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作者:biu大力醬
創作立場聲明:大家如果想知道別的,歡迎留言,下次再跟大家分享。
最近由于工作需要,做了一個內存條的行業研究報告,研究了下內存條的前世今生,挑了些關于廠商的內容來跟大家分享。如果想知道購買結論,可直接拉到最后。
我把內存條廠商分為三類,第一類為DRAM內存顆粒原廠,第二類為消費類品牌,也就是模組廠,第三類為行業品牌,關注于行業特定領域。
先放一張給大家看看,2019年的DRAM顆粒出貨量。
第一位幾乎占了半壁江山市場份額的是三星,第二位是海力士,第三位是鎂光,第四是臺商南亞,第五是華邦,第六是力晶。
我們可以看到,前三的廠商基本上蠶食了90%的DRAM市場,剩下的臺資廠在茍延殘喘。
我找到一張最新的市場份額數據,得益于存儲顆粒價格上漲帶來的大幅上漲的盈利能力,三星市場份額不斷上升,海力士跟鎂光市場份額被不斷擠壓,其實這跟各家專注的市場領域也有關系。
三星的發展史基本上就是韓國半導體的濃縮的發家史了。
90年代,韓國看到日本在存儲行業里的發展,發現只有政府加入,才能讓韓國在行業內有一席之地。1975年韓國公布了扶持半導體產業的六年計劃,這也是奠定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基礎。1986年10月,韓國政府聯合三星,LG,現代三大集團以及六所大學,聯合攻關DRAM的核心技術,總計投資1.1億美元,政府承擔57%,也就是6000多萬美元。很快,在鎂光跟CITRIX的技術引進下,三星完成了64K DRAM的研發,雖然依然落后美國10年,但是在1988年,在三星完成4M DRAM的研發之后,韓國的半導體技術僅比日本晚了幾個月而已。1992年,三星完成全球第一個64M DRAM的研發,一舉超越日本NEC,成為世界第一大DRAM內存制造商,至此,韓國企業在半導體行業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蟬聯27年世界第一。
在DRAM市場里,三星主要服務的是OEM領域,也就是將DRAM供給行業客戶,這里面就有我們熟知的聯想,戴爾,惠普等PC電腦,也有一些服務器品牌。我們在上面的圖表可以發現2019年的Q2三星的市場份額提高至45.7%,這也是去年全世界服務器需求提高的緣故。
一般品牌,如聯想在測試三星內存條的時候,都是一次直通率,也就是一次都要測試成功,如果不成功就廢棄。那么這些廢棄的內存條都去哪兒了呢?基本上都流在我們可見的市面上。
我看很多帖子大家都在說去某寶買三星的內存條,據我所知,某寶的三星內存條基本上是沒有通過品牌測試,或者是拆機商拆出來單賣的,如果大家想要購入三星內存條,千萬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也有一些內存條消費級品牌會使用三星的顆粒,對超頻有想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所購內存條是不是B-DIE,普遍做到xmp4000。不過一般普條都是C-DIE。
在上面,我們寫到三星在1992年成為世界第一,同樣是韓國企業的海力士就沒有這么幸運了。1999年韓國現代半導體跟LG半導體合并,并從現代集團完成拆分,將公司名稱改為海力士(Hynix Semiconductor Inc)。但在金融危機來臨之時,海力士陷入破產邊緣,好在有韓國財團和中國無錫的支持,加上SK的金援,終于活了下來。2012年,海力士正式更名為SK海力士。
直到現在,在半導體的行業里,韓國始終保持著半導體第一大國的地位,前三排名中,韓國獨占兩席。
海力士目前的自有品牌主要是SSD產品,在內存條行業里,還是采用供顆粒給品牌機和內存條消費級品牌為主,如金士頓,威剛,海盜船等等。
其實現在大家討論最多的海力士顆粒就是cjr顆粒,cjr顆粒的來源是由于型號“H5AN8G8NCJR”后綴為CJR,所以被大家俗稱為CJR顆粒。金士頓的駭客神條DDR4-2400使用了這一款顆粒,可以超頻至3200Mbps以上,對AMD的主板也比較友好,被稱為“AMD之友”。
