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上世紀 90 年代,戴爾給 XPS 的定義是 Xtreme Performance System,即「高性能系統」,因而 XPS 系列曾一度以性能來主導產品。

    到 21 世紀,戴爾重塑 XPS 系列產品線,將系列升格為「高品質」定位,本質上,高品質的涵義要比高性能更廣,它包含了高性能,而同時還包含了更先進的技術、制造工藝。這相當于高性能手機和旗艦手機,產品不僅專注于某個方面,而是精于各個方面。

    經過多年發展,XPS 系列已經成為 Windows Laptop 陣營里的中流砥柱,產品在市場上也有著更明確的定位:

    XPS 13 消費級高端本,主打輕薄、XPS 15 創作型工作本,主打大屏高性能,而我最近在用的 XPS 17-9700(簡稱:XPS 17),則是在 XPS 家族中處于最頂級的定位,它是移動工作站,也是 XPS 家族中的「超大杯」。

    背著 17 英寸的電腦出差感覺如何?

    說來也巧,就在準備做 XPS 17 的評測時,我剛好接到了要出差的通知,為了不耽誤兩邊的進度,我決定這次就背著 XPS 17 出門,我知道這是個非常瘋狂的舉動,因為據我所知幾乎沒幾個人背著如此之大的電腦出差,但我最后還是這樣做,畢竟不試試怎么知道背著 17 英寸的電腦出門是怎樣的體驗呢?

    言歸正傳,雖然 XPS 17 同樣是用了新 XPS 家族的統一設計,即大量的金屬斜角切割和去除下巴的高占比屏幕設計,就像 XPS 13-9300 的超級放大版。

    但 XPS 17 的尺寸仍然不小,我將它和 MacBook Pro 16 放在一起,XPS 17 仍然比后者大一小圈,厚度也比 MBP 更厚。

    ▲ MacBook Pro 16 英寸對比 XPS 17

    但尺寸并不是最核心的問題,因為 XPS 17 的物理規格本身就比 MacBook Pro 16 要大,所以整體大一小圈其實也是無可厚非,只要能放進我現有的背包,那么 XPS 17 體積我都能接受。

    真正讓我糾結的,其實是它的重量。相信有看過我之前探討關于 iPad Pro 生產力的讀者都知道,我很希望出門裝備重量是減法原則,肩膀負擔的重量越少越好,所以我平時也很少背著 MacBook Pro 16 出差,最多會帶上 MacBook Air 或 XPS 13-9300。

    而 XPS 17 的起重重量則達到了 2.11 千克,若是像我手上這臺升級了配置,那么最大值會達到 2.51 千克,約等于兩臺 XPS 13-9300 的重量。

    然而這也沒有把我勸退,畢竟在更大的屏幕和配置面前, 500 克的增重對于雙肩包出行來說,其實也不會有太明顯的差異。除非是用單肩包或者將它拿在手上,這樣才會明顯感覺到它的確比其他小一碼尺寸的電腦要重不少。

    雖然 XPS 17 的三圍尺寸和重量都比定位接近的 MacBook Pro 16 要大,但它卻是 17 英寸同定位筆記本當中重量較輕的一個。

    不過盡管我能將 XPS 17 背在身上出差,但最適合用它的場景,卻是在家或辦公室(最好附近還有電源)的辦公桌上。

    ▲ 在交通工具里寫稿是我的日常,小尺寸設備更適合移動辦公

    原因很簡單,在我出差期間,高鐵、飛機的小桌板、星巴克的小圓桌、休息室的書桌都能被展開后的 XPS 17 占去 80-90% 的放置空間,這樣就讓電腦在辦公桌以外的地方使用變得局促。

    但這里的 XPS 17 只是作為大尺寸電腦的一個例子,包括其他超過 13 英寸的筆記本電腦,同樣都不太適合在空間不太寬裕的空間里使用。

    所以在這期間,我大多數都是在酒店或者有大桌面的地方用 XPS 17 寫稿碼字,其余環境則是用 iPad Pro 作為 XPS 17 的補充。

    大屏幕,大觸控板,大揚聲器

    17 英寸在今天的筆記本產品中算是比較小眾的規格,而目前還在用這個規格的筆記本主要是兩類,一是游戲本,二是專業工作站。

    這兩類筆記本仍然堅持在「用體積換屏幕」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屏比小屏更富視覺沖擊力,另一方面則是能同時顯示更多的任務窗口,或者更清晰地全屏顯示任務。

