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 Newton MessagePad 平板電腦搭載 AAA 電池,是世界上早期掌上電腦(個人數字助理)。該平板于 1993 年開始制造,但是因為newton在市場上找不到其定位而需求量低而停止發展,并于1997年停止了生產。其電子設計與制造是在日本由夏普(Sharp)負責(Sharp曾推出過初期兼容機種),而臺灣的英業達集團也曾經代工過MP130。
而蘋果隨后推出的iPad就是建立在 Newton MessagePad 基礎上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它在性能和實用性方面正在與Mac電腦競爭。雖然蘋果不會完全彌合Mac和iPad之間的差距,但iPadOS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差距。蘋果還在iPad上引入了鼠標和鍵盤支持,這使它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替代品。
一項研究指出,平板電腦的使用可能與幼兒情感問題相關。研究發現,3.5歲兒童的平板使用與一年后憤怒和沮喪的增加有關,并且這種關系是雙向的。專家Dr. Leana Wen強調,盡管有教育類應用程序,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不應被用作安撫工具。兒童需要積極的社交互動來學習情感調節技能,父母應避免依賴屏幕來平息孩子的不安。Wen博士對自己的孩子限制屏幕時間,周末允許觀看一個小時的電影,工作日則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她鼓勵父母推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使用,并設定限制,以幫助孩子培養更健康的習慣。整體而言,早期的屏幕使用可能影響兒童的情感發展,父母應謹慎對待。
幾乎每位年輕孩子的父母都曾經歷過幼兒發怒和沮喪的情緒爆發,無論是起床、就寢,還是吃沒有去皮的三明治。最近的一項研究提出了這些頻繁情緒爆發的另一個潛在原因:平板電腦的使用。這項發表在《JAMA兒科》期刊上的研究表明,3.5歲兒童的平板使用與一年后憤怒和沮喪的表現增加有關。此外,那些在4.5歲時表現出更多憤怒和沮喪的孩子,在一年后5.5歲時往往也有更高的平板使用率。研究的作者指出,早期兒童的平板使用“可能會導致情感調節問題的循環”。
為了獲得更深入的背景,我與CNN健康專家、急診醫生及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副教授Dr. Leana Wen進行了交談,她作為兩個小孩的母親,擁有親身經驗。Wen博士解釋說,這項研究對來自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315位學齡前兒童父母進行了調查。這些父母在他們的孩子分別為3.5歲(2020年)、4.5歲(2021年)和5.5歲(2022年)時參與了研究。他們自我報告了孩子的平板使用情況,并使用一種名為兒童行為問卷的標準問卷評估了孩子的憤怒表現。研究人員發現,3.5歲時的平板使用與4.5歲時憤怒和沮喪的增加之間存在相關性,并指出這種關系是雙向的。
Wen博士強調,盡管存在一些教育類應用程序,但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不應被用作安撫器或保姆。兒童需要積極的社交互動來學習和發展情感調節技能。父母應避免使用屏幕來平息孩子的不安,因為這會妨礙他們獨立管理負面情緒的能力。對于她自己4歲和快7歲的孩子,Wen博士限制屏幕時間,允許在周末觀看一個小時的電影,并在工作日僅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她承認使用屏幕的便利性令人誘惑,但努力使其成為例外而非常態。鼓勵父母盡可能推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的使用,并設定限制,以培養孩子更健康的習慣。
hinkPad 10一代發布于6年前,它在那時也被定義為生產力工具,而在人人喊著“生產力”的今天,它是否還能滿足當下人的需求呢?
