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在顯卡領域,AMD的實力和口碑和英偉達有一定的茶具,不過平心而論,AMD也推出過幾款性價比較高的性價比“神卡”,比如Radeon RX 580。
在當年,不管是廣大游戲玩家,還是礦老板,都非常青睞Radeon RX 580,可謂“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多年來在二手市場上非常受歡迎,一有什么風吹草動還會漲價。
不過,Radeon RX 580畢竟已經是七年前的老顯卡,“英雄遲暮”了,本文將對比Radeon RX 580和GeForce RTX 3060的游戲性能,供有意升級顯卡的朋友參考。
一、參數對比
Radeon RX 580發布于2017年4月18日,GPU采用格羅方德14納米工藝,擁有2304個著色單元,32個光柵單元,144個紋理單元,36個計算單元,L2緩存為2MB。
標準運行頻率為1257 MHz,最高運行頻率為1340 MHz,搭載8GB GDDR5顯存,顯存速度為8 Gbps,顯存位寬為256 bit,顯存帶寬為256.0GB/s。FP32浮點性能為6.175 TFLOPS,功耗為185W,建議零售價為229美元。
GeForce RTX 3060發布于2021年1月12日,采用GA106 GPU,基于安培架構,三星8納米工藝,擁有3584個CUDA內核,112個紋理單元,48個光柵單元,28個光線追蹤單元,28個多單元流處理器,112個張量內核,L2級緩存為3MB。
標準運行頻率為1320MHz,最高運行頻率為1777 MHz,搭載12GB GDDR6顯存,顯存速度為15Gbps,顯存位寬為192 bit,顯存帶寬為360GB/s,FP32性能為12.7 TFLOPS,功耗為170W,建議零售價為329美元。
二、測試平臺配置
主要配置如下:
處理器為AMD Ryzen 7 5800X3D,主板為華碩ROG STRIX B550-F WIFI II,內存為32GB DDR4 3600 MHz ,硬盤為三星950 Pro,操作系統為Windows10。
三、游戲實測
以下將分別測試七款游戲,均采用1080P高畫質模式,以下系列圖片中左邊代表Radeon RX 580平臺,右邊代表GeForce RTX 3060平臺。
第一款游戲是《刺客信條幻景》。
Radeon RX 58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35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31 FPS,幀時間為28.6ms,CPU使用率為20%,功耗為52W,溫度為53度,內存使用量為9.1GB,GPU使用率為100%,顯存使用量為5.8GB,溫度為58度。
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68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36 FPS,幀時間為14.7ms,CPU使用率為33%,功耗為65W,溫度為64度,內存使用量為10.3GB,GPU使用率為98%,顯存使用量為5.5GB,溫度為60度。
在這款游戲中,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CPU使用率比對手高13%,內存使用量高1.2GB,GPU使用率低2%,顯存使用量低0.3GB。
在平均幀速方面,GeForce RTX 3060平臺比Radeon RX 580平臺高33 FPS,約1.9倍,最低瞬時幀速高5 FPS,幀時間相當于對手的51%,整體性能表現將近是對手的兩倍。
第二款游戲是《無主之地3》。
Radeon RX 58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38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31 FPS,幀時間為29.0ms,CPU使用率為10%,功耗為43W,溫度為49度,內存使用量為9.6GB,GPU使用率為100%,顯存使用量為5.7GB,溫度為58度。
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79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31 FPS,幀時間為13.9ms,CPU使用率為19%,功耗為57W,溫度為59度,內存使用量為9.7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5.2GB,溫度為61度。
在這款游戲中,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CPU使用率比對手高9%,內存使用量和GPU使用率都基本相等,顯存使用量低0.5GB。
在平均幀速方面,GeForce RTX 3060平臺比Radeon RX 580平臺高41 FPS,約2.1倍,最低瞬時幀速相等,幀時間相當于對手的48%,整體領先優勢相比前一款略高。
第三款游戲是《賽博朋克2077》。
Radeon RX 58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28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23 FPS,幀時間為35.7ms,CPU使用率為17%,功耗為50W,溫度為54度,內存使用量為9.9GB,GPU使用率為100%,顯存使用量為5.5GB,溫度為58度。
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66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53 FPS,幀時間為14.3ms,CPU使用率為29%,功耗為60W,溫度為55度,內存使用量為9.4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6.1GB,溫度為61度。
在這款游戲中,Radeon RX 580平臺已略低于最低流暢運行門檻。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CPU使用率比對手高12%,內存使用量低0.5GB,GPU使用率基本相等,顯存使用量高0.6GB。
