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擊@秋葉PPT頭像,私信回復【傳輸】,可以獲取工具使用地址合集!

    在生活、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需要文件傳輸,不管是手機傳給電腦,還是傳給身邊同事,大多數選擇的可能都是微信、QQ 傳輸。

    不過通過微信默認的方式進行發送時,圖片、視頻等文件都會被壓縮,質量大打折扣,而且發送 GIF 時,還默認轉換成了動畫表情,你說氣人不?

    更別說還有文件大小、保存日期的限制,當你過幾天再去找文件發現提示「文件已過期」的時候,簡直欲哭無淚。

    即使換成 QQ 傳輸文件,還得花時間加個好友,在大小和速度上依然有所限制。

    碰到這種情況常常會令人抓狂!

    為了讓大家能夠獲得更好的文件傳輸體驗,今天給大家安利 5 款優質的文件傳輸工具,文末領取工具合集~

    AirDroid:文件傳輸與管理

    使用平臺:全平臺(安卓&iOS、移動端&PC 端)


    傳輸屬性:實時傳輸,不限文件大小,平均速度 3-5m/s


    官網鏈接:https://www.airdroid.com/zh-cn/

    我有好幾臺不同系統的設備,安卓手機、iPad、Windows 電腦,每次我傳輸文件的時候都特別犯愁,看著隔壁蘋果全家桶的 AirDrop 饞哭了都~

    直到我遇見了 AirDriod,它讓我享受到了接近甚至超越 AirDrop 的體驗!

    AirDroid 是一款老牌跨平臺的無線傳輸管理軟件,不需安裝軟件,不需數據線,只需在手機上安裝 「AirDroid」App,在 PC 端僅用網頁即可實現對移動端的文件傳輸與管理。

    我經常會傳一些學習資料到 iPad,并放入專門的文件夾,這個時候我都會直接打開 AirDroid 網頁版:http://web.airdroid.com/。

    在同一網絡下(綁定賬戶后支持不同網絡),用 App 掃描二維碼,連接成功后,就能直接讀取手機的照片、視頻、音樂以及其他文件內容:

    傳輸文件也非常簡單,直接將需要傳送的文件拖入「文件」窗口即可,演示文件大小為 80M 左右,實際耗費 20s,使用中平均速度能達到 3~5m/s,非常可觀:

    在授予相關權限之后,Airdroid 能夠讀取手機上的短信及通訊錄,我們可以直接在電腦上回復短信和撥打電話,不用調換設備而影響工作狀態:

    不過由于系統機制原因,部分功能在 iOS 設備上是不支持使用的,但基本不影響使用體驗,相比 QQ、微信自帶的文件傳輸還是要強上不少!

    如果你正好需要這樣一款手機—電腦跨系統協同工具,那么 AirDroid 絕對值得你下載使用。

    Send Anywhere:全平臺文件共享

    使用平臺:全平臺(安卓&iOS、移動端&PC 端)


    傳輸屬性:有限期 10 分鐘至 48 小時,單次最高 300G,傳輸速度 1-3m/s


    官網鏈接:https://send-anywhere.com/

    AirDroid 更適用于自有設備的文件傳輸和管理,而如果你想進行文件的快捷分享,這里有另外一款軟件推薦給你。

    Send Anywhere,正如它的名字,是一款專注于文件分享的軟件。它的傳輸方式非常多樣,包括「密鑰」、「二維碼」、「鏈接」、「設備」四大方式。

    Send Anywhere 的分享文件操作也很簡單,不需要注冊登錄。我以網頁版為例:https://send-anywhere.com/#transfer。

    直接選中或拖入文件,點擊「分享」會出現密鑰和二維碼,接收文件的一方在 10 分鐘內輸入密鑰,或掃描二維碼,即可下載到被分享的文件:

    注冊賬號后,我們還可以選擇「鏈接分享」,它最多可以保存 48 小時,在這期間可進行多次下載。

    單次文件分享,手機平板等移動端每次可以分享 100G,電腦端一次可以分享 300G!

    相比微信每次的 100M 簡直不要太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下載客戶端之后,注冊賬號綁定設備,你的文件就可以直接分享給你每一個你綁定過的設備。

    分享時無需同時聯網,選中文件后,直接點擊想要發送的設備,另一端聯網后即可自動下載文件:

    iPad 操作演示

    在文件傳輸的操作上,我個人認為它是目前最接近 AirDrop 的軟件!你一定要試試!

