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被世界公認的最安全國家之一,為什么呢,主要是因為中國受傳統儒家仁、義、禮、智、圣(信)、恕、忠、孝、悌等思想影響,加上教育的普及,素質不斷提高,生活水平斷改善,,大家都能和諧相處。還有另外一個重要原因,中國應該是監控最多的國家之一,投入大量的費用建設監控,平安成市,智慧交通,雪亮工程,天網工程等都是監控系統,走在大街小巷隨便可以看到監控探頭,有這么多監控攝像機頭,犯罪分子還沒有開始作案成功,公安已經開始進行抓捕了。特別是現在人臉識別技術以及大數據發展,應用到監控系統中去,更加使罪犯無處遁形,強大監控,使我們周邊環境更安全。
上面說了這個多費話,都是為了增加數量來湊字數,下面來講下網絡監控如何在網頁上面設置攝像頭參數及IP的,以海康為例,國內比較常用的產品。
第一,拿到攝像頭,打開包裝,里面有個說明書,打開看下說明,找到網絡配置那頁,上面會告訴你相關配置信息,如攝像頭初始IP,一般為192.168.1.64,記住這個,如果是同一批的產品,攝像頭初始IP都是一樣的。把攝像頭接好電(要通電),拿根網線直接與要修改電腦IP的電腦連接,連接上攝像頭后,電腦最右下角會出現小電腦帶黃色嘆號的,如下圖
第二,打電腦修改與攝像頭同一IP段的IP,打開電腦的"網絡—網絡和共享中心--以太網—屬性—internet協議IP4"如下圖
點確定就改好了電腦IP了。
第三,打開瀏覽器輸入攝像頭初始IP:192.168.1.64,輸完回車確定后就會彈出下面界面
登入后需要填寫新密碼,填寫完后,確認,后面進入就是這個填寫的密碼。如果后面出現下圖這種情況
可以直接取消跳過,不用密保,這樣費時間,如果有時間,就可以搞,建議直接跳過。
當登入進去后就會出現如下圖界面,攝像頭就會有圖像顯示出來,如下圖
這里的界面有四個:預覽、回放、圖片、配置,最重要是配置,需要把你想要的配置IP設置進去,一定要設置設備IP、子掩碼、網關,如下圖
其他選項盡量不要設置,保持默認的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要在"視音頻"選項中"視頻編碼"中把改成H265,如下圖,
一定要記得保存確認。
重要知識點:這里講下H264與H265設置哪個好?
H.265是ITU-TVCEG繼H.264之后所制定的新的視頻編碼標準。H.265標準圍繞著現有的視頻編碼標準H.264,保留原來的某些技術,同時對一些相關的技術加以改進。新技術使用先進的技術用以改善碼流、編碼質量、延時和算法復雜度之間的關系,達到最優化設置。具體的研究內容包括:提高壓縮效率、提高魯棒性和錯誤恢復能力、減少實時的時延、減少 信道獲取時間和隨機接入時延、降低復雜度等。H264由于算法優化,可以低于1Mbps的速度實現標清數字圖像傳送;H265則可以實現利用1~2Mbps的傳輸速度傳送720P(分辨率1280*720)普通高清音視頻傳送。
通過以上面描述得出結論,H265比H264更節約硬盤空間,可以節約30-50%空間;H265比H264圖片更高清,,H265比H264傳輸效率更快,更高。從這幾點可以看出,H265優于H264,所以我們設置視頻編碼要用H265.
經過上面詳細講述,基本把網頁修改攝像頭ip的講完,不管那種網絡攝像頭,設置都是差不多,都有支持網頁設置。在做設置前一定要做好功課,需要準備哪些工具,了解產品品牌及相關參數,多看下產品說明書; 多與廠家技術溝通,不會及時電話聯系廠家,讓他們遠程指導,本圖文只適合初學者學習參考,如果看了上面還是不是很清楚,放心,還有短視頻后期制作會發到網上,記得關注我,跟著視頻依葫蘆畫瓢就可以。看了下表都3點多了,今天就講到這里,看來真的是老了,這么晚都沒有睡意,歲月不饒人啊,感謝關注!
