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頁面不斷下拉,粗略統計至少有數百個刷單任務。“平臺買手有60多萬,所以任務搶得特別快。”該客服建議新刷手,時刻下拉頁面尋找刷單機會。
全文5691字,閱讀約需11分鐘
今年電商平臺迎來第十個“雙十一”,商家為吸引客流,競相比拼促銷力度,也有部分商家在“雙十一”前依靠刷單平臺,刷銷量、刷好評,來提升商品在“雙十一”的關注度,擴大銷量。
新京報記者發現,在“雙十一”前,包括“握手網”、“寶寶刷單網”等在內的多家刷單平臺,業務頻繁。“握手網”客服號稱有60萬“刷手”,而“寶寶刷單網”客服則稱每天有萬名“刷手”在線。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其中一些刷單平臺隱藏在社交軟件、語音軟件的群聊、頻道中,來提升隱蔽性,有的平臺則上線刷單軟件,商家注冊后發布任務,“刷手”在線搶單。
對于刷單炒信等虛假交易行為,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多家電商平臺,都出臺了嚴厲的管理及懲處措施。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也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經營者采用刷單、炒信等方式,幫助自己或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宣傳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情節嚴重的,最高可處200萬元罰款,吊銷營業執照。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為了防止被電商平臺識破,很多刷單任務都要求“刷手”像正常買家一樣,完成貨比三家、買前模擬咨詢、收藏店鋪和商品等流程后再下單,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從而逃避懲處。
刷單任務來自淘寶、京東、拼多多
找刷單平臺并非難事,在搜索引擎中輸入“刷單”,便可找到類似的平臺網站。
11月8日,記者以找兼職為由聯系上刷單平臺“握手網”客服,該客服稱,“握手網”是六年的老平臺了,非常安全。隨后,客服發來平臺軟件下載鏈接。
在軟件首頁,可看到淘寶手機單、京東手機單、拼多多手機單、手機瀏覽單等區域,點進去之后,就能瀏覽到商家發布的任務,每條任務包括傭金、擔保金、對“刷手”的賬號要求、任務要求等信息。
發布者大多以昵稱顯示,搶任務成功后才能看到商家信息。
▲“握手網”軟件淘寶手機刷單任務列表,顯示刷單每單傭金6.59元。
每個任務的具體要求不同,有的要求等級,有的要求地區和實名。“刷手”首先需要對比自己的賬號信息,看是否符合,做任務前還要上傳等級信息與賬號信息截圖,供商家審核。
根據任務不同,傭金也不同,有些任務需要“擔保金”上千元,對“刷手”等級要求高,傭金可超過10元。擔保金和刷單商品的價格一樣,需要“刷手”先用自己的錢款拍下并交易。平臺客服稱,商家已經充錢在平臺 ,“ 刷 手 ”完成好評后返還。
有些任務只要求“ 刷手”把商品收藏或加入購物車,傭金大多低于1元。
記者隨機點開一個傭金8.15元的淘寶任務,是某皮鞋的刷單任務,擔保金299元。
商家要求“刷手”賬戶等級達到“三心”,實名認證,要求“貨比三家”、“買前模擬咨詢,問題至少5條”、“瀏覽店內其他1件商品”、“收藏店鋪和商品”。
在“大廳”頁面不斷下拉,粗略統計至少有數百個刷單任務。“平臺買手有60多萬,所以任務搶得特別快。”該客服建議新刷手,時刻下拉頁面尋找刷單機會。
從搶單到做任務、給傭金,所有的流程都被平臺設計在軟件中,“刷手”不需要和商家交流,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還能查看示例。和“握手網”類似,寶寶刷也是同樣的刷單平臺,但卻分散在QQ群和“IS語音”頻道的刷單平臺,由群內的“主持”發布刷單任務。