    Cute Http File Server:局域網在線網盤

    使用平臺:PC 端(Windows,Mac 和 Linux),移動端支持下載文件


    傳輸屬性:服務開啟后文件實時顯示,大小無限制,速度無限制


    官網鏈接:http://iscute.cn/chfs

    平常在公司里,很多任務都需要協同完成。有了 Send Anywhere 這個工具以后,傳輸文件變得方便多了~

    但是協同完成的項目一多起來,需要同步的文件也變得更復雜,反復發送文件,平白無故地增加了很多的操作成本。

    那,讓你的本地文件夾直接變成在線網盤如何?

    Cute Http File Server 就可以提供這樣的功能!

    這款軟件下載后無需安裝,雙擊點開即可使用。

    首先點擊「添加」,選中想要分享的文件夾,單擊左上角的「開始」按鍵,它就能快速生成一個網址,手機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進入網頁后即可實時查看及下載文件。

    設置好以后,在同一網絡下的設備都可以通過生成的網頁,直接訪問該文件夾,并且支持預覽大部分常見格式的文件,包括視頻、音頻、圖片和 TXT 文檔等等。

    在網頁中,我們可以重命名、上傳及刪除文件,修改與本地同步。同樣,在本地修改后,網頁也可以同步。

    如果擔心避免被他人誤操作,可以在軟件內建立賬戶,進行權限的管理。

    而它的下載速度我簡直吹爆!文件稍小一點根本沒有進度條,大文件平均下來也可以保持 100m/s 的速度,基本可以跑滿寬帶,具體速度根據網速表現會有不同~

    市場上其實有不少多設備文件共享的工具,但像 Cute Http File Server 這樣只有 20M 大小又很實用的軟件,實為少見。

    如果你們公司還沒有建立局域網文件分享的系統,使用這款工具,肯定會讓文件傳輸的效率大幅提升!

    Snapdrop:即點即用傳輸工具

    使用平臺:網頁版,不限設備


    傳輸屬性:實時分享,文件大小無限制,速度無限制


    官網鏈接:https://snapdrop.net/

    當然啦,以上幾款軟件除了 Send Anywhere 可以直接使用網頁版,大多數都需要安裝應用。如果需要臨時在第三方設備使用,再進行一次下載安裝的操作會略顯繁瑣~

    而 Snapdrop 就非常簡單了,只需在同一 WIFI 下進入網頁,它便會自動掃描周邊的設備,點擊設備圖標,選中文件即可開始傳輸:

    稍等片刻,接收方設備即會彈出接受提醒,確認無誤下載即可,下載速度基本達到網絡環境的上限,用「秒傳」來形容,一點也不夸張~

    如果你遇到分享文件無響應的情況,可以嘗試更換瀏覽器,比如:谷歌、Edge 及手機內置瀏覽器,都是可以的哦!

    沒有廣告、無需注冊、不限設備、即點即用,這樣一款僅需網頁就能高效進行文件傳輸的輕量級工具,一定要加入你的收藏夾!

    文叔叔:不限速多功能網盤

    使用平臺:網頁版,不限設備


    傳輸屬性:最長永不過期,單次文件 5G 上限,下載速度無限制


    官網鏈接:https://www.wenshushu.cn/

    上面推薦的幾款工具,都是針對短期內、同一網絡環境下的共享。

    最后,我再分享一款網盤類傳輸工具:文叔叔。它是一款既能長期存儲,又相對限制最少的網盤工具。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看到「網盤」二字就想到「限速」,這的確非常影響使用體驗。

    但是!如果你使用「文叔叔」就完全不用擔心,在各大網盤都在限速的時候,「文叔叔」反其道而行。

    開發者承諾上傳及下載永不限速,在實際測試過程中,3G 大小的文件上傳僅需 1 分鐘,下載也只花費 5 分鐘左右。

    你無需思考速度峰值是多少,你只用考慮寬帶夠不夠快~

    而且「文叔叔」一次支持最高 5G 的文件分享,而注冊后的免費用戶可擁有 20G 的容量,基本可以滿足日常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文叔叔的文件分享還支持發送至郵箱/手機!

    試想一下,你只是想簡單的把某些文件,傳給某人...

    還要先用微信、QQ 加對方好友,再傳文件給他...

    有了這個功能,只需要對方的手機號或郵箱,就可以輕松將文件傳給對方,用于臨時文件傳輸可以說相當便利~

    除了基本的文件分享,文叔叔還有一個「文件收集」功能,同樣是依托于手機號/郵箱,填寫對方的信息后,將會直接發短信/郵件提醒收件人,打開鏈接就能上傳文件。

    這相當于創建了一個公共網盤,在學校用來收/交作業,在公司收集文件等都十分高效~

    「文叔叔」網盤的功能妥妥抓住了我們日常傳輸碰到的常見問題,可謂是一款懶人日拋型網盤。

    喜歡文叔叔的同學,一起去留言區打個卡唄!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看到這里,有些朋友可能會產生疑惑,有這么多工具,究竟哪一款才最適合自己呢?