017-08-14 05:23:00 作者:陳杰
我們知道連接好電腦和路由器后,要對路由器進行設置,首要的問題就應該解決電腦設置IP地址,然后才能訪問路由器地址:192.168.1.1或者192.168.0.1,接下來具體介紹如何給電腦設置IP:
以Windows7系統為舉例,首先右擊桌面“網上鄰居”->選擇“屬性”,打開網絡共享中心,在網絡管理側邊欄中選擇“更改適配器設置”:
在網卡對應的“本地連接”選擇“屬性”→“網絡”→“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點擊“屬性”:
若路由器為默認設置,那么主機網絡參數設置為:
IP:192.168.1.x(2-254)
掩碼:255.255.255.0
網關:192.168.1.1
DNS:填寫當地DNS地址,如不清楚,請咨詢當地服務提供商。
好了,本文就介紹到這了,相信你對于電腦設置IP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什么很大的疑問了,現在您就可以為你的路由器進行設置了。
不同網段通信的過程
不同網段就分兩種了,同一個局域網下面,不同網段之間的通信,或者是從局域網去往互聯網的通信,那么這個過程又是怎么樣的呢?
還記得第二篇這個內容嗎,訪問者把數據交給網關,當時候是沒有講解這個里面的細節部分,這里就來填坑,之前介紹的時候省略掉了ARP的過程,那這里就用模擬器來還原下,由于現在還沒學習過路由交換的知識點,這里簡化下環境。
看到這個圖是不是比較迷糊,由于我們還沒學習路由的知識點,這次【出口路由器】與【互聯網】這2個設備,我會提前打通,然后這個拓撲我也會發出來,先不用管中間怎么實現的,這個在后續是我們學習的重點,這里呢,我們把重點放在訪問者在訪問WEB服務器的時候,整個過程,這個對于后續學習路由技術很有幫助的。
(1)準備工作
檢查下訪問者以及WEB服務器的地址是否已經完成。
這里說明下,我們關注的主要是訪問者與服務器,但是服務器的提供的服務,每次重新打開模擬器是需要重新選擇啟動的,這個要注意下,然后檢查下IP地址是否正確,出口路由器與互聯網,暫時不去關心,并且在實際企業網部署中,運營商的網絡由運營商自己維護,我們也管不著,運營商那邊接通互聯網,給予對應的對接信息,他們也不管你內網怎么去搭建跟規劃的。(有的朋友可能在某些書籍或者實驗里面發現運營商的網絡也在其中,可能就迷糊了,但是實際中,運營商那邊是不需要去管的,實驗環境只是去模擬出來這樣的效果,所以必須配置)
(2)訪問者訪問WEB服務器,來看看IP規則規則
訪問者(192.168.255.1/24)訪問1.1.1.1的WEB服務,這個時候訪問者通過掩碼來計算兩邊是否同一個網絡號,在同一個網段還是不同網段。
(3)不在一個網段,怎么辦呢?
訪問者通過計算發現網絡號不相同,不再一個網段,這個時候它就不知道該怎么把這個數據包發出去了,所以這里就需要介紹另外一個功能:默認網關
可能聰明的你發現了,當終端設備發現目標不再同一個網段的時候,它就把數據包交給網關進行處理,讓網關把這個數據包發往目的地。想想平時上網,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在網卡屬性里面都有IP、掩碼、網關的參數,只要獲取的正常就能夠訪問互聯網,訪問互聯網的關鍵就是這個網關,終端設備把去往互聯網的流量交給網關進行處理。可能有的朋友還不太理解,這個不要緊,隨著學習的深入,這個會經常接觸到,并且越發的理解網關的作用,這里記住,不同網段互通,必須依靠網關進行處理。
(4)網關在哪呢?
