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客戶的需求咱就好辦多了。考慮家里是女孩,不玩游戲,最多就是看電影,聽歌,咱還是推薦客戶升級一下電腦的配件,當時推薦給他的配置還是不錯的,用5分鐘進電腦桌面,看了一下配置:E6500/2g-ddr3/500G/512M小獨顯,當時也是3000多元的主機呢。
跟客戶推薦加一條4G內存和120G固態,這樣可以保證比他剛買新電腦時還要快,當然客戶半信半疑的啦,畢竟電腦已經10多年了
話不多說,咱直接上圖吧
用鼓風機除塵后,跟新的一樣了,加入內存和固態
升級后配置:E6500/6G/120g固態+500g/512M獨顯
結果咱不必多說了,客戶體驗后,樂滋滋的抱著電腦回家了。
對于需求不高的客戶,這臺10年的老電腦,絕對可以勝任一般的工作,學習、辦公、影音自然不在話下。所以說老電腦稍微升級一下,馬上就會發揮它的價值,家里有這些老電腦的,不要再隨意丟掉了。你們覺得呢?
近我的表哥要搬家了,想裝一臺電腦,然后跑來咨詢我
先來看看他的訴求:
主要是日常使用,辦公影音,可能會玩一些游戲,但是游戲不作為主要目的。
希望配一臺性價比交稿,且有后續升級潛力,希望可以一臺機器用10年的臺式機。
因為老哥說,他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內其實也就買過2個臺式機,每次都做足功課,上一臺電腦甚至用了10年,這次也想以這樣的目的去裝機。
我想了想,其實還真是可以達到,因為,現在PC本身升級換代沒以前快,軟件升級逼迫硬件升級的事情在PC上現在也不多見,甚至這兩年PC端游戲也沒有非最新顯卡不能玩了。
因此我和他商量討論后,組裝了這么一臺機器。
這次選了12代里我認為最神的U,12400,我買的是散片,1K出頭,據說大神可以在PDD以800多的價格拿下
CPU這個東西,只要你到手的時候是可以點亮的,基本沒有會用壞的(概率很低)。所以這個是我認為少數數碼產品里,可以隨便放心購買,哪怕真是拆機的二手貨,我認為問題也不大。
那么為什么不選12600呢?
12600也就多幾個小核心,核顯提升,但是小核心需要WIN11才能發揮作用,我們還是比較習慣用WIN10,另外核顯的問題,雖然12600的核顯有提升,但是屬于那種,12400你玩不了,12600一般也玩不了,而且我還配了獨立顯卡,所以就感覺沒必要了。
對了補充一句,我認為別買12400F,因為有核心顯卡意味著,如果哪天礦卡突然壞了,你還能開機。
說到顯卡,大家肯定又要有劇烈的討論了,選擇京東價格在2099左右,終于,現在還不需要搶購,所謂閃購也一直有貨。
具體如何,我們后面測試再看,至于如果你想繼續等等那就繼續等吧,我是因為換機沒辦法,可能高位入手,我也認了。。。
選這款主板,主要還是喜歡七彩虹這個品牌,之前的電腦也是七彩虹,所以這次照舊。
平臺上,選擇了B660,因為12400不超頻,沒必要Z690了。
這款主板的做工還是非常不錯的。采用15+1相強化供電,采用55A大電流Dr.MOS,采用F.C.C鐵素體電感,可降低電感線圈對其他元件的干擾。
擁有眾多的散熱片,寒霜冷凝散熱裝甲能盡快導出南北橋等處的熱量堆積
雙固態插槽,都自帶了散熱片,散熱片下還都有散熱軟條
背部接口方面也是超級豐富,HDMI、DP雙顯示接口,4個USB 2.0接口、USB 3.2 Gen2 Type-C接口、一個2.5Gbps的RJ45以太網口、2個USB 3.2 Gen1 Type-A接口和6個3.5mm音頻接口,接口豐富程度上已經非常強悍!
另外,本款FROZEN V20主板,支持WIFI和藍牙,就算是臺式主機,現在的追求方向也是盡可能少的線束,所以有了藍牙+wifi的支持,至少節約了網線,鍵鼠連接線,桌面一下子就可以清爽不少。
另外到手安裝以后,才發現這款主板還給了我一個小驚喜,那就是主板還自帶了RGB燈,可以讓機箱的顏值和檔次又上升不少!
固態硬盤這兩天開始基本裝機標配,不過容量大家是不是還主流是買512G?