在平均幀速方面,GeForce RTX 3060平臺比Radeon RX 580平臺高38 FPS,約2.4倍,最低瞬時幀速約2.3倍,幀時間相當于對手的40%。
第四款游戲是《巫師3》。
Radeon RX 58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21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19 FPS,幀時間為47.8ms,CPU使用率為9%,功耗為41W,溫度為49度,內存使用量為10.3GB,GPU使用率為100%,顯存使用量為3.9GB,溫度為58度。
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56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43 FPS,幀時間為17.5ms,CPU使用率為25%,功耗為58W,溫度為55度,內存使用量為12.1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4.2GB,溫度為59度。
在這款游戲中,Radeon RX 580平臺已低于最低流暢運行門檻,無法流暢運行。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CPU使用率比對手高16%,內存使用量高1.8GB,GPU使用率基本相等,顯存使用量高0.3GB。
在平均幀速方面,GeForce RTX 3060平臺比Radeon RX 580平臺高35 FPS,約2.7倍,最低瞬時幀速約2.3倍,幀時間相當于對手的37%。
第五款游戲是《荒野大鏢客救贖2》。
Radeon RX 58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36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32 FPS,幀時間為24.5ms,CPU使用率為16%,功耗為48W,溫度為50度,內存使用量為12.0GB,GPU使用率為100%,顯存使用量為5.7GB,溫度為58度。
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75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66 FPS,幀時間為12.5ms,CPU使用率為34%,功耗為64W,溫度為60度,內存使用量為12.9GB,GPU使用率為97%,顯存使用量為5.2GB,溫度為60度。
在這款游戲中,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CPU使用率比對手高18%,內存使用量高0.9GB,GPU使用率低3%,顯存使用量低0.5GB。
在平均幀速方面,GeForce RTX 3060平臺比Radeon RX 580平臺高39 FPS,約2.1倍,最低瞬時幀速也約2.1倍,幀時間相當于對手的51%。
第六款游戲是《地平線零之曙光》。
Radeon RX 58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47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43 FPS,幀時間為21.5ms,CPU使用率為26%,功耗為49W,溫度為53度,內存使用量為11.6GB,GPU使用率為100%,顯存使用量為6.9GB,溫度為56度。
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平均幀速為109 FPS,最低瞬時幀速為89 FPS,幀時間為8.6ms,CPU使用率為47%,功耗為64W,溫度為55度,內存使用量為9.9GB,GPU使用率為99%,顯存使用量為10.2GB,溫度為59度。
在這款游戲中,GeForce RTX 3060平臺的CPU使用率比對手高21%,內存使用量低1.7GB,GPU使用率基本相等,顯存使用量高3.3GB。
在平均幀速方面,GeForce RTX 3060平臺比Radeon RX 580平臺高62 FPS,約2.3倍,最低瞬時幀速約2.1倍,幀時間相當于對手的40%。
四、對比結論
整體來看,雖然Radeon RX 580已經是7年前發布的老顯卡,但是現在它的表現依然很頑強,在大多數游戲中仍然能達到30 FPS以上,基本上可以流暢運行。不過,短板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幀時間和延時比較高,體驗較差。
毫無疑問,Radeon RX 580目前已經處在淘汰的邊緣,已不適合用來玩主流游戲大作,只適合退居二線、用來玩一些輕量級的游戲了,它真的應該退休了。
相比之下,GeForce RTX 3060的優勢非常明顯,所能發揮出來的處理器性能更高,不會對處理器性能造成瓶頸。
綜合以上數據計算,GeForce RTX 3060的整體性能約是Radeon RX 580的2.2倍左右。換句話也就是說,從Radeon RX 580升級至GeForce RTX 3060,至少可以獲得兩倍以上的性能提升,這種升級方案是可以考慮的。
最后需要強調、補充的是:
雖然本文是拿GeForce RTX 3060和Radeon RX 580對比游戲性能,但是,GeForce RTX 3060在這里只是起一個“參照物”的作用,并意味著它就是最佳的升級選項,除非你的預算比較有限、能淘到成色好、價格便宜的二手。
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充裕,打算升級新顯卡的話,那么,相比GeForce RTX 3060,GeForce RTX 4060更加值得考慮,這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選項。
GeForce RTX 4060的性能約為Radeon RX 580的2.5倍(請參閱上圖),此外,還有功耗和DLSS方面的優勢,整體綜合優勢更大,價格大概在兩千出頭。