    XPS 17 的這塊屏幕沿用了 XPS 13-9300 的 InfinityEdge 設計,而由于屏幕沒有了下巴,所以電腦的整個 B 面幾乎都是屏幕,視覺沖擊感也明顯比 XPS 13 更加強烈。

    尤其是在我休息看視頻的時候,那是真的很過癮。

    戴爾給 XPS 17 的屏幕提供了兩個配置選項,19998 元以下的版本是 1920 x 1200 的 FHD+,23999 元及以上用的是 3840 x 2400 的 UHD+。

    但我認為這四千元的差價值得加,既然要用到 XPS 17 辦公,那么大部分應該都是視頻、設計、測繪、編程等等專業工種,更高分辨率的屏幕顯然是能帶來更高質量的畫面質感。

    更何況這個版本除了升級屏幕,顯卡也從 GTX 1650 升到了 RTX 2060 Max-Q,對于高強度的圖形渲染、游戲娛樂要求效率也更高。

    這次我所評測的 XPS 17 是 23999 元的版本,它搭載的是 UHD+ 分辨率級別、100% sRGB / 100% AdobeRGB / 94% DCI P3 色域、500 尼特最高亮度的 17 英寸屏幕,在筆記本品類當中完全能稱得上是豪華陣容。

    ▲ 使用愛色麗 i1 Pro 檢測屏幕色域后結果

    戴爾還在系統內加入了 PremierColor 校色系統,這款軟件提供八種預設模式可選,有點像我們手機中的「顯示模式」調整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調整屏幕色彩顯示效果。

    ▲ 其實我不太明白「刪除 PremierColor」是什么意思

    綜合來說,XPS 17 這塊屏幕在分辨率和色彩上都表現出色,能滿足到絕大部分圖片和影視內容后期處理的需求,真正能做到所見所得。

    當然,如果是要求更高的專業畫面處理,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用校色儀來微調屏幕,讓色彩表現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盡管有著 17 英寸的大小,但 XPS 17 的鍵盤仍然沒有小鍵盤,兩邊和下部的空間都留給了更寬的揚聲器開孔和觸控板,觸控板寬度幾乎等同于 iPhone 11 Pro Max 的長度。

    鍵盤體驗和我之前在 XPS 13-9300 上差不多,鍵程中等,反饋明顯,基本挑不出毛病。但觸控板的體驗仍然一般,這也是 Windows 陣營筆記本從過往至今都在優化的地方,但顯然筆記本廠商還需要在這方面有更多的突破,畢竟在目前看來,無論入門還是高端,Windows 陣營的觸控板仍然不能讓人有完全脫離外接鼠標的信心。

    XPS 17 所用的是四揚聲器設計,布局是朝上和朝下各一層,聲音對比 XPS 13-9300 聲場明顯更廣,而且也更響和厚實,綜合來說在 Windows 陣營中能算是高檔的水準。但由于揚聲器的硬件局限,聲音效果對比 MacBook Pro 16 略為遜色。

    而大尺寸機身也給電腦預留了充足的接口排布空間,所以電腦也配備了 SD 卡槽,盡管目前像索尼的第三代微單都已經能支持線纜讀寫,但仍然有不少專業設備需要拔卡連接,因此 SD 卡槽對于創作類用戶群就有了配置的必要性。

    我用 SD 卡槽將 SF-M128T SD 卡內的 200 張 RAW 格式照片導入電腦,讀取速度在 75-85 MB/s,總耗時 3 分 19 秒(注:數據僅供參考,讀寫速度與存儲卡有關),效率非常高。

    和今年的 XPS 13-9300 一樣,XPS 17 的接口也統一采用全 USB-C 的配置,四個接口均為 Thunderbolt 3 規格。

    另外,電腦包裝盒同樣附贈了一個轉接器,HDMI 顯示和 USB-A 可以通過這里輸出,基本能滿足短時間的內容傳輸所需。

    性能?無限的 POWER!

