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里在用的那臺筆記本電腦,平時就是處理文檔、編輯表格、看看學習資料這些常規操作,配置嗎還能再跑個一年半載的,奈何用起來總是被嫌齊屏幕小、速度慢,看著費勁吧,關鍵時候還有點卡,看來也是到了該換的時候。

    對比了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一體機,這次把升級目標鎖定在了一體機電腦,型號選了臺電C24 Air A8C,好處是真的節省空間,有電源的位置基本都能用,趨近于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需求如開篇提到的,所以性能不必多慮。

    開箱曬物

    網購下單到貨,臺電C24 Air A8C的外包紙箱在運輸過程中保護得很到位,基本就是出廠的狀態,幾乎沒有磕碰,對于網購同款產品的用戶可以放一百個心了。

    臺電C24 Air A8C是一塊23.8寸屏,外包紙箱尺寸大概也就比一款筆記本電腦的外包紙箱尺寸大一圈,份量倒是有的,從外包裝可以獲取到一體機的部分信息。

    拆箱碼出配件,先是AC適配器和電源線,電源線是臺式電腦通用的那種線,電源適配器算是專屬配件了,輸出參數是12V/4A,也就是可以輸出48W的功率。

    再往里是一體機的鋁合金底座,在手里顛了下,能感覺出份量很足,剛性足夠給一體機提供支撐了,需要自行動手裝一下,也就是擰一顆螺絲的工作量。

    配件中的螺絲按照用途分裝在不同的自封袋里,除了剛才提到的底座螺絲,還有硬盤螺絲和立柱螺絲,有點小遺憾的是沒有附帶螺絲刀,要不就真的能實現開箱即裝即用的效果了,建議臺電給安排一把螺絲刀。

    繼續往里就是臺電C24 Air A8C一體機本機了,外觀是黑色的機身,整機完全就是一臺顯示器的既視感,將其余剛才裝的底座連接并固定,到這步基本就完成了98%的裝機流程。

    入手一體機除了節省空間,另一個點就是線少,臺電C24 Air A8C配備了一套無線鍵鼠,這樣看來,明線也就電源線那么一根了,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擺脫了“線“束的狀態么。

    硬件參數

    開機進入系統,通過查看系統基礎信息可以看到,臺電C24 Air A8C搭載了AMD-7410 APU處理器+8GB內存+64位Windows 7操作系統,Windows 7自帶的性能評分3.5,在1.0~7.9的中部區間。

    在設備管理器里可以看到硬盤、網卡、顯卡的型號和參數,硬盤是一塊臺電256GB SSD,網卡是一塊支持WIFI的無線網卡,顯卡是APU集成的Radeon R5,至于詳細的硬件信息可以看下文硬件拆解部分。

    直接上魯大師跑一下,魯大師正式版可以識別出臺電C24 Air A8C更詳細的硬件信息,電腦綜合性能得分為118009分。

    使用CPU-Z、GPU-Z、CrystalDiskMark對處理器、顯卡、硬盤進行測試,四核四線程AMD A8-7410處理器的TDP是15W,工藝是28nm,二級緩存有2MB。

    APU內置了AMD Radeon R5系列顯卡,工藝同樣是28nm,DDR3顯存,帶寬是12.8Gb/s。

    用CrystalDiskMark測得數據,連續讀取速度為483.47 MB/s,連續寫入速度為474.19 MB/s。

    接下來使用魯大師正式版對臺電C24 Air A8C進行功耗和發熱的測試,屏幕80%亮度+約22℃室溫,待機狀態下,CPU的溫度維持在56℃,顯卡的溫度維持在68℃,主板的溫度維持在43℃,風扇轉速2571轉/分鐘。

    烤雞10分鐘后的溫度也不高,CPU的溫度可以壓制在61℃,顯卡的溫度可以壓制在75℃,主板的溫度可以壓制在44℃,風扇轉速升高到2755轉/分鐘,相比待機狀態升溫并不明顯。

