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Pod 是蘋果的音樂播放器品牌,主要有 5 個系列:iPod classic、iPod mini、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touch。其中 iPod nano 是用來替代 iPod mini 的,可以把 nano 和 mini 理解成一個系列,就像蘋果突然反悔了,改了個新名稱。

    按不同的系列,回顧各款 iPod 的歷史。

    iPod touch

    iPod touch 產品線比較簡單,不細說了。

    • 第一代:2007 年 9 月,3.5英寸480x320分辨率,128MB內存

    • 第二代:2008 年 9 月,3.5英寸480x320分辨率,128MB內存

    • 第三代:2009 年 9 月,3.5英寸480x320分辨率,256MB內存

    • 第四代:2010 年 9 月,3.5英寸960x640分辨率,256MB內存,A4芯片

    • 第五代:2012 年 10 月,4.0英寸1136x640分辨率,512MB內存,A5芯片

    • 第六代:2015 年 7 月,4.0英寸1136x640分辨率,1GB內存,A8芯片

    暫時沒有第七代,2015 年 7 月之后沒再更新過。第六代 iPod touch 是唯一一款可以升級至 iOS11 的 iPod touch。所有 iPod touch 都木有 touch id。

    iPod classic

    第一代 iPod:iPod(滾動式轉盤)

    發布于 2001 年,特色:中間的轉盤真的可以 360 度「旋轉」,旋轉以選中某個菜單,點擊最中間的按鈕進入下一級菜單,點擊最上方的 menu 返回上級菜單,采用 FireWire 端口。

    第二代 iPod:iPod(觸摸式轉盤)

    發布于 2002 年,特色:中間的轉盤不能「旋轉」,改為觸摸操作,還給 FireWire 端口加了一個蓋子,整體外觀和第一代幾乎一樣。

    第三代 iPod:iPod(基座接口)

    發布于 2003 年,特色:體積大幅減小,把 FireWire 端口升級為后來用了差不多 10 年的 dock 接口,另外所有操作都改為觸摸操作。

    第四代 iPod:iPod(點按式轉盤)

    發布于 2004 年,特色:4 大功能按鍵整合在轉盤上,轉盤依然是觸摸式,4 大功能按鍵則為點按式,即轉盤既能觸摸也能點按。旋轉觸摸轉盤以選中菜單,點擊正中間的按鍵進入該菜單。后續發布的 iPod classic 都采用這種「點按式轉盤」設計,點按式轉盤最先被 iPod mini 使用。

    第四代 iPod:iPod photo

    發布于 2004 年,特色:iPod(點按式轉盤)發布 3 個月后,蘋果發布 iPod photo,這是第一款采用彩色屏幕的 iPod 播放器,屏幕分辨率為 220×176,顧名思義,它可以查看圖片,支持 JPEG、BMP、GIF、TIFF、PNG 這些格式。

    蘋果最初可能想把它發展成一條獨立的產品線,不過 2005 年 iPod photo 被歸入 iPod 產品線中,所以 iPod photo 并沒能像 iPod nano 那樣成為一個單獨的系列,接下來所有 iPod classic 都采用彩色屏。

    第四代 iPod:彩屏 iPod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iPod photo 被正式整合進 iPod 產品線,它沒能成為一個單獨的系列。相比去年,小幅更新。

    第四代 iPod:iPod U2 特別版

    首發于 2004 年,特色:紅黑色,背面印有 U2 樂隊簽名等。

    順便提一下,蘋果一共推出過 4 款 U2 特別版:

    • 第一款:基于第四代 IPOD(點按式轉盤),04年10月

    • 第二款:基于第四代彩屏 iPod,05年6月

    • 第三款:基于第五代 iPod,06年6月

    • 第四款:基于第五代 iPod 升級版,06年9月

    第五代 iPod:iPod(第 5 代)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第一款可以看視頻的 iPod,顯示屏增加至 2.5 英寸,分辨率為 320x240,正面表面變平了,新增黑色版本。