    既然是一款專業工作站類型的筆記本電腦,性能這方面是不得不測的環節,這次戴爾一共給 XPS 17 提供了六種配置可選,配置區別主要是屏幕、處理器、顯卡、內存四方面:

    紅框框選的是本次評測版本。

    這次評測的 XPS 17 是 i7-10875H 加 16GB 內存和 RTX 2060 Max-Q 的版本,也就是 4K 屏版的第一檔配置。

    Max-Q 是英偉達給筆記本獨顯定制的設計方案,這套方案旨在能將高性能顯卡放進筆記本內,并且減少所需功耗,以達到延長續航的效果。

    不過隨著功耗的減少,同型號的性能對比桌面級版本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削減。

    ▲ CineBench R15 多核持續運行情況

    在性能環節中,我分別用 CineBench R15 和 3D Mark 跑分來測出性能的理論數據,隨后再通過實際使用來得出使用感受。

    需要備注的是,以下測試均在 4K 分辨率和「性能最佳」電源選項環境進行,除續航測試外均有連接電源。

    通過 CineBench R15 的結果可見,XPS 17 對 i7-10875H 的性能釋放還是有著很好的表現,在循環跑分中,最高峰值 1527cb,最低分也有 1448cb,持續高性能輸出表現穩定。

    ▲ 數據來源:天梯帝

    后來我通過 3D Mark 的 Time Spy 和 Fire Strike 兩個項目進行測試,分別得出 5543 和 12597 分的成績。單從分數上看,RTX 2060 Max-Q 的性能和移動版 GTX 1060 Ti 的水平接近。

    • 生產力

    通常來說,我用電腦主要是做來三件事:寫稿、修圖、剪視頻。

    寫稿對于絕大部分電腦來說都不是難事,但后面兩項則考驗電腦的理性能和 GPU 渲染能力,性能越好,導出速度越快,效率越高越省時,所以這次我也用修圖和 4K 視頻后期來測試 XPS 17 的實力。

    我將 50 張 6100 萬像素的 RAW 格式照片導入到了 Adobe Lightroom(LR),并對這些照片進行批處理調色、調整格式至 JPEG 和尺寸調整,最終耗時 28 分 3 秒。

    ▲ 該設置默認為系統自動調用,也可以手動強制關閉 / 啟用

    不過這個處理時間其實還能縮短。RTX 2060 Max-Q 支持 LR 圖像處理加速,在開啟圖形加速后,同等數量和處理需求的導出耗時只要 16 分 11 秒。如果項目更加復雜,我相信 GPU 加速的優勢會更顯優勢。

    有了 LR 的經驗,我在用 PR 處理 4K 視頻前,第一時間開啟了渲染加速,在對一段 4K 素材進行剪輯、加入轉場、字幕后,我將 5 分鐘片長的視頻進行導出,結果竟然只要 12 分鐘,時間剛好能讓我跟小組開一次電話會議。

    而在關閉 GPU 加速后,導出同樣一段視頻需要 25 分鐘,比使用 GPU 加速要多了一倍的處理時間。

    • 散熱

    相比于 XPS 15-9500,XPS 17 的 D 面擁有兩排散熱孔位(前者為一排),而且內部的風扇和扇葉數量也更多,同時還有均熱板,理論上講,17 英寸的散熱效率應該會比 15 英寸更高。

    不過幾個配置的 XPS 17 之間其實也有散熱結構上的區別,通過 Reddit 用戶和媒體拆機圖,能看到 i5-10300H 標配版的 XPS 17 所用的依然是導熱管散熱,均熱板只有在更高配置的旗艦版才能找得到。

    ▲ 不同散熱結構

    而后來有知乎網友向客服咨詢,使用 1080P 屏幕的 XPS 17 均使用熱管結構散熱,均熱板只用在 4K 屏幕的版本中,而由于均熱板本身也有一定份量,這就解釋了為何高配的重量要比標配的更重。