    硬件拆機

    原來沒有拆機的打算,可是看到臺電C24 Air A8C宣傳中有一個點,支持后蓋快拆,那不妨就拆開一探機身內部的究竟,需要擰松機身下面板兩顆螺絲再向下扳就能拆下后蓋,除了需要自備螺絲刀,其他的難度為零。

    內部零部件的布局就如下圖所示,主板的尺寸比常規的尺寸要更小一點,黑色的PCB板材,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內存條和固態硬盤,固態硬盤是一塊M.2接口(SATA協議)256GB臺電品牌,內存條是一條8GB DDR3 1600臺電品牌。

    通過兩根天線來判斷,固態硬盤左側那塊綠色PCB板卡是無線網卡,型號是Intel Dual Band Wireless-AC 7265。

    同時發現了后蓋之所以支持快拆的原因,在上半部分,有一處2.5寸SSD盤位和供電數據線,后期可以用來加裝SSD進行擴容。

    使用體驗

    DC電源接口在機身下面板的接口區,接通就能開機正常用,不必額外連接別的線,此處還有HDMI接口*1(大概率是HDMI2.0)、VGA接口*1、USB 3.0接口*2、千兆RJ45網口*1、USB 2.0接口*2、音頻接口*2,接口比較豐富。

    一體機搭配無線鍵鼠套裝是真的方便,就是顏色是隨機發貨,黑色的機身搭配白色的鍵鼠,視覺上有點沖突,還是更偏向于白色機身+白色鍵鼠、黑色機身+黑色鍵鼠的搭配多一些。

    這塊23.8寸的IPS屏搭配1920*1080分辨率的效果挺好,測試過沒有壞點,左上右邊框都是3mm寬,搭配黑色的機身類似無邊框設計。

    機身支持上下-5°到10°的角度微調,官方參數中的可視角度為178°,實際看起來OK。

    臺電C24 Air A8C內置了藍牙模塊,支持連接藍牙影音設備,這點擴展性還是比較強的,可以減少插線。

    機身前面板下端右側的顯示器的調節按鍵,可以對屏幕的亮度調節,不方便的是調節亮度高低沒有屏幕沒有實時的亮度數值顯示,從左側起第三枚按鍵可以單獨開關顯示器,最右側的是開關機按鍵。

    機身前面板下端左側額外設計了兩個USB 2.0接口,這樣使用U盤、移動硬盤等存儲設備會更方便,只是這兩個USB接口建議直接上USB 3.0會更香一些。

    機身前面板下端正中logo處設計了一顆500萬像素的前攝,撥動蓋板可以進行物理遮擋,保護隱私的細節很到位,前攝兩側的小孔是麥克風,這樣使用臺電C24 Air A8C就能進行視頻通話了。

    平時用來瀏覽網頁、編輯文檔、處理表格這些常規操作,屏幕大了,體驗直線就上來了,看視頻、玩游戲的畫質表現也都不錯,臺電C24 Air A8C用起來挺流暢。

    小結一波

    考慮到對性能的需要不那么迫切,AMD-7410 APU處理器+8GB DDR3 1600內存+250GB M.2接口固態硬盤這套配置下來,之前筆記本電腦卡頓的煩惱也消失了,除了上文提到的基礎細節不足,臺電C24 Air A8C在2000元以下價位段比較有競爭力,并且外觀、接口、散熱、擴展也都可圈可點,最關鍵的是占用空間小,還不必為收納線材煩惱,選擇一體機的優勢就迸發出來啦。

    信大家在電腦裝機過程中,開開心心把CPU、主板、內存組裝調試好,準備把它們放進去機箱的時候(如果你是平臺裸奔的那可以關掉網頁了),突然發現,咦,怎么這有一包黑乎乎的像是糖果的東西呢?喔,這包是機箱螺絲啊。

    老手肯定覺得這也太easy了吧,咱閉著眼也可以給你擰上去,不讓你們超能小編水文章,但對于剛接觸裝機、第一次裝機的新手,應該就感到頭大了,我特喵剛搞懂CPU、顯卡是什么,你給我整一包這東東,真是給整不會了,我隨便能擰緊就好了!

