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坑一加手機以來,我的主力機型也從iPhone升級到一加Ace pro,直到最近再次升級到一加11,一加11采用了驍龍8 Gen2+LPDDR5X+UFS4.0三劍客組合的頂級配置和誰都能打,特別是內置的5000mAh超大電池和長壽版100W超級閃充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一加11采用了ColorOS13系統,自研內存基因重組技術,配合16GB大內存使用時可謂是" 隨心所欲 ",開很多應用都不卡。
其實促使我從果機轉到安卓的原因之一就是跨設備文件傳輸的便捷度,由于自用win,每次手機拍攝的照片傳到電腦上十分麻煩,無線傳輸采用微信會有壓縮,而有線傳輸則需要借助愛思助手或者iTunes,安卓機就沒有這樣的煩惱,插上數據線傳輸很方便。
一加系列手機除了可以有線傳輸外,官方還提供了跨屏互聯功能,PC端下載軟件后就能直接跨設備傳輸文件和照片,十分的方便,我在官網也找到了跨屏互聯的支持機型,包含一加數字系列和Ace系列。
一加11開啟跨屏互聯十分簡單,由于跨屏互聯已集成在ColorOS里,PC端打開軟件后并在手機中開啟跨屏互聯就行,雖然官網中暫未列出支持一加11,但實測一加11可以正常使用。
連接后我們就能在PC端看到一加11同步的屏幕顯示了,通過PC端的鼠標可以直接控制手機,無論是查看短信還是開啟應用都是非常的流暢的,基本上沒有延遲。
除了操控手機屏幕,通過跨屏互聯可以直接將手機里的照片拖拽到桌面上,同時也能將PC端的文件快速拷貝到手機中,這種相互拖拽直接拷貝的功能對于跨設備傳輸十分方便。
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pp覺得跨屏互聯除了可以共享桌面、傳輸文件外,在使用某些APP發布內容時就非常方便。由于網頁版編輯功能的限制部分內容只能在手機端編輯,這對于習慣PC端創作的用戶就有些不便了,這時使用一加11投屏后就能在PC桌面進行創作,筆記內容的編輯就很方便了。
此外,手機上收到的通知,電腦上立刻就能看到,借助跨屏互聯我們就能快速回復手機上的微信以及短信等信息,辦公時再也不用拿起手機回復消息,摸魚和辦公兩不誤。
通過一加11搭載的ColorOS,除了在換機時可以一鍵數據遷移以及跨屏互聯,內置的屏幕共享功能也能讓他人看到我們的手機屏幕。屏幕共享功能平時看似沒什么作用,但實際使用上用處極大。對于老年人來說,通過屏幕共享功能可以快速且直觀的解決他們的用機問題,例如通過分享屏幕可以告訴他們怎么下載APP或對手機的部分功能進行設置,而這也是通過視頻和語音無法辦到的。
總得來說,一加11搭載的ColorOS 13整體流暢性非常不錯,跨屏互聯功能對于有跨設備需求的用戶來說非常好用,特別是傳輸視頻和照片時再也無需使用有線連接的方式極大的提升了使用體驗;辦公時通過PC端查看手機信息也讓我們可以暫別手機安心工作,摸魚時通過PC端看手機也更加放心···
以上,我是pp,下次見咯~
暢聊數碼新品#
作為一名中年自媒體人,對手機的關注點并不在于跑分和游戲,更多是拍攝和日常使用細節,沖著一加12的哈蘇相機和無線充電果斷換(蹭)新(熱)機(度)。
下面分享一周來的真實使用體驗與量化測試,細節比較多,應該能對想入手一加12的朋友有所幫助,歡迎點贊收藏打賞三連,由于平時時間有限且評論區溝通效率低,有復雜問題咨詢請單獨聯系。
防止有人說蹭新機熱度都不上心,先放一下目錄,主要聊聊真實的日常體驗,大家可以按需跳轉觀看。
給懶得看完的朋友做個總結:
?? 一加12是標準水桶旗艦機,各項配置都拉滿了,并沒有因為沒叫“pro”對硬件做閹割,無線充電、WiFi7、NFC和紅外這些都做了保留,適合當做主力機使用。
?? 我個人體驗下來,比較大的亮點是拍攝,雖然會有人說拍出來的比較素,實際上出片細節很不錯,適合自己后期,下文有后期前后的樣張對比。
