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愛卡汽車 導購原創(chuàng)]

    在現(xiàn)代,所有人都離不開電腦以及汽車這兩樣工具,而人生的不同階段對它們也有著不一樣的需求。今天我們就為處在不同階段的幾大人群各推薦一個適合他們的組合,用“汽車+電腦”來幫助他們“火力全開”。

    人群:大學生

    特點:對于剛剛半只腳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物美價廉、經濟實惠的產品往往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在這個階段,他們擁有大把的時間可以來研究新鮮事物,時尚的設計絕對是能吸引他們做出購買決定的要素之一。

    推薦產品:小米筆記本Pro(5499元)+長安CS35 PLUS(6.99-10.99萬元)

    如果你是米粉,你一定記得小米公司“為發(fā)燒而生”的口號,“發(fā)燒”這一詞,不同于“高端”,也與“廉價”毫不沾邊,更像是“極客”一詞的延伸,更容易被“愛折騰”的年輕人所接受。從2016年開始,小米更是把火從手機市場“燒”到了筆記本電腦市場,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具性價比的小米筆記本。

    小米筆記本Pro發(fā)布于2017年9月,其定位要高于之前發(fā)布的小米筆記本Air。這個Pro+Air的組合是不是有點兒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止如此呢,小米筆記本Pro極簡金屬材質外殼的設計與深空灰的配色更是像極了行業(yè)大佬——“水果”品牌。

    這種“致敬”行為真的重要嗎?我覺得小米筆記本Pro在5899元的價格上給到的15.6英寸全高清屏幕、NVIDIA MX250 2G獨顯、i5-8250U處理器、512GB PCIe固態(tài)硬盤、8GB DDR4內存等配置,才是年輕人真正所關心的。到底火不火,看每次發(fā)售新品之后的黃牛動態(tài)就知道了。

    如果說小米筆記本Pro是一個性價比十足的選擇,那么CS35 PLUS也是那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車型。單外觀來說,這兩款產品絕對都可以稱得上是很有“年輕相”,CS35 PLUS的造型看起來十分硬朗,非常符合我們印象中SUV方正的造型。

    CS35 PLUS在進氣格柵處采用了紅色裝飾點綴,更加與年輕的定位相呼應,雕刻風的造型很有新意,“黑曜石紅光格柵”似乎成為了這臺車的一個標志。

    CS35 PLUS的內飾看起來非常時尚,整體采用了環(huán)抱式布局。和小米筆記本Pro一樣,雖然價格不貴,但CS35 PLUS的實用性可謂是非常突出,儀表盤內的7英寸液晶顯示屏加上10.25英寸的中控屏幕顯示效果不錯,而且可顯示信息十分全面,這種科技感的營造更能博得年輕人的喜愛。

    CS35 PLUS還在空調出風口處點綴有紅色裝飾條,看上去更顯年輕。

    CS35 PLUS搭載了兩款發(fā)動機,其中1.6L自吸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為94kW(128Ps)/6000rpm,最大扭矩161Nm/4000rpm;而1.4T藍鯨系列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為116kW/5500rpm,最大扭矩260Nm/1500-4000rpm。

    傳動方面,與1.6L自吸發(fā)動機匹配的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而1.4T發(fā)動機則匹配的是7擋雙離合變速箱。

    車型小結:CS35 PLUS提供了兩種動力可供選擇,動力這種東西就像電腦的配置參數,往往我們在選購的時候覺得夠用就好,但在實際使用中又會發(fā)現(xiàn),性能這種東西絕對是越多越好的。所以如果預算允許的話,搭載藍鯨NE系列1.4T發(fā)動機的CS35 PLUS藍鯨版更能滿足我們日后的“欲望膨脹”。

    長安乘用車 長安CS35 PLUS

    小米筆記本Pro+長安CS35 PLUS

    人群:新鮮“社畜”

    特點:對職場新人來說,如何在高端品牌和普通品牌中取舍是個難題,因為往往他們的預算可以買到高端品牌的入門產品和普通品牌的高端產品,糾結是他們購物生活的日常。

    推薦產品:戴爾XPS 13(7699元)+上汽大眾Polo Plus(7.79-12.39萬元)

    戴爾的XPS系列定位于高端輕薄筆記本電腦,1.2kg的重量和9mm的最薄厚度和完全可以用輕巧來形容,帶上這樣一款筆記本電腦,走到哪里都非常方便。

    戴爾XPS 13可謂是筆記本電腦中追求窄邊框的先行者,得益于 4mm 的超窄邊框設計,13.3 英寸的屏幕得以被放進11英寸的機身內。雖然屏幕分辨率只有1080p,但16:9的屏幕比例以及72%NTSC色域對于一般的辦公和娛樂來說都相當夠用了。

    Polo Plus的整體設計可謂是非常經典,如今在采用MQB平臺以后,車身尺寸增加了不少,也讓車身看起來更顯大氣。但即便如此,這輛A0級小車還是和戴爾XPS 13一樣,在很多同價位對手面前顯得非常小巧,討得女孩子的歡心絕對有一套。