    少年且慢啊,這些機箱螺絲可不是隨隨便便擰上去,不會掉下來就好,不同螺絲還是有不同作用、不同安裝位置的,所以這次給你們這些新同學簡單介紹下,機箱的這些螺絲都有哪幾種類型。

    由于本文是面向裝機新手們的小tips,所以就不講解,也沒多大必要講解每種螺絲的詳細規格之類了,大家先從外觀來簡單認識下各種螺絲就好(也足夠了)。

    主板固定螺絲

    首先是大家用的最多,也應該是最先接觸的就是主板固定螺絲了,可能有些新手會以為這種螺絲是主板附帶的,但其實這些螺絲都是由機箱提供的,因為主板上的孔徑雖然是統一標準,但在不同機箱的主板位上面,那些固定螺絲的銅柱卻會有所不同,所以大家新手發覺螺絲刀怎么轉了半天都擰不緊,螺絲在持續空轉的話,那就是螺絲沒拿對了。

    而最常見的主板固定螺絲是半圓頭帶裙邊的那種,也有是平頭或者蘑菇頭等等,大家別看它們都是十字螺絲,似乎都可以通用,但強硬擰進去可能會把主板的銅柱給擰爆、擰滑絲了,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先看看機箱說明書的標注,哪些是專用的主板固定螺絲,切勿隨手抓一把就直接上了。

    硬盤固定螺絲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些機箱的主板固定螺絲其實是和硬盤架通用的,但也有一種專用的硬盤固定螺絲,這種螺絲都是扁頭長身,而中間有段是沒有螺紋的,用來裝橡膠襯套起到給HDD減震的作用,所以安裝這類螺絲的時候,記得要配套使用(如果是SSD那倒也可以不裝)。

    電源固定螺絲

    至于用來固定電源的螺絲可以說是20年不變了,你把家里小時候爸爸用的那臺電腦搬出來看看,應該也是用這種螺絲,只是顏色上可能是銀色的而已,但本質上是同種東西,這種螺絲都是近似的凸頭,螺絲柱比上述的主板螺絲要更粗一些,畢竟它是用來固定本身比較重的電源的。

    雖然這種螺絲也可以大力出奇跡地擰入到主板位的螺絲孔,但會容易把機箱銅柱給擰爆了,加上它的螺絲頭比較粗獷的,實在不太美觀,所以大家就盡量不要用這種螺絲來固定主板了,正正經經用回主板位螺絲更穩妥。

    另外以前一些機箱也有用這種電源位螺絲來固定側板,但現在一般為了方便大家拆側板,都改為下面這種頭很大,且有防滑紋理的手擰螺絲了。

    手擰螺絲

    手擰螺絲雖然字面上是用手就能擰下來,但上面也留有十字螺絲口,特別是如果機箱出廠時把螺絲上得太緊,那我們買到手第一次拆裝的時候,就要用螺絲刀來擰了(你是大力士當我沒說),另外一些便宜機箱的機箱可能是塑料包裹的螺絲頭,還有一些中高端機箱則改為了免螺絲的卡扣固定側板,所以你在機箱附件盒找不到這種螺絲也不奇怪。

    風扇固定螺絲

    最后要說的就是風扇的固定螺絲,這種從它的螺旋螺紋就知道它是帶有自攻特性的,即擰進去風扇外框安裝孔的同時,會把孔位的塑料給磨損掉一些,多次反復拆裝后,很可能螺絲孔就會變得越來越大了,這是比較粗暴的安裝方式,所以如果你的風扇是比較昂貴的話,這種螺絲上上去還是挺心痛的,但為了安裝牢固,各位還是忍了吧。現在一些高端風扇會選擇附帶橡膠扣的固定配件,不傷風扇之余,也帶來一定靜音防震效果。

    其實機箱說明書都有圖示...