?? 小功能升級比較多,重點表揚Windows的手機連接功能,比之前的跨屏互聯強太多,支持電腦單獨開App使用,強烈建議生產力用戶試試。
在12號ColorOS系統更新后,32位App也能用了,不用擔心兼容性問題。
為群里的手游發燒友做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和原神的量化測試,特別是原神,分別做了極致畫質和長時間游戲測試,表現不錯,感興趣可以看下。
相信大部分手機玩家應該都知道了,這里簡單說一下重點參數:
● 售價:12+256售價為4299元,16+512售價為4799元,16+1TB售價為5299元,24+1T售價為5799元。
● 性能:高通驍龍8Gen3處理器,8核+3.3GHz最大主頻,顯卡為Adreno750,支持第四代AI算法,運行內存為高頻低功耗LPDDR5X,存儲內存為UFS4.0。
● 屏幕:屏幕為京東方2K+120Hz屏,康寧大猩猩Victus2玻璃,100%DCI-P3色域覆蓋,峰值亮度4500nit(均值1600nit),2160Hz頻率PWM(中高亮度類DC調光),超薄光學指紋解鎖方案。
● 攝像:哈蘇影像系統+OPPO Find系列同款算法,主攝為5000萬的索尼LYT808,6400萬潛望式長焦,廣角為4800萬索尼IMX581,前攝為3200萬索尼IMX615。
● 續航:電池容量為5400mAh,有線充電最高支持100W快充,無線充電最高支持50w快充,并且支持10w反向無線供電。
● 傳輸:無線支持WiFi7(2x2MIMO)協議,最大帶寬為2401Mbps,USB協議則是USB3.2Gen1,最高傳輸速度為500MB/s,藍牙協議為5.4,支持紅外和NFC。
● 其他:基于安卓14的ColorOS14系統,定制升級版超大 X 軸線性馬達0916Turbo,雙揚聲器+雙麥克風,支持杜比全景聲,支持IP65級防塵防水,支持雨水觸控。
整體配置沒有短板,甚至超越了某些pro機型,主要升級重點還是在游戲和影像這倆場景上上,無線充電等小功能的回歸也相當實用。
由于寫文的時候已經用了一段時間,外加硫酸手,所以這段看著手機使用痕跡比較嚴重,
1?? 屏幕
曬一下配件全家福,包含手機本體、100W快充頭+A-C快充線、手機殼以及貼紙卡針這些配件。
一加12這塊3D AMOLED屏幕的分辨率為3168*1440,色域覆蓋達到100%P3,所以整體觀感還是很不錯的,前置挖空只能說看個人喜好,對我個人而言沒啥影響。
變化比較大的是超薄指紋解鎖,相比低成本的短焦指紋方案位置要更偏上一些,用習慣短焦指紋的用戶可能需要適應時間,就更高效+安全的識別體驗而言是值得的。
單獨說下震感,輸入文字時就能明顯感覺到這組瑞聲科技0916Turbo馬達的強勁,一加宣發是天花板級別,這個馬達真的很正,光打字就有不錯的手感,游戲玩家應該會有不錯的體驗。
2?? 按鍵
一加12操作上的另外改變是將電源鍵和音量鍵全部放在右側,這兩組按鍵的使用率確實比較高,放一起能提升操作效率。
三段式按鍵則被設計在左側,不知道你們的使用率如何,我自己基本上一年能用到兩三次就不錯了,經常開會的朋友應該是剛需。
紅外模塊在手機頂部,搭配萬能遙控這類App控制空調電視之類的家電還是比較方便的,雙揚聲器+麥克風的一組也在頂部。
SIM卡槽、Type-C接口和另外的揚聲器+麥克風則在底部,無線充電會在下面實際體驗部分單獨測試,這里就不水字數了。
3?? 握持
背部材質雖然是玻璃,觀感上則有磨砂的感覺,整體克重為220g,有些人吐槽會重一點,我個人覺得還行,畢竟各家pro機型比它還重10克,塞進5400毫安電池肯定是要重些的。
送的原裝保護套則是硅膠材質,不是那種清水殼,手感不錯,不過非常不耐臟,特別是我這種硫酸手,很容易給盤油了,有潔癖的朋友可以自行后買第三方手機殼。
4?? 相機
相機是我入手的最大原因之一,畢竟做自媒體不可能一直拿相機吧,索尼LYT808主攝和潛望式長焦是我看重的,拍照質量OK就行,攝像頭模組很大,做得也確實精致,那顆哈蘇H標看到沒?