    Polo Plus在頂配車型上還搭載了Beats Audio音響系統(tǒng),Beats的耳機音質如何我們暫且不聊,但對于十萬元左右的A0級別小車來說,這套音響系統(tǒng)的表現(xiàn)還是要比對手強上一些的,而且B柱上的Beats Logo也讓Polo Plus顯得更加時尚。

    乍一看Polo Plus的內飾,你絕對會聯(lián)想到年輕、時尚或者個性這種詞,畢竟它的市場定位就是瞄準了年輕消費群體。中控臺采用了大眾家族最新的布局方式,實用程度相當不錯。還采用了撞色設計來凸顯年輕氣質,順便也稍稍掩蓋了內飾材質上的不足,畢竟是自己買到的第一輛車嘛,看起來夠個性就足夠了。

    Polo Plus全系搭載了定速巡航功能,這在A0級車型上可不多見。

    目前最新的Polo Plus搭載了一臺1.5L自吸發(fā)動機,其最大功率為83kW(113Ps)/6000rpm,最大扭矩為145Nm/3900rpm,這樣的動力水平絕對談不上充沛,但作為日常代步使用的話,還是可以很好地兼顧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

    傳動方面,最低配車型匹配了5擋手動變速箱,其他車型匹配的都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車型小結: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往往都開始在月光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購買自由”,終于可以去嘗試以前上學時候舍不得“享受”的體驗,而此時來自外界的看法會對內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DELL作為一個筆記本大廠,其主打產品XPS13不管是平時辦公還是偶爾開會都絕對能夠勝任。而大眾作為中國消費者非常認可的品牌,其小型車Polo可能是很多人的第一輛車了,如今Polo Plus在年輕和個性的方面更進一步,作為彰顯個性的工具無需擔心“丟面兒”的情況。

    上汽大眾 Polo

    戴爾XPS 13+大眾Polo

    人群:普通白領

    特點:對于職場中的“資深”白領而言,簡約而現(xiàn)代的設計往往才是最有殺傷力的,此時的他們對價格往往不會過于敏感,只要不是太過離譜,咬咬牙都能上。但在功能上,少出錯甚至是不出錯一定是極好的,畢竟系統(tǒng)崩潰還沒保存的絕望他們都曾經歷過了。

    推薦產品:Macbook Pro 13.3(10699元)+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23.98-27.98萬元)

    提起筆記本電腦,就不得不提蘋果的Macbook Pro系列,macOS系統(tǒng)可謂是當今獨樹一幟的存在,配合上iPhone、Apple Watch、iPad和AirPods等同門產品組成“蘋果全家桶”,統(tǒng)一生態(tài)用起來簡直不要太爽。

    MacBook Pro的工業(yè)設計絕對是業(yè)內的頂尖水平,鋁合金材質的機身不管看起來還是摸起來都相當令人滿意。而且13英寸的大小和重量都剛剛好,處在能兼顧性能和便攜性的位置上,對于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來說,會是一個不會出錯的選擇。

    凱美瑞在中型車市場中的名號堪比MacBook Pro,靠譜是它的關鍵詞,而且還有雙擎車型可以選擇,大氣的外觀和充裕的空間絕對能受到家人、同事的好評。對于已經步入穩(wěn)定的職場老鳥來說,這樣的車型是相對更均衡的選擇。

    凱美瑞雙擎全系標配十個安全氣囊和自適應巡航功能,在安全性方面堪稱滿配,絕對能給人帶來滿滿的安全感,工作中積累的不安也能在這里得到某種意義上的安撫。

    凱美瑞雙擎的內飾設計曾榮獲“沃德十佳”獎項,對美國消費者可謂是很有殺傷力,但來到國內后并沒有取得太大的反響。不過就內飾的做工和用料來說,凱美瑞雙擎這樣的水平可以稱得上是符合其定位的,而且還擁有非常寬敞的視野以及溫馨的配色,更能兼顧家庭使用。

    科技感一直不是以豐田為首的日系品牌的強項,凱美瑞雙擎也不例外,并沒有全液晶儀表出現(xiàn),但中間的液晶顯示屏絕對夠用了,左側的能量表也比較與眾不同,在一眾傳統(tǒng)汽油車中,這樣的混動車型更能顯出車主的品味。

    凱美瑞雙擎采用2.5L發(fā)動機+電動機的組合,2.5L自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31kW(178Ps)/5700rpm,最大扭矩221Nm/3600-5200rpm;電機最大功率88kW(119Ps),最大扭矩202Nm;混動系統(tǒng)綜合最大功率為160kW(217Ps),工信部油耗4.1L/100km。

    傳動方面,匹配E-CVT電子無級變速箱。

    車型小結:蘋果在近兩年的新產品上已經很難帶給人們新鮮感了,有人說這是蘋果時代的終結。但我不這么認為,蘋果如今的產品和豐田車型給人的感覺很像,是那種你很難挑出硬傷的存在。macOS依舊好用、造型依舊好看、價格依舊很貴,其實蘋果沒有變,或許是我們對它的期待太高了而已。正如凱美瑞一樣,省心、省油還好開,就完全足夠。