11月8日,新京報記者進入寶寶刷單網,頁面彈出的網站客服提示,該網站除了招兼職刷手外,還提供店鋪刷信譽、APP注冊推廣業務。網站雖然設有注冊框,但想要進一步了解,則必須通過添加QQ客服進行。
當記者表示想兼職刷單時,一名QQ客服介紹說,刷單就是幫一些國內知名電商平臺的店鋪進行瀏覽、收藏、確認收貨后給好評,然后獲得傭金。“與自己網購一樣,不過是商家付款,‘刷手’拿傭金。”
刷單平臺會費收入數百萬元
“寶寶刷單網”客服表示,他們有免費和永久會員制兩種類型的刷單平臺。當記者表示想要加入免費平臺時,客服反復說,免費平臺單量少,需要墊付商品款,沒有安全保障。“一般來說,開始時讓你買幾十元商品,先自己墊付后返還,再后來讓你買幾百元的,最后你買了幾千元的商品后,就不返還本錢了,就是騙局。”
該客服稱,自家團隊沒有免費的平臺,“刷手”只有繳納199元會費才可以入團。而作為下派任務的商家會員,則需要繳納500元會費。客服表示,刷單業務涉及國內諸多電商平臺的店家。
會員進群前,需要填寫個人身份信息,并且要上傳本人及身份證照片,否則將無法辦理。商家放單時,既可以選擇自行發送信息,也可以交由群內工作人員代發,商家根據訂單向刷手自行支付傭金。
新京報記者繳納500元后,成為該公司IS刷單頻道的商家會員。客服稱,頻道有刷手和商家幾萬人,每天至少有 1萬名刷手在線。按照該團隊上萬人的規模來計算,僅會員費用就達數百萬元。
入寶寶刷接單群后,刷手即可進行接單。群里的主持會發布做單要求,符合要求的刷手添加主持為好友獲得刷單商品信息,然后按照要求走完找貨、貨比三家、收藏、付款、好評等流程,并一一截圖發給主持,刷手最后收到傭金,刷單即結束。
▲“寶寶刷單網”上一位主持向刷手提出貨比三家等要求。
在寶寶刷單網的一個接單群里,共有300多位主持和刷手。9日上午11時到下午7時,該群共有20余個刷單信息放出,有淘寶單、京東單、軟件注冊單。
在另一家刷單頻道,明確注明:“拼多多2元一條,淘寶4元起。”據客服稱,商家放單時,要按這個標準支付給刷手傭金。
9日,在寶寶刷單網的一個群里,有主持人發來刷單任務,任務要求刷手的淘寶賬號等級在“二心”以上,傭金根據賬號等級結算,“三心”刷手得三元,“四心”得四元,商品由商家付款,無需刷手墊付。
▲“寶寶刷單網”一個刷手群內多位“主持”(店家)在發布刷單任務。
看到記者的賬號后臺截圖和評價管理符合要求后,商家發來“主寶貝”名稱“科學實驗套裝”。“主持”專門提示稱,把價格限定在一定范圍后更容易鎖定“主寶貝”。記者將找到的商品截圖發送過去,經審核無誤后,對方才開始交代具體任務流程,“貨比三家”、“主寶貝瀏覽三分鐘”、“假聊”、“拍下套裝”、“付款方式為建行掃碼”。
為了模擬出正常買家的購物軌跡,“主持”要求記者每完成一步,上交一次截圖。此外,“主寶貝”頁面頂部與底部的兩次截圖時間差至少為3分鐘。
以上步驟完成后,記者將商品加入購物車并下單。因為淘寶客戶端無法支持銀行二維碼支付,按照“培訓”流程,記者在淘寶網頁版選擇網銀支付,再將生成的二維碼發送給商家。幾分鐘后,淘寶顯示,該商品已付款。一小時后,該商品銷量由65增加到70多。
至11日下午6時許,記者注意到該商品銷量已經過百。目前,該商品顯示已簽收,物流信息顯示,該商品從河南洛陽發出,而目的地并非記者下單地址。
刷單培訓視頻分13步驟
細看刷單要求可發現,很多“任務”都要求“刷手”有貨比三家、假聊、收藏寶貝等流程。一名電商商戶稱,這些操作流程,是為了讓“刷手”的刷單過程更像真實交易一樣,以應對平臺檢查。
據了解,對于刷單炒信等虛假交易行為,京東、阿里在內的多家電商平臺,都出臺了嚴厲的管理及懲處措施。其中阿里巴巴每年都會成立專門的團隊,專職打擊炒信刷單行為,并且專門研發識別和處置刷單的模型,對平臺系統進行清查。通過完善大數據技術,阿里平臺已能自動識別出絕大多數炒信行為。京東則自主研發了“反作弊識別系統”,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嚴格管理及懲罰措施。
為了應對平臺的嚴查,商家也將刷單營造出真實購物的過程,對刷單流程的各個環節都有要求。在寶寶刷單網,注冊成為刷手后,都需要通過培訓。