    第五代 iPod:iPod(第 5 代,2006 年末)

    發布于 2006 年,特色:有人把它叫 5.5 代 iPod,增加屏幕亮度,提高續航能力等等。

    第六代 iPod:iPod classic

    發布于 2007 年,特色:前面板從塑料更新為金屬,「白色」版本改為「銀色」。操作系統的界面調整很大,續航提升很大。

    同時期還發布了第一款 iPod touch、第三代 iPod nano,可能是為了方便區分,這一代 iPod 新增 classic 后綴,現在人們把整個系列統稱 iPod classic。

    第六代 iPod:iPod classic (120 GB)

    發布于 2008 年,特色:取消了上一年 80GB、160GB 的版本,帶來更薄的 120GB 的版本,黑色版本前面板,從原來的「很黑」更新為「灰色」,轉盤還是很黑。

    第六代 iPod:iPod classic 160 GB(2009 年末)

    發布于 2009 年,特色:在保持厚度的基礎上,容量重新回到 160GB。

    iPod classic 的終結

    2009 年 9 月之后,蘋果再也沒更新過 iPod classic,2014 年 9 月蘋果正式宣布終止 iPod classic 產品線。

    iPod mini

    第一代 iPod mini:iPod mini

    發布于 2004 年,特色:顧名思義,相比 iPod classic 它更小一些,有更多顏色,都是黑白屏幕,第一款使用「點按式轉盤」設計的 iPod,第四代 iPod 開始也使用點按式轉盤。

    第二代 iPod mini:iPod mini(第 2 代)

    發布于 2015 年,特色:4 個按鍵上的標簽顏色,和機身顏色一致。

    下圖左邊是第一代 mini,右邊是第二代 mini:

    iPod nano

    第一代 iPod nano:iPod nano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是 iPod mini 的延續,nano 是比 mini 更小的意思,所以 iPod nano 也比 iPod mini 更小,主要是因為 nano 采用了閃存作為存儲介質,而非 mini 的硬盤驅動器。nano 也使用了彩色屏幕,屏幕大小為 1.5 英寸,略小于 mini 的 1.67 英寸。第一代 nano 有黑色、白色。

    第二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2 代)

    發布于 2006 年,特色:屏幕保持不變,正面也采用金屬材質,提升了屏幕顯示效果,提高了續航,更像是 mini 的迷你版,顏色也更豐富了。下圖左邊是第二代 nano,右邊是第一代 nano:

    大概一個月之后,蘋果發布紅色的 iPod nano (PRODUCT) RED 特別版,消費者每購買一臺紅色 nano,蘋果就捐出 10 美金。

    第三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3 代)

    發布于 2007 年,特色:上一次很像 mini,這一次很像 classic,屏幕大小增加到 2 英寸,分辨率為 320x240,整體機身變矮變胖了,顏色也有所調整,系統界面也變化很大,可以看視頻了。

    下圖是第六代 iPod 和第三代 iPod nano 的對比:

    第四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4 代)

    發布于 2008 年,特色:蘋果決定讓它恢復至長條形,屏幕大小和分辨率都不變,就是轉了 90 度,比之前所有 nano 更薄,正面左右兩邊有一個弧度,從頂部看像橢圓形。增加加速計傳感器,可以搖一搖切歌,可以橫屏和豎屏顯示等。

    下圖從左到右分別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 nano:

    第五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5 代)

    發布于 2009 年,特色:屏幕增加到 2.22 英寸,增加后置攝像頭、麥克風、FM 收音機等功能。下圖右上角,左邊是第四代 nano,右邊是第五代 nano:

    第六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6 代)

    發布于 2010 年,特色:拋棄點按式轉盤,采用觸摸屏,1.55 英寸 240x240 分辨率,拋棄了后置攝像頭,體積明顯變小了。

    第七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7 代)

    發布于 2012 年,特色:又恢復長方形,還增加了一個 home 鍵,最薄的 nano。

    第七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7 代,2015 年中)

