方式驗證就能支付成功。如果開啟了小額免密支付,支付時就不用輸入密碼,未開啟的話一般情況下還是需要通過輸入密碼進行支付。另外,一些機型要使用該功能還需要擁有支持NFC支付的SIM卡。
除了支付外,NFC還支持部分城市公交卡在線充值。以廣東省嶺南通為例,下載嶺南通APP,選擇NFC充值,將公交卡貼至手機背部的NFC感應區域(充值過程不要移開),選擇充值金額,然后就能通過支付寶或百度錢包進行充值了,整個流程非常方便快捷,這樣用戶就不需要再去7-11便利店等線下充值場所排隊充值了。
正是如此實用的功能,卻成為國內諸多廠商閹割功能之首。諸如魅族、華為等品牌,無論旗艦還是中低端,絕大部分都缺失了這一功能。以魅族為例,截至目前魅族旗下僅有魅藍Note電信版、魅族MX3(32GB)、魅族MX4 Pro、魅族PRO 5四款機型支持NFC,其他諸如今年推出的PRO6、MX6等均不支持該功能。
而小米則是國產品牌中對NFC態度變化最大的一個。雷軍曾在2014年小米4發布后接受采訪,拋出所謂的“NFC無用論”,理由是“用的人太少”。但后來又在今年推出的小米5上全線配備該功能,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小米自己也承認NFC功能已經越來越普及,實用性越來越強,所以才有了小米支付的誕生。
紅外:遙控電視、空調就靠它
紅外功能是在手機上歷史頗長的功能,諾基亞早年不少機型都擁有這一功能。進入安卓時代后,這一功能一開始不太常見,直到2013年三星S4/Note3、LG G2紛紛加入后,才慢慢開始普及。目前支持紅外情況比較好的廠商包括三星(S6之前)、LG(G2之后)、小米、樂視、榮耀(不是華為)等。
那么紅外功能有什么用呢?近日,小米某市場部門負責人分享了其朋友圈一則例子。說是某人帶著老人去下館子,結果空調太冷,請求服務員調高溫度,但服務員卻置之不理,于是領導拿小米5通過紅外功能關了空調。該負責人稱“有了小米手機,從此不再看人臉色”。
紅外功能的神奇之處,就是能夠對空調、電視機等家用電器進行遙控。通過遙控精靈等APP,再結合智能插座,甚至能夠實現人在室外就能對家里的電器進行操控,以實現智能遙控的功能。所以,紅外功能還是非常實用的,尤其是當家里的遙控器壞掉或者沒電池的時候,完全可以拿來應急。
但是,這個功能依然有可能會面臨被“閹割”的窘境。去年發布的三星Galaxy Note 5就曾因為閹割了電池可拆卸、存儲卡擴展和紅外功能,遭到不少網友的惡評,而這三個設計恰恰又是生活中非常實用的,好在之后推出的S7和Note7又恢復了存儲卡擴展,但紅外卻一直沒有再回來。而華為今年發布的P9和P9 Plus也不支持紅外。
三卡槽:糾結癥患者的良藥
雙卡雙待一直是不少國內用戶的心頭好,但是當雙卡雙待遇上存儲卡擴展,就可能讓不少用戶糾結致死了。近年手機行業風靡的所謂“與或卡槽”設計,就是采用了三選二的設計,即用戶可以選擇使用雙SIM卡,或者單SIM卡+TF卡兩種組合中的一種。
最近在國內瘋狂普及的“與或卡槽”
這可急壞了不少用戶,如果想要同時擁有存儲卡和雙卡雙待功能的用戶,在選購手機時就要看清楚了。這款手機到底是三卡槽設計,還是三選二的“與或卡槽”。目前市面上諸如金立M6/M6 Plus、三星Galaxy A9 Pro、榮耀暢玩5/5X/5A、三星Galaxy J5/J7(2016)等機型采用了良心三卡槽設計,這也正是糾結癥患者的一劑良藥。
為什么廠商們要閹割這些不起眼的功能?