    在我測試 LR 圖片導出和游戲的同時,我也特意留意了下電腦的散熱情況。

    在導出 200 張縮小尺寸、微調畫面細節照片后,電腦 C 面最高溫度 47℃(室溫 28℃),C 面鍵盤能的出風口能感覺到明顯發熱,熱量主要集中在鍵盤中上出風口部分,其他部分溫度不算很高。

    后來我運行了 40 分鐘《絕地求生》,再用測溫儀測試,C 面溫度要比剛才更高,但升幅不算太高,大約在 51- 53 攝氏度。

    ▲ 高特效幀率在 70-80fps 之間

    • 續航

    XPS 17 搭載的是 97Wh 電池,是家族中容量最大的一款。

    在續航部分中,我分別通過個人實際使用和 PCMark 10 模板測試兩個場景測試續航時長,在屏幕亮度 50%、WiFi 連接、電源控制為「性能最好」,并且主要以圖片處理和文字內容創作的使用條件下,電腦能做到大約 4-4.5 個小時的續航時長。

    之后通過 PCMark 10 的測試成績為 5 小時左右。

    但事實上若只是網頁瀏覽、簡單內容創作這些并不是很講究性能的任務,可以將電源管理調節為「續航最長」來提升續航時間,這樣大約能延長大約 1-2 小時的續航。

    當然,續航情況因人而異,這里只是基于我的個人情況和軟件測試的參考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XSP 17 需要使用 130W 的電源適配器來充電,如果只用 65W 的適配器,雖然能充,但充電時間就會長很多,若要帶著電腦出遠門,那還是有必要帶上原配的 130W 充電器,或者其他至少百瓦以上功率的充電器。

    原配充電器的重量大約是 300 克,不算是輕薄便攜,比 20000mAh 的充電寶要輕一些。

    XPS 中的「超大杯」,這是面向什么人的電腦?

    如果你只是想在 XPS 家族中找一臺能將工作從家里帶到咖啡廳、飛機艙、大腿上,那么更小巧玲瓏的 XPS 13 顯然才是最適合這些使用場景的設備,而不是 XPS 17。

    盡管 XPS 17 也能讓人將把還沒修好的高清圖、還沒處理好的 4K 視頻帶到辦公桌以外的地方,但在加大碼的尺寸體積下,寬敞的書桌才是最適合使用它來工作的場景。

    其實我覺得今年的 XPS 家族像是手機行業中的「中杯、大杯、超大杯」,而作為 XPS 家族中的「超大杯」機型,XPS 17 無論是在工藝還是硬件素質上都是家族的標桿,這使得它對比其余兩款 XPS,有著更為鮮明的定位。

    所以很顯然,它所服務的不只是用電腦瀏覽網頁、做表格、做 PPT、背著電腦經常出差的用戶,而是有著更為復雜和高強度任務需求的個人,甚至是大型商用、工業級商務的用戶,這些才是讓這個大型生產力工具發揮出最大作用的地方。

    咖啡店的小圓桌只是它若干個使用場景中的其中一個,它還能出現在專業攝影和視頻生產者的辦公桌、演播廳幕后的控制室、某個機械化重工的控制臺,甚至是航空航天技術研發的實驗室。

    對于 XPS 17 的定價,戴爾給出的是 14998 元的起步價(原定價是 15998 元),但這個價格下的 XPS 17 是 i5-10300H 和 FHD+ 屏幕的基礎配置,真正能領略到 17 英寸 UHD+ 屏幕的風采,那么得要到 23999 元那一檔配置才行。

    所以對于 XPS 家族三款產品的選擇,我的個人看法是,如果只是用電腦處理日常的網頁瀏覽、文檔表格處理、做一下簡單的圖像、視頻后期,那么 XPS 13 就已經足以勝任這些任務。若是圖像和視頻任務傾斜更多,那么 i7 版的 XPS 15 和 UHD+ 版 XPS 17 可以根據需求和預算來選擇。