    目前市面上還有一些高端機箱會用到特別的沉頭螺絲,T型、六角螺絲等等,這些都屬于特有的案例,沒有很普遍應用在主流機箱上面,所以就不說的那么細了,大家遇到就先看看說明書就行了,最常見的螺絲就是上面提到的這幾種了。其實無論對于新手,還是老手,機箱說明書真的是大家裝機的好幫手,千萬不要開箱即扔了,先翻閱下再去裝機,真的可以減少很多麻煩,也能學到一些小知識,何樂不為。

    RTX 3090 Ti顯卡上就開始搭載了PCIe5.0 CEM(12VHPWR)接口,并且加入了4Pin(Sideband Signal)邊帶信號接口。前不久RTX 40系顯卡上市后,該接口開始被廣泛采用。以前的電源需要通過轉接頭才能適配RTX 3090 Ti、RTX 40系顯卡,而隨著英特爾今年推出的ATX 3.0電源規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電源品牌開始推出基于ATX 3.0規范的電源。我們梳理后發現,市面上不乏一些非原生ATX 3.0規范的電源,消費者在購買時應注意些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

    回顧:ATX 3.0電源的特性

    RTX 3090 Ti和RTX 40系顯卡的性能都非常強,不過性能提升的同時功耗水漲船高。比如RTX 3090 Ti和新上市的RTX 4090的TDP就達到了450W,而這還不是峰值功耗。目前一個單8Pin電源接頭的供電只能達到150W左右,如果要滿足450W的顯卡,至少需要3個8Pin接頭,也就是總共24Pin的插槽。更多的供電插槽和線纜會占據顯卡和電源的空間,那么為什么不將單個插頭的供電能力提高一些呢?于是ATX 3.0電源就應運而生了。

    在選擇ATX 3.0電源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特性,這樣消費者才能對ATX 3.0電源有深入了解。簡單地說,ATX 3.0規范新增了12VHPWR顯卡供電接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PCIe5.0 CEM接口。同時,該規范對電源的供電功率劃分為150W、300W、450W、600W共4個級別,同時還在接口旁新增了邊帶信號(Sideband Signal)向顯卡傳遞數據。這也是肉眼可見最大的變化。不僅如此,ATX 3.0電源還在低負載下擁有更高的效率,并增加了瞬時負載的電壓轉換速率,+12V電壓可達到12.2V,并允許更低的電壓偏離以及更高的電源開關可靠性。

    ▲英特爾在今年發布的ATX 3.0電源規范

    ▲ATX 3.0規范定義了150W、300W、450W、600W四個檔次,功率超過450W的電源必須標配12VHPWR(PCIe 5.0CEM)接頭。

    警惕:非原生ATX 3.0電源

    為了不讓用戶剛買的電源不能搭配RTX 40系顯卡使用, RTX 40系顯卡的原包裝內通常會附贈一根轉接線。不過市面上出現了多例RTX 4090燒毀電源線的問題,據悉這是由于NVIDIA官方其中一個制造公司在生產時有缺陷所導致的。而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電源時,盡量選擇原生ATX 3.0規范的電源,因為原生版自帶PCIe5.0 CEM連接線,不需要轉接頭,這樣就能避免因為轉接頭品質良莠不齊導致燒毀的可能。

    當然,我們也不能保證使用原生電源就100%可以避免接頭燒毀的問題,畢竟有報道存在RTX 4090燒毀原生PCIe5.0 CEM的案例。比如“TomsHardware”曾報道一位使用微星GeForce RTX 4090 Gaming X Trio 24GB顯卡和MPG A1000G電源的用戶就出現了燒毀PCIe5.0 CEM電源線的問題。當然,這或許只是個例現象,不過在此我們呼吁消費者盡量選擇專業或一線大品牌的ATX 3.0電源,相對來說這類品牌產品的品質更加可靠,故障率更低。

