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 iOS 16.2 正式版的發布,Apple Music 唱歌功能也正式來到了用戶手中。或許剛上手這個功能的你還有許多疑問,那么不妨跟隨這篇具透,來具體了解一些關于 Apple Music 唱歌的原理和詳細使用體驗。
懶人版一句話總結:Apple Music 唱歌是一個借助 AI 算法,讓你能夠即時對 Apple Music 音樂庫中大部分音樂進行人聲大小調整,來實現你與歌曲伴唱或合唱的功能。它與傳統提供音樂伴奏的形式不同,人聲不會被完全消除,也不提供完全無人聲的伴奏文件。
說起伴奏,或許你還對過去那個百度能搜到 MP3 的日子還有些許印象 —— 在那些我們要為中小學文藝演出而勞神費力(活蹦亂跳)的日子里,如果你想要上臺表演唱一首歌,那么為了避免被罵假唱,找到這首歌的伴奏是必須的。
但你是否有注意到,有些伴奏里絲毫聽不到原歌手的人聲,而有些伴奏卻能聽到?
實際上,后面這種伴奏文件,大都是通過電腦的一些音頻處理軟件進行人聲消聲處理得到的,因此并不能完全去掉人聲。Apple Music 唱歌的實現原理與之類似,都是對原本音樂中的人聲「動刀子」,只不過 Apple 將原本需要靠電腦這個龐然大物才能做到的功能,通過 AI 算法搬到了 iPhone、iPad 和 Apple TV 這些方寸間的設備上,并給它改了個名字叫「Apple Music 唱歌」。
本質上來說,Apple 玩的并不是什么「新東西」。不過借助 Apple 芯片的強大算力,過去那種需要等待進度條跑完才能獲得伴奏的體驗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上的輕輕一點,然后人聲就可以隨著手指間的滑動變大變小了。
有道是,有芯片確實是可以為所欲為的。但也正是如此,Apple Music 唱歌功能對設備有著較高的限制。截至發稿時,支持「Apple Music 唱歌」的設備如下:
不難看出,Apple Music 唱歌功能的最低設備芯片要求是 A13 處理器,即便如今性能依舊強勁的 A12Z 也無緣。而這也讓 Apple TV 2021 用戶繼價格、芯片之后,再一次感受到被背刺。
但其實還有一個特例:2020 款的 iPhone SE 雖然也搭載了 A13 芯片,卻不在支持之列。不知道 Apple TV 2021 用戶看到后會不會好受些?
Apple Music 唱歌和其他 K 歌軟件,目的都只有一個:讓你能開心地唱歌。但在核心的選擇上,它們卻有著截然相反的道路。
不少國內的 K 歌軟件都提供了伴奏、錄制、分享等「唱歌 + 社交」這樣的完整 K 歌服務,甚至還可以邀請朋友一塊在線錄制,然后發布到 App 的廣場或微信朋友圈中。但 Apple Music 唱歌本身并不支持任何錄制及分享功能 —— 也就是說,它單純只是為了讓你或你和朋友們「唱得開心」存在的,不會獲取你任何的聲音數據。
即便是在同播共享中,Apple Music 唱歌也不能開啟。想要多人合唱的話,就必須共處在一個空間中。
在上一部分的內容中我們也說到,Apple Music 唱歌或許是由于一些版權的原因,提供的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伴奏」,而是在原本的基礎上通過 AI 來調節人聲的音量。所以你會發現,滑塊中的人聲是不能完全關閉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Apple Music 唱歌和隔空播放 2 一樣,在我看來是一個頗為「美式」的功能,服務于各種家庭聚會和年輕人的 Party。
不過作為一個活躍氣氛的利器,相信它在全世界也還是會受到歡迎的。比如,只要在衛生間中放一個 HomePod mini,然后再精心制作一個洗澡 K 歌歌單,便能一勞永逸解決無數浴室歌手對音質和伴奏不滿的問題了。
想要使用 Apple Music 唱歌,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不過,iPhone 和 iPad 的揚聲器在外放時的聲音并不理想,所以為了能獲得更加優秀的體驗,建議你再準備一個能夠連接 iPhone、iPad 或 Apple TV 的音響。
在 iPhone 和 iPad 上打開 Apple Music,播放一首你喜歡的歌曲,然后來到歌詞界面,你就能看到那個閃著星星的麥克風了。輕點一下,進度條下方就會浮動「唱歌」兩個字,現在,你就可以跟著伴奏放聲高歌了。