    發布于 2015 年,特色:顏色變了一點。

    iPod nano 的終結

    2017 年 7 月 27 日,iPod nano 從蘋果官網下架,被正式宣布 game over。

    iPod shuffle

    iPod shuffle 整個系列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任何屏幕,只通過實體按鍵進行操控。

    第一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 :第一款沒有屏幕的 iPod 播放器,用實體按鍵操控,沒有觸摸轉盤,就像一個帶有按鈕的 U 盤。

    第二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第 2 代)

    發布于 2006 年,特色:當時全球最小的 mp3 播放器,內置金屬夾,取消了 USB 接口,有一個 3.5 毫米耳機孔,它和一個外置的底座相連,底座再通過 USB A 和電腦連接,以此進行充電和傳輸數據。2007 和 2008 蘋果主要更新了存儲空間、顏色,他們都屬于第二代 iPod shuffle。

    第三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第 3 代)

    發布于 2009 年,特色:采用 voiceover 技術,能讀出歌名、藝術家、專輯等信息;同樣帶有金屬夾,是不銹鋼夾子,不是第二代的鋁合金夾子;機身取消了暫停/播放/音量調節等按鍵,用耳機進行線控。第一款提供黑色的 shuffle。直接通過 3.5 毫米耳機孔充電,不用 再連接基座。

    2009 年末,蘋果給這代 shuffle 帶來了更多顏色:

    第四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第 4 代)

    發布于 2010 年,特色:變成和第二代差不多的形狀,不過體積更小,重新內置了實體按鍵,12 年、15 年分別更新了一次,不過只是更新了顏色。

    iPod shuffle 的終結

    2017 年 7 月 27 日,iPod shuffle 從蘋果官網下架,被正式宣布 game over。

    看科技視頻,就看科技微訊

    Pod 是蘋果的音樂播放器品牌,主要有 5 個系列:iPod classic、iPod mini、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touch。其中 iPod nano 是用來替代 iPod mini 的,可以把 nano 和 mini 理解成一個系列,就像蘋果突然反悔了,改了個新名稱。

    按不同的系列,回顧各款 iPod 的歷史。

    iPod touch

    iPod touch 產品線比較簡單,不細說了。

    • 第一代:2007 年 9 月,3.5英寸480x320分辨率,128MB內存

    • 第二代:2008 年 9 月,3.5英寸480x320分辨率,128MB內存

    • 第三代:2009 年 9 月,3.5英寸480x320分辨率,256MB內存

    • 第四代:2010 年 9 月,3.5英寸960x640分辨率,256MB內存,A4芯片

    • 第五代:2012 年 10 月,4.0英寸1136x640分辨率,512MB內存,A5芯片

    • 第六代:2015 年 7 月,4.0英寸1136x640分辨率,1GB內存,A8芯片

    暫時沒有第七代,2015 年 7 月之后沒再更新過。第六代 iPod touch 是唯一一款可以升級至 iOS11 的 iPod touch。所有 iPod touch 都木有 touch id。

    iPod classic

    第一代 iPod:iPod(滾動式轉盤)

    發布于 2001 年,特色:中間的轉盤真的可以 360 度「旋轉」,旋轉以選中某個菜單,點擊最中間的按鈕進入下一級菜單,點擊最上方的 menu 返回上級菜單,采用 FireWire 端口。

    第二代 iPod:iPod(觸摸式轉盤)

    發布于 2002 年,特色:中間的轉盤不能「旋轉」,改為觸摸操作,還給 FireWire 端口加了一個蓋子,整體外觀和第一代幾乎一樣。

    第三代 iPod:iPod(基座接口)

    發布于 2003 年,特色:體積大幅減小,把 FireWire 端口升級為后來用了差不多 10 年的 dock 接口,另外所有操作都改為觸摸操作。

    第四代 iPod:iPod(點按式轉盤)