    好了,廣播通知登機了,我得將電腦放回包里拿出 iPad 把文章排版發出來。

    面屏時代的來臨,就不得不提筆記本窄邊框的開創者戴爾XPS系列筆記本電腦。在拿到戴爾窄邊框系列XPS 15-9570后發現,最新版本的戴爾XPS 15在外觀、屏幕、尺寸、硬件配置等都有了一定的創新提升。配有超窄邊框,身兼主流游戲本的性能和商務氣息濃郁的陽極氧化鋁材質外殼設計,讓這款搭配最新八代酷睿處理器的XPS 15一經上線就表現十分亮眼。

    外觀-陽極氧化鋁外觀,復合碳纖維掌托

    戴爾XPS 15-9570在外殼材質上延續XPS系列產品的設計,采用整塊陽極氧化鋁材質切割工藝,這種材料好處在于使用過程中不易留下指痕,并且在機器使用過程中整塊的切割工藝使的筆記本的耐用性大幅度提升。A面中心光滑的“DELL”logo標識則是戴爾品牌家族標志。

    戴爾XPS 15-9570在背面的防滑設計上采用兩條長條形防滑腳墊,平行位于機身D面。與17版黑色防滑腳墊不同,此次腳墊也更換為了白色,整體性表現突出。頂部靠上是工整切割出的一排進風口。D面中心為XPS獨到匠心的設計,將筆記本電腦信息遮擋在金屬板下方,利用磁鐵將金屬板吸附在背板上,金屬板上則印有XPS獨特的標志logo。底部順著上揚的弧度左右兩側分別留有音頻通道,既方便實現無遮擋的享受音樂,又不影響D面整體美觀。

    戴爾XPS 15-9570的C面設計也是很多用戶的鐘情之處。C面掌托位置采用碳纖維材質,更輕便、更堅韌、觸感更涼。同時,鍵盤為全尺寸孤島式鍵盤,按鍵鍵程適中,鍵盤背光燈支持兩級亮度調節。觸摸板采用一體式高精度技術,下方兩處按鍵區域則采用了帶無縫集成的玻璃按鈕,支持多指手持操作,比常規觸摸板在使用過程中更為靈敏,可以有效傳遞用戶下達的指令。

    屏幕-窄邊框設計,觀影新體驗

    窄邊框設計一直是戴爾XPS系列的最大亮點,戴爾XPS 15-9570將15.6英寸屏幕放入14英寸機身模具的做法,使屏幕邊框厚度突破性的達到了5.7mm,極具視覺沖擊感。不僅有效的降低了屏幕邊框厚度,提升屏幕占比,也提升了整機的便攜移動性。

    戴爾XPS 15-9570前代產品攝像頭被安置在邊側,本次全新升級后的攝像頭重新回到B面底部中心區域,并附有拍攝指示燈,相較邊側的設計風格,位于底部中間的設計對用戶而言更為方便。

    97% sRGB

    68% NTSC

    73% AdobeRGB

    經過實測,戴爾XPS 15-9570有著高達97%的sRGB色域、68%的NTSC和73%的Adobe RGB,雖然這一型號并不是4K顯示器,但97%的sRGB色域加上73%的Adobe RGB也足以比肩一些專業級的顯示器。另外XPS 15還是一款配備高端獨立顯卡的筆記本,不管是玩游戲、觀影還是圖形制作, 戴爾XPS 15-9570都有極佳的畫面體驗。如果你是一位對畫面有畫面有極致需求的用戶,戴爾XPS 15還有4K屏可以選擇。

    硬件-八代i7-8750H+GTX 1050Ti

    戴爾XPS 15-9570采用八代i7-8750H與GTX 1050Ti的配置組合,16GB 內存、512GB SSD,雖然在商務筆記本中顯得并不輕薄,但配置已經處于游戲本中的入門水平,另外戴爾XPS 15-9570還有i9處理器+1TB SSD組合供專業工作者選擇。