    ▲部分電源只是兼容ATX 3.0規范,比如電源本身基于ATX 2.x規范,但通過配備一根PCIe 5.0CEM轉接線實現直插RTX 40系顯卡,實際上并不是真正的ATX 3.0電源。

    同時,也有一些電源品牌為了適應RTX 40系顯卡的使用需求,會直接搭配一根PCIe5.0 CEM的電源接頭替代原來的PCIe大4Pin電源接頭,這種做法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原理上跟使用轉接頭的做法是一樣的。因為電源還是基于ATX 2.x版本,在Sideband Signal信號接頭、瞬時負載能力、電壓偏離幅度等方面都達不到ATX 3.0的標準。建議消費者在選購ATX 3.0電源時一定要看清楚。

    區分:如何識別原生ATX 3.0電源?

    那么,怎樣才能識別是原生ATX 3.0電源還是兼容ATX 3.0電源呢?首先,看外觀。原生ATX 3.0電源的PCIe接口采用的是12+4Pin(邊帶信號)接口,如果是非原生ATX 3.0電源,則只是在連接線的一端采用12+4Pin,邊帶信號無法起到顯卡與電源的通信作用。

    ▲真正的原生ATX 3.0電源會在電源端的接口上采用12+4Pin的接口設計,其中4Pin邊帶信號用于顯卡和電源通信。

    其次,看標識。符合ATX 3.0規范的電源絕大部分都會在產品的包裝上印制有相關醒目的標識,比如“ATX 3.0”“PCIe 5.0”。另外,在電商網站的產品綜述頁上面也能看到關于ATX 3.0的標識,品牌商通常會將率先支持ATX 3.0規范作為該產品的一大賣點進行宣傳。

    ▲原生ATX 3.0規范的電源通常會在電源銘牌上進行標注

    最后,看價格。由于支持ATX 3.0規范的電源要求更高,自然對電源的電氣性能以及設計甚至是用料要求也會更高,且PCIe 5.0接口和線材接口都有變化,需要重新開模,因此價格會比ATX 2.x規范的電源略高一些。比如采用ATX 2.x規范的技嘉GP-P1000GM售價是949元,而相同功率的UD1000GM-PG5價格則是1198元。當然,也有價格持平的產品,但是功能設計存在差異化。

    比如Tt鋼影Toughpower GF2和ATX 3.0規范的GF3同功率產品價格相同,但是GF3少了“神光同步”功能。如果那些打著原生ATX 3.0規范的旗號,價格卻比ATX 2.x更低,那你就要謹慎購買了。當然,特價促銷情況除外,建議咨詢客服加以確認。

    購買建議

    目前ATX 3.0規范的電源大多都集中在750W及以上的高功率,消費者在選購ATX 3.0電源時,可根據自己顯卡型號選擇相應功率的電源。比如,RTX 4080顯卡建議搭配850W及以上功率的ATX 3.0電源,RTX 4090推薦搭配1200W及以上的ATX 3.0電源。另外,在品牌選擇上,建議選擇一線硬件品牌或專業電源品牌的產品更有保障。質保方面,目前市面上主流的ATX 3.0電源質保時間平均在10年左右,基本沒有后顧之憂。對于仍不知道選擇哪款ATX 3.0電源的消費者,我們整理了幾款產品供大家參考。

    Tt鋼影Toughpower GF3 1650W

    參考價格:2799元




    產品尺寸:150mm(寬)×180mm(長)×86mm(高)