美國早在1969年就正式推出了商業化的1K DRAM,次年,英特爾推出可量產的芯片,從此開啟了DRAM時代,1974年,英特爾在DRAM行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了82.9%。
1971年,德州儀器(TI)推出了2K DRAM產品,1973年推出4K DRAM產品,成為英特爾的強勁對手。從德州儀器離職的工程師創辦的莫斯泰克在1976年推出16K DRAM后,一舉擊敗英特爾,占領全球75%的市場份額,1970年后期,莫斯泰克市場份額甚至高達85%。1978年,莫斯泰克離職員工創立了鎂光,開始投產64K DRAM。1985年英特爾宣布推出DRAM市場;德州儀器也在1998年將存儲業務甩給鎂光后離開;1999年IBM將工廠賣給東芝后也推出了DRAM。
所以,只有鎂光堅持到了現在,成為全球第三的半導體企業。
在存儲行業,雷克沙曾為鎂光的消費類自有品牌,后被鎂光賣給了中國企業江波龍,如今,鎂光又有了一個面向行業市場的品牌,Crucial(英睿達)。鎂光目前在做自己的品牌同時,還是會將顆粒賣給消費級品牌,如金士頓。不得不說,在DDR3時代,鎂光的顆粒還是很強的,但是進入DDR4時代之后,鎂光的顆粒在內存條里能做到xmp3000,超頻性能比較弱。
很多朋友會因為鎂光顆粒而直接選擇Crucial產品,但我個人還是不太建議。原因有三:
第一假貨問題,由于Crucial產品在中國區售賣是采取代理商形式,并無直接品牌入駐,所以很多運營上的問題,鎂光方面也沒有注意到,導致市面上Crucial普條假貨大面積出現。
第二,依然是品牌沒有進入中國區的問題,導致售后得不到保障,產品壞了,代理商的店倒了,真的不知道找誰去了。
第三,貨源不正,由于Crucial代理商品質參差不齊,估計進貨也是裸條,全靠代理商包裝,因此包裝標簽各式各樣,你也不知道什么是正品,什么是假貨。
先來看個圖,2018年各品牌的出貨量。
排在第一的是金士頓,接下來是世邁,記憶,威剛,金泰克,嘉合勁威,創見,宇瞻,十銓,宜鼎。
從市場份額上來分,我將以上品牌分為一線品牌(金士頓),二線品牌(威剛,金泰克,嘉合勁威,宇瞻,十銓),和行業品牌(世邁,記憶,創見,宜鼎)。
以上品牌發展歷史我就不說了,我就簡單說下一線、二線品牌的市場跟產品。
金士頓主要市場為零售,也就是我們市面上看到他的全部產品。
產品特點:兼容性好,返修率低。
顆粒選擇:海力士,鎂光,南亞,某些型號是自封顆粒,買回來記得檢測下。
因為金士頓選用的都是混用顆粒,但是他們在兼容性跟穩定性上做的非常好,我們從京東銷售數據上也可以發現,金士頓在內存條市場賣的最好的是基礎速率的內存條,如2400,2600,3000。2400能超到3200。再往上的速率,金士頓基本上也就泯然于眾了。也是由于賣的不錯,大家認可度比較高,金士頓的假貨也是絡繹不絕,所以很多人把金士頓稱為渣士頓。
如果想為自己電腦升級第一條基礎款內存,我的建議是金士頓,從官方旗艦店買。
如果想買一條高性能的內存條,不要選金士頓。
二、世邁
一個美國品牌,這個品牌在中國區搜索引擎上唯一幾條信息還是2005年左右的,主要是出貨給行業客戶,這幾年實在沒什么新聞。
三、記憶科技
一個深圳品牌,主要是出貨給惠普、聯想、方正等行業客戶。可以測測自家買的品牌機,看看是不是來自記憶科技的內存條。
熱賣產品:萬紫千紅基礎款內存,兼容性強
顆粒選擇:三星,鎂光,SPEC(降級片)
威剛勝在性價比高,熱賣的也是萬紫千紅這款基礎款內存,有人發現萬紫千紅部分批次用的是降級顆粒,所以價格比較便宜。威剛游戲威龍系列內存用的是三星B-DIE,性價比不錯,可以超上4000。
如果預算有限制,又沒有超頻需求,我建議可以選擇威剛萬紫千紅系列,雖然我不太能接受威剛奇奇怪怪的紫色。
顆粒選擇:混用顆粒,降級顆粒
購買須知:
顆粒不明,慎買。我建議,都是基礎款,金士頓跟威剛不香嗎?