對于 Apple TV,操作也基本和 iPhone / iPad 類似。但唯一不同的是在調節人聲時,不能用遙控器的觸控區域滑動,而是要點按音量鍵。
根據我目前的使用來看,Apple Music 唱歌的完成度其實非常高,但體驗上還需繼續努力。
除去少部分歌曲和純音樂無法開啟唱歌外,我日常聽的音樂在 Apple Music 音樂庫中,都支持了唱歌功能。而且實測發現,能否開啟 Apple Music 唱歌與歌曲的音質、是否是杜比全景聲毫無關系。
流暢度上,以我使用的 iPhone 13 Pro 為例,在使用設備直接外放時,無論是開啟、關閉還是調節人聲滑塊時,Apple Music 唱歌幾乎能做到瞬時的響應,絲毫沒有遲滯的感覺。
而且正在消聲算法上,Apple Music 唱歌似乎會智能區分音樂中的人聲和音效。例如在《快樂崇拜》中,人均能夠很好地被調節(連括號中需要歌手實際演唱的捧哏歌詞都算在內),但背景音中的「Yeah」卻依舊能清晰保留。
然而,這種讓人贊嘆的絲滑感和優秀體驗,在接了外接音頻設備之后,就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了。
如果你使用的是藍牙音響、 AirPods 或其他藍牙耳機,那么你在 iPhone 和 iPad 上感受到的那種絲滑感不會有太大影響,切換聽歌和唱歌模式的漸變也非常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在 Apple TV 上用藍牙音箱和藍牙耳機的 Apple Music 唱歌體驗,我個人認為要比 iPhone 和 iPad 稍差。主要的差距體現在切換時會有概率中斷音樂播放,完全不是 iPhone 和 iPad 上那種優雅的漸變(不過開啟之后調節人聲還是順滑的)。而且在我的測試過程中發現,連接藍牙播放設備使用 Apple Music 唱歌時,正在播放中的歌曲有概率會突然重放,極少數情況下會發生整個 App 閃退的情況。
但如果你使用隔空播放設備來體驗 Apple Music 唱歌,那么使用體驗就相對更差一些。
無論是 iPhone、iPad 還是 Apple TV,只要使用的是隔空播放,那么在點擊唱歌按鈕之后,音樂雖然會在當前的設備上暫停播放,但隔空播放的播放端需要等待 1 - 2 秒的時間后才能開始播放,同時能看到歌詞的進度條會向后回滾一段。反之,在關閉唱歌模式時,反應速度上要比開啟唱歌時好不少,但這樣的中斷和等待仍然還會重現。
此外,在使用隔空播放揚聲器播放伴奏時,進度條調整也沒有藍牙設備跟手,一般都需要等待 1 - 2 秒才可以,有極為明顯的遲鈍感。
在這里我還試著在國內沒有上架的 Apple TV 上、在使用隔空播放的情況下使用 Apple Music 唱歌,但在中文系統下因為適配的關系會出現于閃退、界面變為英文(關閉后再次開啟會恢復)、切換唱歌模式后音頻直接卡住不播放以及突然重頭播放等問題。
盡管目前 Apple Music 唱歌幾乎覆蓋了我音樂庫中所有的音樂,但我注意到 Apple Music 唱歌的算法也在不斷迭代中。
例如,在更新 iOS 16.2 RC 的當天,我發現 Apple Music 唱歌對 BLACKPINK 的《BOOMBAYAH》處理十分奇怪,不但人聲會時大時小,連伴奏的音量也捉摸不定,同樣的歌曲還有 A 神的《The Nights》。
大概在這兩個地方能明顯聽出來
但就在我今天發布稿件之前,再次測試了這兩首歌時發現,已經可以完美去除絕大多數的人聲,伴奏大時小的問題被大大改善。因此我猜測,Apple 的「去人聲」算法也在不斷地迭代中。
哦對了,最后需要提醒你的是,開啟了低電量模式之后不但會失去 120Hz 的高刷新率,現在你還會失去 Apple Music 唱歌 —— 開著低電量充電也不行。
藉由 Apple Music 唱歌,Apple 還對 Apple Music 原有的一些功能進行了適配和優化。但在這個過程中,亦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繼動態歌詞在 2019 年上線后,實時歌詞也終于隨著 Apple Music 唱歌到來了。
與其他音樂的實時歌詞不同,Apple Music 的實時歌詞可以說是把「看歌詞」這件事做到了「極致的優雅」——不僅有高亮歌詞的動畫效果,還有隨著音樂節拍起伏的文字、甚至于已唱歌詞都會隨著節拍微微浮起。