    我專門整理了一張表格,可以更加清晰地對比各個工具:

    所有的工具本質都是為提高效率而生,希望大家能立足自己的使用需求、場景,選擇最為合適的傳輸工具。

    對啦~

    點擊@秋葉PPT頭像,私信回復【傳輸】,可以獲取工具使用地址合集!

    希望你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款工具哦~

    如有收獲,記得收藏哦~

    一個月前,我們聯合微軟聽聽文檔、iSlide、中國移動和彩云發起了第二屆#我給母校送模板#大賽。508 份優秀作品入圍決賽,最終的 53 個獎項也已公布!

    為了延續大家為母校打 call 的熱情,我們為本屆大賽落選的高校,發起了#iSlide 助力母校模板#投票。

    得票 TOP 30 的學校,將獲得由 iSlide 專業 PPT 設計團隊定制的學校模板一套!

    今天,#iSlide 助力母校模板#投票結果正式出爐啦!

    想知道獲得定制模板的全部 30 所母校?點開鏈接看看吧~

    這30所高校的同學太厲害了,為母校贏得精美PPT模板,有你的嗎?

    班后不少人還沉浸在假期的娛樂模式中,工作沒狀態、領導要的文件丟三落四是常有的事,工作效率更是一落千丈。看著大家都在熱火朝天的工作,工作群里各種交流在家休息也不安穩。請假就是想滿足自己的假期體驗,多在家待幾天陪陪家人,但公司事情越來越多,還沒開工群里就有同事開始對接工作,請假休息內心也是惴惴不安,只能嘆氣現在的工作卷的太厲害。

    日漸增加的工作和假期慢慢會有沖突,特別是春節這種讓人完全沉浸的傳統節日,如何在節后迅速恢復戰斗力提高生產力成了關鍵。你可能沒有想過用iPad工作,其實就是用iPad聯網、使用云存儲服務和各種生產力應用,配置合適的配件,使用iPad辦公并不是一件難事。

    iPad+ToDesk遠程控制,強強聯合,通過“ToDesk遠程控制”做好工作部署,從被人卷到卷別人,中間就隔了一個ToDesk。

    現在,當你在外出差時,可以用iPad+ToDesk遠程控制,遠控公司電腦,開啟輕辦公啦。

    遠途出差或是戶外出行,無論你身處何處,有了ToDesk遠程控制,都可如臨現場。

    新版ToDesk的iOS控制端已經發布,完美適配iPad。不但支持iPad橫屏界面適配,隨心控制遠控畫面放大與縮小。

    還可以外接藍牙鼠標鍵盤,遠程輸入方便高效,不用虛擬按鍵也能遠程操作。

    遠程控制公司電腦時可以直接用“實體鍵盤+鼠標”進行操作。為你的遠程輕辦公加個油!

    遠程公司電腦后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傳輸文件到iPad上,對文檔進行修改和保存 。

    以iPad的輕薄,再加上ToDesk遠程的便捷,以后的出差可以不用背沉重的電腦,遠程協作也可以更加輕松。

    輕辦公模式適用哪些場景

    遠程修圖/視頻剪輯

    比如,使用ToDesk遠程修剪、調整圖片,剪輯視頻,及時記錄每一個設計靈感,高效優化圖稿細節。

    遠程寫代碼

    使用ToDesk隨時隨地寫代碼、改bug、跑算法,無需重新搭建編譯環境,還能及時查看跑算法時故障和死機的情況 。

    遠程維護企業IT設備

    使用ToDesk遠程運維服務器,無需長時間蹲守機房,現場操作,在哪都能快速遠控,大大降低維護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方法

    先在辦公室電腦上安裝ToDesk客戶端(被控端)并登錄賬號,登錄賬號可以解鎖100個設備列表和眾多有用功能。

    出差時帶的iPad上,下載ToDesk主控端并登錄同一個賬號,輸入被控端的【設備代碼】和【密碼】,即可對辦公室的電腦進行控制。

    如果公司電腦無人值守,搭配ToDesk遠程開機功能,還可以遠程開關機辦公室電腦。不必麻煩同事開關機~

    以上技能你get了嘛?