六、嘉合勁威
你可能不知道嘉合勁威,但你應該聽說過光威,阿斯加特,一舉在國產性價比中異軍突起兩大品牌。
顆粒選擇:顆粒不明
購買須知:
便宜是便宜,由于顆粒不明,風險也比較高,最好從正規店鋪入手,免得售后找不到人。
顆粒選擇:混用顆粒
這兩個品牌都是來自臺灣的品牌。最近在中國區營銷也比較多,我在很多裝機論壇上都能看到他們贊助的裝機比賽。
購買須知:
基礎款我覺得性價比挺高的,中高端速率的就算了。
總結:
大家如果想知道別的,歡迎留言,下次再跟大家分享。
以上,謝謝!
存是電腦中重要的硬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都有內存的,手機運存相當于電腦中的內存。我們在選購電腦內存的時候,通常我們只看內存的品牌和容量以及頻率,對內存其它的參數不是太了解,今天裝機之家就來介紹一下內存知識。那么如何選購電腦內存條?下面裝機之家帶來一篇小白裝機通俗易懂的電腦內存選購知識指南,來看看吧!
小白裝機通俗易懂的電腦內存選購知識指南
內存作用
內存有什么用?內存在電腦中的作用相當于一座橋梁,主要負責例如硬盤、主板、顯卡等硬件上的數據與處理器之間數據交換處理,與硬盤不同的是,內存屬于臨時存儲,速度也較快,電腦中所有運行的程序都在內存中運行的,您只要重啟電腦,就會清空之前所打開的程序。當一款軟件打開之后,數據就會存放在內存之中,速度超快的內存與CPU超高速度進行數據傳輸,這就是為什么你打開軟件和游戲需要等待很久,而在軟件使用和游戲中并不會卡頓的原因了,當我們關閉軟件之后,清理后臺進程的時候,內存的數據就會被清空了。
舉個例子:
CPU相當于大型加工中心,硬盤相當于倉庫,而內存相當于加工中心的加工場地,當加工中心(CPU)需要加工某個產品的時候,那么就會從倉庫(硬盤)提取相應物料到內存(加工場地),因為加工中心(CPU)和倉庫(硬盤)之間運來運去比較麻煩,并且速度較慢,所以工廠有個規定,所有的加工中心(CPU)想要加工的物料必須要存放在內存(加工場地)中,加工中心(CPU)需要用到的相應物料直接在內存中(加工場地)拿就可以了,加工完成之后再將東西運回存放在倉庫中(硬盤)。當這個加工中心停工(相當于電腦重啟或者關機),內存(加工場地)這個地方就會被清空了,相當于臨時存放點。
內存安裝
臺式機內存和筆記本內存通用嗎?
