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早期DIY市場中經常會流傳這樣一種表述,即品牌機的穩定性要比DIY更好。情況是否真的如此?
我表示認同。
品牌機(OEM)廠商推出的產品出廠就點不亮,開機就藍屏,這種離譜事幾乎不可能發生,除非運輸途中受損,不然技術員們肯定都“吔屎”長大。
OEM廠商基于每一代CPU平臺雖然可能會推出不同層級的多樣化產品,實際你會發現它們出于成本考量,大多是在2至寥寥數款模具(模板)基礎上通過不同程度的“閹割”從而變換出高、中、低端產品線。CPU不是英特爾就是AMD,只要接口接對就能點亮;內存清一色標準無馬甲普條,參數平庸得不能再平庸,你想讓它出錯都很難。
【2】主板案例
以戴爾為例,我們選取了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基于13代處理器平臺且搭載i5-13400或i7-13700處理器的家用產品靈越3020、主流商用產品成就3020以及面向高端商用群體的Optiplex7000三款機型,你會發現定位完全不同的三款機型搭載的主板幾乎一模一樣,無非擴展接口閹割掉1-2條,內部或背部擴展接口略有差別。像主板布局、CPU供電等設定完全一致,可以看作是同一款方案的不同成本體現。
聯想、惠普、Acer、華碩等廠商同樣采取這一舉措,你別看有些機子機箱外殼長得滿滿“電競風”,實際打開側板內部慘不忍睹,純純敘利亞風撲面而來。
【3】品牌機兼容性強、穩定性強原因分析
【原因1】標配方案屈指可數
上面已經提到,品牌機每一代歸根到底就那么幾個組裝方案,市面上能見到的配置種類也不會很多,它們反復打磨,想出差錯的機會就很少。另外CPU本身沒有“兼容性”一說,只要接口對且BIOS支持,就一定可以穩定支持。顯卡這邊看來看去都是核芯顯卡或者搭配寥寥數款獨顯,大多獨顯還都是公版設計產品。
【原因2】供應商還算給力
正規品牌機(OEM)廠商配件的采購渠道幾乎都是國際知名大廠,甚至不會出現二線廠商,所以配件基本品質還是很值得保障的。再有,OEM廠商本身也是這些配件供應商的大客戶,配件商們可不想失去它們。
【原因3】性能限制多
為了保證“不失控”,品牌機廠商對機子的性能設定非常保守(少部分電競定位機型除外),比如CPU這邊,英特爾、AMD設定的TDP是多少,那么廠商設定的長時運行功耗肯定=TDP。比如一款商用機上了i9-13900(TDP=65W),在零售市場這邊,你可能會為其搭配一張14相以上豪華供電的Z790主板,以便完美發揮其300W的極致性能。
品牌機廠商給你一張4+1相供電的主板,搭配一個最差的下壓式純鋁散熱器,然后穩穩按照英特爾給定的PL2=65W參數運行設定。你以為它會爆炸,實際人家比你300W+超高功耗+發熱的運行狀態穩妥得多,元件受熱老化的速度更慢,只是性能表現會差些。
品牌機廠商選擇內存頻率也很保守,人人都知道低頻內存的兼容性更出色,所以廠商們喜歡用DDR5-4400甚至DDR5-3600這種超低頻條,反正宣傳里面都是DDR5,賬面參數也比DDR4更好看,而且穩得一批。你在DIY機型上出類拔萃用DDR5-6400或更高頻,回頭頻率上不去或者經常藍屏,然后在那里鬼叫兼容性差,XX品牌主板好差或者XX品牌內存顆粒不行。
【4】DIY兼容性差、穩定性差原因分析
【原因1】搭配錯誤
搭配錯誤死翹翹,都直接點不亮,建議回爐重造。
【原因2】垃圾、雜牌混用
以下是我的配置:CPU是i9級的至強E5,主板是全新豪華X79,SSD是海外進口企業級,電源退役前據說能接8張顯卡,內存還支持ECC REG糾錯功能,都這么牛逼了,怎么偶爾藍屏,還不如人家的品牌機穩定?DIY的穩定性就是垃圾!