培訓資料是兩個視頻,分為淘寶刷單流程、付款兩個部分。在30多分鐘的淘寶刷單流程視頻中,“培訓師”把流程分解為13步,包括發送自己的淘寶賬號信息、貨比三家、瀏覽商品時長、假聊、收藏寶貝、收藏店鋪、付款等,每完成一步都要向“主持”截圖說明。
付款視頻中,“培訓師”演示了如何用銀行二維碼讓商家遠程支付。
待刷單商品被稱為“主寶貝”,商家有時不會給出自家店鋪名稱,只會給出“主寶貝”的部分搜索關鍵詞和一張圖示,由買手在數量頗多的同種商品里自行尋找。
在找到“主寶貝”前,買手需要先瀏覽幾個同種商品,這步操作稱為“貨比三家”。瀏覽“主寶貝”和其他商品頁面時,都有具體的停留時長要求,有時3分鐘,有時1分鐘。商家為了防止刷單行為被電商平臺查到,對假聊環節也有要求。“刷單”、“假聊”字樣被嚴令禁止。
此外,商家還對刷手下單的頻率有要求。很多商家發任務提到,“周不過5,月不過15”,是指刷手賬號的購物評價次數,一周不能超過5個,一個月不能超過15個。平臺客服稱,刷手大都備有多個賬號。
商家無奈“ 游戲規則”被動刷單
刷單會帶來高銷量高好評,借此提升店鋪等級,增加權重,不少商家都借此打開了銷路。各類電商平臺發展至今,各類商品都已有了比較知名的店鋪,一些新開設的店鋪,即使本身產品質量好,也苦于店鋪等級太低,流量太少,無法競爭。因此想要沖出這一困境,不少店家只能無奈選擇去刷單。
握手網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在握手網上進駐刷單的諸多店家,“很多都可以在前幾頁刷到。”
▲“握手網”軟件截圖顯示,刷單任務涉及京東、淘寶、拼多多。
27歲的王東出于創業的想法,在某電商平臺開設了一個店鋪做起了零食的生意,但苦于生意一直清冷,無奈花錢在一家平臺開始找人刷單。
“剛開的店等級比較低 ,銷量也上不去 ,只有通過找人刷單才能把店鋪等級提上去,讓更多人能刷到你的店,才有流量帶動銷售 。 而且平臺的一些活動里面,對商家的等級也有要求,這是硬性條件,如果不達標 ,商品再好也沒用。”
王東算過一筆賬,按照每單3元的傭金來計算,再加上郵費,一般刷上200單,成本就在兩千多元,“我開店保證金也就一千來塊,還有的人在收到我返還的本金傭金以后,直接從平臺上申請退貨,等于白騙錢走,你也沒辦法。”
刷單背后,是店主對銷量的需求。
從事網店運營的肖書透露,電商平臺的網店不計其數,一些新店開張,只能開刷單來吸引流量,不然產品再好也很難打開市場。而淘寶方面,也會根據網店的流量高低在搜索界面上推薦,為了爭個席位,很多網店不惜重金刷出一個“爆款”。
肖書也提及,自家店鋪內,平時都會有刷單行為,來保障商品的銷量,而雙十一活動前夕,各家店鋪都會加大自身刷單的頻率,希望借此沖到一個更好的席位和推薦,“雙十一一天生意好的話,甚至能抵得上平時兩三個月的銷量。”
對于刷單,淘寶服裝店店主李巡告訴記者,刷單一直是淘寶店圈子里的慣用手段,“之前刷單很瘋狂,這兩年淘寶查得嚴了,刷單都是偷偷干。”三年前開店時,李巡添加了3個刷單群,以每單5元的價格刷了上百單。他稱,去年開始,淘寶嚴打刷單,很多刷單小號和刷單的網店都被封號了,刷單開始變得隱秘。
在隱秘的刷單江湖,也有人利用刷單設計騙局,只需進行簡單的搜索,便可看 到大量的刷單詐騙案例。
據公開報道,今年11月1日,廣州市的李女士收到了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其中提到,因其良好記錄與評價,有店家邀請其參加刷單。由于自身待業在家,李女士心動了,便主動添加了短信內的QQ號。
李女士抱著嘗試的態度先刷了一款100元的商品,結果很多自己的支付寶賬號便收到了106元的轉賬,其中包括100元的本金與6%的傭金。一筆生意成交,李女士心里有了底,便一口氣接下了十個任務,其中每個任務要購買共價值2000元的毛呢外套。
結果在付過這一萬元后,劉女士卻只收到了180元的傭金,沒有拿回本金,對方則告訴她要先做完任務再一起返還。直到李女士又掃碼轉賬了一萬元后,客服沒有了動靜。就這樣從添加客服 QQ號到最終反應過來,6個小時,李女士被騙了兩萬元。
?