不能通用的,筆記本內存條和臺式機內存條長度是不一樣的,臺式機內存相比筆記本內存要長一截。筆記本內存和臺式機內存之間的金手指也不同,由于筆記本體積小,所以盡可能的做小每一個部分。
臺式機內存和筆記本內存對比
內存品牌
內存品牌眾多,一般常用品牌為金士頓、威剛、海盜船、芝奇、宇瞻、十銓、英睿達(鎂光)、金泰克、影馳、銘瑄、阿斯加特、光威、科賦等等,目前熱銷品牌,主要是金士頓、威剛、海盜船、芝奇這幾個品牌,當然各個品牌中也有低端到高端系列,例如金士頓普通內存和金士頓駭客神條系列,威剛萬紫千紅系列和威剛XPG-威龍系列,性能差異不大,無需糾結。
內存代數
內存代數有DDR、DDR2、DDR3、DDR4,之間無法相互兼容,目前DDR、DDR2、DDR3已經淘汰,目前新裝機或者筆記本都是DDR4代數的內存,老電腦基本是DDR3,甚至更老的DDR2的內存,DDR內存的基本看不見了,升級內存的朋友一定先了解一下您主板支持DDR幾的內存,否則無法安裝。
不同代數內存無法兼容
我們除了可以通過網上查詢主板型號的詳細參數就可以了解主板支持DDR幾內存,或者魯大師軟件直接檢測,還有就是最直觀的方式,那就是直接看主板的內存插槽類型,一般主板都會有DDR幾的標注。
主板標注內存插槽類型
內存容量
對于內存的容量,是消費者最關心的,目前主流基本上起步為8G內存,容量適合平時日常使用就可以了。內存容量就是能存儲的數據多少,例如我們打開一個軟件,這些軟件的數據都會被保存在內存中,如果內存條被塞滿,我們繼續打開其他軟件的時候,CPU就只能從速度超慢的硬盤調取數據了,電腦肯定會卡了。
內存容量
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容量的內存條。對于普通用戶來說8GB是夠用的,如果是專業作圖設計或者高特效大型單機游戲,可以選擇2根8GB組雙通道。如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容量的,可以先買一根8GB的使用,發現不夠可以再買一根8GB組雙通道,內存升級十分方便。
內存頻率
我們選購內存的時候,例如8G DDR4 2400MHz,這里的2400MHz就是內存頻率,我們可以理解是內存的數據傳輸速度,理論上內存頻率越高,速度越快,同代同容量的內存,頻率不同,性能差距并不明顯。我們只有在跑分上感受它的提升,但是日常使用上,并不能感受到它的性能差異,不過有些游戲在高頻內存下有一定的幀數提升,一般在5到10幀左右。對于內存頻率的選擇,以DDR4內存為例,一般主流電腦我們選擇2400MHz、2666MHz也就足夠了,想要高頻上3000Mhz或者3200MHz就可以了。
內存頻率
當然也會受主板和CPU的限制,如果你的主板支持最高DDR4 2666,您使用3000MHz頻率,雖然能夠兼容,但是內存頻率會降至2666MHz。此外,如果您主板能夠支持3000MHz,購買一根3000MHz內存,而發現內存頻率只有2133MHz,我們需要在主板開啟XMP模式,調至3000MHz頻率。
如果有兩根或多跟同代但不同頻率的內存條同時使用嗎?當然可以同時使用的,按按照其中頻率最低的來統一頻率。例如,電腦中有兩根內存,一根2400MHz,另一根是3000MHz,那么這兩根內存都是按照2400Mhz來運行。所以我們再升級內存的時候,如果你之前有一根2400MHz,就沒有必要考慮更高頻率了,購買同頻率就可以了。
內存時序
內存時序是描述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性能的四個參數:地址訪問潛伏時間(CL)、行地址到列地址等待時間(TRCD)、行地址預充電時間(TRP)和行地址活動時間(TRAS),單位為時鐘周期,數值越小代表越好,其中CL值,也就是時序當中首個數字是確切的周期數,CL對內存性能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所以很多產品都會把內存CL值標在產品名上,而后面的三個數字都是最小周期數。內存時序參數影響隨機存儲存儲器速度的延遲時間,較低的數字通常意味著更快的性能,所以在同代同頻率的情況下,內存時序越小越好,一般情況下大家只需要看內存時序中的第一個數字,也就是CL值,數字越小越好。