    廣汽豐田 凱美瑞 雙擎

    Macbook Pro+凱美瑞雙擎

    人群:商務精英

    特點:對于這類人群來說,價格已經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因素,能不能更有格調地展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才是他們最后下單的關鍵。不僅調性要不落俗套,在功能上他們也要求應有盡有,“我全都要”是他們的真實需求。

    推薦產品:ThinkPad X1 Carbon(14999元)+奧迪A7(79.08-85.98萬元)

    ThinkPad X1 Carbon定位于工作站級別,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高端中的高端、旗艦中的旗艦,相信很多嫌棄MacBook Pro的人最終都選擇了它。

    與鋁合金帶來的金屬感不同,ThinkPad X1 Carbon大量采用的黑色碳纖維材質能給人更強的商務感和輕薄感。作為旗艦機型,ThinkPad X1 Carbon通過了十二項軍標測試,可以在嚴苛環(huán)境下保持穩(wěn)定的運行狀態(tài),而且2K級別的高清屏幕搭配上杜比全景聲系統(tǒng)能帶給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

    奧迪A7的造型設計可以用剛柔并濟來形容,正如ThinkPad X1 Carbon采用的類膚材質一樣,棱角分明的同時又有著柔美的一面。

    雖然現(xiàn)在的奧迪A6L已經足夠驚艷,但A7卻是更加個性的選擇,優(yōu)美的溜背式設計絕對是很多車主最終選擇購買的原因之一。

    奧迪A7的內飾采用了奧迪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能帶給人充滿科技感的視覺感受。諸多橫向的視覺元素拉伸了視覺寬度,也讓車內看起來非常的大氣,鋼琴烤漆飾板的大面積運用讓整體氣質顯得更加優(yōu)雅,相信會非常符合商務精英的審美。

    大尺寸的全液晶儀表盤絕對是車內的重頭戲之一,不僅顯示效果細膩,而且還能支持全屏幕導航顯示,提升安全性的同時更是提升了炫酷的科技感。

    奧迪A7搭載一套3.0T V6發(fā)動機+48V電機組成的輕混動系統(tǒng),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為250kW(340Ps)/5000-6400rpm,最大扭矩為500Nm/1370-4500rpm,0-100km/h加速僅需5.3s。

    傳動方面,匹配了一臺7擋雙離合變速箱。

    奧迪(進口) 奧迪A7

    人群:電競達人

    特點:除了上述四種群體,還有一種群體堪稱對極致的追求者,他們不在乎外觀造型和重量,如何能在有限的機身內塞進更強大的配件才是他們的追求。

    推薦產品:外星人Alienware m17(3.99萬元)+二手桑旅(二手3.79萬元左右)

    提起筆記本電腦,除了MacBook Pro和ThinkPad X1 Carbon這樣主打輕薄商務的選擇,還有一眾追求超高性能的品牌,外星人就是其中之一。外星人是戴爾旗下的游戲筆記本電腦子品牌,有點兒類似于Polestar之于沃爾沃,都是追求高性能的產品線。

    外星人旗下的筆記本電腦因為堆滿了高性能配件,所以重量和售價自然也是一發(fā)不可收拾,而且對于電競達人來說,家里自然還需要有一臺具有更高性能的臺式主機,新的CPU和顯卡自然是發(fā)布便下單,哪還有預算去選車?所以從長輩那兒繼承來的桑旅自然就是他們的代步工具,電腦比車貴在電競玩家心中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車型小結:桑塔納旅行可謂是我們很多人的回憶,皮實耐用是它的特點,整體造型在如今看來也依然有可取之處,這種復古的風格還是一些車友追求的類型呢。對電競達人來說,車只是代步的工具,沒什么能比加油就跑、修車便宜的二手桑旅更適合他們的了。

    編輯點評:選車還要考慮電腦的感受自然是一句玩笑話,但選購什么類型的車輛和每個人所處的人生階段或多或少還是有些聯(lián)系的,年輕人自然更喜歡動感的性能車;而成熟一點兒的人群則更傾向于省心、大氣的中型轎車;對于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群來說,品牌價值則更加重要。總之,選車一定要綜合考慮自己對買車用途的定位,這樣在未來的用車生活中才會更加順心、省心。

    相關閱讀:

    換裝1.4T發(fā)動機 試長安CS35 PLUS藍鯨版

    試駕Polo Plus/途昂X 品質提升咖位更高

    愛卡新能源評測 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

    全新奧迪A7 Sportback上市 售80.88萬起

    ThinkPad X1 Carbon+奧迪A7

    續(xù)卷!國產特斯拉Model 3降1.55萬元

    Model Y降7500元

    1月12日,特斯拉中國迎來2024年第一波降價,驅Model 3煥新版售價降至24.59萬元,降幅1.55萬元。后驅Model Y售價降至25.89萬元,降幅7500元。兩款車型交付時間均為2-6由于特斯拉采用了更為靈活定價策略,售價與成本波動高度相關,因此會出現(xiàn)頻繁的漲價與降價調整。

    據了解,去年年底,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短短19天里迎來“三連漲”。根據特斯拉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33.5億美元,同比增長9%,但毛利潤為41.78億美元,同比下降22%。
    此外有消息顯示,特斯拉正計劃重啟上海第三期汽車工廠的建設——一座年產40GWh的儲能超級工廠,計劃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該工廠初期規(guī)劃年產商用儲能電池可達1萬臺。不過,特斯拉當時并未提及汽車工廠擴建事項,尚不清楚上海三期工廠項目與儲能超級工廠之間的聯(lián)系。

    新增配置,后驅/四驅同價!