“刷單最高可罰款200萬”
對于刷單炒信行為,針對查明有惡意刷單行為的商家,阿里都會依據法律和平臺規則,作最嚴厲打擊,如直接清退。如果商家刷單行為涉嫌違法的,阿里平臺也會依法將其移交給司法機關處理。
在京東 ,被鑒定為虛假交易的店鋪,將對涉及商品進行懲罰性降權、下架,情節嚴重的關店,且被限制參與京東的營銷活動。
對于刷單平臺的懲處,已有多起相關案件宣判。
2017年6月,全國“刷單入刑”第一案在杭州宣判。25歲的李某通過創建“零距網商聯盟”網站和利用YY語音聊天工具建立刷單炒信平臺,吸納電商賣家成為會員,收取300元至500元不等的保證金和40元至50元的平臺管理維護費及體驗費,并組織會員通過該平臺發布或接受刷單炒信任務,一年多非法獲利90余萬元。杭州市余杭區法院以非法經營罪一審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五年零六個月,連同原判有期徒刑九個月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五年零九個月 ,并處罰金92萬元。
針對商家刷單現象,北京市一法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兆成表示,對于這樣的“刷單”與“有償差評”,近年來大行其道,逐漸成為網絡購物的“毒瘤”,不少網店店主雇傭刷單人員幫忙“刷單”,人為創造虛假銷量和好評。讓自身好評率上升的同時,也讓同行的差評增多。根據我國《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周兆成認為,很多刷單和差評人員,通過更換不同IP、賬號等方式,將違法行為偽裝成正常消費,從而導致受害商家和消費者不容易抓住違法者的證據。但是對于網絡平臺,要加大打擊刷單客、差評師,通過平臺后臺監測數據,將此納入到消費者誠信數據中,并且對于差評師的處罰要加大力度。根據不同行為的危害程度,以梯度攔截的方式在交易端及評價端對賬號進行限制。對惡意差評情況特別嚴重的ID,系統將通過要求其完成一系列身份認證,一旦認證失敗,將對該ID做永久封號處理。
周律師表示,對于刷單商家也要加大處罰力度,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虛假宣傳的具體內容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刷單,作出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內容。同時加大對違法者的打擊力度,第二十條明確,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相關部門除了加強查處外,還應敦促平臺通過技術手段等,完善交易規則、建立健全評價體系。
新京報記者 劉經宇 李明
值班編輯 花木南 吾彥祖
州經開區市民邱女士:去年,我在一家手機專賣店買了一張YY愛聊卡,用了兩次就沒用了,對方換了一張900多元的“神舟通”卡給我,但前段時間這種卡又沒用了,現在竟然換了5張面值100元的“云聊”卡,這些卡我都沒怎么用,錢卻越來越少了。
愛聊卡系統升級后無用
邱女士稱,去年11月,她在贛州中心城區環城路贛州尖峰時代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手機專賣店買了部手機,當時營業員稱店里有YY愛聊卡,通過下載軟件,只要150元就可以獲得面值1000元話費。于是,邱女士購買了一張YY愛聊卡,并下載了相關軟件。
邱女士稱,當時營業員并沒有說明卡的消費期限,但她只用了兩次,卡就沒用了。今年4月中旬,邱女士到店里詢問,對方稱YY愛聊卡系統升級,之前的軟件已過時。經協商,手機店為邱女士換了張面值900元的“神舟通”卡。“當時還剩980多元,對方建議一年內消費完。”邱女士說,用了幾次后,“神舟通”卡出現和YY愛聊卡一樣的情況。6月21日下午,她再次來到該手機店,對方給了邱女士5張面值100元的“云聊”卡,并建議她半年內消費完,如果“神舟通”卡系統恢復,能查詢到之前余額,手機店將會補齊差額。
換了卡打電話需轉接
讓邱女士感到郁悶的是,再次換的“云聊”卡也出現較多問題。采訪中,邱女士試著用“云聊”卡中的軟件撥打了記者電話,記者發現,撥打過程需轉撥,轉撥電話大多是廣東號碼,并會被手機默認為“騷擾電話”,而撥打過去,對方一直處關機狀態。整個通話過程,語音較為模糊。