內存時序
舉個例子:
內存的時序就是我們這個倉庫的物流人員找到貨物,并把貨物裝上車的時間,一般來說,貨車的載重越大(內存條的頻率越高),物流人員找到這些貨物和裝車所耗費的時間也就越長,所以如果是相同頻率的內存條,時序CL值是越小越好(表示物流人員工作效率高)。
目前普通的DDR4內存,主流頻率為2400MHz,時序是CL15-17數值左右,但是一些使用極品顆粒的超頻內存,例如三星的B-die顆粒就可以輕松做到頻率3200MHz,并且時序只有CL12,這類極品內存可以做到保證時序不超標的情況下,超頻上4000MHz以上。
內存顆粒
內存顆粒就是內存條PCB板上面黑色小方塊的東西,存儲數據的東西,目前主流的內存顆粒生產商有三星、海力士、鎂光這三家,如果談品牌好壞的話,排序是三星>海力士>鎂光,當然每一家都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顯存顆粒,在生產時候會有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所以一些成色極品的顆粒會被挑選出來做成高端超頻內存條,而一些成色普通但合格的顆粒會被拿去做成普通內存條。
內存顆粒
內存PCB板
PCB板就是電路板,一般內存廠家會說自家的內存是8層或者10層PCB板,PCB板子層數增加后,不僅厚實,電路板內部的電路走線層數增加,這樣電路走線就不會那么擁擠,可以適當增加每根銅線的寬度,這樣就會有更好的電氣性能,使得超頻更加穩定。
內存PCB板層
內存單通道和雙通道
通常單根內存只能組建單通道,內存想要組建雙通道至少需要兩根內存。如果主板擁有四根內存插槽設計,需要插入兩根內存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將內存插入1和3插槽或者2、4插槽隔插即可,而主板擁有兩根內存插槽,插滿就是組建雙通道了。
內存單通道和雙通道插法
雙通道有什么好處?
CPU與內存之間的數據傳輸是有來有回的,單通道就相當于一條馬路分了左右車道,一個車道負責去,一個車道負責回,雖然秩序井然但是由于馬路(帶寬)較窄,數據流量不會很大。雙通道就相當于又修了一條同樣的馬路,這樣的話,這兩條馬路一條負責收,一條負責發,馬路整體(帶寬)寬了一倍,流量自然也就增加了。雙通道能夠為電腦帶來一些性能提升,尤其是核顯電腦,由于CPU要同時負責程序數據和顯示數據的處理,需要的數據流量更大,所以雙通道帶來的雙倍帶寬才能滿足這么大的數據流量的需求。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小白裝機通俗易懂的電腦內存選購知識指南,讀完本文之后,相信您會對內存有一定的了解,一般來說,我們選購內存一定要優先考慮知名品牌,在去選內存頻率,一般入門到主流級的電腦建議2400MHz或者2666MHz已經足夠了,對于中高端或者高端電腦可以考慮3000MHz甚至更高,當然也需要CPU和主板的支持才行,如果想要超頻高頻內存,可以考慮三星顆粒,至于內存時序,性能差異并不大。
一期我們講到了電腦DDR3內存對比DDR2內存這些區別你都知道嗎?(干貨),很多網友就在微信留言說現在DDR4都快普及了還用小編講DDR2?其實不然,想參透一樣東西都是需要了解其升級演變的過程才能更系統的學到一些知識,小編我也是和大家一起學習,畢竟科技總在不斷的發展,學到老活到老嘛。如果覺得學到了可以收藏以及轉發給需要的朋友們。
DDR3內存自從2007年服役以來,至今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而它的接替者DDR4內存才剛剛步入零售市場,雖然DDR3的性能已經足夠強勁,可作為電子產品似乎沒有不更新換代的理由。DDR4的起跳頻率僅為2133MHz,還沒上市就遭到網友們的吐槽,頻率低CL值高都是重點吐槽對象。
