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登錄二次驗證:為提高安全性,除了要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還需通過郵箱安全驗證才能登錄使用郵箱。
郵箱是一種常見的通信工具,內含大量商業數據及重要信息,也是黑客攻擊的重點目標之一。開啟郵箱二次驗證,是提高郵箱賬戶安全的有效方法。即使郵箱密碼被不法分子暴力破解,不法分子在WEB端或使用客戶端或者其他新設備登錄郵箱時,系統都會要求通過用戶對新設備進行二次身份驗證,不通過驗證則無法登錄郵件系統,大大增加了郵箱的安全性。
(1)登錄163網頁郵箱,在首頁中點擊“登錄保護”或者設置--郵箱安全設置 > 安全驗證場景管理(如下圖所示);
(2)進入設置頁面,在安全驗證場景管理,開啟登錄二次驗證默認關閉(如下圖所示);
登錄二次驗證默認關閉,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啟用二次驗證。如果啟用“二次驗證”,在登錄網頁郵箱時,通過“賬號密碼驗證”和“登錄驗證”兩步才可以登錄郵箱。
(3)開啟驗證,為確保是您本人操作,需要先進行安全驗證,可選擇掃描二維碼或發送短信驗證,在此以發送短信驗證為例,根據提示發送短信,然后點擊“我已發送”,進行開啟(如下圖所示);
(4)二次驗證開啟后,當登錄網頁郵箱時,輸入“賬號密碼驗證”后,還需要“登錄驗證”方可登錄(如下圖所示);
郵箱登錄二次驗證通常可以通過短信、電子郵件、掃碼驗證、手機客戶端驗證等多種方式。
二次驗證可以有效防止惡意攻擊,如暴力破解和釣魚郵件等。即使攻擊者獲得了用戶的密碼,他們仍然無法登錄郵箱,因為沒有二次驗證碼,大大增加了郵箱的安全性。
關于163郵箱開啟二次驗證登錄的方法就介紹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給你小心心]
欄語
1994年4月,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今年正是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的第30個年頭,也是“半甲子”的重要節點。
短短30年的發展歷程,大潮激蕩、風卷云涌,有太多“物”值得銘記。這三十年,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誕生了許多物件、應用或平臺。上述物件或應用等價值不只在商業,它更是一種情懷,凝聚著人們生活與情感的長久記憶。
為此,新京報貝殼財經聯合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推出了《互聯網30年30物》專題。希望通過講述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具有標志意義的物件、應用或平臺的故事,勾勒中國互聯網三十年的演進歷程,透視其未來將走向何方。
30年前的一根網線,讓中國連通世界。如今,互聯網半甲子,中國繼“網”開來,方興未AI。
“用戶您好,您有X封未讀郵件。”打開電子郵箱后,人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提示。
1987年9月,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維納?措恩教授團隊幫助下,王運豐教授等人在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建成了一個電子郵件節點,并在9月20日成功向德國發出一封電子郵件。直到10年后,國內才有了自己的電子郵箱服務系統。
30年來,電子郵箱也在不斷迭代升級。起初,它并不具備儲存多郵件和超大附件的空間,后來在市場競爭中逐漸完善了上述功能。電子郵箱是較早開始嘗試付費的互聯網產品,在免費和付費郵箱大戰后,最終兩種模式都留了下來。
整體看,電子郵箱目前更多是互聯網巨頭的附屬品,且隨著微信、釘釘等即時通信工具的普及,傳統電子郵件的使用頻率有所下降,但人們仍然會在特定場景下使用郵件通信,企業郵箱也成為電子郵箱業務新商機。
免費PK收費,容量逐步進入G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是電子郵箱的爆發成長期。
1996年,Hotmail推出了全球首個基于Web的免費電子郵箱服務,并迅速走紅。1997年,辭職后的丁磊在廣州創辦了網易,開發出域名為163.net的電子郵箱服務系統。這一服務推出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戶,163郵箱也成為國內當時主要的互聯網應用之一。隨后,搜狐、新浪、騰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相繼推出自己的免費郵箱服務。
后來丁磊將163.net域名及系統轉手給了廣州的飛華公司。時隔幾年,它又到了新飛網手里,最后被Tom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Tom平臺所收購。但網易沒有放棄163這個名稱,并在2000年創立了如今大眾熟知的163.com免費郵箱,三年后又推出126免費郵箱。
國內電子郵箱服務商一開始走的是免費路線,但為了找到盈利模式,它們在2001年左右掀起一股收費浪潮。包括新浪、263、163、21CN等在內的多家網站以大容量、郵箱域名后綴等為賣點推出收費郵箱計劃,網易等廠商仍然堅持免費策略。
這場“免費PK收費”的大戰過后,263、163、21CN等逐漸脫離歷史舞臺,網易、QQ等郵箱悄然崛起。隨著免費郵箱服務的改進和競爭加劇,市場又回到了以免費為主的模式。
2004年,Google Gmail(谷歌郵箱)面世,采用基于搜索的郵件管理模式,并推出1GB免費存儲空間的郵箱服務。這一數值遠高于當時其他免費郵箱的容量,刺激了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全球郵箱服務商。網易、騰訊、搜狐、新浪等郵箱網站從最初的幾十兆擴容到數百兆,逐步進入G時代。
雖然付費郵箱模式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但郵箱服務商通過提升儲存空間、下載速度、群發次數等各種增值服務以及企業郵箱服務,找到了新的盈利點。當前,新浪、網易、騰訊、搜狐等主流郵箱廠商基本布局了個人免費郵箱、VIP郵箱和企業郵箱三類產品。