不過,能夠支持這一功能的歌曲目前還有限,一些較為冷門或小眾的音樂依舊還是原有的動態歌詞。另外,實時歌詞與 Apple Music 唱歌的關系并非充分必要關系,支持實時歌詞的音樂都支持 Apple Music 唱歌,但反過來就不一定了。
在官方新聞稿中,Apple 對這個功能是這么形容的:
多位歌手會在屏幕兩側顯示,讓對唱或多人合唱歌曲跟唱起來更加輕松。
不過在實際使用上,我發現這個功能也需要 Apple 在服務端進行適配。例如《Levitating (feat. DaBaby)》這首歌,啪姐和大寶貝的歌詞都在同一側,并沒有分開,但 The Kid LAROI 和 Jusitn Biber 合作的《Stay》卻支持了。
中文歌方面,《你被寫在我的歌里》雖然做了對唱視圖,但又沒有完全分開。而《溫柔 #MaydayBlue20th (feat. 孫燕姿)》則和《Levitating (feat. DaBaby)》一樣,并沒有支持對唱視圖。
等待完善的對唱機制
另外,我還測試了一些由多位藝術家聯合演唱的歌曲《We Are the World》和《漫漫人生路》, Apple Music 目前也不支持對唱視圖。
這個會用小號字體換行顯示一些歌曲中的背景聲,讓你在聽歌或唱歌中能直白清晰地了解哪些歌詞是背景伴唱歌詞。例如官方介紹的歌曲《Dance in the Darkness》中,「Dance, dance with me, dance」下方的「You’re the light I feel」就是背景人聲。
然而這個功能和對唱視圖一樣,適配的歌曲毫無規律可循。例如我很喜歡的一張專輯《Begin Again - Music From and Inspired by th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里,Keira Knightley 演唱的《Tell Me If You Wanna Go Home》和《Coming Up Roses》均有背景人聲的出現,但卻不支持上面的顯示方式,而依舊用舊版的括號呈現。
為了適應 Apple Music 唱歌功能,Apple TV 也迎來了全新的音樂正在播放界面。
與舊版的正在播放相比,新版將按鈕放置在了屏幕下方,同時增加了歌曲信息、待播放內容和歌詞按鈕,并單曲循環、順序播放等播放模式的按鈕隱藏在了待播放內容列表下。總體上來說,這一版本的正在播放界面更靠近 iPhone 和 iPad 一些。
左側為舊版,右側為新版
個人認為,添加信息按鈕還是很不錯的,可以一鍵查看當前播放歌曲的詳細信息,還可以跳轉到對應的專輯和歌手。不過,現在要用遙控器切歌的話,就有些不方便了。新版的 Siri 遙控器尚能在歌詞或進度條上點擊向右按鈕來實現,若你用的還是舊版的遙控器,就需要到待播內容列表中來切歌了。
雖然 Apple Music 唱歌不支持外接麥克風設備,但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搭建一套 KTV 系統來歌唱。只要準備一套支持麥克風輸入的家用功放機,將功放的輸入音源選擇為支持 Apple Music 唱歌的設備,再將伴奏輸入和話筒輸入經由同一揚聲器播放,就能實現真正的 KTV 了。
可以說,Apple Music 是個非常優秀的家庭 KTV 解決方案。大部分情況下,在家里自娛自樂也不需要考慮版權問題,反倒是要注意別嗨過頭讓鄰居和樓下找上門。
但在錄制這方面,我建議還是選擇專業的 K 歌軟件,一是 Apple Music 唱歌提供的不是完全無人聲的伴奏,而且版權問題也是需要考量的。
總的來說,這是繼降噪算法和空間音頻后,Apple 在計算音頻領域又一杰作。僅僅通過一次 OTA 更新,就完全開辟了一項全新服務,不得不讓人感嘆其創意和實力。
以上,就是我對 Apple Music 唱歌的第一手體驗和解析。不知道此刻你是否也已經用上了這個全新的功能?如果是,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感受。
usic Tag Editor 2 中文版是一款macOS平臺的音頻標簽管理工具,支持UNICODE,軟件帶有PLS/M3U列表生成器,還可以生成XML/TXT/CSV格式的播放列表,通過它用戶可以快速修改音樂文件的tag信息、創建播放列表,另外,軟件自帶播放器,可以播放常見的音頻文件,喜歡的朋友歡迎前來下載!