    希望ToDesk推出更多新功能和玩法,也可在評論區留言!如果需要ToDesk iOS版本,可以下載體驗哈。

    ToDesk允許你在假期結束后在家就能開始工作,提前調整工作狀態,用“ToDesk遠程控制”克服假期綜合征,遇上臨時加班也能用它提升工作效率,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偷偷用ToDesk驚艷所有人!

    著 iPadOS 15.4 和 macOS Monterey 12.3 兩個新的 OS 版本的「橫空出世」而來的,是 Universal Control 終于進入大眾視野的好消息。這個去年 6 月即由 Craig Federighi 在 WWDC 2021 上發布并且演示的功能,經歷了無法跟隨初版 iOS 15 和 macOS 12 發布之后,又于 2021 年底正式跳票,此后并無蹤跡 —— 我們都以為它就像 AirPower 一樣即將銷聲匿跡。

    不過,在今天更新的 iPadOS 15.4 和 macOS Monterey 12.3 中,Universal Control 終于在系統中出現,正式和大家見面了。那么,Universal Control 如何打開?怎樣設置?有什么好處、又有什么局限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大家一一道來。

    毫不費力開啟 Universal Control

    根據 Apple 官網腳注的信息,Universal Control 功能適用于以下設備:

    Mac

    iPad

    MacBook Pro(2016 年及后續機型)

    iPad Pro

    MacBook(2016 年及后續機型)

    iPad Air(第三代及后續機型)

    MacBook Air(2018 年及后續機型)

    iPad(第六代及后續機型)

    iMac(2017 年及后續機型)

    iPad mini(第五代及后續機型)

    iMac(27 英寸配備 5K 視網膜顯示屏,2015 年末機型)


    iMac Pro


    Mac mini(2018 年及后續機型)


    Mac Pro(2019 年機型)


    Mac Studio


    兩臺設備均須使用同一個 Apple ID 通過雙重認證登錄 iCloud

    此外,若要無線使用此功能,則兩臺設備均須開啟藍牙無線局域網接力功能,相互之間距離不得超過 10 米(30 英尺),且 iPad 和 Mac 不可共享同一蜂窩網絡或互聯網連接。若要通過 USB 連接線使用此功能,則必須在 iPad 上選擇信任 Mac 設備。

    系統更新至上述版本后,iPad 即可在 設置 - 通用 - 隔空播放與接力 中找到「光標和鍵盤(Beta 版)」的開關。打開它,就完成了在 iPad 上設置 Universal Control 的步驟。

    在 Mac 電腦上,打開 系統偏好設置 - 顯示器,點擊「添加顯示器」旁邊的小箭頭,然后選擇「用作鼠標和鍵盤」下的你的 iPad 名稱,即可設置完畢。此時,iPad 應當已經與 Mac 建立連接,并且顯示在顯示器的面板中。如果 iPad 的位置并未自動進行調整,我們可以通過拖動 iPad 屏幕的方式手動重新排列。

    在 Mac 上可以手動連接 iPad

    在 Mac 電腦上還可以找到一些與 Universal Control 有關的高級設置,包括「移到屏幕邊緣自動連接」,以及「自動重新連接已知的 Mac 和 iPad」。這些設置可以在「顯示器偏好設置」的右下角「通用控制…」按鈕中找到。

    該按鈕可調出 macOS 開啟 Universal Control 的菜單

    建立連接后,我們就已經可以共享兩臺設備連接的鍵盤和鼠標了。此時向一臺設備的屏幕邊緣移動你的鼠標,你會發現鼠標指針已經無縫出現在了你的另一臺設備上,就好像是在使用第二塊屏幕一般。

    鼠標、鍵盤和內容的共享

    在我們的測試中,共享的鼠標和鍵盤似乎并不受限制 —— 只要是連接到這兩臺設備的鼠標和鍵盤,都可以用來控制。我們使用一臺 11 英寸 iPad Pro(第三代)(俗稱 iPad Pro M1)搭配適用于 iPad Pro 的妙控鍵盤,以及一臺 Mac mini(2020,M1)搭配 HHKB 鍵盤、Magic Trackpad 和 Logitech MX Anywhere 2s 鼠標進行測試,測試中兩把鍵盤都可以在 iPad 和 Mac 上輸入內容(這篇文章就是在 Mac 上用 iPad 的妙控鍵盤敲出來的);同時,iPad 妙控鍵盤內置的觸控板也可以控制 Mac 上的鼠標;Mac 上連接的觸控板和鼠標也可以用來控制 iPad。

    在連接體驗方面,無論是使用 iPad 的鼠標鍵盤控制 Mac 還是用 Mac 的鼠標鍵盤控制 iPad,延遲都低到可以忽略不計 —— 就好像在互相使用藍牙鍵盤一般流暢。我是使用無線方式進行測試的,如果使用有線方式,或許操作起來會更加靈敏。