    2024款極氪X正式上市

    1月10日,2024款極氪X是正式上市了,新車一共推出2款配置車型,售價都是20萬元,即日起接受訂購。
    其中五座四驅版電池容量為66kW,續(xù)航512km;四座后驅版電池同樣66kW,續(xù)航560km。
    相比老款車型,2024款極氪X是砍掉了低配入門的版本,起售價的門檻提高了。另外,作為年度改款車型,新車主要針對配置進行調整。

    目前,新車上市伊始也是提供了很多的優(yōu)惠活動,從2024年1月10日至2月29日(含當日),所有支付定金的2024款極氪X下定用戶,都可以免費選配價值5000元的蘇墨灰/巴黎玄米/杭青綠外飾色,以及免費享價值8000元的“隨心卷”選裝基金。
    同時,常規(guī)權益還提供整車質保6年或15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三電系統(tǒng)終身質保、終身免費數據流量、質保期內免費道路救援等。

    2024款極氪X有什么變化

    極氪X在2023年初亮相,6月份才開啟交付,因此時隔半年帶來的是年度改款車型,變化主要集中在配置和底盤的細節(jié)提升上。

    新款車型重點對底盤系統(tǒng)升級,新增都市越野模式,滿足通勤+戶外越野的雙重需求。該模式通過中控大屏設置,開啟后可根據實際路況,為車輛提供更好的扭矩分配和XTCS限滑。在此模式下,車輛的爬坡能力、脫困能力均得到顯著提升。

    在外觀顏色方面,2024款新增了都市靈感新色蘇墨灰,這個顏色還是挺有質感的,符合年輕人口味。

    配置方面,2024款五座四驅車型新增Touch Bar方向盤與電動滑移智慧屏(選裝)。
    其中,Touch Bar方向盤在底部集成部分使用頻率較高的功能按鍵,并采用觸控式控制單元,這個配置我們在極氪007上也看到了,還比較實用。

    除此之外,新款還增加了主駕座椅舒壓律震、Hi-light動態(tài)照地燈(選裝)等配置。

    動力方面,新款極氪X繼續(xù)提供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車型可選,其中單電機車型最大功率200千瓦,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8秒。續(xù)航上,搭載容量為66千瓦時三元鋰電池組,CLTC工況純電續(xù)航里程為560km。
    而雙電機車型在前軸增加了一個最大功率115千瓦的電機,后電機最大公里依然為200千瓦,系統(tǒng)綜合功率315千瓦,百公里加速時間為3.7秒。
    續(xù)航上,搭載容量為66千瓦時三元鋰電池組,CLTC工況純電續(xù)航里程分別為500km和512km。
    怎么選?哪款配置最香?
    極氪X的標配配置就相當豐富了,配置上全系標配19英寸輪轂、L2級輔助駕駛系統(tǒng)(22顆智駕傳感器)、360度全景影像、電動后備箱、全車無鑰匙進入、自適應遠近大燈、全景天幕、后排側隱私玻璃、方向盤加熱、AR-HUD抬頭顯示、50W手機無線快充、前排座椅通風/加熱、主駕駛座椅按摩/記憶、13揚聲器雅馬哈音響、多色氛圍燈以及車載香氛等豪華配置。
    從公布的價格來看,2024款的極氪X是減少了配置車型,直接就提供了兩種版本選擇,后驅和四驅減少了大家選擇的煩惱。

    對動力要求不高的用戶,直接選擇四座后驅版即可,同時還可以獲得更長的續(xù)航里程,不過座位數量只有4座是一個值得讓人糾結的點。
    對動力要求比較高,或者說是比較北方的用戶,對于四驅需求比較強的,建議就直接上四驅版本了,動力體驗要來的更強一些。
    車型賞析
    2024款的極氪X外觀和內飾并沒有進行調整,但是豪華SUV的氣質依舊,整個前臉的“兇狠”程度也給你一種鋼炮的印象。
    和老大哥極氪001相比,極氪X的車燈進行了調整,特別是日間行車燈變成了蟹鉗狀,也會讓整個車更年輕一些。

    外觀顏色上,極氪X也是相當的豐富,新款極氪X新增蘇墨灰顏色,靈感來源于蘇州小橋流水的水墨畫境。此外,新車還提供巴黎玄米、杭青綠、加州霞粉、雅典云白和柏林銀灰供大家選擇。

    車身側面電哥認為是最好看的角度了,看起來更像是一臺兩廂車,前后短懸的設計也讓車內空間變得更大。
    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450/1836/1572mm,軸距為2750mm。