Music Tag Editor 2 Mac鏡像包下載完成后打開,雙擊【MusicTagEditorzhw.pkg】按照安裝引導器進行安裝即可!
Music Tag Editor 2可以幫助您輕松有效地編輯音樂標簽信息,批量編輯所有標簽并使用元數據批量重命名,您也可以使用它來轉換音樂標簽的文本編碼,在情況下,它可以修復凌亂的代碼音樂標簽。您還可以從互聯網下載MP3的專輯圖像。
支持音樂格式:MP3,M4A(Apple無損),MP4,FLAC,APE,AIFF,WAV,Ogg文件
支持ID3V1,ID3V2.3,ID3V2.4,xiphComments,APE標簽,Ogg Vorbis,Ogg Speex,Ogg Flac。
自動編輯MP3標簽并修復錯誤標記的音樂信息
編輯封面,名稱,藝術家,流派,并刪除。iTunes和本地音樂庫的重復項!
如何為您的音樂收藏品進行全面改造
TidyMyMusic支持iTunes和本地音樂文件。當您的iTunes或其他音樂庫充斥著丟失的mp3標簽,錯誤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家信息以及重復的歌曲時,它可能會加劇。Wondershare TidyMyMusic是批量編輯音樂標簽,查找專輯封面,藝術家姓名,歌曲名稱,流派信息的簡單方法。您還可以使用它來下載歌詞并刪除重復的曲目。
自動音樂標簽來修復錯誤標記的音樂信息
告別“未知藝術家”和“Track 01”等標簽。并打個招呼來完成音樂信息,包括正確的名字,藝術家,專輯,封面藝術,流派,年份等.TidyMyMusic快速自動修復音樂標簽!
輕松找到丟失的專輯圖稿
如果您可以使用原始專輯圖片,請不要滿足于音樂庫中無聊的圖標。TidyMyMusic會自動查找和下載專輯封面,因此您的庫看起來最好。
查看歌詞
在聽你的音樂時,你可能想要查看歌詞,這樣你就可以一起唱歌。TidyMyMusic查找并下載歌詞以供即時觀看。
刪除重復的歌曲
重復的MP3文件占用了大量寶貴的硬盤空間。TidyMyMusic會自動識別iTunes或本地圖書館中的重復音樂,您可以自行決定選擇哪一個以及哪個必須去。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保留兩者。
隨時隨地獲取跟蹤信息
永久修復,你可以隨處攜帶。檢索到的信息或ID3標簽(包括曲目詳細信息,專輯封面和歌詞)嵌入到MP3文件本身中。因此,您可以將所有信息與MP3文件同步到其他設備,如iPod,iPad,iPhone等等。
完全可定制
如果您對檢索到的信息不滿意,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編輯。
對于所有音樂
TidyMyMusic旨在清理iTunes和本地文件夾,以獲得最佳音樂體驗。
添加新的高級歌詞編輯器以進行歌詞編輯。
完美適應macOS黑色模式。
支持保存id3v1標簽。
優化用戶體驗。
bug修復。
Music Tag Editor2 Mac版可以幫助您輕松有效地編輯您的音樂標簽信息,批量編輯所有標簽和批量重命名元數據,您還可以使用它來轉換音樂標簽的文本編碼,在情況下,它可以修復雜亂的代碼音樂標簽。您也可以從互聯網下載MP3專輯圖片。
不多在一個多月前,世超搶先體驗了一波 iOS 16.2 開發者預覽版,當時我給出的評價是 “ 這才是 iOS 16 的完全體 ” 。
而在測試一段時間之后,蘋果終于向所有人推送了 iOS 16.2 和 iPadOS 16.2 正式版等系統,到這里,iOS 16 的各種大坑小坑可算是被填完了。。。
而這次 iOS 16.2 首先帶來的功能就是 “ 無邊記 ” 。
世超之前在開發版已經體驗過了無邊記,它簡單來講有點類似一個超大型多人協作記事板。