又回到了這一個問題,網關的IP知道了,通過讀取網卡參數,那網關具體是鏈路中的哪臺設備呢?
上面這個環境只是簡化的,可能192.168.255.0/24網段里面有許多的終端存在,訪問者就無法確定哪臺是網關設備了,所以回到分層的概念,在鏈路層以太網中,就用MAC地址來定位到具體的設備上,訪問者只要知道了出口設備(192.168.255.254的MAC地址是多少,那自然就可以找到它了),可是訪問者并不知道出口網關的MAC是多少,這就用剛講的ARP協議,通過ARP廣播請求,在該鏈路中發出去,出口路由器自然會收到然后通過ARP響應回復,這里我們來抓包看下。
抓取路由器的G0/0/0
打開訪問者,客戶端信息里面有一個HTTP Client的選型,輸入服務器的地址1.1.1.1,點擊獲取
網頁已經打開成功了,這里我們不關心結果,來看看通信的過程。
通過抓包可以發現,訪問者(192.168.255.1)發送了ARP的請求包,詢問192.168.255.254的MAC是多少,然后網關設備(192.168.255.254)回應了自己的MAC地址。訪問者就把這個MAC地址存放在自己的ARP緩存里面(由于模擬器的問題,這個客戶端是看不到ARP表項的)
(5)出口設備的處理方式
訪問者在知道了網關的MAC地址以后,就可以定位到具體的設備,開始進行數據封裝,然后發送給出口路由器。(從數據包封裝的角度來看,如果二層的目的MAC不知道,是不是也無法完成封裝)
出口路由器收到以后,會進行解封裝,讀取以太網頭部,通過目標MAC發現找的是自己,找自己的那就繼續解封裝,并且通過Type中包含的字段知道上層是IP,讀取IP頭部后,發現目的IP找的不是自己,那這個時候就分設備了,如果處理的設備是普通的PC、手機,這種是沒有路由功能的,則會丟棄,但是如果是三層的網絡設備,具有路由功能的,它會執行操作,查詢
路由表,找到去往這個目的IP的應該交給誰處理。比如這里目的地址是1.1.1.1,路由器會查詢自己路由表中是否有關于去往1.1.1.1的信息,知道則轉發,不知道則丟棄。
出口路由器查找路由表,發現有1.1.1.1的路由,交給2.2.2.2處理,也就是互聯網。
(6)怎么找到互聯網的設備呢?
出口路由器通過查詢路由表導致交給互聯網處理,但是并不知道2.2.2.2的設備是哪臺,通常運營商的線路牽到企業走的是光纖線路,二層也是用的以太網協議,在以太網中,不用說大家都知道了,知道對方的MAC地址就能找到對方了,所以出口路由器也會發送ARP請求報詢問2.2.2.2的MAC是多少,互聯網路由器收到以后進行單播回應。
出口路由器知道了2.2.2.2的MAC地址,通過封裝把數據包重新打包(封裝的二層源MAC是出口路由器G0/0/1接口的MAC,目標MAC是互聯網G0/0/0接口的MAC)通過路由表條目信息發送給2.2.2.2(互聯網設備)
(7)怎么找到互聯網的設備呢?