    車尾部分相比前臉要“收斂”的多,簡潔的尾燈也和前臉風格匹配,層次感還是有的。

    內飾部分,極氪X的風格也是目前比較主流的一個設計,中間一個大的懸浮式中控屏搭配一個懸浮液晶儀表,尺寸分別為14.6英寸和8.8英寸,比較特別的部分是中間的娛樂屏幕支持左右滑動。
    支持雙區(qū)域語音喚醒識別、面部識別、手勢控制、5G網絡、車內生物監(jiān)測系統(tǒng)、手機APP遠程控制等。

    可以滑動的還有前排中間的獨立中島設計,四座版本是支持前后移動的。
    競爭力幾何
    新能源車的到來從兩年一改款到如今半年一改款,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雖然這次極氪X只是新增了部分配置,減少了車型配置,其實可以看得出這些調整也都是為了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而產生,老用戶也無需過份在意,畢竟早買早享受。
    這次極氪X優(yōu)化車型配置之后,配合選裝消費者也比較容易買到合心意的配置車型了,這個優(yōu)化還是比較好的。
    當然,極氪X定位的這個價格車型非常多,競爭激烈,當就細分市場而言還是王者,吸引比較多的女性用戶,這就足夠了。

    理想L6路試諜照曝光!

    對標華為問界新M7,目標月銷2萬臺!

    近日理想L6路試諜照被曝光,雖然車輛偽裝包裹,但理想嘛...其實沒啥好偽裝的,肯定是那套設計,例如前后貫穿式燈組,車側還有隱藏式門把手等等,如無意外就是縮小版理想L7。

    動力暫時可參考已經發(fā)布的理想L7,新車搭載前后雙電機四驅,動力系統(tǒng)總功率為330kW,動力系統(tǒng)總扭矩620Nm,CLTC工況續(xù)航里程1315km,CLTC綜合工況電池續(xù)航210km,百公里加速時間5.3秒。

    知情人士透露,理想為了和新問界M7競爭,原定于今年6月發(fā)布的理想L6提前到4月初發(fā)布,內部預期月銷量為2萬臺/月。

    理想/長城/極氪/小米

    與英偉達車載平臺達成合作

    配AI計算平臺

    1月9日,英偉達在CES 2024上宣布,理想汽車已選擇NVIDIA DRIVE Thor中央車載計算機,用于下一款車型。
    英偉達還宣布與汽車制造商 GWM(長城汽車)、ZEEKR(極氪)和小米達成合作,這幾家廠商已采用 NVIDIA DRIVE Orin 平臺為其智能自動駕駛系統(tǒng)提供動力。

    英偉達汽車副總裁吳新宙表示:“交通運輸行業(yè)正在采用集中式計算來實現(xiàn)高度自動化和自動駕駛。當今智能汽車首選的 AI 汽車計算機是 NVIDIA DRIVE Orin,汽車制造商越來越多地尋求其后繼產品 NVIDIA DRIVE Thor 的先進功能和 AI 性能來制定未來的車輛路線圖。”
    據介紹,DRIVE Thor 是英偉達下一代集中式汽車計算機,將廣泛的智能功能集成到單個 AI 計算平臺中,提供自動駕駛和泊車功能、駕駛員和乘客監(jiān)控以及 AI 座艙功能。
    理想汽車目前使用兩個 DRIVE Orin 處理器為其 L 系列車型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 AD Max 提供動力。新的 AD Max 3.0 升級將系統(tǒng)過渡到以 AI 大模型為主的端到端算法架構。
    長城汽車宣布,將基于 DRIVE Orin 集中計算平臺打造自主研發(fā)的高端智能駕駛系統(tǒng) Coffee Pilot。Coffee Pilot 可以支持泊車、高速和城市場景,實現(xiàn)全場景智能導航和輔助駕駛功能,無需高精度地圖。
    從公告中獲悉,長城汽車與英偉達合作開發(fā)了這套智能駕駛系統(tǒng),并將于今年上半年推出搭載該系統(tǒng)的首款車型。NOA 城市導航輔助駕駛、跨層記憶泊車等智能駕駛功能將率先在長城魏牌車型上推出。
    小米汽車宣布推出首款電動汽車 SU7,該車基于雙 DRIVE Orin 配置打造,可實現(xiàn)高速公路輔助駕駛功能。

    仰望U7再發(fā)實拍預熱

    疑似正進行冬季測試

    兩天前,仰望首次公布旗下最新“百萬級新能源旗艦轎車”仰望U7信息,并猝不及防直接送來官圖;今天,官方繼續(xù)帶來三張新車的實拍圖。

    從三張新照片來看,這款新車疑似在某處冰雪地帶進行冬季測試,不過這次展示官圖沒有車頭視角,只有車身側面和尾部。

    可以看到,仰望U7的車身修長、低趴,具體尺寸為5265/1998/1517mm,軸距達到3160mm。同時,新車的腰線、肩線棱角分明,有明顯的內凹型面,與比亞迪之前的設計語言截然不同,同時還能看到新車的半封閉式多輻輪轂、雙色車頂、貫穿式尾燈等細節(jié)。