相比比較油膩的米系,一加直出的照片都比較干凈、非常真實,可能會有人覺得太淡,但真的更適合后期處理,下文也會有直出+后期照片,大家可以參考下,直接用圖說話更說服力。
這里使用主流跑分工具進行量化測試,說一下測試環境:
● 測試時室溫為14°左右,溫度會對跑分有很大的影響。
● 測試時已安裝了常用軟件,并非全新裸機,對應是正常使用性能。
● 測試使用的是16+512版本,不同雙存的手機跑分亦會有差別。
● 測試網絡環境:雙卡雙5G+wifi。
1?? 整機跑分
首先是安兔兔跑分,左圖是常規模式,右圖是高性能模式,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常規模式總分為2030027/高性能模式總分為2120170
● 常規模式CPU分為438386/高性能模式CPU分為482208
● 常規模式GPU分為853762/高性能模式GPU分為899316
● 常規模式MEM分為405898/高性能模式MEM分為397283
● 常規模式UX分為331981/高性能模式UX分為341363
可以看到,開啟類似電腦超頻的高性能模式+降低設備溫度后,一加性能可以直接飆升4.4%,下文的游戲測試環節也會有量化數據對比。
其次使用魯大師跑分,使用高性能模式,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總分為1610956
● CPU分為484330
● GPU分為647868
● 內存分為133674
● 存儲分為345084
最后是Geekbench6和3DMark(WildLifExtreme),使用高性能模式,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Geekbench6單核分為2186,多核分為6719。
● 3DMark總分為5065,平均幀數為30.30。
2?? 存儲跑分
內部存儲測試使用SDCardTest和CPDT,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使用CPDT,平均順序讀取速度為1200MB/s,平均順序寫入速度為894MB/s。
● 使用SDCT,平均順序讀取速度為1315MB/s,平均順序寫入速度為2174MB/s。
外部接入USB3.2Gen1的OTG U盤,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使用CPDT,平均順序讀取速度為69.5MB/s,平均順序寫入速度為109.6MB/s。
● 使用SDCT,平均順序讀取速度為168MB/s,平均順序寫入速度為258MB/s。
3?? 無線測試
搭配華碩八爪魚7測試了一下WiFi7,可以正確使用BE協議接入路由器,受限于2x2MIMO,實際可用帶寬是2401Mbps,相比同價位手機的1200Mbps高出一倍。
實際跨設備傳輸數據需要看路由器以及其他終端的網絡性能,這里測試到萬兆NAS上的可用帶寬為1341/957Mbps,當然這是沒有MLO的情況下,期待MLO開放后的表現。
這段測試項目是我自己用的比較多的地方,包含充電、拍攝、雨天使用、跨屏互聯以及游戲五個場景。
1?? 充電配套
無線充電是我升級一加12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加和Oppo原裝50W就不測了,這段測試主要針對的是第三方充電設備。
首先是充電頭和充電線這倆耗材,這里用的是綠聯閃電π套裝搭配一加50W無線充電器,實測無線充電可以穩定在40W左右,雖然比滿額50W要差點,但也算不錯了。
另外測試了下Qi協議的貝爾金/雷蛇無線充電器,都可以充,但功率只有20W,并且必須對的非常準才可以充電,想要更舒適的充電體驗,建議老老實實上一加或Oppo的原裝貨。
