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哥
現實似乎總是用來被煩惱的。上課吧犯困、復習吧不會、工作吧總是挨批、交友吧還會被騙、泡妞吧人家還看不起,可能很多人都常常會想回避這些煩惱。
現實又總是讓人感到不那么如意。從小想當飛行員,結果當了業務員;考大學前不是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 不怕”嗎,結果還是選上了文科生;好不容易走向社會,本以為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結果還是得做自己不樂意或不擅長的工作。什么時候才能圓自己的那點夢呢?
突然有一天人們似乎發現在殘酷的現實世界的背后,還隱藏著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這個虛擬世界里可能沒有那么多現實中的煩惱,也可能沒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在這個虛擬世界里還可以給你很多幻想、很多夢境和很多奇跡,于是,有人開始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搭建起自己的“小木屋”。
有人說1997年是互聯網元年,那是因為搜狐、網易、四通利方(新浪前身)、人民網、"常青藤"的登場。這個時期我們這些網絡草根能夠在網上看到的東西不再僅僅是“瀛海威”、“碧海銀沙”、“上海熱線”“中國黃頁”等等少數中文網站了,這回我們可以看到官方的新聞、一下子我出現了兩個搜索引擎——搜狐、常青藤,還有、“瀛海威”論壇、“四通利方”論壇。當然還可以看到海外不少中文、外文網站,如雅虎中文、番薯藤等等。不過那時候瀏覽海外中文網站因為是BIG5碼就得用“南極星”轉換成BG碼,就這樣也經常會出現一些亂碼。
97年網速比以前快得多了,“貓”可以達到56K,這個網速看文字沒什么問題,但看大圖片還是很慢。網站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豐富,尋找更好玩兒的網站的時間越來越多了。就如同“探寶”,發現一個聊天室、一個論壇、一個免費資源都會帶來一種興奮,有一位海外網友,自稱是來自臺灣的TA(是在海外聊天室認識的)。雖然在網上見了面總會打招呼,但聊天的時候并不多,大約是在1997年年底或1998年新年剛過不久的一個周日晚上,我們在聊天室遇見了,寒暄兩句之后TA問我,你們大陸有“烘焙雞”嗎?
什么“雞”?完全懵圈啦。
“”
“噢!”(其實還是不太明白),“”最近好像常見,也知道大概是網頁的意思,但不明白TA干嘛要問我有沒有。但是面子總是要有的,于是一邊在線上跟TA扯東扯西的,一邊趕緊找英漢辭典查。也不知道是自己太笨,還是辭典里真沒有,就是找不到。于是只能厚著臉皮問什么是“”?TA到是沒有嘲笑,并認真的解釋說,最近臺灣那邊開始流行制作“個人主頁”,網友們用專業的軟件,制作自己喜愛的主題網頁,把自己認為有意思的文字和圖片放到網上去,就如同在網上搭建一個屬于個人的展廳供其他網友瀏覽,英文叫“”。
原來如此,如果有可能 的話誰不三間在網上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木屋”呢!
從那天起我便始注意尋找“”這只“雞”各種有關信息比如到底“個人主頁”是什么樣子的、做“個人主頁”難不難、需要用什么樣的軟件等等。直到有一天在“瀛海威”聊天室遇到老友“K”。他告訴我了一個網址網頁制作完全手冊2015,進去一看,好家伙原來是個“個人主頁”的導航網頁,在這里發現一下子發現了很多“個人主頁”,有關于軟件的下載的、有講解上網知識的、有關于電腦游戲的、有關于時尚的,總之這里什么都有。在這里我找到了個叫“高春輝的個人主頁”(當時不知道這就是后來獲得1998年個人主頁十大頭銜元老級網頁制作獎的“完全上網手冊”)里面都是些軟件、硬件、上網教程類的東西。“高春輝的個人主頁”后來發展成了一個個人頁“群”除了有關電腦、網絡的內容之外,還有MP3下載、文學圖書等內容。也就是在這個階段,發現了不少好的個人主頁,比如說“黃金書屋”、“華軍主頁”(華軍軟件)、“軟件漢化同盟”等等。
要自己制作“個人主頁”對于一個電腦不專業、英文基礎差、又不懂軟件的人來講是很困難的,為了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主頁,首先羅列出要解決的問題:用什么軟件制作、做什么主題、哪里找來圖片、如何設計框架和如何發到網上等等。好在當時網上已經有一些網站發表了很多有關內容,而且在現實中市面上有不少關于電腦、網絡的報刊、書籍在出售,比如《電腦報》、《計算機世界》、《電腦愛好者》、、《電腦商情報》、《大眾軟件》、《互聯網周刊》。不過那時候制作網頁的軟件并不多(也可能是本人了解得太少),主要是、和等幾個,坦白的說對這幾個軟件,我一看那些代碼就暈過去啦!