你可以在上面書寫、打字、添加圖片和視頻、添加文件和鏈接等各種內容,啥都可以往上面扔。
而在開發版中,無邊記的體驗并不好。。。
因為作為一個多人協作軟件,它竟然沒法分享給其他人共同創作。。。
而在一個多月的等待后,單機無邊記終于變成了多人無邊記,世超反手就發給同事一個分享鏈接。
這次無論是 iMessage 還是飛書,都可以順利地將無邊記共享鏈接發送出去。
而同事在加入進來后,就可以愉快地搞破壞進行創作了。
無論是書寫還是添加圖片,無邊記的流暢程度都還不錯,雖然達不到瞬時響應的水準,但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其中,無論是誰甩在上面的圖片等素材,其他人都可以自由地進行拖拽和編輯,效率挺高。
但世超還是遇到了一些小 bug ,比如同事經常看不到我貼在上面的圖片,需要手動返回再重新進入才能看到。。。
還有就是當白板上面的素材太多的時候,難免會出現誤觸的情況,所以無邊記更適合在 iPad 上使用,iPhone 只能用手指頭戳就比較痛苦。
另外,無邊記是一個蘋果全家桶軟件,除了 iOS 16.2 和 iPadOS 16.2 ,世超手里這臺更新到 macOS Ventura 13.1 的 MacBook Air M1 也能用。
除了無邊記,iOS 16.2 的另外一個 “ 史詩級更新 ” 則是 Apple Music 唱歌。
世超一開始看到這個功能也是懵逼的,感覺這個功能非常不蘋果啊,但直到我親自用了一下才發現,果味兒其實還是挺重的。。。
因為這個功能說是唱歌,但嚴格來講,它只是可以把歌曲中的人聲給消掉了,除此之外就沒了。
Apple Music 的界面也只是多了一個麥克風小圖標而已,不會影響到日常使用。
但蘋果的這個功能厲害之處就在于,它是實時消除人聲的,并不是單純放伴奏來糊弄你。
這就意味著兩件事,首先你不用擔心自己聽的是相對冷門的歌曲就沒法 K 歌了,因為這玩意兒跟什么歌曲沒有太大關系。。。
世超試了一下,從膾炙人口的華語金曲到獨立小眾的英語和日語歌曲,只要歌詞支持滾動,它都能消除人聲。
第二件事也是基于算法產生的,你可以隨意控制人聲消除力度的大小,而且這也是實時的,不限歌曲和語言。
其實相對于可以 K 歌這個功能本身,世超更驚訝的是果子哥這個實時消除人聲的算法有點厲害。。。
除了唱歌功能,Apple Music 的界面也有所調整,比如一些官方歌單和熱門專輯的封面都經過了放大處理,看著更帶勁兒了。
還有一些歌曲的歌詞也像 KTV 那樣支持逐拍顯示了,跟唱會更加輕松。
而在雙人歌曲中,兩位歌手的歌詞會分開顯示,更容易分辨不同歌手負責的部分。
這么一波更新下來,Apple Music 各方面的體驗可以說是非常完善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唱歌功能只支持 A13 芯片及以上的機型,世超盲猜是因為舊的芯片不支持相關算法。
除了上面這兩個較大的更新,iOS 16.2 還帶來了各種修修補補。
比如多了幾個像是睡眠之類的桌面小部件,這個之前在 iOS 16.2 開發版也出現過。
不過這種組件不算新鮮,隔壁安卓早就一抓一大把了,例如藍廠的原子組件等等,用起來都很方便。
還有 iPhone 14 Pro 的息屏顯示也做出了調整,之前人們都在吐槽這不就是把鎖屏界面亮度給拉低了,算什么息屏顯示。。。
而設置里現在可以選擇不顯示墻紙或者通知,這樣用起來就和安卓的息屏顯示完全一致了。
世超為了這兩個選項苦苦等了三個月,他真的我哭死 ( 無慈悲 ) 。
還有像是鎖屏界面支持新的小組件等等,就不在這里挨個講了,感興趣的差友可以自行升級一下手頭的設備。
當然,升級設備除了軟件升級,也可以物理升級,比如直接換個新 iPhone ,這樣才能體驗到最新最完整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