    至于本次沒有實拍的前臉,也可以從之前的官圖海報窺見端倪,修長銳利的前臉、前艙蓋微微隆起的筋條、異常復雜的C字形燈組,均與仰望超跑U9十分相似,官方稱之為“時空之門”,兩側大燈則被稱為“星際穿越大燈”。

    據仰望透露,作為仰望汽車的一員,仰望U7同樣有易四方技術加持,車頂的激光雷達也沒有缺席。動力方面,該車號稱擁有“超千匹馬力”,采用創(chuàng)新型氣動設計,風阻系數低至0.195Cd。
    其實,這款新車去年已經陸續(xù)有消息爆出,還曾以“仰望U6”之名在202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空氣動力學分會學術年會上亮相,如今正式更名為“仰望U7”,加入“國產7系”的斗爭。
    仰望U7的宣發(fā)節(jié)奏非常緊湊,甚至省去了官方假裝諜照的環(huán)節(jié),直接上官圖、一輪接一輪,雖然仰望還未透露新車的發(fā)布節(jié)奏,但應該離我們不遠了。

    日產ARIYA NISMO發(fā)布

    純電版GTR還會遠么?

    2024東京改裝車展正在進行中,日產發(fā)布了ARIYA特別版車型,新車基于普通版ARIYA打造,加入了許多NISMO運動套件,是日產首款純電動NISMO系列車型。

    新車整體設計和普通版ARIYA差異不大,最顯眼的差別在于下包圍處加入了紅色線條點綴,前后保險杠處則印有專屬的NISMO標志,加入重新設計的導流槽、尾翼、擴散器等造型,換用20英寸專屬輪圈設計,整體戰(zhàn)斗氣息濃郁。

    車內和車外一樣,加入了紅色的裝飾條增強其運動氛圍,大量的NISMO標志提醒它是一款NISMO系列車型。

    動力方面,新車采用前后雙電機,最大功率367kW,匹配66kWh或91kWh電池包,但詳細性能與續(xù)航參數官方仍未公布。據悉,新車將配備專屬的“NISMO模式”,在該模式下,新車將模擬Formula E方程式賽車聲浪。

    15.18萬起!零跑C10開啟預售

    帶來全域自研最新進展

    1月10日,電哥在杭州現(xiàn)場關注2024零跑全域自研開放日,這一次發(fā)布會主要解析了LEAP3.0六大核心技術,并且零跑C10也開啟了預售。

    繼慕尼黑全球首秀,零跑C10在去年廣州車展首次與我們見面;此次預售,增程版預售價為15.18-18.18萬元;純電版預售價為15.58-18.58萬元。
    目前C10已經可以到店看車,并且確認在3月正式上市并批量交付。

    零跑C10基于零跑全域自研技術成果LEAP3.0架構打造,這一次預售也一并公布了預售福利政策,包括10000元預售權益以及終身質保。

    零跑C10重點信息速覽

    外觀方面,零跑C10采用了最新的設計語言,前臉為封閉式造型,貫穿式燈組配合下方大尺寸窄條幅式進氣口。
    而且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高配車型配備了激光雷達,支持L2++級別的輔助駕駛功能。

    側面造型采用簡約平直的設計風格,并且C10也搭配了隱藏式門把手。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39/1900/1680mm,軸距為2825mm。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官方推出5種車身配色,包括特別推出的琉璃翠車身配色。

    車尾部分采用了平直的貫穿式尾燈,質感還是非常到位的,下方擁有“LEAPMOTOR”標識。
    至于內飾,車內采用隱藏式空調出風口,匹配兩輻式方向盤造型還是挺獨特的,中央配備懸浮式中控屏,屏幕顯示素質還是不錯的,搭載了高通驍龍8295芯片。

    智駕硬件部分,新車提供1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達、12顆攝像頭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
    關于LEAP3.0中央式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
    此次零跑C10基于零跑全域自研技術成果LEAP3.0架構打造,該架構中文名位“四葉草”。
    有意思的是,四葉草寓意剛好與新架構最大特色“四域合一”相契合,即融合了座艙域、智駕域、動力域、車身域,基于該架構實現(xiàn)1顆SOC芯片+1顆MCU芯片打造中央超算.
    “四葉草”架構實現(xiàn)1顆SOC芯片+1顆MCU芯片打造中央超算,四域合一也能顯著提升算力,加快通訊與降低延時。

    也就是說,通過新架構,零跑將具備技術輸出實力,可與合作伙伴實現(xiàn)技術共享。
    我們都知道,目前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開始向中央集成式轉變,從分布式架構到域控制架構,再到如今的中央集中式電子電器架構。
    零跑“四葉草”架構采取硬件和軟件深度集成,實現(xiàn)軟硬件解耦且通訊協(xié)議共享打通,系統(tǒng)開發(fā)成本更低,實現(xiàn)高品質無感OTA更新需求。
    通過1顆SOC+1顆MCU,將算力集中到一個中央超算平臺,通過中央控制器實現(xiàn)算力集中和信息決策,SOC負責數據處理,MCU負責邏輯計算,實現(xiàn)四域合一。在新架構,整車線束長度縮短至1.5km,效果非常顯著。