為了找到個自己能用的軟件(說白了就是越傻瓜越好!)當時幾乎走遍了各個論壇、各個聊天室。直到有一位香港網友向我推薦了一個叫“DIDA”小軟件,TA說這個軟件很簡單,直接打字、直接貼圖,所見即所得,TA給我一一個下載地址。于是我馬上就下載了這個軟件,這是一款英文軟件,后來被漢化了,不過是大五碼(BIG5)的,好在不大800K?,確實很簡單,只要下載解壓之后不用安裝直接可以用。用起來也很很簡單,直接打字、直接貼上圖片,頁面直觀不需要自己輸入任何代碼,比如說你要在圖片上建立鏈接,只要圈住圖片,用右鍵點超鏈接,然后輸入網址(或路徑)就成了,就如同制作PPT一樣。
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需要有一個圖像處理軟件網頁制作完全手冊2015,但是那個時候這類軟件可以說極少,免費的基本沒有,知道的只有,要用當時也只買得起盜版的。忘了是從哪個電子雜志光盤中找到了一個“ 3D”是一款文字動畫制作工具,有大量動畫和字體風格,可以高質高速生成3D標頭、大標題和動畫。不過是15天試用版。
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網頁制作完成后就是要找一個網絡免費空間把它上傳上去才算完成。筆者的第個網頁完成的時候,國內的“免費空間”已經不少了,視聆通(21cn的前身)、網易、湛江碧海銀沙、自貢熱線、深圳熱線、廣州視窗、保定熱線、上海凱利等等。當然這些“免費空間”各有各的特點,有的網速快、有的空間大、好有的提供的服務也不一樣,比如什么E-mail、計數器、留言簿、網站排名、流量分析、三級域名等。其中資格最老的可能是“視聆通”,最有影響的肯定是網易,而最有特色的應該數上海凱利,因為那時的“免費空間”都得要用“FTP”上傳文件的,只有上海凱利采用的是網頁上傳方式。兩種上傳方式最大的區別是“FTP”必須下載專門的“FTP”軟件,網頁上傳就不用了。
我的第一個主頁選擇了“網易”,當我向網易申請免費空間后,很快網易就回復了一封電子郵件,標題是《網易——給您一個完全自我的網絡空間》,郵件還告訴你空間大小是20M,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提供免費的163信箱。我這個沒什么實質內容的網頁在1998年8月終于有了成為了自己在網上的第一個家。這樣的“家”盡管沒有很大的“私密性”,也不是人人都能找到的,現在雖然已經想不起來這個“家”的名字了,但是清晰地記得,第一位訪客就是那位給我提供“DIAI”的網友,后來又邀請了幾位“瀛海威”的好友到此一游。
有人說1997年到1999年,是“個人主頁”的黃金時代。的確沒錯在這幾年時間里“個人主頁”真的“瘋長”起來,有以電腦、網絡技術為主題的、有以文化時尚為主題的、有游戲、動漫主題的、有旅游攝影主題的、有兩性戀愛主題的,可以說是要什么。“個人主頁”的繁榮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生,一個小小的個人主頁就可能造就出商場精英;一個小小的個人主頁能使你一夜成名;一個小小的個人主頁也有可能給你帶來可觀的收入。當然更多人的做個人主頁只是出于好奇與熱愛。
1998年評出了個人主頁十大頭銜,分別是:
元老級網頁制作獎:高春暉個人站點群、完全上網手冊
最具創意獎:樂弛網、羽毛制作、邊城浪子
最佳技術表現獎:新特點、軟件漢化同盟、boyss
最獨特設計獎:攝影村、黑白故事、禁室
最佳男性站長獎:完全上網手冊、邊城浪子、夜貓客棧
最佳女性站長獎:豆豆話題、玲瓏心、素心閣
最佳人氣獎:飛翔鳥硬件站、黃金書屋、華軍主頁
最富時代氣息獎:環球網絡、生活方程式、電腦家園
最佳專業話題獎:追日網站、網絡驛站、風云閣
最佳商業價值獎:東方家園
這些個人主頁春暉個人站點群、完全上網手冊、邊城浪子、軟件漢化同盟、豆豆話題、黃金書屋、華軍主頁幾個經常看,其他就不太了解了。
老哥
2022年8月北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