從PC端到移動端,AI技術預示未來郵件安全發展方向
Microsoft Outlook(微軟郵箱)在1997年發布Outlook 97時,已經將電子郵件、日歷、聯系人和記事本等功能整合到同一個應用程序中,并在2010年前后將Outlook與Office應用、OneDrive(云存儲)等相結合。Yahoo! Mail(雅虎郵箱)在2000年代接入了即時通信工具。
此后一段時間內,網易、騰訊、新浪等國內郵箱服務商也相繼將即時通信工具、社交媒體和云存儲等多種功能集成到一個平臺中。例如在QQ或微信中就能實現收發郵件的功能;網易還推出“網易郵箱大師”,提供能夠管理多類不同后綴的郵件地址的服務。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到來,電子郵箱也從PC端走向了移動端,實現新郵件實時推送、手機收發郵件等功能。
在方便人們辦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電子郵箱服務也給人們帶來了一定困擾。釣魚郵件是一種常見的網絡攻擊手段,攻擊者通常會偽裝成可信來源發送電子郵件,誘導收件人點擊鏈接、下載附件、安裝程序或輸入賬號密碼,從而竊取敏感信息或獲取系統控制權。根據IBM《2023年數據泄露成本報告》,網絡釣魚是2022年數據泄露的第二大常見原因。
電子郵箱服務誕生不久后便一直強調發展加密性、反病毒、反垃圾(垃圾郵件)等郵件安全技術。最初,電子郵箱主要依靠簡單的黑名單和關鍵詞過濾來攔截垃圾郵件,后來采取更復雜的過濾技術、搜索和大數據分析提高檢測精確度。
2006年,我國出臺了《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管理辦法》,要求互聯網電子郵件服務提供者加強電子郵件服務系統的安全管理,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利用互聯網電子郵件從事危害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活動。2009年,網易郵箱發起“誠信郵件聯盟”,銀行金融、第三方支付、電子商務、在線游戲等企業跟進,承諾不發垃圾郵件、釣魚郵件和欺詐郵件。
國內個人郵箱和企業郵箱經過多年發展都收獲了一定的用戶果實。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我國電子郵件用戶規模在2016年已經達到2.6億左右。Coremail郵件安全人工智能實驗室、CACTER郵件安全研究團隊和奇安信行業安全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的《2023中國企業郵箱安全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國內注冊的企業郵箱獨立域名約528萬個,活躍的國內企業郵箱用戶規模約為1.9億。
經過多年斗智斗勇,國內郵箱盜號問題依然嚴重,造成的安全風險事件頻發。上述《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電子郵箱賬號被盜規模達1022.2萬個,占全年活躍郵箱賬號總量的5.38%。由被盜企業郵箱賬號發出的垃圾郵件多達871.7億封。
根據《報告》,AI 技術已被廣泛用于惡意郵件的深度偽造,新型郵件攻擊技術的應用給郵件安全工作帶來嚴峻挑戰。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新一代郵件安全技術目前已經進入實戰階段,并已初步展現出顯著優于傳統郵件安全技術的識別能力和分析能力,或將成為未來郵件安全問題“破局”的關鍵。
本次活動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韋英姿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楊利
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日子——網易企業郵箱的十五周年慶典!十五年的時間,對于一個企業郵箱來說,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旅程。從最初的簡單功能到現在的全方位服務,我們始終秉持著為用戶帶來更便捷、更安全、更高效的辦公體驗的理念不斷前行。
在過去的十五年里,我們見證了無數的變革與發展。從最初的電子郵件服務,到如今的企業級綜合解決方案,我們始終堅持創新,追求卓越。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已經覆蓋了全球數億用戶,為各行各業的企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今天,站在這個歷史的時刻,我們不僅要回顧過去的成就,更要展望未來的發展。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個性化的服務。同時,我們也將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與全球的合作伙伴共同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在此,我們要感謝每一位支持和信任網易企業郵箱的用戶。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支持,我們才能走到今天,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為您帶來更多的精彩與驚喜!
最后,讓我們共同期待網易企業郵箱的未來,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精彩!郵您更精彩!
關于網易企業郵箱
網易企業郵箱始終堅持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安全穩定,連通世界”的郵件收發服務。安全穩定——電子郵件的生命線,網易企業郵箱把“安全穩定”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始終承諾為客戶的郵箱安全提供堅實保障。
連通世界——電子郵件的核心價值,網易企業郵箱致力于企業組織提供全球范圍內的電子郵件業務聯系,全力保障用戶在任意時間、地點、設備上都能實現順暢的郵件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