2?? 相機拍攝
正如上文所言,一加12拍攝出來的原片比較貼近真實,而且支持RAW無損模式,盡可能保留多的細節,直出可能沒那么吸引人,但更適合自己做后期,這里放生圖與后期的對比。
PS:發布平臺本身就存在二壓,不同電腦/手機屏幕的素質也不同,下圖僅供參考。
室內人像(貓頭)。
室內近物。
戶外遠景。
戶外近物。
戶外動物。
戶外植物
3?? 水漬測試
作為一個每天堅持擼鐵+夜跑的油膩蝦頭大叔,在意手機防水性能應該很合理吧?特別是夏天,擼完鐵一身汗的時候,汗水滴在手機上觸摸可能就失靈了。
實際使用就是如下圖所示,有水漬在屏幕上也能正常解鎖使用,當然水漬太多的話操作起來沒那么順暢,下雨天或者特殊情況還是能解燃眉之急的。
4?? 電腦互聯
有一說一,一加/Oppo系的跨屏互聯軟件沒那么好用,但是,比較有牌面的來了,微軟對Oppo系等手機做了單獨的支持,一加也算在內。
使用微軟手機連接功能比較簡單,手機和電腦都開啟Windows連接功能,同一WiFi下根據提示掃碼配對即可。
實際頁面如下圖所示,頁面非常清爽,支持查看手機本身狀態、通知、App等等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鍵鼠控制手機,相當方便。
最狠的是電腦上打開App是完全不影響手機的,可以在電腦上刷某音的同時手機做拍照等工作,非常推薦大家試試。
5?? 游戲體驗
和上文的跑分一樣,這里依舊分別對手機的兩種模式進行測試,數據統計從程序啟動到游戲結束,平均分會略低一些,具體看曲線圖,左圖是常規模式,右圖是高性能模式。
特別說明,和平精英這些和一加深度合作的游戲,在開啟電競模式+幀率基本穩在90/120幀一條線,所以下面的測試都是將畫質可選項全部拉滿,同時也給了大家高幀數的配置。
首先是MOBA游戲王者榮耀,使用極高畫質默認預設,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正常游戲幀數為120左右。
● 常規模式平均幀數為98.283 / 高性能模式平均幀數為112.591。
● 常規模式平均幀生成時間為9.3ms / 高性能模式平均幀生成時間為8.7ms。
如果要穩定120幀的話,請選擇高清畫質+開啟電競模式。
其次是FPS游戲和平精英,使用超高清畫質,穩如一條直線,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正常游戲幀數為40左右。
● 常規模式平均幀數為37.420 / 高性能模式平均幀數為39.088。
● 常規模式平均幀生成時間為25.1ms / 高性能模式平均幀生成時間為25.0ms。
如果要穩定90幀,請選擇高清畫質+90幀,游戲助手可以開啟電競模式。
第三是RPG游戲原神,使用極高畫質默認預設,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正常游戲幀數為59左右。
● 常規模式平均幀數為55.471 / 高性能模式平均幀數為58.467。
● 常規模式平均幀生成時間為16.9ms / 高性能模式平均幀生成時間為16.8ms。
針對群里原神玩家做了額外測試,首先是極致畫質的游戲體驗,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 可以調整的選項全部拉滿,高性能模式平均幀數為55.563,復雜場景偶有降幀,常態60FPS。
其次是持續游戲測試,畫質不變的前提下進行45分鐘游戲,包含大地圖和兩個副本,測試結果如下日常圖所示:
● 平均幀數為57.644
● 平均幀生成時間為16.8ms
● CPU利用率在50-75%
● CPU溫度在45-60°
● GPU溫度在40-50°
無論是溫度控制還是CPU穩定性,一加12都表現的比較出色。
6?? 總結
