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自媒體消費名人、以博眼球增流量侮辱魯迅事件持續在網絡發酵,并登上微博熱搜。騰訊方面則回應,這篇文章是近半年前發表,當時就接到了網友投訴,隨后作者自己刪除了這篇文章。
圖片來自網絡。
微博話題顯示,閱讀人數已達到8871萬次,計論次數達到6315次。新浪文化微博的相關內容下,評論達到了3325條。
面對這樣的情景,網友一邊倒的猛批:沒文化真可怕。
這個上熱搜的自媒體公眾號名叫“皇太極在紐約”,其在今年7月份發表了一篇《貪財的魯迅》,文中將魯迅描述成了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說魯迅“憑借過人的商業天賦,在文字變現上實現了利益最大化”“殊不知離開了獨立的經濟來源,魯迅的骨頭還能硬多久”。
只看這個標題,就能看出作者是故意在制造噱頭,而文章內容并非單純的賣弄觀點,以博眼球,實則是利用魯迅的名人效應,夾私帶利,在文末就露出真實目的:賣起了理財課。
圖片來自網絡。
魯迅竟然“被帶貨”,被罵不說,還要替他推銷產品。網友的態度顯得有些激烈,有人表示:“就這文采,還妄議文學大家,令人作嘔,我呸。”
上游新聞記者隨后搜索這個公眾號,發現其依然在正常運作,在公眾號內能搜索出《貪財的魯迅》,但點開顯示已經刪除。留存內容顯示,這篇文章其實是其今年7月2日發表。
關注公眾號后,會彈出一句很狂的簡介:我是皇太極,我孫子是康熙,我人在紐約。其公眾號的介紹是:有意思,有腔調,有故事。其公號文章涉獵較廣,題材不限,經濟、社會、明星等內容。
上游新聞記者隨后與騰訊方面取得聯系,騰訊方面表示,這篇文章是近半年前發表,當時就接到了網友投訴,隨后作者對這篇文章進行了刪除。
從評論的情況來看,網友呈一邊倒的情況,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力挺這位“皇太極”,而且網友留言也非常不客氣,紛紛指責其是:“作死營銷”“無下限”。
網友“每日甜份”就說:現在有部手機就能做自媒體,所以導致謠言滿天飛,平臺和自媒體經營者都該負責任。
吃不胖的靜靜233333:建議先用知識涵養涵養自己,沒文化真可怕。
Kiki_什么什么琪:自媒體真的應該好好監管!門檻太低!
Agnes·K:這些營銷號什么時候整改?面向網民的投訴監督機制不完整,平臺自身的監督審查水平也有限,所以才導致營銷號為了流量而忽視真相和道德。希望重視文化傳播的重要性,我真的很煩上網看到一堆網絡垃圾。
上游新聞記者 楊野 實習生 陳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