其實我認為SSD干脆買大一點,做C盤雖然不需要太大,但是如果所有程序都可以默認安裝在C盤,同時那些影響體驗的游戲也全部放SSD里,那么加載讀檔就會變得非常快,直接影響使用體驗。因此在均價都差不多是5毛1G的情況下,我為什么不選大容量呢?所以這次我直接買了這個2T的版本!
照常進行下測試
用AS SSD來跑,讀寫分別是3954.4MB/s和3625.19MB/s,讀和寫的速度相差很小。
用Crystal disk mark來跑, 達到了5184.82MB/s和4555.91MB/s,寫入速度達到官方宣傳的速度。
這款內存的馬甲其實我認為非常帥氣,頂部是RGB等,兩側是如鏡面一般的金屬材質,直接可以用來照鏡子。
頻率上,這款內存的默認頻率是2133,在XMP模式后自動會調整到3200的頻率。那么這2個模式下有什么不同呢?
下面是用AIDA64跑的內存讀寫,字比較小,我來姐說下,2133模式下,讀寫的速度在32000+,31000+MB/S的水平,但是在3200的頻率下,直接就變為了47000+和45000+MB/S的水平,提升巨大!
再用一個AIDA64來跑個分,看看是否結果類似?
可以看到讀從32473MB/S提升到了47679MB/S,寫從31408MB/S提升到了45719MB/S
數據穩定性不錯。
而且在3200的頻率下,時序也發生了變化,達到了14-16-16-36-55,足夠日常使用。
再來看個光效,我認為還是很帥的,RGB果然是剛需!而且和主板上的RGB互相呼應,呼吸燈的效果,酷炫!
電源是整個電腦里我認為最不應該省錢的地方,可能比CPU還重要。
因為CPU弱一些,最多運算的時間長那么一點點,日常使用幾乎無差別
但是電源真的是很重要!
我老哥的想法是要用10年,那么電源肯定是要金牌級別的電源,本來是想上650W,但是考慮到后面如果礦難了可能會升級牛一些的顯卡,而且機械硬盤如果多加幾個,SSD和內存塞滿,還是往大了買吧,冗余給夠!
電源采用全模組線材設計,模組接口分為三組,第一組是18pin+10pin,用于擴展為24pin主供電接口,4個單列5pin接口用于擴展SATA供電以及D型4pin接口,5個雙列8pin則用于擴展CPU供電接口與PCI-E供電接口,共計提供有1個24pin主供電、2個4+4pin CPU供電、6個6+2pin PCI-E供電、9個SATA供電以及4個D型4pin供電接口,暫未提供12+4pin的12VHPWR供電接口。
所有的線材有一大包,我都插上去,然后沒有接的線也都塞進了機箱,避免以后找不到。
這款的定功率為850W,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擁有10年全國質保服務彰顯了臺達對這款電源在品質上的信心。同時因為我老哥也說這個電腦想用10年,到時候看看到2023年到底是這個電腦已經被換了,還是這個電源還在持續工作。
因為老哥不喜歡水冷,總怕水冷漏水殃及魚池,所以還是選擇風冷。
風冷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雙風扇,銅管越多越好,靜音越低越好
這款就算2個風扇+2組散熱鰭片,這散熱性能一定是杠桿的。可以再洗刷下,下面有幾根熱管?一共10根!我記得早幾年我買的風冷只有4根。
可能有朋友要問,為什么給12400上這么大的一個風冷,理論上單風扇也可以壓住12400
但是我是這么想的,風冷的一個問題是噪音,當CPU熱量上升,轉速提升的時候勢必是會帶來噪音的,但是如果我上一個散熱性能非常強悍的散熱器,哪怕CPU負荷上去,但是風扇不需要達到最高轉速就可以輕松把溫度壓下來,那么肯定會少很多噪音,這個我稱之為“散熱器的冗余”,而且這款做工比較精良的九州神風的散熱器也只是300的價格,我感覺還是值得把錢花在這里的!。
另外提一句,這個散熱器的風扇是可以拆裝的哦~!采用的是鋼絲夾的設計,我第一次安裝發現和主板內存條有點干涉,然后我換了個風扇位置就好了,自由度還是很高的!
我做了一個燒機測試,用烤機軟件測試10分鐘,CPU溫度穩定在68-71度之間,散熱性能還是很OK的
機箱就相對比較隨意的挑選了,在看散熱器的時候,在九州神風的店里選了這款機箱。下面是沒開機的狀態,白黑配色,比較簡約。
頂部擁有防灰設計,
除了開機和重啟按鍵,還有一個USB3的接口,TYPE-C和麥克風接口。
而且重啟和開機分開放置,避免手誤按錯。
這款機箱采用了背部走線的設計,背部的這快區域可以讓你用來走線,隱藏過多的線束,避免機箱雜亂。
在安裝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比較細節的做工點,比如這些預留孔位都有橡皮塞保護,好評!