6月23日下午,這家公司一熊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邱女士之前兩種卡確實是因系統升級,軟件無法正常使用,他們擔心“云聊”卡出現同樣的情況,所以建議邱女士半年內消費完,出現轉撥情況是因軟件平臺設置,并不存在監聽等風險。“這些卡是贈送給客戶的。”熊姓工作人員說。當記者詢問為何邱女士要交150元購卡時,熊姓工作人員聲稱目前很忙,回避記者的詢問。
就此,章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稱,因為換卡“話費”變少,邱女士可向商家主張返還足額金額。贈品是生產廠家為刺激顧客購買欲望而額外無償贈送的產品,熊姓工作人員給邱女士的“云聊”卡如果只是贈品,邱女士有權主張返回150元中剩余的消費服務。
(記者黃松林)
源:錢江晚報
初中學歷,在路邊攤賣手抓餅謀生的他,研發了一款視頻社交平臺“兼職點贊”小軟件,兩年后成為坐擁數億資產的富豪,不僅購買了十多處房產,還有邁巴赫、勞斯萊斯等十幾輛豪車,此外還購買游艇、土地,創辦農場,世界各地到處飛,還去澳門賭場玩,日子過得紙醉金迷,極度奢侈。
他的土豪生活,隨著警察的到來徹底破滅了。
2018年10月以來,浙江臺州椒江警方從一起216元的網絡兼職詐騙案著手,摧毀了一個以孫某華為首的特大網絡詐騙團伙。日前,臺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
該案是全國首起偵破的以視頻社交平臺兼職點贊開展詐騙的案件。
在被騙人數、涉案案值等多個數據上都創了記錄,其中涉及全國受害人員194萬余人,涉案資金3.4億余元,凍結資產共計1.5億,全國涉案人員3000多人,已抓獲涉案嫌疑人900多人。
小案牽出特大詐騙團伙
2018年10月,臺州椒江警方接到轄區市民陳先生報警,稱自己被網絡兼職點贊騙了216元。
陳先生說在QQ群里看到一則招聘點贊員的廣告,日可賺80到150元不等,月可賺3000多元,于是有點心動,添加了廣告上的QQ號碼,嘗試做了一筆任務拿到了5毛錢的傭金。
之后,陳先生按照對方指示,將廣告鏈接發送到自己的QQ群、微信圈,并下載注冊了一款“微信息”APP軟件,進入到一間培訓房間,交納了98元會員費。交錢后,陳先生被對方推送到另一個房間,又交納118元成為了高級會員。
隨后,陳先生下載了對方發來的另一款“微助手”軟件,開始做快遞單、打字員等任務,結果發現做了十單,任務就沒了。
陳先生覺得自己遭遇了網絡詐騙,向椒江警方報警。
接警后,椒江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迅速展開調查,民警通過大數據平臺分析梳理發現,這段時間,轄區接到多起類似報警。嫌疑人作案手法如出一轍,雖單筆涉案資金不大,但案件涉及范圍廣,受害人多,涉案資金數額龐大。椒江警方成立專案組,在省廳、市局相關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撐下,全力開展案件偵辦工作。
調查發現藏匿的詐騙公司
專案民警對涉案資金流向,嫌疑人活動軌跡等展開追蹤排摸。經過近1個多月的走訪偵查,一個成員分布全國各地的特大網絡詐騙團伙逐漸顯露出來,并鎖定這伙團伙的窩點在山東青島。經進一步調查,專案組發現青島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外形與正規公司無異,實則是一家網絡詐騙公司,有集團架構、團隊層級,分工明確。
2018年11月,專案組集中收網,對這家名義上的網絡科技公司實施人員抓捕,現場抓獲43名嫌疑人,繳獲60多臺涉案電腦、100多部涉案手機。
結合資金流數據,專案組摸清該犯罪團伙的整體構架,查明涉案嫌疑人分布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人數達3000多人。相關案情層報至公安部后,引起高度重視。2019年6月26日該案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