互聯網設備收到以后同樣進行解封裝,首先看MAC地址是找的自己,上層協議是IP,讀取IP頭部后,發現IP找到不是自己,同樣的自己擁有路由功能,查詢路由表,看這個數據包自己能否進行轉發出去。
互聯網設備通過查詢路由表發現1.1.1.1就在它的身后直連網絡,于是互聯網設備也會發送ARP報文請求來詢問1.1.1.1的MAC是多少,然后WEB服務器收到后進行回應。
(8)WEB服務器收到數據后的處理
互聯網設備處理完成后,開始進行封重新把數據打包發送給WEB服務器,WEB服務器收到以后,同樣先查看以太網頭部發現是自己,通過type知道上層協議是IP,讀取IP頭部后發現目的IP也是自己,繼續上層解封裝,直到讀取到對應的數據。
(9)WEB服務器回包過程精簡(跟來的時候相同)
不同網段通信過程重點回顧
(1)當發起者通過自己的掩碼計算出目的IP與自己不再同一個網段的時候,這個數據包會交給默認網關地址處理,如果沒有默認網關地址則這個數據包會發送不出去,被丟棄。
(2)找到默認網關的目的MAC地址需要通過ARP協議來完成,否則不知道對方的MAC是多少,無法找到對方,也完成不了以太網頭部的封裝。(這個一定要切記,可能后續遇到故障,就是因為不知道對方的MAC地址是多少,通信不正常)
(3)網關路由器收到這個數據包的時候,它會看以太網的目的MAC是不是找的自己,如果是繼續讀取上層,IP目的地址找到不是自己,就通過查詢路由表,查看是否有對應的信息條目,有的話則轉發,沒有則丟棄(路由表轉發功能只有三層的網絡設備才具有這樣的處理功能,普通的PC、手機是不具備的,這個也是我們后面學習的重點)
(4)網關設備通過路由表找到下一臺轉發設備的信息,如果二層跑的是以太網,同樣需要知道對方的MAC地址信息進行封裝與鏈路定位,使用的方法也是ARP協議進行查找,然后把數據包重新封裝三層、二層轉發給下一臺設備--互聯網。
(5)互聯網設備收到以后執行跟網關設備同樣的操作,通過查詢路由表知道目的地址在哪,這里目的地址為身后直連網絡,所以互聯網設備直接通過ARP協議查詢到目的的MAC地址多少,然后重新封裝數據包,交給服務器。
(6)服務器以后,通過層層解封裝,最終讀取到了應用層的數據。(解封裝的過程要注意,讀取到目的MAC為自己,就繼續讀取上一層,讀取到IP目的地址為自己,繼續讀取上層,所以一個設備收到數據包是否繼續解封裝讀取上層內容,取決于對應層里面的標識是否是自己)
(7)回包的過程跟來的過程一樣,同樣是服務器層層封裝數據包后交給默認網關----中間三層設備解封裝到IP頭部信息查找路由表查找目的地,然后重新封裝,繼續轉發,這樣到達目的地,訪問者收到后層層解封裝,最終把讀取的網頁數據,呈現在瀏覽器里面。
(8)有一個很關鍵的細節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IP頭部雖然在中間路由器解封裝進行讀取對應的目的IP參數來查詢路由表,但是在重新封裝的時候源目IP信息是保持不變的,因為這個目的IP是到達對方的關鍵,不能被修改。同樣以太網頭部也被解封裝進行讀取了,讀取的原因是通過目的MAC來判斷是否找的是自己,但是你會發現,在重新封裝的時候,源目MAC地址是發生了變化的,因為不同鏈路之間的信息是不一樣的,訪問者到出口路由器,以太網頭部的源是訪問者,目標MAC是出口路由器,是為了在這個鏈路中找到出口路由器的鏈路位置,出了這個鏈路范圍這個信息就沒用了,到了出口路由器到互聯網這段鏈路上,會發現出口路由器會把源MAC變成自己(1號接口的MAC),目的MAC為互聯網(2.2.2.2)的,如果還保持著之前的訪問者到出口路由器的話,從數據包解封裝讀取的過程,互聯網發現這個MAC不是找自己的,那不就給丟掉了,同樣WEB服務器收到了也不直接丟棄,更不會去看IP頭部信息了,所以整體的通信過程中,源目IP地址保持不變,源目MAC每經過一個三層設備,是會變成該鏈路上對應設備的MAC地址信息,只有這個信息才能夠在這個鏈路上找到正確的目標設備,以及對方收到后才能能夠正常解封裝處理上層的內容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上面那段話可能有點難理解,來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博主8月份準備去四川涼山旅游(媳婦的閨蜜在那,喊了她幾次了,這次正好閨女也放假,一起去),通過APP查詢,沒有直通的車,都需要中轉,需要先做高鐵到始發站、火車、班車才能抵達目的地,這些需要的車票都通過APP已經訂好,做好了行程表規劃。