    除了共享鼠標和鍵盤,兩臺設備之間還可以直接拖放一些內容(包括文本、圖片、文件等等)。經測試,我們成功地將 Mac 上的文件拖入 iPad 的「文件」app,也成功將 iPad 上「照片」app 中的圖片和 Safari 中的網頁鏈接等等拖入 Pages。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在不同的設備間直接拖放各類內容。我也嘗試將一個約 300M 的壓縮文件拖入 iPad,在 10s 內就可以完成。不過,在將 iPad 上的照片拖入 Mac 上的 Finder 文件夾時,的確遇到了一些問題。

    將 Mac 上的文件拖入 iPad 「文件」app 時的效果

    可以說,加入內容拖放功能的確為一些跨設備的工作流打開了新方式 —— 比如在 Mac 上處理的圖片可以直接拖移到 iPad 上發送;或者是在 iPad 上拍攝的照片直接拖到 Mac 上的 Word 文檔中;再或者是把 iPad 上的手繪作品拖入 Mac 編輯 …… 等等。這些都是 Universal Control 十分誘人的應用場景。值得一提的是,根據 WWDC 2021 的演示,Universal Control 支持同時控制 3 臺設備 —— 也就是說,內容可以在三臺設備之間進行拖拽轉移。

    目前遇到的問題

    目前在鼠標和觸控板的支持上,還有一些問題。

    • 由于使用屏幕邊緣作為識別兩臺設備的邊界,一些需要依靠邊緣觸發的 iPad 觸控板手勢會因為光標已經移動到 Mac 上而失效,比如側拉的手勢(從 iPad 的右側向外滑動光標)可能會失效。
    • iPad 妙控鍵盤上的觸控板盡管可以在 Mac 上進行常規的點按和滑動等操作,但是目前并不支持多點觸控手勢(三指、四指手勢)。
    • 我的 MX Anywhere 2s 盡管可以控制 iPad 上的光標,但是并不能使用它上面的滾輪進行內容的滾動 —— 滾動的仍然是 Mac 上的內容,或者根本沒有響應。
    • 如果正在一臺設備上使用另一臺設備的外設(鼠標或者鍵盤)操作,此時又使用了這臺設備本地連接的設備,那么就無法立刻直接切換回到另一臺設備的外設,而需要重新將光標從另一臺設備移動到當前設備,仿佛另一臺設備的外設此時突然「失去焦點」。不過,考慮到 Apple 在設計此功能時應該是默認用戶只使用一套鼠標鍵盤,所以這一點可能是 feature 而非 bug。
    • 在 iPad 妙控鍵盤控制 Mac 時,地球儀鍵沒有反應(在 Mac 上無法切換輸入法)。
    • 我遇到了 iPad 和 Mac 無法自動連接的問題,需要我手動在 Mac 的系統偏好設置中進行連接。

    在內容的拖放上,由于 iPadOS 使用觸控板或者鼠標進行拖放的操作本來就不是特別流暢,所以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中規中矩。不過目前還沒有遇到過無法傳輸的問題,只是有些類型的內容無法拖放到特定的 app 中。不得不說,文件拖放的功能比 AirDrop 更為直觀,操作步驟也更少,是一個很不錯的解決方案。

    小結

    本以為可能永久跳票的 Universal Control 在本次 iPadOS 和 macOS 版本的更新中上線,確實讓我驚喜了一把。似乎我已經很久沒有有過這樣期待新功能的感覺。目前的 Universal Control 完成度相對較高,至少控制的部分做得已經算是比較完善,一些細節上的問題可能仍需時日去優化調整。

    總的來說,Universal Control 目前的表現已經十分滿足個人期待。希望后續能夠將其優化得更好、解決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希望以后的 iOS 可以按時提供承諾的功能更新(想什么呢?)

    由于我手頭只有 1 臺 iPad 和 1 臺 Mac,無法測試 3 臺設備之間的 Universal Control。如果你在三臺設備的測試中遇到什么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另外,如果使用 Logi Flow,是不是可以實現從 Windows 到 iPad 的三臺設備控制呢?歡迎有條件的讀者自行測試。

    小彩蛋

    在設置的過程中無意發現:在 Universal Control 連接建立的情況下, iPad 設置 - 通用 - 鍵盤 - 實體鍵盤 - 修飾鍵 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連接到 iPad 的鍵盤包括了以 V 開頭的 Mac 上的鍵盤;Mac 上的「系統偏好設置」中亦然。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