    風扇規格:140mm

    效率認證:80PLUS金牌

    輸入電壓:100V~240V

    輸入電流:20~16A

    額定功率:1650W

    產品質保:10年

    點評:Tt鋼影Toughpower GF3是其ATX 3.0電源系列,該系列囊括了從750W到1650W功率的產品,包括:750W、850W、1000W、1200W、1350W、1650W,能夠滿足不同級別顯卡的使用需求。該電源在+12V電壓下的電流為137.5A,最大可輸出1650W電能。+5V和+3.3V分別輸出25A電流,聯合輸出130W的電能。作為一款旗艦級ATX 3.0電源,該電源自然也經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并具有10年質保。Tt鋼影Toughpower GF3 1650W款提供有2個12VHPWR接口,其他版本為1個。這款電源搭載的是1個140mm液壓軸承風扇,支持智能溫控和啟停功能,能夠在噪聲和散熱方面進行平衡。另外,該電源也是采用的主流電路方案,即主動式PFC+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結構。另外,它還針對ATX 3.0規范相關要求進行了優化,比如支持最高200%瞬時功耗輸出、低負載時效率高達70%,并且在+12V、+5V、+3.3V電壓的漣波噪聲低于30mV,比規范的標準更高。

    鑫谷昆侖KL-1250G

    參考價格:1399元

    產品尺寸:150mm(寬)×180mm(長)×85mm(高)

    風扇規格:140mm

    效率認證:80PLUS金牌

    輸入電壓:100V~240V

    輸入電流:10~16A

    額定功率:1250W

    產品質保:10年

    點評:鑫谷昆侖KL-1250G是一款額定1250W功率的電源,支持100V~240V寬幅電壓和10A~16A的電流。它采用單路+12V輸出,在+12V電壓下的電流為104A,最大可輸出1248W電能。同時,+5V和+3.3V分別輸出15A和16A電流,聯合輸出103W的電能。另外,昆侖KL-1250G作為鑫谷旗下的高端產品,它經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同時擁有10年質保時長。它內部電路結構為主動式PFC+LLC Pro諧振電路+DC to DC的設計,昆侖KL-1250G有兩個主電容,一個來自Nichicon(尼吉康)的CE105℃G(M),規格為400V/680μF;另外一個主電容來自Nippon Chemi-con(貴彌功),規格為400V/560μF,加起來正好對應它的+12V輸出功率。配備有大尺寸的“獨龍冰酷”散熱片,能夠滿足電源在低負載下的主動散熱需求。

    技嘉UD1000GM PG5

    參考價格:1399元

    產品尺寸:140mm(寬)×150mm(長)×86mm(高)

    風扇規格:120mm

    效率認證:80PLUS金牌

    輸入電壓:100V~240V

    輸入電流:10~6A

    額定功率:1000W

    產品質保:10年

    點評:技嘉UD1000GM PG5是一款額定1000W功率的電源,它搭配的是1個120mm液壓軸承風扇,風扇支持智能溫控,它能監測電源的使用狀況和溫度,并自動調整風扇轉速,當負載低于20%風扇會停轉,節能的同時也更加靜音,還能延長風扇使用壽命。它在+12V下最大可輸出83.3A電流。同時,它的+12VHPWR接口可輸出55A電流,這是顯卡的供電,可輸出660W功率,完全滿足ATX 3.0電源規范對高端電源輸出600W功率的要求,+12V和+12VHPWR 聯合輸出1000W的功率。此外,+3.3V和+5V分別輸出25A電流,聯合輸出功率為125W。該電源基于主動式PFC+LLC諧振+DC to DC同步整流方案,主電容來自日本NipponChemi-Con KMW系列,規格為400V/1000μF,正好對應它的額定功率大小。另外,UD1000GM PG5也擁有全面的電路保護,比如OPP(過功率)、OVP(過電壓)、SCP(短路)、OTP(超溫)、OCP(過流)和UVP(欠壓)。

    銀欣HELA 850R Platinum

    參考價格:1549元

    產品尺寸:150mm(寬)×150mm(長)×86mm(高)

