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夜市不僅是當地居民和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是城市經濟活力的體現,對創新消費場景、釋放消費潛力有著積極作用。近年來,我國日益重視夜間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夜間文旅消費,已出臺多項政策扶持,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數量快速增長,夜間經濟的發展正步入快車道。
傳統夜市多以燈光夜市、小吃攤點為主,業態相對單一。隨著消費升級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現代夜市逐漸轉型升級,發展為食、游、購、娛、體、展、演等多元化、綜合性的夜間消費市場,很多城市都培育了具有代表性的網紅夜市,成為城市夜間經濟地標。
夜市攤位的品類搭配宜豐富多樣,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夜市經濟生態的構建也至關重要,經營者之間應形成互補關系而非簡單競爭,共同營造繁榮的夜間市場氛圍。夜市里不同業態的培育也應該更加注重創新和特色,通過挖掘地方特色、結合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元素,開發具有地域風情的夜間消費項目。主題式消費、交互式消費等新興業態也逐漸成為發展的趨勢,應通過加強數字技術在夜市當中的應用,比如通過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技術,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和沉浸感。
違規占道、噪聲擾民等問題是夜市管理中常見的難題。有些地方通過創新舉措,設置集裝箱攤位,有效解決占道經營問題,有些地方開通噪聲自動監測系統,營造良好環境。此外,很多消費者在選擇夜市攤位的時候并沒有太多可供參考的評價數據,無論是本地消費者還是游客,消費質量只能靠運氣,可以建立點評機制或紅黑榜制度,提升消費質量。
夜市的發展,既要保持“煙火氣”,也必須注重規范管理。通過豐富業態、構建良好生態,不斷創新探索,讓夜市成為城市經濟的新增長點,也成為文化展示的新窗口。
(作者為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教授,記者李茂穎整理)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當日,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水環管理若干規定》正式實施。根據這一規定,今年6月全面完工的浦東新區生態領域重大民心工程——陸家嘴水環項目管理將“有法可依”。
陸家嘴水環 “綠色上海”微信公號 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了解到,陸家嘴水環全線12.5公里的濱水慢行公共空間,以其“步行可及,生態可觸”的貫通步道和“藍綠為底,親近自然”的環境品質,不僅為沿岸市民鋪設了一條親近自然、暢享綠色的絕佳路徑,更是上海浦東打造人民城市“浦東樣本”,踐行城市更新可持續發展的生動詮釋。
為進一步提升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把陸家嘴水環打造成為現代城區示范水岸,上海市浦東新區生態環境局制定了《浦東新區陸家嘴水環管理若干規定》。
此次實施的《若干規定》主要有三個特點:
一是強化統籌協調,建立兩級協同工作機制,明確公共設施維護和社會秩序的管理模式。由區統籌協調工作機構牽頭做好陸家嘴水環開放和管理的協調推進、督促檢查;區生態環境部門負責公共空間開放管理以及設施設置、運行維護;沿岸街道辦事處承擔轄區內陸家嘴水環的秩序管理工作。
二是尊重區域特點,在對標識標牌、城市家具進行系統、完整、連續設置,將防護綠帶納入綠化行業統一管理的同時,結合水環沿線各街道的文化特點和風貌特征,著力體現“繪彩洋涇、弈彩花木、聆彩塘橋、悅彩濰坊”的區域特色。
三是體現共享共治,著眼人民群眾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的需求,鼓勵沿線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住宅小區、居民等社會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參與陸家嘴水環治理,把更高品質的公共空間留給人民。
8月15日,浦東新區生態局副局長劉軍與塘橋街道、濰坊街道、花木街道、洋涇街道四個屬地街道領導就陸家嘴水環一體化管理模式進行了簽約。洋涇街道森洋居委書記劉雯雯表示,社區計劃成立志愿者團隊,不定期組織志愿者巡查水環步道,對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八h涇羽園區段還開放了遛狗,我們計劃開展文明養寵一系列活動,倡導居民文明養寵?!?/p>
當天還發布了“首批生態文化游主題點位地圖”,推出浦東生態文化游概念,以“走進生態浦東”為主題,精心策劃了六個主題點位,并通過6名不同的主題推薦人進行講解推介。
深耕“立法試驗田”,目前浦東新區在生態領域已形成綠色金融、固廢資源化再利用、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等3部法規,以及生態環境信用評價、景觀照明管理、戶外招牌管理、陸家嘴水環管理等4項區政府管理措施,為綠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