【原因3】挑戰極致性能表現
內存選超高頻:頻率高,穩定性降低;DIY能力有限,內存品質一般,但也苦苦追求4槽同步高頻;
CPU追求全核滿睿頻:刻意解鎖CPU功耗墻,引發高功耗、高熱量,對其他周邊配件均造成較大壓力,回頭吐槽CPU制造商生產個什么火爐產品;
顯卡選擇豪華OC版:頻率、功耗都顯著高于公版(丐版);機箱散熱有限,導致機箱內部整體溫度偏高。
【原因4】堆料多容錯率低
堆料越多,用的貼片元件越多,出問題的幾率同步提高,這也是為什么高端板卡返修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一張主板點不亮很可能只是因為很不起眼的一個貼片電容故障所致。所以那種品牌機丐中丐低端卡非常耐操,有時候暴力點丟來丟去都不會壞。
【5】總結
品牌機就是象牙塔里長大的平庸乖孩子;DIY兼容機則是“野蠻生長”的品類,可以長得很茁長,也可以是“胎死腹中(直接點不亮)”,天才比比皆是,病態也不在少數。
牌機與兼容機是人們選購電腦中難以抉擇的問題,兩者之間到底誰是誰非一直是人們關心的話題,有人說品牌機質量好可靠售后服務有保障;有人說兼容機價格便宜,升級方便。但是我們選購電腦到底買那種好呢?下面就說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1、選材
品牌機為了取得良好的社會信譽,一般在生產電腦時對于各個部件的質量要求非常嚴格,他們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配件的來源固定,這樣避免了各種假貨、次品的出現。但是,“據說”現在也有一些廠商為了暴利,也會有一些以次沖好的現象發生。
而兼容機在選材中比較隨便,一般按照用戶的想法隨意配置,而且在購買過程中各部件的來源不定,這樣避免不了出現質量的問題,但是,如果具有一定的硬件辨別能力,在挑選過程中多加小心,這種情況是可以避免的。
2、生產
品牌機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專家的嚴格測試、調試以及長時間的烤機,這樣避免了機器兼容性的問題,在用戶以后的使用過程中因兼容性而出現的問題將會少的多。
兼容機是按照用戶的意愿臨時進行組裝的,雖然有時也會進行一定的測試,但畢竟沒有專業的技術和檢測工具,而且烤機的時間有限,以后出現問題的幾率肯定要比品牌機高。
3、價格
買電腦重要的一點就是價格問題了,由于品牌機在生產、銷售、廣告方面避免不了要花費很多的資金,因此它的價格肯定比兼容機的價格要高。
兼容機由于少了上面的種種開支,價格就可想而知了。
4、售后服務
品牌機為了提高銷售和知名度,都有自己良好的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渠道,這樣在用戶以后出現問題時就會很快的給予解決。
由于兼容機購貨渠道不固定,如果在一些小公司買,過一段公司倒閉了,那上哪里找售后服務呢。
5、升級
牌機由于要考慮穩定性,一般它的配置固定,有的甚至不讓用戶隨意改動,近期各大公司推出的低檔機器中,大部分都采用了整合主板,這對于以后用戶的升級非常的不利。
兼容機的配置比較靈活,可以按用戶的想法隨意組合,所以以后升級將會方便一些。
知道了兩者的特點,那么選購哪種機器就一目了然了。對于那些硬件知識不熟,機器出現問題不會解決但有一定資金的用戶可考慮買品牌機;對于硬件知識豐富,有選購經驗且會處理軟硬件問題的用戶可買兼容機;要是硬件也不熟,資金又有限,我勸您還是先不要買電腦,不如去租一臺,等條件成熟再去買。
今城市里的新型網吧,已經不是 80 后記憶中可以廉價“通宵”的地方,而是跟電影院一樣的休閑享受之地。為了跟已經走向消亡的“網吧”做出區分,聰明的生意人啟用了新詞——網咖(網絡咖啡館)。按照互聯網圈常見的總結方式,這是從網吧 1.0 時代進入了網吧 2.0 時代。
兼容機(組裝機、DIY電腦)或許也在經歷著同樣的過程。而在這個不為人知的過程背后,有個人盡皆知的推動者——英特爾。嗯,就是那個因為 PC 銷量逐年衰退,又沒在移動設備上取得成功,所以被傳媒廣泛質疑的全球芯片巨頭。
用衰退來概括 PC 產業并沒什么錯。但是,整體的衰退不代表局部沒有故事發生,比如在游戲電腦領域,就熱鬧得不要不要的。而兼容機的復興,恐怕也出乎大部分人的預料。
80后自己組裝或找人組裝過的兼容機,早就在市場上沒了聲音。但是如今,面向設計師這個高端細分市場的兼容機,逐漸開始嶄露頭角。
近日,英特爾在北京成立了首家“設計及攝影體驗中心”,專門面向設計師群體提供新型的兼容機體驗。門店的運營方叫“奧普雷斯科技”,是英特爾多年來的渠道合作伙伴。他們在門店中展示面向影視后期、設計裝潢、平面設計、VR體驗和聚合渲染等六個行業的組裝電腦,每個行業都提供一個供參考的配置機型。英特爾稱,他們深入設計師人群,總結出設計師在使用電腦過程中的核心痛點,然后有針對性地推出一系列設計師電腦。運營方則說,他們的每種機型配置都經過了嚴格測試,保證是最優的解決方案。
既然配置單是透明的,設計師們為什么不自己組裝,而要購買“奧普雷斯科技”生產的兼容機呢?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雷鋒網,動手意愿強的用戶依然可以自行DIY,但他們提供了從硬件到軟件(跟 Adobe 有合作)在內的完整解決方案,尤其在硬件上,有專門的工程師進行測試,追求最優解,而不是最高配置。此外,該工作人員強調,自行DIY的成本不會比他們提供的兼容機更低。
細分市場,尤其是高端PC的細分市場,是英特爾想要提振PC銷量的方式之一。在這個PC品牌商們暫時還看不上的市場(大部分都有專門的游戲電腦子品牌,但沒有設計師電腦子品牌),專業領域的兼容機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