ThinkPad 10正面搭載了一塊10.1英寸IPS屏幕,分辨率為1920*1200。正面的ID風格沒什么特別,是早期Windows平板慣用的設計風格,在橫向握持下,頂部邊框有一枚200萬像素前置鏡頭,底部邊框擁有一顆Win觸摸鍵。
來到機身背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小紅圈和小紅點,即使整機沒有ThinkPad和聯想logo,我相信也會有不少朋友憑借這兩項特征認出它就是ThinkPad。小紅圈包裹著800萬像素的后置鏡頭,而小紅點則是在點綴ThinkPad,同時,ThinkPad還在其背部配置雙揚聲器開孔以及一個指紋識別模塊。
在橫向握持狀態下,指紋識別模塊位于右側邊框中心位置,剛好是右手食指覆蓋的區域。ThinkPad 10采用的是傳統的摩擦式指紋,經過實測,識別率還行,但識別速度較慢,同時對方向要求極高。所以,錄指紋時建議用正常使用的握持狀態進行錄入。
按鍵及接口方面,電源鍵和自動旋轉鎖屏鍵集中在頂部邊框。
左側邊框:USB接口、電源鍵接口
右側邊框:3.5mm耳機接口、音量按鍵、SIM及Micro SD卡插槽、HDMI接口
底部邊框:鍵盤連接觸點
說到鍵盤,ThinkPad 10其實是一款PC平板,官方有為其配備拓展鍵盤套還有觸控筆,在接上鍵盤套后,呈現出的形態就宛如傳統的ThinkPad筆電。不過,由于我們入手的是裸機,所以也沒辦法為大家演示。
ThinkPad 10搭載的是22納米制程Tntel Atom Z3795處理器,內存有2GB和4GB兩個版本,我們手中這臺是雙通道4GB DDR3內存版本,儲存是128GB。
在性能表現上,我們用PCMark 10對ThinkPad 10進行了快速測試,最終成績分別是1309分。
在硬盤讀寫方面,我們用CrystalDiskMark測得其讀寫速度為125.41MB/s,寫入速度為38.17MB/s。
由上測試可以看到,ThinkPad 10的整體配置確確實實已經完全落后了,當前的性能表現也是馬馬虎虎。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們測試跑分過程中,ThinkPad 10機身溫度開始上升,溫度主要集中右半邊機身,特別是屏幕部分,溫度上升尤為明顯。隨著溫度的上升,伴隨而來的自然就是降頻、卡頓,在這期間,我們僅僅是拖動應用窗口,就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延遲問題。
畢竟是一款老產品,跑分上不去可以理解,那么它的實際表現如何呢?在我使用這段時間里,我的感受是它能滿足我對PC的七八成需求,我使用電腦的主要場景是文本編輯、圖片處理、瀏覽網頁,偶爾看下視頻。ThinkPad 10運行這些程序完全沒有問題,畫面切換也還算流暢,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有一個USB接口,這就意味著拓展塢是少不了的,這對日常處理文件會造成一定的困擾。
但是把它作為單純的平板來看,如果滿分是10分的話,我應該只會給5分。原因不是因為性能,也不是基于外觀,而是操控體驗,ThinkPad 10搭載的是Windows 8.1系統,雖然Windows 8已經有多年歷史了,但直到目前我依然認為它還沒有優化到移動設備需要的樣子。
平板作為掌上設備,最主要的被使用場景就是被用戶持在手中,所以我認為它應該是簡單的,易操作的。而ThinkPad 10的操作邏輯基本還是PC那一套,雖然Windows 8也有手勢操作,但實際體驗并不好,另外還稍顯繁瑣。當然,作為平板它也有優勢,比如16:10的屏幕比例。我使用平板大多都是縱向握持,在這樣的前提下,16:10相比16:9的優勢是看信息更加直觀,看到的內容也更多;其實橫屏也有優勢,16:9的比例看視頻,屏幕上下兩側會有大量留白,而16:10就會好很多,不過和Surface系列部分3:2的屏幕相比還有些差距。
Windows設備不得不提的生產力,ThinkPad 10基于Windows系統的天生優勢,讓它天生就擁有了比iPad和Android Pad更好的生產能力,Microsoft的系統本身和自帶應用程序不用說。以Office為代表的辦公應用舉例,它運行的是完整的PC端應用程序,而不是移動端的閹割版本,同時ThinkPad也為其觸屏操作和筆操作做了優化,在檢測到觸屏操作和用筆操作時,會自動切換到觸摸模式。
Windows平板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可直接下載安裝PC端生產應用,比如Adobe全家桶,這也是iPad和Android Pad不具備的,雖然蘋果有和Adobe合作,但目前可使用的應用有限,且都為簡化版。不過,也還是那句話,都需要硬件支持,作為老產品,ThinkPad 10當前自然是體驗不到Adobe全家桶的生產能力,但是基礎的Photoshop圖片處理還是能夠滿足的。
值得一提的是,ThinkPad 10也有為Photoshop CC專門針對觸摸屏和手寫筆優化,應用圖標和操作界面都經過了重新設計。
至于續航,中度使用可堅持8個小時左右,在一眾平板設備中算是比較出色的。但我認為這和無風扇設計有一定程度的關聯,無風扇設計帶來的是電池能耗的降低,同時也帶來了不可控的溫度,ThinkPad 10真的很容易發熱。所以,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就完全需要靠消費者自己衡量了。
在考慮這個問題之前,你先要想清楚你對平板的需求是什么。平板電腦相比傳統筆電的優勢就是便于攜帶,同時能滿足非正常坐姿下的操作,而ThinkPad 10在這方面比較勉強,機身體積不小,重量也偏重,不適合長時間握持使用。
如果你想把它作為PC主力機來使用的話,它可能也有些勉強,就像前面提到的,ThinkPad 10的硬件已經落伍了。
在我看來,ThinkPad 10當前的定位是傳統PC的補充設備,它完成不了較大工程的處理工作,但它可以滿足你在傳統PC之外的輕辦公需求。如果這正是你對平板的要求,那這款當前400元左右的經典平板-ThinkPad 10可能會適合你。
文/專門網 劉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