把高鐵票、火車票、班車票,每張票只能夠在限定的區域內移動,這個區域是不是就跟數據鏈路層一樣,區域內的出發點相當于源MAC,目標地址相當于MAC地址。
整個旅游的行程表是不是就相當于網絡層一樣,充當定位的功能,起始點相當于源IP,終端相當于目的IP地址。如果整個行程中,只有行程表而沒有對應的車票,無法通過這些交通工具抵達目的地,同樣,如果只有車票沒有行程表,那也抵達不了目的地,因為不知道目標怎么走,需要做什么車,中間怎么換乘。
所以,最終兩者配合,既有某個區域的車票又有整個旅游的行程表,才能抵達最終目的地,同樣在計算機網絡通信中也是一樣,通過數據鏈路層與網絡層的對應分層配合實現了最終目的地的通信互訪。
整個旅途中不斷變化的是交通工具,但是整個旅途的出發點與目標終點保持不變,這就對應了上面提到的,源目IP地址在傳輸過程中不會變化,只有源目MAC每經過一個鏈路區域就發生變化。另外同一個鏈路區域內的轉發就依靠的是二層設備(通過MAC地址表進行查詢,然后交給對應接口下的終端),不同區域內的數據轉發依靠三層設備(通過路由表查詢,交給下一個轉發設備或者最終目的地處理)。
結合抓包驗證理論
分別抓取這三個接口的包,來看看以太網的包,是不是如上面說的發生了變化。(服務器的沒法抓)
這里簡單點,就Ping一下好了,次數1,如果覺得開三個抓包,分不清楚哪個是哪個的話,可以分別抓,開一個窗口ping 一次。
三個鏈路區域的源目MAC都是變化的,源目IP一直沒變。
在實際中不能只會配置網絡設備,對于常見的Windows命令使用也得掌握,這樣對于我們排錯或者查看來說是方便很多的。
(1)進入CMD,通過win鍵+R組合調用出來運行,然后輸入cmd回車
(2)查看IP、子網掩碼、網關等信息
通過輸入ipconfig可以查看對應網卡上面的IP地址、掩碼、網關等信息,但是看不到MAC地址
輸入ipconfig /all可以看到Windows上所有主機的更加詳細的信息,包括網關等參數。
(3)查看ARP緩存表
可以通過arp -a來查看當前主機的ARP緩存,驗證是否正確,通常排錯的時候會使用,如果發現錯誤,可以通過arp -d來清空ARP緩存,也可以使用arp -s來靜態綁定(通常會綁定網關),刪除某個靜態綁定也是通過arp -d后面跟明細。
(4)其他小經驗分享
有一個小經驗,像Windows系統都帶有幫助介紹的,通過ipconfig / 直接回車,Windows識別不出來完整的命令,會把所有的格式跟命令都介紹出來。
小提問
假設一個網絡中,本身已經有一臺電腦或者設備使用了192.168.1.1的地址,但是由于使用人員不懂計算機網絡知識,他也把自己的電腦設置成了192.168.1.1,會驚奇的發現,Windows系統會出現IP地址沖突提示,那么這臺主機它是怎么知道地址沖突了的呢?
“承上啟下”
至此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同網段以及不同網段的通信的作用與過程,也把第二篇的鏈路層與網絡層的細節都填補上了,這些內容一次肯定是不能全部吸收的,建議學完后面的知識點后在把前面這些知識點過一次,會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可以配合視頻一起看,效果更佳),下一篇我們來填補下這次用到一個協議,ICMP,看看它有什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