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HP)是世界最大的信息科技(IT)公司之一,成立于1939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洛阿爾托市。惠普下設三大業務集團:信息產品集團、打印及成像系統集團和企業計算機專業服務集團。惠普(HP)公司是面向個人用戶大中小型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全球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惠普(HP)提供的產品涵蓋了IT基礎設施,個人計算及接入設備,全球服務,面向個人消費者、大中小型企業的打印和成像等領域。在截止至2008年10月31日的2008財年中,惠普(HP)的營業額達1184億美元。HP在2007美國財富500強中名列第14位。
聯想集團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是中國的一家在信息產業內多元化發展的大型企業集團,和富有創新性的國際化的科技公司。從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一直位居中國國內市場首位;2005年,聯想集團收購IBM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事業部;2013年,聯想電腦銷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PC生產廠商。2014年10月,聯想集團宣布了該公司已經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的收購。作為全球電腦市場的領導企業,聯想從事開發、制造并銷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術產品及優質專業的服務,幫助全球客戶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聯想公司主要生產臺式電腦、服務器、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打印機、掌上電腦、主板、手機、一體機電腦等商品。
蘋果公司創立之初,主要開發和銷售的個人電腦,截至2014年致力于設計、開發和銷售消費電子、計算機軟件、在線服務和個人計算機。蘋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開啟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續發展。該公司硬件產品主要是Mac電腦系列、iPod媒體播放器、iPhone智能手機和iPad平板電腦;在線服務包括iCloud、iTunes Store和App Store;消費軟件包括OS X和iOS操作系統、iTunes多媒體瀏覽器、Safari網絡瀏覽器,還有iLife和iWork創意和生產套件。蘋果公司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世界。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碩),品牌為“ASUS”,公司成立于1990年4月2日。是臺灣的國際品牌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主板的制造商,同時亦為顯卡、桌上電腦、通訊產品、光驅等產品的領導廠商。“華碩”之名來自該公司成為“華人之碩”的期望,而英文名ASUS的靈感來自希臘神話的天馬Pegasus,象征藝術靈感、學習、完美與純真,正符合華碩永不懈怠、追求卓越的精神。華碩是目前全球第一大主板生產商、全球第三大顯卡生產商,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3C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于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提供最具創新價值的產品及應用方案。在世界頂尖工程技術研發團隊支持下,華碩的產品線完整覆蓋至筆記本電腦、主板、顯卡、服務器、光存儲、有線/無線網絡通訊產品、LCD、PDA隨身電腦、手機等全線3C產品。
宏碁[hóng qi]成立于1976年,是一個國際化的自有品牌公司,主要從事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顯示產品與服務器的研發、設計、行銷、銷售及服務,也結合物聯網積極發展云端技術與解決方案,是一個整合軟件、硬件與服務的企業。宏碁2014年個人電腦出貨量全球排名第四,營收為103.9億美元,擁有全球約7000名員工。
戴爾(DELL)——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的戴爾公司于1984年由邁克爾?戴爾創立。作為全球領先的IT產品及服務提供商戴爾公司,致力于傾聽客戶 需求,提供客戶所信賴和注重的創新技術與服務。受益于獨特的直接經營模式, 戴爾在全球的產品銷量高于任一家計算機廠商,并因此在財富500強中名列第25位。
三星電子是三星集團旗下最大的子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商、全球營收最大的電子企業,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占據了第40位的一席之地。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9位,較2008年又有了2位的進步。在2011年的全球企業市值中為1500億美元。
東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公司創立于1875年7月,原名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1939年由東京電氣株式會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東芝業務領域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芝從一個以家用電器、重型電機為主體的企業,轉變為包括通訊、電子在內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進入90年代,東芝在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成功從家電行業的巨人轉變為IT行業的先鋒。