    CPU

    戴爾XPS 15-9570機器配置的是i7-8750H處理器,基于Intel Coffee Lake架構設計,14nm制造工藝,六核心十二線程,主頻2.2GHz,睿頻4.1GHz,TDP為45W。關于這顆i7-8750H大家都已經很了解了,相較上代標壓i7處理器,其在性能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六核心十二線程的強大處理能力對于長時間調取4K視頻素材或從事圖形制作的專業人士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在Cine Bench R15的測試中,單線程分數為176cb,多線程分數為1214cb,相較于同樣采用了i7-8750H處理器的其它產品性能要高出不少,基本上可以滿足大部分主流圖形處理工作和沙盒類游戲需求。

    GPU

    NVIDIA GeForce GTX 1050Ti是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游戲筆記本均在使用的獨立顯卡,基于NVIDIA Pascal架構設計,14nm制造工藝,擁有768個CUDA核心,核心頻率1291MHz,顯存位寬128Bit,顯存容量4GB GDDR5。

    顯卡性能測試方面我們使用了3D MARK FireStrike對戴爾XPS 15-9570進行測試,最終分數為6850分,Graphics分數達到了7563,在GTX 1050Ti的圖形分數范圍內。可見在不考慮其他情況的前提下,戴爾XPS 15-9570的顯卡性能完全可以應對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游戲大作。

    硬盤

    戴爾XPS 15-9570配備了一個512GB的PCle SSD,在AS SSD測試軟件的測試中,最終讀取速度為2609.64MB/s,寫入速度為1070.99MB/s,不管是辦公使用還是作為悠閑娛樂的體驗使用,512GB的大容量以及超高額傳輸存儲速度都可以滿足我們日常所需。

    升級空間

    戴爾XPS 15-9570上下兩塊面板均為整塊的陽極氧化鋁材質,在拆卸過程中去除四周和“XPS”銘牌內部兩枚螺絲后,只需使用工具定出兩邊各一枚的卡扣,背蓋就可以輕松取下,但受限于戴爾XPS 15-9570的輕薄機身,內部并沒有給我們留下多余的升級空間,用戶可以自行更換內存和SSD。

    散熱測試

    從拆機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戴爾XPS 15-9570采用的是雙風扇雙銅管設計,兩邊風扇同時工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帶走CPU和GPU產生的熱量。

    在使用AIDA 64的系統穩定性工具將CPU、GPU等組件滿載一段時間后使用熱成像儀進行檢測,我們發現,在長時間滿載后,戴爾XPS 15-9570整體溫度并沒有因為i7-8750H+GTX 1050Ti組合產生特別的高溫,最高溫度主要集中在上半部分以及兩處出風口的位置,其中出風口的溫度達到57.1度。

    而在筆記本背部,溫度同樣主要集中在中上部分和兩處出風口的位置,出風口最高溫度為52度。而發熱區域正是我們拆機過程中發現的銅管分布區域。

    接口-貼心設計,功能齊全

    戴爾XPS 15-9570左側配有電源接口、USB 3.1端口、HDMI 接口、支持多種功能的Thunderbolt? 3接口和3.5mm耳機麥克風接口。

    右側依次為安全鎖口、與XPS 13相同的燈光指示系統,USB 3.0接口和多合一SD讀卡器。

    考慮到戴爾XPS 15-9570的體積和厚度,將這么多擴展接口置入其中,從技術的角度來講就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另外這些接口基本可以滿足普通用戶日常使用所需,合理的接口布局使用戶可以更為輕松的插拔設備。

    總結-性能卓越,辦公娛樂兩不誤

    戴爾XPS 15-9570讓我驚喜的地方真的很多,首先就是窄邊框技術,作為一款15.6英寸大顯示屏的筆記本,整體機身與14英寸筆記本尺寸相當,新奇的“全面屏”設計讓我看到了未來筆記本電腦發展的趨勢,科技感十足。

    其次是強大的游戲性能,如果說戴爾XPS 15-9570是一款游戲本其實是有點夸大的,輕薄的體型與厚重的游戲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他內在的配件卻無時無刻不在證明自己強大的性能優勢。

