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化技術的發展,高速服務區的智能化與信息化相對落后,運營成本高,體驗差。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各地都在探索服務區的智能化升級改造。本文分享了一套高速服務區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包括綜合布線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智慧服務區云服務平臺系統、免費 WIFI 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車輛檢測及引導系統、人流統計系統、信息發布系統、服務區公共廣播系統、電子巡更系統、門禁系統、多媒體會議系統、機房工程等子系統的設計。
一、需求分析
高速公路服務區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行業特性,能夠為出行人員提供加油、如廁、餐飲等剛需服務,一直以來被認為是高速公路重要的延伸產業。而服務區的信息化建設也在經營管理和公眾服務等層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發展現狀:近年來,國內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的服務區都進行了信息化建設,其中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了免費 WIFI 服務;在浙江、江蘇、安徽等服務區不僅構建了統一經營管理平臺,還通過新媒體平臺、智能信息查詢機、網上訂餐與支付手段向公眾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在浙江、福建等省將高速公路信息化與服務區信息化相結合,將服務區業務伸向了“駕駛過程中”;而在山東等地在試水太陽能、充電樁等新能源設施,為公眾未來的出行方式提前部署。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入發展,也有較多省份開始服務區電商平臺的設計與研發,爭先搶占未來市場。
存在的問題: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新月異,國內服務區的信息化建設正迎來一個快速建設和發展時期。但大部分服務區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信息化建設的盲目性; (2)各信息化平臺相對獨立,缺乏統一管理和協同; (3)系統種類繁多,數據歸口不統一; (4)信息系統積累的數據并未對經營管理和公眾服務提供有力的支撐等問題。
二、智慧服務區系統總體設計
智慧服務區是在視頻監控、車輛分區引導及流量統計、人流統計、免費 WIFI 服務區信息發布系統(含信息發布屏、服務區廣播等)等服務區信息化系統建設的基礎上,以“數據挖掘、智慧服務”為核心理念的頂層設計形態。智慧服務區通過精準化的智能終端、借助信息化的萬物互聯平臺、以大數據分析為手段、以無處不在的云服務為環境、為公眾提供高速公路全過程智能服務。
(1)綜合布線系統:根據服務區智能化建設需求,該服務區布線系統應該是一個模塊化、高度靈活的智能型布線網絡,整個服務區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垂直主干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管理子系統 5 部分組成。布線系統為星型拓撲結構。
(2)計算機網絡系統:本次設計服務區辦公網(含內網和外網)和智能化專網三套計算機網絡。三套網絡物理隔離,獨立設計。
(3)智慧服務區云服務平臺系統:系統架構以底層各技術子系統及網絡傳輸系統為支撐,通過對視頻、車流、人流等多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及處理,為上層服務區綜合管理、公眾出行提供服務。
(4)免費 WIFI 系統: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終端的爆炸增長,無線終端和無線應用的快速普及,極大的推動了無線網絡的發展。在這個移動互聯的時代,無線已經成為終端接入的主導力量。而服務區 WLAN 的應用需求也在進一步加大。
(5)視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是實現服務區管理的一個有效的輔助系統。高速公路服務區視頻監控系統一般分為出入口監控和廣場監控兩部分。主要是對進出服務區的車輛和人員情況,對進出服務區車輛類型、人員情況以及人員休息過程中的突發事件和特殊事件進行觀察和記錄,實施有效的監督。
(6)車輛檢測及引導系統:隨著服務區客流量快速的增長,尤其在節假日期間,大量的游客涌入服務區,給服務區的各項工作帶來巨大的考驗。因此,及時的掌握各個服務區的客流量及車流量數據,綜合各個服務區數據變化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控制客流量及車流量,為人們出行提供最優最便利的服務同時,也大大減輕服務區的工作壓力。
(7)人流統計系統:服務區客流統計系統解決方案主要由前端子系統、網絡子系統和中心子系統三部分組成。前端設備采用客流統計設備進行客流統計分析,可以準確統計通道口出入人數、區域客流、人群流動方向等信息。前端可存儲兩年以上數據,支持斷網續傳。網絡子系統采用光纖收發器,向中心子系統傳輸前端設備采集的客流數據。中心平臺系統主要由客流分析管理平臺組成,實現前端數據的接入、存儲、查詢、系統運維等基本管理功能,并實現豐富的客流數據統計與分析等功能。
(8)信息發布系統:服務區信息發布系統由服務器、網絡、播放器、顯示設備組成,將服務器的信息通過網絡(廣域網/局域網/專用網都適用,包括無線網絡)發送給播放器,再由播放器組合音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包括播放位置和播放內容等),輸送給液晶電視機/可變情報板等顯示設備可以接受的音視頻輸入形成音視頻文件的播放。
(9)服務區公共廣播系統:每個服務區設 IP 網絡廣播對講終端,IP 網絡功放,室外音柱、室內壁掛或吸頂音箱若干只,可實現與管理中心的通訊對講,并實現對本服務區進行服務性廣播,定時播放背景音樂,廣播通知等。
(10)電子巡更系統:電子巡更系統是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充分調動“人防”資源的有效手段。大廈面積大、區域廣,為了保證安保人員的巡邏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實施,引入電子巡更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11)門禁系統:門禁管理系統是非接觸式 IC 卡門禁系統的子系統之一,同時也是綜合保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之主要目的是為實現人員出入權限控制及出入信息記錄。
(12)多媒體會議系統:會議系統主要是通過各子系統的合理組合,為參會者提供各類文件、數據、圖形、圖象、表格和動畫等信息,以醒目、清晰、明亮、聲圖并茂的視覺效果,傳遞給會議出席者,系統在規劃設計中應考慮建聲學和電聲學的結合,保障會議聽的清、聽的舒服、看的清,不要對會議系統設備的電聲進行多次重復的處理,保障電聲頻率、達到優質音效。
(13)機房工程:機房建設是一種涉及到空調技術、供配電技術、抗干擾技術、防雷防過壓技術、消防技術、安防技術、建筑和裝飾技術等多種專業的綜合性的產業。電子計算機的可靠運行要依靠電子計算機機房的嚴格的技術條件保證的。機房是計算機及重要設備所需要的特殊環境,合理的規劃設計可以使機房有更良好的環境,對設備故障,環境情況及安全性做出準確反映,通過對故障的分析,做到有目的的維護,提高網絡系統、設備的管理質量,降低系統維護成本,為今后業務的進行和發展提供服務。
(14)智能客服系統:引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智能客服,提供24小時在線咨詢,支持自然語言處理,能夠解答旅客的常見問題并指引旅客享受服務區的各項服務。
(15)AR導航和信息推送:在服務區入口和關鍵位置設置AR導航點,旅客可以通過手機APP觸發AR導航,了解服務區布局,查找服務設施,同時根據旅客特點推送個性化信息服務。
(16)緊急呼叫系統:在服務區內設置緊急呼叫點,當旅客遇到緊急情況時,可快速求助,系統自動定位并通知管理人員和相關救援機構。
(17)災害預警系統:結合氣象數據和地理信息系統,實現洪水、高溫、暴雨等自然災害的預警發布,保障服務區安全。
(18)綠色能源利用:服務區在設計時考慮采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環境污染。
(19)智能照明系統:使用LED照明,并通過光照傳感器和運動傳感器實現自動調節亮度和開關,減少能耗。
(20)大數據分析平臺:構建大數據平臺,收集服務區各子系統產生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預測客流高峰、優化服務設施分布、提升服務質量。
(21)性能監測與維護系統:對所有設施和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預測性維護,以減少故障發生并提高服務效率。
通過這些系統的建設,可以提高服務區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為出行人員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