深圳市神舟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深圳市神舟電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IA(Information Application)為主業,以電腦技術開發為核心,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在15年的時間里,神舟電腦走過了一條從創立自有品牌的電腦整機,到實現自主研發生產高性能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液晶一體電腦、LCD液晶顯示器和智能電視及其周邊設備的穩步發展之路。
微星成立于1986年8月,英文品牌名稱:Micro-Star。 總部位于臺灣新北市中和區。 是全球前五大主板廠商之一和第一大顯示卡生產商。微星已經成為成為全球前五大及臺灣前三大的主機板制造商;同時也是臺灣最大、全球前五大的伺服器制造商。而顯示卡的表現更是令人贊嘆,平均每2.8秒就有一張MSI顯示卡誕生,七千萬個微星顯示卡的用戶使得MSI已成為全球最多人選用的顯示卡品牌,已連續四年蟬聯全球顯示卡銷售冠軍美譽。
媒VGChartz對2023年12月Xbox Series X|S和Xbox One在生涯同期內的全球銷量狀況進行對比。
Xbox Series X|S于2020年11月推出,而Xbox One于2013年11月推出。這意味著兩臺主機經歷的圣誕檔期數量一致。
XSX|S Vs. XOne 全球:
最新月份變化:Xbox One銷量領先898,745臺
過去12個月變化:Xbox One銷量領先2,152,093臺
總領先優勢:Xbox One銷量領先2,193,747臺
Xbox Series X|S生涯銷量:27,228,480臺
Xbox One同期生涯銷量:29,422,227臺
2023年12月是Xbox Series X|S上市的第38個月。在最新的月份里,Xbox One同期月份要多賣出90萬臺。
在過去的12個月中,Xbox One的銷量比Xbox Series X|S高出215萬臺。目前,Xbox Series X|S的銷量落后于Xbox One 219萬臺。
Xbox Series X|S在38個月內銷售了27.23百萬臺,而Xbox One在相同的時間內銷售了29.42百萬臺。Xbox Series X|S的第38個月是2023年12月,而Xbox One的第38個月是2016年12月。
年彈指一揮間,時光如同穿云箭,中國車市又經歷了一個十年,在 2013 年-2023 年的這個十年中,中國汽車工業和中國汽車市場也經歷了很多改變,僅僅是轎車這個市場,就產生了太多的變化。
今天,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2013年和2023年轎車銷量排行榜的TOP10, 看看這十年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對比2013年和2023年的轎車銷量TOP10,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十年前中國品牌還無法進入銷量前十,而在2023年的銷量前十,已經有三個中國品牌共計五款車型進入了銷量前十的榜單。
具體來看,十年前上榜的雪佛蘭科魯澤、賽歐,別克凱越等車型都已經停產了,而捷達也已經從一款單一車型變成了獨立的品牌,銷量表現也大不如前。
2013年的銷量冠軍福克斯現如今已經遠離了銷量前十,2023年僅賣出4012輛,排名轎車榜單第192位。另外,合資車型中的軒逸、朗逸、速騰、凱美瑞、帕薩特等依然保持在年度前十,這說明,這幾款車的產品力還是很出色的。
再來看看中國品牌的表現,比亞迪秦PLUS DM-i、海豚、海鷗,五菱宏光MINIEV,廣汽埃安AION S等強勢崛起,這五款車型都是目前熱銷的新能源車型,在各自的細分市場有這非常出色的表現,這樣的變化說明:中國品牌和新能源在合資品牌和燃油車陣營面前強勢崛起了。
從2023年的銷量前十來看,下一個十年對比,這五款燃油車型有哪些會離開這個TOP10呢?
十年的變化,燃油車的銷量下滑值得關注一下。
2023年轎車銷量前十的總銷量約為271萬輛,其中,前十中五個傳統燃油車的合計銷量約為142萬輛,而2013年轎車銷量前十均為燃油車,銷量總和為284萬輛,十年時間,前十燃油車銷量總和下滑了50%。
其實,燃油車的下滑是市場變化發展的必然,就比如 2013 年的冠軍福克斯,現在不僅要面對新能源車的競爭,還要面對SUV和B級車的競爭,福克斯頂配售價 14.58 萬元,蒙迪歐最低的成交價僅需 13.78 萬元。
試想一下:預算14萬元,你還會選擇福克斯嗎?
另外,今年的轎車TOP1是軒逸,軒逸目前最低成交價格已經到了8萬元左右,而在2013年,8 萬元你能買到一臺軒逸嗎?而十年前的捷達還懸掛的大眾標,去掉大眾標的捷達也失去了最重要的競爭力之一。
不管你在購車時是否將新能源車放在第一位,也不能改變新能源汽車在中國車市已然強勢崛起的事實。
2023年轎車銷量前十中,五個傳統燃油車的合計銷量約為142萬輛,五個新能源車合計銷量約129萬輛,這兩類車型的差距僅僅為13萬輛,這印證了新能源車已經崛起。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擔當,三款車型進入銷量TOP10,旗下王朝、海洋、騰勢、方程豹、仰望集體發力,全年銷售302萬輛,奪得新能源汽車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雙冠軍,并且進入全球銷量前十。
廣汽埃安2023年全年銷量480,003輛,同比增長77%,大幅跑贏行業并且還在12月28日達成累計產銷百萬。五菱宏光MINIEV的表現有目共睹,早已達成百萬輛的成績,并且成為了代步車的領導者。
其實,銷量前十榜單的變化僅僅是整個榜單的縮影,總體的燃油車和合資品牌銷量呈現下滑趨勢,中國品牌和新能源銷量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2023年,“內卷”是最能體現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詞,而進入到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掀桌子”、“內卷混戰”的局面或許會愈演愈烈。
一年一年的銷量榜單對比,你看到的變化并不明顯,但通過十年的對比,你會發現變化不僅多,而且還很大,很多變化都讓人出乎意料。
接下來的十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或許用不了十年,中國汽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格局會大于燃油車,而在這場激烈的競爭賽中,不進有燃油車企被淘汰,也有后新能源車企折戟沉沙,讓我們等待下一個十年的變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