    最后就是這款筆記本的外觀,陽極氧化鋁材質的機身加上整體簡約的銀色系風格,不管是做工還是使用手感,都達到了它所能達到的極限。

    綜上,戴爾XPS 15-9570非常適合對“全面屏”和輕薄游戲本有狂熱追求的用戶選擇購買。

    本文編輯:劉國亮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近雙十一快來了,不少評測的新品陸續送到了我們評測室,多臺市面上的新品筆記本擺在一塊跑分測試,想必羨煞不少筆記本愛好者。在這些產品中,戴爾XPS15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純白色的外觀和幾乎全面屏的設計,讓它在眾多新品筆記本中格外的耀眼,讓人有一種看見想摸,摸完就想上手一臺的沖動。顏值實在是太高了!接下來,就和大家聊一聊這款可能算是Windows筆記本中顏值最高的筆記本。

    首先來看一下這款產品我們認為的特點。

    1.外觀出眾,做工精良

    2.屏幕素質優秀

    3.硬件配置高,適合生產力人群

    高端設計,盡顯品味

    這款產品從定位來看,是全面屏設計本,針對的則是設計師人群。撇開設計師的具體工作不談,一個外觀設計一流,且具有科技美學的一款電子產品,無論是工作使用,還是外出交流溝通,都會無形中對自己的身份有一定的加持。畢竟,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從筆者之前評測的一些設計本來看,被讀者吐槽最多的便是外觀設計部分,而戴爾XPS15在外觀部分,則可以說槽點全無。

    戴爾XPS15的機身是由一整塊6000系的航空鋁精密切割鍛造,機身側邊采用了鉆石切割得工藝,并且在C面掌托的部分,采用了碳纖維的掌托,按壓起來非常的舒適,還不留汗漬的指紋。

    屏幕可以單手開合,一手拿咖啡,一手可以輕輕掀開屏幕。爽!

    屏幕

    在屏幕變窄的道路上,攝像頭可以說是一個攔路虎。不少筆記本廠商采用了各種方法,比如將攝像頭隱藏于C面按壓彈出,或是將其置于屏幕的底部,更有甚至直接取消攝像頭,繼而改成外置,都對工作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今年在家辦公、遠程會議興起的形勢下,鼻孔朝著鏡頭交流的尷尬成了不少人難忘的回憶。

    此前,戴爾XPS15采用的是將其置于屏幕底部,今年戴爾XPS15將網絡攝像頭重新設計于顯示屏上方。這一代XPS的所有型號都搭載了16:10比例的屏幕,下沉式的轉軸也進一步隱藏了屏幕下邊緣。

    觸控板和鍵盤

    在戴爾XPS15的C面,相比于上代的變化也非常明顯。首先是一個“碩大無比“的白色觸控板。從高度來看,這個觸控板已經占據了C面的二分之一。從寬度來看,這個觸控板從左Alt橫跨到右Ctrl鍵。這在Windows筆記本的觸控板中,算是較大的一個。觸控板面積相比于上一代,增加了62%,表面覆蓋了一層玻璃材質,手感非常的細膩。兩指、三指、四指的觸控操作體驗非常的不錯。如果非要說不足,那么就是沒有將觸控板設計成全局觸控,要不然的話體驗會更好。

    鍵程為1.3mm,按壓起來還可以,我本身的筆記本也是這個鍵程,所以切換使用無壓力,有興趣的可以去線下實體店體驗。鍵盤擁有背光設計,可以使用晚上或者昏暗條件下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新款戴爾XPS15將鍵盤右上角原本是Delete的位置改成了開機/指紋二合一按鍵,取消了之前獨立于鍵盤之外的模塊,C面整體看起來更加整潔,不過按Delete鍵的時候要多留心哦!