    風扇規格:135mm

    效率認證:80PLUS金牌

    輸入電壓:90V~264V

    輸入電流:10~5A

    額定功率:850W

    產品質保:7年

    點評:銀欣HELA 850R Platinum是一款額定850W的ATX 3.0電源,它的功率相對其它產品更低,價格卻更高,這是因為它具備更高級別的Cybenetics和80PLUS白金牌認證。該認證要求電源有超高效率的設計,說明它能有效減少廢熱的產生并能節約電能。銀欣HELA 850R Platinum配備了1個135mm的FDB風扇,并且具有啟停功能,可實現在低負載下停轉,以零噪聲運行,讓使用環境更安靜。該電源采用全模組設計,它的+12V電流為70.8A,這是顯卡的供電,可輸出850W功率。+3.3V和+5V分別輸出22A電流,聯合輸出功率為120W。銀欣HELA 850R Platinum還采用了全日系電解電容,能帶來±3%電壓調節、超低紋波和噪聲表現的同時,還擁有更高的穩定性。另外,銀欣HELA 850R Platinum還加入了多重防護設計,支持過流、過溫、低壓、短路、過壓、過載保護,讓使用更放心。

    全漢Hydro G Pro1000

    參考價格:1259元

    產品尺寸:150mm(寬)×150mm(長)×86mm(高)

    風扇規格:120mm

    效率認證:80PLUS金牌

    輸入電壓:100V~240V

    輸入電流:12~6A

    額定功率:1000W

    產品質保:10年

    點評:全漢Hydro G Pro 1000的額定功率為1000W,它采用的是12cm的FDB軸承風扇,支持智能溫控和啟停,可兼顧噪聲和散熱。該電源支持100V~240V寬幅電壓,在+12V下的電流為83.33A,能輸出1000W電能。在+3.3V和+5V下的電流分別為20A,聯合可輸出120W。作為一款采用ATX 3.0規范的電源,全漢Hydro G Pro 1000能承受自身額定功率2倍的瞬間峰值功耗(2000W),并能保持100μs時長。此外,全漢Hydro G Pro 1000也是采用主流的主動式PFC+LLC諧振+同步整流+DC to DC的電路結構,同時它的主電容和濾波電容采用的是日系電容,能保障電源在長時間使用后的穩定性以及使用壽命。同時,全漢Hydro G Pro 1000還加入了防潮設計,可在空氣濕度達到90%的環境中正常工作。該電源還配備了24Pin短接器,無需裝機即可驗證電源是否供電正常。

    Tt鋼影Toughpower GF3 850W

    參考價格:1299元

    產品尺寸:150mm(寬)×160mm(長)×86mm(高)

    風扇規格:135mm

    效率認證:80PLUS金牌

    輸入電壓:100V~240V

    輸入電流:10~5A

    額定功率:850W

    產品質保:10年

    點評:相比1650W的Tt鋼影Toughpower GF3,這款850W功率的ATX 3.0電源價格更低一些,比較適合RTX 4080顯卡使用。同時,850W規格的電源的長度比1650W的短20mm,內部的風扇也更小一些,為135mm。風扇支持智能溫控,當負載高于30%才會轉動,這樣在低負載下能最大限度保持靜音性。850W的Tt鋼影Toughpower GF3搭配了1個原生PCIe 5.0CEM接口,更適合單卡用戶使用。與1650W版本相同,850W的Tt鋼影Toughpower GF3也能支持最高200%瞬時功耗輸出,低負載時效率高達70%,符合ATX 3.0電源時序標準。該電源也經過了80PLUS金牌認證,轉換效率高達90%。另外,這款電源采用通用的PFC+LLC諧振和DC to DC的電路結構,同時搭配一線大牌日系主電容,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它的+12V和+5V輸出電壓調節范圍小于±2%,這樣的水平高于英特爾規范的小于+5%和-7%的標準,讓電源能夠維持高質量的電壓輸出。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