2019年9月,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召集全省各地分管刑偵工作領導在臺州椒江召開了部督系列“兼職點贊”詐騙專案工作部署會,就專案集群作戰作了具體部署。會后,全省公安機關在全國各地開展集中收網,截止2019年12月,共抓獲全國涉案嫌疑人900多人。
家族式詐騙團伙的致富路
經查,主犯孫某華,男,36歲,吉林省長春市人,初中文化。早年他在賣手抓餅的時候認識了妻子,后來兩人靠賣手抓餅維持生計。2010年左右,孫某華遭遇了刷單詐騙,這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孫某華被騙后加入了詐騙團伙,還成為詐騙推廣團的一名主管。由于利用其它網絡平臺進行詐騙,在多次申請YY等語音聊天軟件的權限被關閉后,就招兵買馬自己研發詐騙軟件。
2015年,孫某華集結詐騙團隊的成員來到山東青島共謀發展。2016年,與妻子嚴某、兄弟孫某某創建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明面上是網絡科技公司,暗地里專門從事詐騙活動。程某擔任總經理負責公司日常管理,阮某擔任董事長助理兼出納,招聘程序員負責軟件開發,“微信息”、“微助手”這兩款詐騙軟件是他們通過對其他軟件“源代碼”進行修改而來。
為了提高可信度,該團伙專門申請十個視頻社交平臺賬號,招聘專人拍攝短視頻,給受害人用作點贊任務。
同時,他們還在全國其他省市設立培訓團和推廣團,這些成員根據統一的詐騙文本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平臺進行虛假宣傳招聘兼職人員,以試做單的形式讓受害人獲利,再讓受害人下載注冊“微信息”和“微助手”APP軟件,以繳納會員費的形式行騙,一旦受害人醒悟,則迅速將其拉黑。
經過不到三年的發展,團伙成員達3000多人,規模在全國首屈一指。通過銀行卡分析,該公司賬戶每天到賬的資金都有七、八十萬,有時甚至高達300多萬。經辦民警說,該案的到賬資金分析材料就有100多頁紙。
據為首的孫某華交代,被騙的錢一部分用于公司的經營開支,一部分用于培訓員和推廣員的支付,剩余的錢都流入了他的銀行賬戶。
坐擁龐大“產業”的孫某華,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他在山東購買了十多處房產,邁巴赫、勞斯萊斯等十幾輛豪車,此外還購買游艇、土地,創辦農場,世界各地到處飛,還去澳門賭場玩,日子過得紙醉金迷,極度奢侈。
單案200余元受害人遍布全國
經辦民警通過網站數據分析,發現通過詐騙軟件注冊的會員共有500多萬人次,其中194萬多人已繳納了會員費,也就是本案的受害者。
嫌疑人騙取的單筆金額基本上在200元左右,因損失不大、怕麻煩,多數受害人不愿意主動前往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也有些受害人選擇了到網絡投訴機構去投訴,還有部分受害人到詐騙軟件設置的無用平臺去投訴,也成為這類詐騙犯罪滾雪球式發展的重要因素。
警方偵辦中還發現,一部分受害人基于誘惑,甚至在受騙后加入行騙者行列。本案的3000多名嫌疑人其實也是受害人,他們在受騙后,為了挽回自己的損失,去做培訓員和推廣員賺錢,受害人李某在被騙后,覺得有利可圖,也加入了這個團伙。據28歲的嫌疑人安某交代,自己加入詐騙團伙后,還拉上自己的老公、弟弟及親戚共五人一起行騙。
截至目前,本案中共有821名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偵查之中。
在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切莫幻想“躺著暴富”的賺錢方式,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又能輕松賺錢的兼職肯定是有貓膩的,尤其是各種“刷單兼職”、“輕松賺”等都是騙錢的,切莫上當受騙。
此外,還請本案的被害人、知情人,積極主動向本地公安機關或撥打聯系電話提供案件的相關情況。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通訊員 陳誼 王林生 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