    發布于 2004 年,特色:4 大功能按鍵整合在轉盤上,轉盤依然是觸摸式,4 大功能按鍵則為點按式,即轉盤既能觸摸也能點按。旋轉觸摸轉盤以選中菜單,點擊正中間的按鍵進入該菜單。后續發布的 iPod classic 都采用這種「點按式轉盤」設計,點按式轉盤最先被 iPod mini 使用。

    第四代 iPod:iPod photo

    發布于 2004 年,特色:iPod(點按式轉盤)發布 3 個月后,蘋果發布 iPod photo,這是第一款采用彩色屏幕的 iPod 播放器,屏幕分辨率為 220×176,顧名思義,它可以查看圖片,支持 JPEG、BMP、GIF、TIFF、PNG 這些格式。

    蘋果最初可能想把它發展成一條獨立的產品線,不過 2005 年 iPod photo 被歸入 iPod 產品線中,所以 iPod photo 并沒能像 iPod nano 那樣成為一個單獨的系列,接下來所有 iPod classic 都采用彩色屏。

    第四代 iPod:彩屏 iPod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iPod photo 被正式整合進 iPod 產品線,它沒能成為一個單獨的系列。相比去年,小幅更新。

    第四代 iPod:iPod U2 特別版

    首發于 2004 年,特色:紅黑色,背面印有 U2 樂隊簽名等。

    順便提一下,蘋果一共推出過 4 款 U2 特別版:

    • 第一款:基于第四代 IPOD(點按式轉盤),04年10月

    • 第二款:基于第四代彩屏 iPod,05年6月

    • 第三款:基于第五代 iPod,06年6月

    • 第四款:基于第五代 iPod 升級版,06年9月

    第五代 iPod:iPod(第 5 代)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第一款可以看視頻的 iPod,顯示屏增加至 2.5 英寸,分辨率為 320x240,正面表面變平了,新增黑色版本。

    第五代 iPod:iPod(第 5 代,2006 年末)

    發布于 2006 年,特色:有人把它叫 5.5 代 iPod,增加屏幕亮度,提高續航能力等等。

    第六代 iPod:iPod classic

    發布于 2007 年,特色:前面板從塑料更新為金屬,「白色」版本改為「銀色」。操作系統的界面調整很大,續航提升很大。

    同時期還發布了第一款 iPod touch、第三代 iPod nano,可能是為了方便區分,這一代 iPod 新增 classic 后綴,現在人們把整個系列統稱 iPod classic。

    第六代 iPod:iPod classic (120 GB)

    發布于 2008 年,特色:取消了上一年 80GB、160GB 的版本,帶來更薄的 120GB 的版本,黑色版本前面板,從原來的「很黑」更新為「灰色」,轉盤還是很黑。

    第六代 iPod:iPod classic 160 GB(2009 年末)

    發布于 2009 年,特色:在保持厚度的基礎上,容量重新回到 160GB。

    iPod classic 的終結

    2009 年 9 月之后,蘋果再也沒更新過 iPod classic,2014 年 9 月蘋果正式宣布終止 iPod classic 產品線。

    iPod mini

    第一代 iPod mini:iPod mini

    發布于 2004 年,特色:顧名思義,相比 iPod classic 它更小一些,有更多顏色,都是黑白屏幕,第一款使用「點按式轉盤」設計的 iPod,第四代 iPod 開始也使用點按式轉盤。

    第二代 iPod mini:iPod mini(第 2 代)

    發布于 2015 年,特色:4 個按鍵上的標簽顏色,和機身顏色一致。

    下圖左邊是第一代 mini,右邊是第二代 mini:

    iPod nano

    第一代 iPod nano:iPod nano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是 iPod mini 的延續,nano 是比 mini 更小的意思,所以 iPod nano 也比 iPod mini 更小,主要是因為 nano 采用了閃存作為存儲介質,而非 mini 的硬盤驅動器。nano 也使用了彩色屏幕,屏幕大小為 1.5 英寸,略小于 mini 的 1.67 英寸。第一代 nano 有黑色、白色。

    第二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2 代)

