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DD硬盤時代,SATA線是否影響性能不是啥問題,因為HDD硬盤性能就那樣了,只有正常就不會有啥問題。對SSD硬盤來說,其性能比HDD硬盤高了很多,SATA長度不同的話,理論上電氣信號也是不一樣的,這會不會導致某些性能受影響?
日本akiba-pc網站還真的測試了SATA先長度對性能的影響,他們找了20cm、30cm、50cm、70cm及100cm五種不同的SATA線,最長的是最短的5倍,幾乎是日常能用到的SATA線的極限了。
那結果如何呢?測試用的是美光MX500硬盤,讀取速度560MB/s,寫入速度510MB/s,以下就是結果。
對讀寫速度來說,不論20cm還是100cm,SATA線對性能幾乎沒有什么影響,讀寫速度的差距可以算作誤差。
如果讀寫速度沒影響,那硬盤的訪問時間呢?用HD Tune Pro測了下,結果還是一個樣。
總之,擔憂SATA線長度影響性能的玩家可以放心了,100cm的SATA線也不會影響性能——雖然1米長的SATA線幾乎都用不到。
起硬盤,大家都知道,這是電腦最重要的存儲硬件。
但說起SATA,大部分人都是一知半解,經常懵懵懂懂的。
那么,SATA究竟是什么?總線標準or硬盤接口?
我們今天就來徹底的了解一下!
一、總線標準
SATA是一種串行總線(或 串行ATA),是用于連接SSD、HDD 和光盤驅動器的存儲協議 。
1、SATA總線標準傳輸速度:
SATA1.0 可以達到150MBps的速度,即1.5Gbps;
SATA2.0 可以達到300MBps的速度,即3Gbps;
SATA3.0 可以達到600MBps的速度,即6Gbps;
2、SATA總線標準主要支持接口形式:SATA、mSATA、mini-mSATA、B-key M.2等。
3、SATA與PCIE的區別:
SATA與PCIE都是總線標準,兩者的區別在于SATA執行的AHCI協議標準,傳輸速度目前最高6Gbps;而PCIE傳輸速度最高可達32Gbps,兼容AHCI標準的SSD,也兼容NVMe標準的SSD。(* NVMe標準是專門針對PCI-E接口總線定制的SSD協議。)
二、硬盤接口
1、SATA硬盤接口的優缺點
SATA也是一種物理接口,是目前最為廉價和常見的的HDD/SSD硬盤接口,主要優缺點如下:
優點:穩定成熟,且性價比高;
缺點:帶寬最高僅6Gbps,不支持NVMe新技術,而且體積相對比較大。
2、其它硬盤物理接口類型介紹
除了SATA接口外,硬盤物理接口還有PCI-E、M.2、U2等。
PCI-E硬盤接口,有PCI-E 2.0 x2通道(理論帶寬10Gbps)及PCI-E 3.0 x4通道(理論帶寬32Gbps)兩種。相較于SATA硬盤,PCI-E 硬盤通過PCI-E總線與CPU直連,省去了內存調用硬盤的過程,傳輸效率與速度都成倍提升。但由于閃存顆粒和主控品質問題,PCI-E 硬盤總體成本較高。
M.2硬盤接口,取代mSATA的接口。相較mSATA硬盤,M.2硬盤體積更小巧,同時又有豐富的可擴展性。另外,M.2接口分為兩種:Socket2和Socket3,前者支持支持SATA、PCI-EX2通道的SSD,后者專為高性能存儲設計,支持PCI-EX4 通道的SSD。需要注意的是,走的通道不一樣,速度自然也不同。所以,選購M.2硬盤時, 一定要看清參數說明哦。
U.2 硬盤接口,最大特色就是高速低延遲低功耗,支持NVMe標準協議,走PCI-E 3.0 x4通道,理論傳輸速度高達32Gbps,比SATA3.0快了足足5倍。但目前很多主板并沒有U.2接口,其依然是新興事物。
相較其它硬盤接口,SATA接口6Gbps極限帶寬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儼然已經落伍,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特別是對于100MB/s左右讀寫速度HDD機械硬盤來說,6Gbps帶寬還遠遠談不上瓶頸,而且在容量、成本方面占據了明顯的優勢。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我們下期再見!
近看到有小伙伴留言:筆記本電腦固態硬盤怎么選?SATA3.0接口與M.2接口,哪一種性能更香?PCIe 3.0、4.0 及5.0又該怎么選?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
根據硬盤協議的不同,目前在售的筆記本固態硬盤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采用 SATA3.0接口和 AHCI 傳輸協議的2.5英寸固態硬盤,理論傳輸速度6Gbps,具有穩定性高、兼容性廣、等特點,但體積相對于M.2固態硬盤來說較大,適合用在大部分筆記本和臺式機 DIY 裝機上。
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僅有一個SATA硬盤接口,想有拓展存儲空間,但又不想換掉原裝硬盤,可以考慮2.5英寸固態硬盤+移動硬盤盒的DIY組裝方案,這樣既能當電腦外置存儲使用,又能當移動硬盤使用。
采用了 PCI-e 總線和 NVMe 協議的M.2 固態硬盤,具有速率快、容量大、體積輕薄等特點,而且有2230/2242/2260/2280等多種尺寸規格,適用于輕薄筆記本電腦和小型嵌入式設備。
小知識①:M.2接口有兩種類型:Socket 2,支持 SATA 和 PCI-E x2 通道,速度最高可達 10Gbps;Socket 3,支持 PCI-E x4 通道,速度最高可達 32Gbps。
小知識②:采用SATA總線的M.2 固態硬盤(AHCI協議),理論傳輸速度6Gbps,性能遠遠低于NVMe M.2接口的固態。
小知識③:根據 PCI-e 總線標準的不同,市售的M.2固態硬盤(NVMe協議)主要有三類:PCIe 3.0 x4 、PCIe 4.0x4及PCIe5.0*4。其中,PCIe5.0*4的產品價格普遍處于高位,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不劃算!
簡單了解完市面上常見的筆記本電腦固態硬盤后,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給筆記本電選擇適合的固態硬盤。
在購買固態硬盤時,需要注意選擇與筆記本電腦支持的硬盤接口、尺寸、協議及傳輸總線都要相匹配的產品,這樣才能正常加裝使用。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主板支持M.2接口,那么M.2固態硬盤無疑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但如果主板僅具備SATA3.0接口,那么可以考慮使用SATA 固態硬盤,或者也可以通過M.2硬盤盒,將M.2固態硬盤外掛在電腦USB數據接口上。
在確認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兼容后硬盤類型后,就可以根據個人的使用需求和預算來選擇固態硬盤的傳輸速率及容量了。
與普通2.5英寸固態硬盤相比,M.2固態硬盤(NVMe協議)提供了更高的帶寬和傳輸速度,但相應的其價格也會高出不少。
比如說:采用了PCIe 4.0 x4通道的M.2固態硬盤(NVMe協議),1TB容量的價格在400元至700元不等,讀寫速度能達到7000MB/s左右,無論是視頻編輯、3D渲染,還是其它高強度應用程序都能輕松應對。
需要注意的是,實際使用PCIe 4.0 x4通道的M.2固態硬盤(NVMe協議)時,筆記本電腦CPU和主板都要支持PCle4.0 x4通道及NVMe標準,才能實現“滿血”性能釋放。
看了上面的分享,相信大家對如何選配筆記本固態硬盤心里都有數了吧。現在 618 大促,各大固態硬盤都有讓利活動,如果大家想升級裝備,可得抓住機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