    “四葉草”架構中央超算平臺除了負責數據處理之外,還同步整車控制、網關、電源管理、儀表信息系統(tǒng)、車載娛樂系統(tǒng)、360全景,DSP功放等15個模塊的功能。
    采用了中央超算平臺,后續(xù)車輛OTA推送,將具備僅升級一個中央超算軟件,即可實現(xiàn)整車級進化能力。

    此前零跑創(chuàng)始人朱江明還分享了“四葉草”架構的靈活合作模式,由此零跑汽車不僅是主機廠,更是智能電動全套解決方案提供者,未來就不僅僅是通過銷量來衡量這么簡單了。
    零跑堅持全域自研,伴隨著“四葉草”架構的發(fā)布,將在電子電氣、電池、電驅、座艙、智駕、整車層面具備自研自造實力。
    性價比依然是零跑殺招
    從今天15.18萬起的預售價來看,零跑C10在性價比上的優(yōu)勢依然十分明顯。并且還提供增程、純電兩種動力,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其次,作為全新四葉草平臺的首款車型,C10在智能化配置、智能互聯(lián)方面也頗具特色,確實在這個價位下追求了“面面俱到”。
    你認為今天C10的預售價如何?歡迎在評論區(qū)與我們討論。

    大眾經典車Up將“復活”

    化身為低成本純電車ID.1

    日前,有外媒報道,大眾經典小車 Up 的“精神續(xù)作”ID.1 計劃于 2027 年上市,價格將低于20000歐元,定位自然也低于 25000 歐元的 ID.2。

    去年,大眾汽車曾確認了推出新款入門電動車的計劃,并希望在未來三年內實現(xiàn)量產,以取代原有的 Up 車型。據大眾技術開發(fā)負責人 Kai Grünitz 透露,第一批設計草圖已經完成,開發(fā)工作正在進行中,他暗示這將是大眾 Up 的“繼承者”,兩車將共享一些設計元素和特性。
    “ID.1”將在使用方面與 Up 非常接近。在設計小型城市車外觀方面,選擇并不多。它將是一款符合大眾品牌設計和功能基因的汽車,但價格更低。

    據報道,考慮到大眾汽車開發(fā)新車需要 36 個月的時間,這款車預計將在 2027 年或更早之前發(fā)布。Grünitz 此前聲稱,新車將在本年代(2020-2030)末的數年前首發(fā)亮相。
    該車將基于一個特別的平臺,并非 MEB Entry。Grünitz 表示,該平臺將專注于降低成本,“這些車輛不需要高端技術,也許你可以將自己的設備帶入這輛車,而不是使用龐大的信息娛樂系統(tǒng)之類的東西。”
    大眾汽車的 Up 系列車型在推出 12 年后已逐步停產,這也使得 Polo 成為了該公司產品線中最小的車型。去年 10 月,大眾汽車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fā)的工廠生產了最后一輛 Up。

    全球汽車最大出口國!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首破3000萬輛!海外出口近500萬輛…

    2024-01-12

    豐田亞洲龍、皇冠陸放保值率同級第一,RAV4榮放獲北美銷冠…買車還有限時補貼!

    2024-01-13

    S75長測進行到第四個月時轉交到了我手里。由于之前CS75的兩次試車活動都是我去參加的,再加上之前同事們在長測期間已經寫了不少文章,因此雖然長測車是剛交到我手里,但我對它的動力、底盤、空間等方面已經心里有底,所以我想把那些部分先放在一邊。在拿到CS75后,我花了大概一周時間去注意和使用它的行車電腦以及中控臺的多媒體系統(tǒng),因為在我試車時這些部分由于時間關系體驗得太少了,這回既然有了長測車,一定要好好體驗一番,看看在車輛機械層面已經做得不錯的長安,在這些電子化裝備上的匹配水準如何。

    首先說說儀表中央的這個行車電腦顯示屏,這里的菜單是用方向盤左邊的那兩個按鍵來操作的。這里頭的菜單從左到右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行程電腦、車輛狀態(tài)、導航指示,左右菜單切換用方向盤上那個“方塊”按鍵。在行程電腦狀態(tài)欄菜單可以向下切換到各個項目,這時屏幕上是有個小倒三角符號的,很貼心地告訴我們用方向盤上的三角符號來下拉菜單。CS75的行程電腦顯示的信息比較豐富,包括了兩段小計里程、平均車速、燃油續(xù)航里程、平均油耗、胎壓監(jiān)測等。

    車輛狀態(tài)這個菜單我還未搞明白會顯示一些什么信息,因為一般常用的如哪個車門沒關好的信息,是在左側轉速表內的那個小屏幕而不是在這里顯示的。導航指示欄則會在駕駛者設定好導航后,在這里顯示路線規(guī)劃信息,不過以我的個人習慣,在用導航行進時我主要聽聲音提示、再偶爾看看中控臺大屏幕里的地圖,很少會低頭看儀表內的這個小小的提示信息。