    接口和底部

    接口方面,左邊是鎖孔以及兩個雷電3接口,右邊則是3.5mm耳機插口和SD卡槽,以及一個全功能USB-C接口。SD卡槽的存在,對于經常用單反相機拍照、需要把SD卡中的照片和視頻拷貝到電腦的攝影師很有用。

    底面由一整塊金屬后蓋組成。中間部分開了許多進風窗,實際上這些進風窗并不是全部用于通風,中間部分用于構建風道。機器的出風口被設置在轉軸處。

    續航

    從測試軟件來看,戴爾XPS15搭載了一塊87Wh的大容量電池。我們通過PCMark8的續航測試來看,在50%的亮度情況下,戴爾XPS15的續航可達4小時23分鐘,完全可以滿足一次飛行或者出差旅途上的使用。如果想要更長的續航時間,也可以進一步降低亮度使用。畢竟這塊屏幕擁有500尼特的亮度。

    屏幕素質非同一般

    我們上手的這款戴爾XPS15搭載4K的創作觸控全面屏、92.9%的屏占比、500尼特的亮度、94%DCI-P3的廣色域、Eyesafe物理防藍光的設計等,戴爾XPS15這樣的屏幕設計給人的視覺沖擊非常大。

    這塊屏幕可以在DellPremierColor中調節幾種預置的色彩模式,而且很齊全:電影模式、護眼模式等。

    接下來進行測試環節,通過Spyder5測試來看,我們拿到的這款產品色域達到了98%sRGB,并且擁有93%sRGB。

    在色準方面,這款產品平均DeltaE為1.15,最大值也不過2.37,可謂色彩準確度非常高。

    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屏采用了Eyesafe物理防藍光技術,針對性地改變屏幕LED發光機制,有效去除了415-455nm部分有害藍光,長時間使用也非常舒服,養眼不偏色。

    為了處理因Windows自身色彩管理導致廣色域屏幕在許多場景下顯示過飽和的問題,并滿足不同色彩空間下內容創作的需要,戴爾在XPS15中預裝了DellPremierColor軟件來接管系統色彩管理,并提供不同色彩空間手動切換及打開指定應用自動切換的功能。這塊屏幕無論從實用還是顏值,都是一流的!

    硬件配置強大,適合設計群體

    強勁性能是創作的基本需求,我們上手的這款XPS15搭載的是i9-10980HK處理器和GTX1650Ti顯卡。可以看到,這樣的配置從圖像創作到視頻處理都需游刃有余,無論是休閑娛樂還是大型游戲,它都不在話下。

    首先來看處理器,i9-10980HK算是目前市面上最頂級的移動端處理器之一,其采用14nm工藝,8核心16線程的設計,三級緩存16MB,睿頻可達5.3GHz。

    通過R15測試發現,其多核成績可達1512cb,單核成績199cb,領先市面上大部分移動端處理器性能。

    此次戴爾XPS15搭配了GTX1650Ti顯卡,是NVIDIA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品。

    在3DMARK的測試中,FireStrike模式下顯卡得分9821分,也就是說,它能夠輕松應對日常視頻剪輯、圖片處理以及重度的網絡游戲和輕度3A游戲。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專門使用戴爾XPS15進行視頻剪輯一段7分鐘左右的視頻,里面添加了轉場特效,并且對視頻進行了防抖等效果處理。通過戴爾XPS15的使用來看,無論是添加素材還是最終渲染剪輯過程都非常流暢迅捷,導出速度也非常快,尤其是在GTX1650Ti顯卡的加持下。

    通過AdobePremierePro2020進行視頻導出,開啟CUDA加速和關閉CUDA加速(使用MercuryPlaybackEngine軟件)進行對比,開啟CUDA后視頻導出效率提升近1倍。

    之后,我們通過SketchUp(草圖大師)簡單操作現在小區住宅模型,實際體驗發現,得益于GTX1650Ti的加持,軟件操作運行流暢,導出視頻的速度也有明顯提升。因此,有相關視頻剪輯、圖片處理以及三維設計的用戶,可以考慮。

    值得一提的是,散熱方面,新風扇采用了碳聚高分子材料,在增加扇葉數量的同時,還降低扇葉的厚度,提高了進風的效率。強大的散熱,保證了產品更高能的性能釋放。

    從實際體驗可以看出,戴爾XPS 15在設計、屏幕、性能、續航方面表現不錯。如果你需要一臺Windows旗艦創作本,對性能,外觀以及售后要求較高,追求優秀的大屏幕,對整機的硬件綜合實力有極高要求,那么這臺XPS15將為你帶來極佳體驗。當然,如果你對這個配置售價有點hold不住,也可以考慮其入門級配置。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