這個是我一年多前裝機買的硅脂,一次肯定是用不完的,所以這次繼續使用,時隔一年硅脂還是很柔軟可以用。包裝也還在,包裝的很牢固
硅脂的涂抹也很簡單,只需要薄薄的一層,太厚也不好,主要是增加CPU和散熱器之間的接觸面積,填滿縫隙即可。
我們看看這個配置下的電腦能干什么?
單核分數676.2,多核跑分4952.6,完全可以應付日常辦公,3A游戲和部分設計軟件。
在CPU Queen這個測試環節,達到了67418,高于I7 7800X的車成績,作為一款I5的CPU成績已經非常不錯。
國際象棋測試,也達到了52.28倍數的好成績
這個成績也著實可以,渲染速度很快。
在R23的軟件下,CPU多核是11589pts,單核1686pts,你們的CPU能和這個一戰嗎?
用來烤雞程序CPU BURNER來進行烤雞,CPU的溫度還一直保持在60度左右,最高溫度沒有超過65度,這個熱控制是非常好的。看來這一整套的散熱器效果非常不錯。
我認為作為一款日常使用的組裝機,偶爾游戲,這個配置依舊足夠了。
估計也可以讓我哥用上10年不成問題。
最后來幾個美照結尾,謝謝大家觀看!
任何一臺個人電腦中,內存(或RAM)都是最重要的組件之一。沒有穩固的內存,電腦無法運行。這使得內存失效的可能性聽起來相當令人畏懼,因此你可能會想知道在你不得不咬牙購買新的內存之前,內存能持續多長時間。
內存是個人電腦中最耐用的組件之一,平均壽命為8至10年。這只是大約的范圍,因為許多內存模塊永遠不會失敗。通常,你會在內存模塊在PC中管理失敗之前將其替換,這通常是平臺升級的一部分。
內存問題確實會發生,但往往這些問題從一開始就會出現。無論是雙列直插式內存模塊(DIMM)還是集成電路(IC)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在較早的時間出現,但與使用模式無關。
我見過DDR2和DDR3內存(分別于2003年和2007年推出),仍在使用相同的內存模塊。這些計算機可能運行緩慢,但這在面對新科技的老式PC中并不罕見。我的前一臺電腦中的內存很快就要滿10年了,但我從未遇到過任何問題。
如果你不確定,只需檢查目前可以購買的最佳內存的一些有限保修。大名鼎鼎的制造商通常會在他們的模塊上提供有限的終身保修,即使沒有,10年的保修也很常見。你不會在更容易磨損和損壞的組件上看到那么長的保修期,如顯卡或SSD。
簡而言之,在你的內存出現任何跡象表明其即將失效之前,你可能會想要從DDR4升級到DDR5,或者從DDR5升級到DDR6。
如果你想購買最可靠的內存模塊,需要考慮一些因素。通過選擇優質制造商并確保在未來幾年內好好照顧你的電腦,你可能能夠延長內存的使用壽命。一般來說,每次做的越多,對內存的壓力就越大。
影響內存壽命的一些因素包括:
我很少遵循自己的建議,不過我的內存仍然運行良好。我不是圣人,我傾向于讓我的電腦承受壓力。我的電腦往往會處理大量同時打開的標簽、游戲、視頻等。所有這些都是對內存的考驗,因為它必須同時執行多個過程,同時高效地管理內存分配。
一些用戶發現,內存可能在頭兩年內失效,但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通常不是由于不合理的使用。DIMM或IC的問題可能會在任何時候隨機出現。這就是為什么筆記本電腦上的焊接內存有時會成為問題——如果內存附著在主板上,更換它就會成為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電腦性能不佳,你可能希望在進一步故障排查之前將內存作為罪魁禍首排除。內存故障通常會非常明顯,取決于問題的嚴重程度,你的電腦可能變得無法使用。更糟糕的是,各種組件故障都可能導致類似的結果,如:
你可能還會聽到開機時發出的嘟嘟聲。那是BIOS警報代碼,其確切含義因你的主板制造商而異,但它們都不是好消息。
假設你正在處理上述一個或多個問題,可能是內存出錯——但這并不是必然的。過熱、電源供應問題、CPU錯誤、SSD問題以及驅動程序沖突只是潛在原因之一。
如果你不確定,最好深入研究。我們有一篇專門針對故障內存的故障排除指南,所以請在購買新內存之前查看。
Post by 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