    另外中控臺這個屏幕還會顯示一些很實用的信息。例如當我們開啟自動駐車功能(AUTOHOLD)之后,當我們在紅綠燈口剎停車輛、AUTOHOLD開始介入駐車時,這個屏幕里就有提示。我每次就是低頭看到這個提示后,便松開剎車踏板了。

    接下來講中控屏幕。主頁設計得很清晰明了,上面一輛CS75,下面各種功能一字排開,可以直接觸碰進入。

    那輛CS75后邊有扳手圖標,點開可以看到距離保養(yǎng)還有多少公里。

    CS75這個多媒體系統(tǒng)里的功能非常豐富,我挑幾個比較主要的來講。先講系統(tǒng)設置菜單,點進這里又會出現(xiàn)幾個主菜單,但我發(fā)現(xiàn)“畫質設置”那個菜單是進不去的,只要點了“畫質設置”,屏幕頂端就會出現(xiàn)“無效操作”幾個字,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這個系統(tǒng)設置菜單主要設置的是屏幕里的一些功能和進行一些校準,是沒有對車輛的門鎖、燈光等進行個性化設置的菜單的。而對車輛的門鎖、燈光等方面的個性化設置選項不足,也是CS75比較讓人覺得遺憾的地方。

    接下來說很常用的音響播放界面,大家現(xiàn)在上車一般都是用U盤播放音樂了。這個界面的顯示還是很清晰的,字都夠大,而且可以隨時進去更改音質設定。只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的音樂文件都是有唱片封面的,但在CS75這個音響上是無法顯示出來的。

    再接著說藍牙連接電話。連接時只需把手機的藍牙打開并搜索設備,搜到“CS75”后再輸入連接碼,就可以很快速地連上。大家別以為這個是理所當然的,我曾經接觸過不少車型,在藍牙連電話這個部分要花很長的時間,例如以前長測的觀致3,在這個步驟就經常要搞好長時間才能連接上。但是手機與CS75的藍牙連接之后有個問題:系統(tǒng)無法完整顯示我手機的名稱,似乎是字符長度有限制或者不支持空格,不過這個也沒太大所謂了。

    連上藍牙之后,直接用系統(tǒng)撥打和接聽電話的音效都不錯,而且撥打那些服務電話時也可以方便地呼喚出數字小鍵盤。

    藍牙播放音樂就完全無法顯示歌名和音樂封面,最搞的是連在沒在播放音樂都是看不出來的(這個界面是完全不會變化的),只能靠聽聲音。

    說完藍牙再說說導航系統(tǒng)。CS75的導航系統(tǒng)和現(xiàn)在很多自主品牌車型一樣,做得非常完善且功能非常強大。光是導航本身的設置就有非常多的個性化選擇。另外在搜索方面,系統(tǒng)也提供了足夠多的選項,例如手寫、首字母、英文等等,周邊設施也可以選擇很多很多類別。除此以外,這個導航系統(tǒng)的搜星速度、信號接收持續(xù)度和定位準確度方面的表現(xiàn)也非常好,提示的聲音也音量大、夠清晰。需要提醒的是在導航功能中,所有往上級退的操作是要用右下角的那個返回鍵,如果不小心按到右上角那個返回鍵是會直接返回到系統(tǒng)主菜單的,我在剛開始使用時由于不太習慣,吃了好多次虧。

    在使用導航菜單時,系統(tǒng)總體的反應速度讓人滿意,觸控選字的靈敏度也很好。唯有出現(xiàn)很多搜索結果時,把選項向下拉時會出現(xiàn)系統(tǒng)卡頓,類似于智能手機上的CPU和內存不足,但也談不上很難以接受。總體來說這也是一套很好用、讓人很愿意用的導航系統(tǒng)。

    CS75的媒體主機保留了幾個實體按鍵,可以讓駕駛員在邊開車時更輕便安全地進行操作。右邊的一個DISP按鍵是關閉屏幕的按鍵,當在夜間覺得屏幕太過刺眼時可以把屏幕關閉,僅僅聽音樂聲就好。

    總評一下CS75的行車電腦和車載娛樂系統(tǒng)吧:我最喜歡的是長安把這兩個屏幕都“包裝”得不錯,配色、圖標(包括還有CS75的圖標)、屏幕清晰度等方面都不錯,讓人看上去就覺得賞心悅目、愿意去用。另外這兩個系統(tǒng)的菜單功能也很豐富,基本日常用車很常用的數據、很需要的功能它都有提供,像導航等一些很核心的功能也足夠好用,能在平時行車過程中幫人挺大忙。看得出來長安近期的新車不僅機械匹配方面做得好,連車上的這些電子裝備也是做得挺用心的。要說缺點,我覺得還是一些小地方優(yōu)化得不夠好,例如藍牙電話部分、音樂播放的菜單和不能顯示封面的等等問題,雖然這些小Bug不影響使用,但對于用戶尤其是年輕一點的用戶來說會讓他們對整臺車甚至整個品牌的檔次感打分降低。長安如果要做自主品牌里的排頭兵,把這些自主品牌一直忽略的小地方做好是挺重要的。

    曾昭慶@8400km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