    發布于 2006 年,特色:屏幕保持不變,正面也采用金屬材質,提升了屏幕顯示效果,提高了續航,更像是 mini 的迷你版,顏色也更豐富了。下圖左邊是第二代 nano,右邊是第一代 nano:

    大概一個月之后,蘋果發布紅色的 iPod nano (PRODUCT) RED 特別版,消費者每購買一臺紅色 nano,蘋果就捐出 10 美金。

    第三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3 代)

    發布于 2007 年,特色:上一次很像 mini,這一次很像 classic,屏幕大小增加到 2 英寸,分辨率為 320x240,整體機身變矮變胖了,顏色也有所調整,系統界面也變化很大,可以看視頻了。

    下圖是第六代 iPod 和第三代 iPod nano 的對比:

    第四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4 代)

    發布于 2008 年,特色:蘋果決定讓它恢復至長條形,屏幕大小和分辨率都不變,就是轉了 90 度,比之前所有 nano 更薄,正面左右兩邊有一個弧度,從頂部看像橢圓形。增加加速計傳感器,可以搖一搖切歌,可以橫屏和豎屏顯示等。

    下圖從左到右分別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 nano:

    第五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5 代)

    發布于 2009 年,特色:屏幕增加到 2.22 英寸,增加后置攝像頭、麥克風、FM 收音機等功能。下圖右上角,左邊是第四代 nano,右邊是第五代 nano:

    第六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6 代)

    發布于 2010 年,特色:拋棄點按式轉盤,采用觸摸屏,1.55 英寸 240x240 分辨率,拋棄了后置攝像頭,體積明顯變小了。

    第七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7 代)

    發布于 2012 年,特色:又恢復長方形,還增加了一個 home 鍵,最薄的 nano。

    第七代 iPod nano:iPod nano(第 7 代,2015 年中)

    發布于 2015 年,特色:顏色變了一點。

    iPod nano 的終結

    2017 年 7 月 27 日,iPod nano 從蘋果官網下架,被正式宣布 game over。

    iPod shuffle

    iPod shuffle 整個系列最大的特點是:沒有任何屏幕,只通過實體按鍵進行操控。

    第一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

    發布于 2005 年,特色 :第一款沒有屏幕的 iPod 播放器,用實體按鍵操控,沒有觸摸轉盤,就像一個帶有按鈕的 U 盤。

    第二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第 2 代)

    發布于 2006 年,特色:當時全球最小的 mp3 播放器,內置金屬夾,取消了 USB 接口,有一個 3.5 毫米耳機孔,它和一個外置的底座相連,底座再通過 USB A 和電腦連接,以此進行充電和傳輸數據。2007 和 2008 蘋果主要更新了存儲空間、顏色,他們都屬于第二代 iPod shuffle。

    第三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第 3 代)

    發布于 2009 年,特色:采用 voiceover 技術,能讀出歌名、藝術家、專輯等信息;同樣帶有金屬夾,是不銹鋼夾子,不是第二代的鋁合金夾子;機身取消了暫停/播放/音量調節等按鍵,用耳機進行線控。第一款提供黑色的 shuffle。直接通過 3.5 毫米耳機孔充電,不用 再連接基座。

    2009 年末,蘋果給這代 shuffle 帶來了更多顏色:

    第四代 iPod shuffle:iPod shuffle(第 4 代)

    發布于 2010 年,特色:變成和第二代差不多的形狀,不過體積更小,重新內置了實體按鍵,12 年、15 年分別更新了一次,不過只是更新了顏色。

    iPod shuffle 的終結

    2017 年 7 月 27 日,iPod shuffle 從蘋果官網下架,被正式宣布 game over。

    看科技視頻,就看科技微訊

    說在iPhone之前,蘋果最火的產品是啥?


    那必須是iPod!