一加12的產品力確實對得起它十周年旗艦之作的頭銜,硬件拉滿的同時還加了不少實用設計,屏幕、影像、續航、散熱、馬達、WiFi7和無線快充、紅外遙控、杜比視界、nfc等這些,非常全面的水桶旗艦,軟件則支持Windows互聯和游戲優化助手等,名字沒有叫pro,產品卻可以跟一眾pro叫板。
日常列一下本文使用到的設備。
1?? 手機丨一加12 16+512
簡介:本文核心,不再贅述。
2?? 無線充電器丨一加 AIRCVOOC無線閃充
簡介:一加和Oppo通用,比較好的是自帶風扇,可以解決無線充電帶來的發熱問題。
3?? 充電頭丨綠聯140W氮化鎵充電器套裝
簡介:由于一加使用的是私有協議,用這款充電頭直接線充其實只有10W,但比較神奇的是可以搭配一加原裝無線充電快充,可入。
0月13日,一加正式發布一加9RT智能手機。一加認為,所謂的“性能旗艦”應該是性能+旗艦,僅有處理器參數,但犧牲掉質感、屏幕、相機和使用體驗的手機只能是性能手機,而不是性能旗艦。
一加9RT就是一款“加料旗艦”,它集驍龍888、120Hz三星E4 OLED直屏、旗艦傳感器IMX766主攝、65W超級閃充和4500mAh大電池和ColorOS 12系統于一身,無論性能,影像、設計核屏幕都滿足旗艦的標準。下面,咱們就來進一步了解一下這款新品。
經典設計語言的延續
一加9系列的外觀風格相似。作為該家族的新成員,一加9RT延續了“瞳孔屏”設計,1600萬像素攝像頭被嵌入到了屏幕左上角的小孔內,而COP封裝的柔性屏也帶來了更窄的下邊框,整機的屏占比極高,點亮屏幕后視覺上的沉浸感非常出色。
一加9RT采用了AMOLED材質屏幕的直屏設計,2.5D弧面恰到好處,不易誤操作,還能自己更換鋼化膜(出廠也貼膜,只是軟膜的耐劃性一般)。
這款產品的厚度只有8.2mm,重約198.5g,3D曲面后蓋的邊框弧度采用137.5°黃金鈍角設計,在保持纖薄的同時更貼合手掌,長時間持握也不易引起手腕的疲勞感。
一加9RT此次提供了駭客銀和暗物質兩種配色,其中駭客銀配色采用第三代漫反射工藝,結合一加獨家研發的左右漸變紋理,在解決指紋問題的同時,還帶來了更通透的光澤表現。
暗物質采用了第二代絲綢玻璃工藝,擁有類似絲綢反射觀感與細膩觸感,手感更加絲滑不粘膩。
過段時間一加9RT還會推出青空結界配色的特別版,整個后殼的光線由中間漫反射過渡到兩側高亮,煥發出通透、柔和、豐富的光澤。
一加9RT的鏡頭模組依舊位于后蓋的左上角,采用雙主攝設計語言,每個鏡頭還配備了亮銀色的包邊,結合磨砂金屬的鏡頭蓋板顯得極具科技感。
又見性能鐵三角
作為一加9家族的第四款成員,我們不妨拿一加9RT和家族前輩們做一番對比:
一加9家族配置表
總體而言,一加9RT的定位介于一加9標準版和一加9R之間,它的整體配置更趨近于前者,只是后置攝像頭規格有所降低,但相應的售價也更低,而且還首批搭載ColorOS 12系統,散熱設計和網絡信號等方面也有所改良,更具市場競爭力。
具體來說,一加9RT搭載了6.62英寸E4材料的三星AMOLED屏幕,擁有100% DCI-P3廣色域覆蓋,還能手動切換色彩模式,開啟視頻超清增強和視頻色彩增強功能,前者可以顯著提升視頻內容的清晰度,后者則能通過SDR轉HDR技術讓視頻色彩更生動,而它們均已支持時下主流的視頻類APP,不怕沒有相關的視頻資源。
屏幕刷新率和色彩模式設置
視頻色彩增強支持SDR轉HDR技術
視頻超清視頻可改善視頻清晰度
一加9RT的屏幕還支持300Hz硬件觸控采樣,在游戲場景中還能進一步提升到600Hz,可以帶來更暢快靈活的游戲操控體驗。
此外,這款產品前后都配備了光線傳感器,結合更智能的調節光線算法,可減少用戶眼睛長時間注視屏幕的不適感,而次像素渲染的加入極大優化了用戶的閱讀體驗感。
一加9RT搭載了高通旗艦級的驍龍888移動平臺,和LPDDR5+UFS3.1一起組成了“性能鐵三角”,而且還重新設計了手機內部結構和散熱路線。