1、追求更輕薄的設計
現在手機工業設計的大趨勢是輕薄為主,為了輕薄廠商們已經砍掉了可拆卸電池,再砍掉NFC線圈、紅外傳感器這些并非無法理解。正如PC行業也是一樣,為了把筆記本電腦變更加輕薄,砍掉了光驅甚至是網線接口。這樣做的好處,會讓產品在視覺和手感上更上一層樓。但缺點也很明顯,其產品實用性將大大降低。
2、節約制造成本
手機現在功能越來越多,多一個元件,就要多一份成本。一些廠商為了節省成本,或者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一個誘惑力更高的價格,體現出所謂的性價比,權衡之下才將相應功能閹割。
3、誤以為實用性不強
幾年前,NFC等功能在國內確實用的人很少很少,但是現在已經逐漸開始普及了。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因此廠商們也應該順勢而為,不能之前覺得實用性不強的功能,以后永遠都不會支持,這對廠商口碑和消費者體驗都是會大打折扣的。也就是說,產品策略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變化,而不是抱陳守舊。
總而言之,手機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消費者在選購手機時需要參考的買點,不能只看主要配置,就片面性的決定一款產品的好與壞。當然,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對于不同產品的選擇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大家還是需要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圖片來源于網絡)
對智能手機有哪些需求?我想不同的消費者一定能給出不同的答案。有人希望買到一款性能強悍的旗艦機,有人則鐘情于那些拍照能力領先的設備。當然,也有人對智能手機的手感有較高的要求。
2020年5月,魅族17系列正式發布。這部手機號稱為魅族17周年的獻禮之作,它將對用戶體驗的追求和對手感的精確把控,完美融入手機之中。
魅族17
現在市面上的旗艦手機不少,拍照強悍的設備也有很多,但“手感”出眾的產品并不多見。幸運的是,“手感”是烙印在魅族品牌DNA中的詞匯,從魅族MX3的手板,到魅族15近似陶瓷質感的汝窯白,魅族歷代產品在手感上總會為我們帶來驚喜。而在魅族17上,優秀的手感來自圓潤的玻璃背板,來自77.2mm的寬度以及不到200g的重量。
實際上手魅族17后,圓潤的玻璃背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可以完美貼合掌心,讓人總是忍不住拿在手里把玩。而在眾多配色中,我非常喜歡AG工藝的配色,它擁有磨砂質感,握持時不易沾染指紋。
魅族17
在一眾旗艦機型中,魅族17并不是最輕巧的,但它卻能為我們帶來無負擔的使用體驗,這一切要得益于它精確的50:50配重。魅族17在設計時,便優先照顧到了整機手感,精心設計的配重比例,讓每一個用戶感受到由魅族提供的“踏實感”。還記得當時魅族推出的宣傳海報嗎?魅族17可以在筆記本電腦屏幕上完美平衡,這種精確的平衡感,也進一步提升了握持體驗。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目前市面上的5G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便是大容量電池。由于5G對功耗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5G手機都采用了4000mAh以上的電池。此次魅族17搭載一塊4500mAh超大電池,同時為了確保不影響手感,魅族還通過圓潤的背板設計,降低了對手感的影響。最終在保證續航一整天的前提下,確保魅族17依然延續魅族手機一貫的好手感。
魅族17
現在市面上的大屏手機不少,如何在屏幕尺寸與握持手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顯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魅族為我們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定制屏幕。通過一塊6.6英寸的定制AMOLED屏幕,在保證手感的同時帶來更優秀的屏幕顯示效果。
人手的握持寬度總會有極限,屏幕尺寸太大必然會影響握持手感。這次魅族選擇的6.6英寸屏幕剛剛好滿足了單手握持的需求,而且這塊定制屏幕還實現了“近似四邊等寬”的觀感。通過COF工藝,魅族17的下巴僅為3.3mm,這樣窄的下巴應該位于業界領先水平。而且,魅族17的右上角孔徑僅為2.99mm,同樣做到了極致。
魅族17
四面窄邊框的設計,讓魅族17成為當下一款屏占比較高的機型。將這部手機拿在手里,無論是觀影還是玩游戲,都能感受到更加沉浸的使用體驗。
作為一部旗艦手機,魅族17不僅僅手感出眾,在硬件性能、影像系統等方面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驍龍865移動平臺的加入,讓這部手機的性能在今天仍不過時,無論是玩大型手游還是多任務切換,都不會感受到卡頓感。
魅族17
魅族是一家有追求的廠商,歷代旗艦機型都擁有極高的辨識度。今年大量旗艦機型都采用了矩陣式影像系統,但魅族則采用了橫排四攝設計。由6400萬像素廣角鏡頭、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1200萬像素景深鏡頭以及500萬像素的微距鏡頭組成的橫向四攝,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這是魅族17。這種特立獨行與不追隨的態度,或許也是魅族能得到不少用戶歡迎的原因。
魅族17,仍專注于機身手感的把控,仍通過定制屏幕獲得更極致的屏幕觀感,仍通過改進設計來調整機身的配重。這讓我們感受到魅族的確在這部夢想旗艦中注入了自己的思考,也讓我們看到了當年那個專注于打磨細節的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