    想當年,iPod最火的時候,全球市場份額那可是能去到75%。



    全世界每賣出4臺音樂播放器,就有3臺是iPod。


    可以說,哪怕iPhone最火的時候,也沒達到這個高度。


    然而,現在機哥跑去百度搜了一下,出來的關聯搜索結果是:



    唉,其實不僅蘋果,別的音樂播放器品牌也一樣。可以說,一個時代就這樣過去了。


    So,機哥就想著,怎么才能讓大家看看,當年音樂播放器有多神。


    你們猜,機哥今天搞了一臺什么?!


    機哥經過一番搜羅,竟然搞來一臺全新未拆封的iPod Shuffle 4。



    一看生產日期,好家伙,2012年。


    都快變成古董了。


    可能有機友已經忘記用MP3音樂播放器的感覺,或者壓根不知道音樂播放器能干啥。畢竟智能手機,能100%取代它的使用場景。


    吶,機哥就帶著2021年的大家,穿越回去十幾年前。


    首先機哥碰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導入歌曲。


    現在我們都習慣了QQ音樂、網易云這些流媒體,只要開個會員就能聽歌。


    但當年可是要滿世界找資源,然后再經過千挑萬選后,把自己最喜歡的歌,用電腦上的iTunes軟件,導進去iPod里。


    而今天機哥一把它連接電腦,才發現它只有“2GB”的內存。可以說,也是一個很有年代感的事情了。


    機哥算了一下,大概能塞進四五百首歌的樣子。



    如果問,當年用音樂播放器聽歌,跟現在用手機聽歌,有什么區別的話?


    機哥覺得最大一個差別,就是“珍惜”。


    想起以前,我們會千挑萬選,把音樂播放器里的歌聽到“爛”,一整張專輯都好好品味。


    甚至能說得出來,周杰倫的《擱淺》是專輯《七里香》里的第幾首歌。



    而現在,打開網易云,成千上萬的歌隨我們聽。確實是方便了,但留下深刻印象的歌,好像卻不多了。


    但有一說一,需要連接電腦才能導入歌曲,確實不如用App直接播放方便。所以iPod被iPhone取代,也是必然的吧。


    好不容易導完歌曲,終于可以聽歌啦!


    iPod Shuffle在設計上比較有特色的是,在蘋果logo那一面,它自帶一個夾子。走在路上,可以把它夾在背包、夾在衣服上。



    甚至,雖然體積比Apple Watch還小,但它還有現在被稱為“極其先進”的3.5mm耳機孔。


    好處就是能連有線耳機,音質當然是無線耳機不能比的。


    So,壞處就是缺少藍牙,像自家的AirPods這種無線耳機就不用想了。



    只是,Shuffle這個系列在iPod里,也顯得是個異類,因為它沒有顯示屏。


    可能有機友會說,欸,那怎么選歌呢?


    其實“Shuffle”這個英文單詞,意思就是“隨機播放”。


    當年喬布斯搞這個沒有顯示屏的iPod Shuffle,其實就是想讓大家專心聽音樂,不用被過多的信息打擾到。



    畢竟里面都是經過我們自己千挑萬選的歌,所以很少會出現不斷按“下一首”、“下一首”的情況。


    總的來說,在2021年的今天,機哥再次使用iPod Shuffle,心情是復雜的。


    一方面,它真的好麻煩。


    另一方面,麻煩好像又是一種優點。因為經過一番折騰,會格外珍惜里面每一首歌。


    不管怎么說,iPod Shuffle已經變成歷史了。蘋果在2017年,正式宣布停產。而后續的產品,估計也不會有了。


    目前,蘋果官網在售的iPod,只剩下iPod touch 7。比起叱咤風云的當年,現在真的非常卑微了。



    那iPod的未來,會是個什么樣子呢?


    也許,蘋果也沒有徹底放棄這個產品。


    機哥今年也聽說,恰逢iPod誕生的20周年,蘋果或許考慮推出全面屏版本的iPod touch 8。



    也有網友想象,如果能出一臺支持Apple Music、支持AirPods、支持實體按鍵的iPod,就更加完美了。



    那么,如果iPod真的歸來,機友們會看好嗎?


    只是,連iPod都快更新了,周杰倫你下一張專輯什么時候才出啊……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