DDR4現在僅僅可以桌面旗艦級的X99平臺上得到了支持,這么一套平臺價格不菲,一套4通道內存下來便宜的也要2000塊錢,而且還是2133MHz的,只能算是入門,而高端的3000MHz價格更是高的離譜,購買X99平臺的用戶不得不被綁架購買昂貴的DDR4內存。
假如Haswell-E真的同時支持DDR3和DDR4,那么選擇DDR3還是DDR4呢?也許有人說錢多買DDR4,錢少選擇DDR3,這不失為一個選擇,但英明的用戶會選擇性能更強的。
每次內存升級換代時,必須支持的就是處理器。Haswell-E平臺的內存同IVB-E/SNB-E一樣為四通道設計,DDR4內存頻率原生支持2133MHz,這相較IVB-E的DDR3原生1866MHz,起始頻率有不小的提升。Haswell-E作為新的旗艦提升最大兩點一個是6核升級8核,另一點是對DDR4的支持。上市初期整體成本相當高,并且不會同時支持DDR3和DDR4內存,所以增加了DDR4普及的門檻。
DDR4與DDR3內存差異:外型
DDR4金手指變化較大
大家注意上圖,宇瞻DDR4內存金手指變的彎曲了,并沒有沿著直線設計,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一直一來,平直的內存金手指插入內存插槽后,受到的摩擦力較大,因此內存存在難以拔出和難以插入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DDR4將內存下部設計為中間稍突出、邊緣收矮的形狀。在中央的高點和兩端的低點以平滑曲線過渡。這樣的設計既可以保證DDR4內存的金手指和內存插槽觸點有足夠的接觸面,信號傳輸確保信號穩定的同時,讓中間凸起的部分和內存插槽產生足夠的摩擦力穩定內存。
接口位置同時也發生了改變,金手指中間的“缺口”位置相比DDR3更為靠近中央。在金手指觸點數量方面,普通DDR4內存有284個,而DDR3則是240個,每一個觸點的間距從1mm縮減到0.85mm。
DDR4最重要的使命當然是提高頻率和帶寬。雖然標準規定最低是DDR4-1600,但從實用角度講,起步怎么也得DDR4-2133,最高則是DDR4-3200。新內存的每個針腳都可以提供2Gbps(256MB/s)的帶寬,DDR4-3200那就是51.2GB/s,比之DDR3-1866高出了超過70%。
DDR3、DDR4內存條外觀對比:除了內存顆粒封裝形式、DIMM類型不變之外,
DDR4的外觀有了很大的變化。
1、DIMM內存條的長度維持133.35±0.15毫米不變,但是高度從30.35±0.15毫米略微增加到31.25±0.15毫米。SO-DIMM筆記本內存條的長度從67.6毫米增至68.6毫米,高度變化同上。
2、內存條厚度從1.0毫米增至1.2毫米,主要是因為PCB層數增多了。
3、針腳數量,DIMM的從240針增至284針,同時針腳間距從1.0毫米縮短到0.85毫米,總長度基本不變。SO-DIMM的從204針增至256針,同時針腳間距從0.6毫米縮短到0.5毫米,因為針腳增加更多、間距縮小卻更少,總長度有所增加,故而內存條也變長了1毫米。
4、金手指底部之前一直都是平直的,DDR4卻是彎曲的,其中兩頭較短、中間較長,這樣主要是為了更方便插拔。金手指缺口的位置也和DDR3的不一樣了,以防止插錯。
5、內存條上的數據還從也從1個大幅增加到了9個。
另外就是其它參數的改變,比如容量和電壓。
DDR4在使用了3DS堆疊封裝技術后,單條內存的容量最大可以達到目前產品的8倍之多。舉例來說,目前常見的大容量內存單條容量為8GB(單顆芯片512MB,共16顆),而DDR4則完全可以達到64GB,甚至128GB。
而電壓方面,DDR4將會使用20nm以下的工藝來制造,電壓從DDR3的1.5V降低至DDR4的1.2V,移動版的SO-DIMMD DR4的電壓還會降得更低。
編輯:Tom
資料來源:網絡
歡迎訂閱青年科技的頭條號(并將訂閱窗口移到最前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