伴隨著國內造車新勢力的異軍突起,汽車成為當下關注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得益于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從產品設計到零配件的生產制造,再到智能網聯技術的更新迭代……汽車全產業鏈也實現全面爆發。浙江寧波這座以實體制造業和港口外貿為支撐的城市,工業基礎扎實,作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8月7日,在運滿滿聯合引航咨詢發布的《寧波汽車(配件)產業帶供應鏈物流洞察白皮書》中,從供應鏈模型、數字物流體系及出海戰略等層面對寧波汽車配件產業的發展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
地理優勢+產業基礎,打造汽配重鎮
寧波汽車及零配件產業的崛起,離不開吉利、中車等行業領軍企業多年來成熟的市場體系,以及寧波自身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港口等外貿優勢,多種因素的疊加都為寧波成為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重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汽車零部件規上企業達2662家,占全國比重超15%。其中寧波零部件企業占比就達30%以上,相應的產值規模,更是占到了浙江全省的60%以上。即便放眼長三角,寧波的汽車制造業實力依然位居前列,更是形成了新能源汽車、光伏、集成電路、智能傳感等在內的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在汽車及零配件產業方面,也已打造出一條“材料—關鍵零部件—整車—售后服務”的完整產業鏈。
當前,寧波汽車及零配件產業關聯企業總量近5000家,構成了以傳統燃油車產業鏈為主體和基礎、以新能源車產業鏈為轉型升級方向的覆蓋動力系統、底盤系統、通用件、車身結構件、智能網聯等要素的龐雜且健全的汽車產業生態系統。寧波汽配產業以服務長三角市場為核心發力方向,圍繞長三角范圍內的各大汽車品牌動力總成、裝配工廠布局,充分嵌入整車工廠各級供應商體系、各級總成裝配鏈條,同時遠銷國內其他主要汽車生產集群乃至國外。
長三角一體化帶動,汽配產業本土化供給日趨強勢
長三角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點地區。其中,上海憑借極高的汽車產業基礎、深厚的人才資源和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等綜合優勢,成了長三角汽車產業發展的龍頭城市;寧波則以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百家爭鳴、開放創新、整零協同發展,成了成功范本。
汽車產業作為寧波市第一大產業,擁有均勝、拓普、繼峰等5000多家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企業,吉利、大眾、中車等10余家整車企業,相關上市公司40余家,本地億元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近360家,產業聚集效應一覽無余。
江西司機曾師傅經常駕駛自己的4米2高欄車在長三角一帶運送貨物。前不久剛運過一車托盤貨,是車用螺絲配件,從寧波運到長沙,據曾師傅介紹,比亞迪和吉利兩大知名車企在寧波和長沙都有自建工廠,自己經常會在運滿滿平臺上接到類似的汽配貨訂單,但更多的是運往寧波周邊,江浙滬一帶。
運滿滿平臺數據顯示,近3年寧波汽配貨類的主要銷售目的城市基本被長三角包攬,寧波、上海、杭州、臺州長期“霸榜”,長三角三省一市領銜、山東、廣東、福建等省份緊隨其后,也印證了寧波汽配產業以長三角為核心市場、輻射國內主要汽車產地的策略定位。
在輻射線路上,運滿滿平臺數據顯示,從2019年-2024年上半年,全國范圍內TOP10熱門零配件運輸線路中,省內線路占比穩步提升,2023年,TOP10線路中的跨省線路僅有“蘇州——上海”一條。進一步反映出汽車配件產業本地化配套能力逐步加強的顯著趨向。
數字物流助力寧波打造新能源汽車之城
當前,寧波市正在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布局,全力建設新能源汽車之城,著力打造技術領先、產業集聚、鏈條完整的先進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寧波一家汽車零配件加工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作為上汽集團的合作伙伴,該公司主要生產保險杠扣板,在寧波共有兩個車間。運輸線路主要是寧波-上海。“我們把一多半的物流都交給了運滿滿來做,整體物流成本比之前節省近20%。一般都會選擇小車來運,2米7-4米2的居多。”
運滿滿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上半年,寧波出發的汽車零部件中,300公里以內的訂單占比一直排名靠前,大量的短途運輸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寧波產業集群內上下游的加工件、半加工件的流轉,這主要是工廠到工廠之間的運輸;另一方面,是圍繞寧波零部件工廠做循環取貨的業務。與短途業務相匹配的是車型,從運滿滿平臺數據來看,目前寧波汽配運輸的主流車型為4.2m~9.6m的廂車、高欄車、飛翼車。
寧波汽配企業隨新能源車企揚帆出海
據寧波海關統計,2024年1-6月,寧波市出口汽車零配件總額達150.2億元,同比增長12.8%。“對于浙江汽車企業來說,出海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隨著新能源車“出海”步伐的加快,帶動了汽車出口供應鏈的需求,寧波配套的汽車與零部件物流也在快速升級。
在國內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突破,實現國際領先的時代背景下,更多國外品牌主機廠選擇與國內企業合作。未來,國內品牌主機廠逐漸走出國門,實現國外建廠,必將帶動國內汽車零部件更多進入產前配套體系,逐漸擴大國內汽車零部件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這也是寧波汽車產業未來的機會。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