簡單來說,一加9RT采用五重散熱材料立體散熱,VC散熱面積比一加9增加59%,散熱效率相較于一加9提升了20%,在玩《原神》等手游時可以獲得更穩定的幀率表現。
安兔兔和魯大師測試截圖
PCMark和閃存性能測試
GeekBench測試截圖
3DMark測試截圖
而且此次一加9RT還針對原神在流暢與溫控上著手優化,通過GPA無極穩幀,CPU智能調度和渲染優化策略等,玩起原神的感覺比早前的一加9 Pro還要出色。
原神游戲支持極限穩幀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一加9RT還引入了電競3Wi-Fi天線系統,它能智能切換不同場景,有效降低橫握場景下的網絡延遲,大幅提升Wi-Fi連接速度和網絡穩定性。
一加9系列的電池清一色都是4500mAh(雙電芯),一加9RT自然也不例外,65W超級閃存能在30分鐘內充滿全部電力,在使用USB PD充電器時還能觸發33W的PPS充電協議,這也使一加9RT在搭配更多型號的充電器時都能獲得不錯的快充體驗。
索尼IMX766領銜的三攝矩陣
一加9RT的前置攝像頭依舊是1600W像素的索尼IMX471傳感器,支持1080P@30FPS的視頻拍攝和延時攝影,以及屏幕補光、逆光模式、逆光自拍HDR、AI美顏、自拍超級夜景和人像模式等功能。
一加9RT的后置主攝型號為索尼IMX766,這是一顆5000萬像素的CMOS,且擁有1/1.56英寸的“大底”,等效單位像素尺寸可達2.0μm,結合OIS光學防抖和全新研發的夜鷹夜景系統,可以拍出清晰純凈的夜景照片。
一加9RT還配備了1600萬像素的超廣角和微距鏡頭。支持一億超像素算法(多幀融合實現)模式,擁有超強視頻拍攝能力的DOL-HDR,且支持全像素全向對焦和OIS+EIS視頻雙防抖、視頻三麥追焦等功能,可大大降低畫面晃動感,動態捕捉更靈敏。
下面是一加9RT的拍攝樣張:
普通模式
超廣角模式
普通夜拍
夜景模式
1X模式
2X模式
5X模式
10X模式
首批搭載ColorOS 12系統
和家族前輩相比,一加9RT出廠便以預裝ColorOS 12系統,新版系統除了對圖標、界面進行了全新設計,帶來了量子動畫引擎和AI自流暢引擎以外,在設計、智能體驗、PC互聯、隱私保護等也迎來全面更新,高達1000多項新功能和優化更新,可為用戶帶來輕快流暢且智能安全的系統體驗。
一加9RT預裝ColorOS-12系統
暗色模式下的豐富設置功能
豐富的隱私設置
高性能模式可以讓處理器滿血釋放性能
一加9RT支持杜比全景聲功能
經典的閃回鍵功能也被保留了下來
豐富的特色功能
自由浮窗甚至可以將游戲浮窗臨時跳出操控其他
自由浮窗功能非常靈活,可以從側邊隨時呼出
小結
作為“加料旗艦”,一加9RT的表現在我們的預期之內,換成驍龍888移動平臺和LPDDR5+UFS3.1的鐵三角組合后,其性能較之一加9R有了大幅提升,在散熱、信號和系統體驗方面更是超越了一加9,疊加更低的起始售價,非常適合預算有限但又追求頂級性能的游戲玩家。
對了,和一加9RT一起發布的還有全新的真無線降噪耳機一加Buds Z2,該產品延續了Buds Z的經典時尚設計,保障輕盈和佩戴舒適的同時,在降噪功能、音質、續航、智能交互等功能上做出全面的升級。
一加Buds Z2新增主動降噪功能,內置11mm動圈單元,在搭配一加9RT及其它支持杜比全景聲的手機使用時,可以讓用戶感受到全方位縈繞的聲音,體驗卓越的聲音細節、層次感和真實感。續航方面,一加Buds Z2擁有38小時持久續航,并支持有線快充,免除用戶電量焦慮。
一加9RT與一加Buds Z2已經于10月19日在歡太商城、京東商城、天貓旗艦店、蘇寧、一加授權門店等線上線下全渠道開售,一加9RT起價3299元,Buds Z2的售價價則是499元,感興趣的童鞋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