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存儲型產品價格越來越便宜,品牌的DDR4內存、固態硬盤等價格都不斷破新低;新一代CPU在年后也不斷降價,如今也有多款處理器具備足夠性價比。除了高端顯卡價格居高不下之外,整體來說對普通消費者還算友好。
如果主機的需求是用來家用辦公、以及玩一些網游類的游戲,那么裝機預算也不需要很多。下面結合當下實際的配件情況,搭配一臺高性價比的主機,看看多少錢可以完成?是否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家用辦公系列,一般會首推i3-12100系列,但是考慮到系統是以Win10/11為主,對多線程需要更好的支持;以及基于對游戲有一定的需求,更建議入手i5-12400系列,6核心12線程,Win10系統下可以滿血運行,不僅可以戰現在,未來仍可戰斗。
i5-12400F,如今散片價約為930元;只有頻率上的些許提升的i5-12490F,約為1020元。正常情況下,我們建議 i5-12490F在 只比 i5-12400F 貴50元左右的價格才推薦入手,當下顯然不值得。
當然,CPU和主板一起購買才能發揮最大性價比。i5-12400F原生支持DDR4-3200,內存超頻帶來的性能提升,普通消費者感知并不是很明顯,因此從性價比角度出發,搭配H610系列主板即可。i5-12400F+H610主板套裝,1500元內就足以拿下,可選擇性還很多,當下華碩PRIME H610M-A屬于熱門產品。如果無貨,替換成同類的-K/-M即可。
辦公、家用對顯卡需求不高,但對于游戲來說,獨立顯卡還是很有必要的,畫面幀數提升很明顯。此前有進行相關測評,以CS:GO為例,1080P分辨率下,即便使用2016年發布的GTX1060 3G顯卡測試,游戲幀數也能輕松達到300+;但是也不需要搭配更好的顯卡,畢竟同等情況下,替換成Intel Arc A770顯卡,幀數也是340-360之間。
網游類游戲,300+就已經可以滿足流暢性需求。GTX1060 3G顯然不推薦購買,但推薦入手的當下的千元顯卡。如今官方在售無礦的千元顯卡,主要有:GTX1650、RX6500XT、Arc A380三款,其中性價比最高的當屬RX6500XT。不僅可以暢玩各種網游,也可以勝任中高畫質下的主流3A游戲。當下撼訊、訊景的RX6500XT 4G顯卡,入手僅需1099元。
順便說一句,幾乎全系H610主板,都有一根與CPU直連的PCIE4.0 x16插槽,經過實測RX6500XT完全可以跑滿。
內存,自然是DDR4 3200MHz 8G套裝為主,低價性價比的國產光威天策系列,僅需229元;主流大廠金士頓Beast 野獸系列,入手也只要299元,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即可。
SSD,以前都說500G是標配。但是如今固態越來越便宜,之前500G的價格,如今可以買到1T容量的產品。自然當下更推薦1T SSD。推薦最多的當屬英睿達P3系列,采用美光原廠TLC顆粒,讀速最高可達3500MB/s,提供五年質保,1T容量到手僅需369元。
其他配件還有電源和機箱,像撼訊顯卡,淘寶旗艦店還提供顯卡電源套裝,一起買優惠力度更大。如果單獨買,500w的品牌電源就足矣。機箱,百元內隨意挑。如果是DIY大佬,鞋盒都可以。
鞋盒機箱
最后需要注意CPU散熱器,i5-12400F的烤機功耗雖然不高,但是盒裝自帶的散熱器肯定是不足以勝任的。日常推薦以單塔四管散熱器為主,比如酷冷至尊T400i、雅浚E3、利民等,其中雅浚E3,入手僅需69元,價格算是最低的,使用該散熱器,連續烤機半小時,CPU各核心溫度都在80度以下。
綜上,整理的配置單如下:
你覺得這個組合能滿足你的需求嗎?如果你有關于裝機或電腦方面的任何需求,都可以留言或私信哦。
#頭條創作挑戰賽#
箱參數:
機箱三維388(長)*186(寬)*355(高)共25.6L
底部支持一個3.5寸或2.5寸(2.5寸使用硬盤堆疊架可以疊加到4個)
頂部支持2*12025風扇,背部1*12025風扇,底部2*14025風扇
風冷版只有銀色,水冷版有黑色和銀色
我訂的是風冷版本,風冷版本與水冷版本的區別為前面板是否開冷排通風孔,以及水冷版會出廠贈送黑色防塵網,其他地方都是一樣的,個人對水冷不怎么感冒,風冷前面板不開孔,一體性美觀程度更合我胃口。
機箱內部一覽↑
不好意思,背景的破布有點搶眼墻面不小心撞裂了,所以臨時用它當個救場演員
說說機箱兼容性吧,不同主板搭配組合如下
E-ATX主板:①ATX/SFX電源+風冷
ATX主板:①ATX/SFX電源+風冷 ②僅SFX電源+前置280水冷
M-ATX主板:①僅SFX電源+底部280水冷+前置280水冷 ②ATX/SFX電源+底部280水冷+風冷
機箱右側↑
機箱右側和V3一樣開了一片輔助散熱小孔,可以給水冷和電源輔助散熱,同時讓右側不那么單調,這里見仁見智吧,反正我覺得不開比較好
機箱右側通風孔CNC細節↑
開機跳線和開機鍵燈效線以及USB3.0前置面板接口,又粗又硬emmmm,而且對前置面板接口的需求不大,直接拆下來就好。
USB3.0及跳線↑
頂部電源支架,支持ATX或SFX電源,具體兼容情況在前文都有列出,可以通過前后移動或旋轉180°讓電源調整不同位置及電源風扇方向,不過有個別ATX電源因為孔位原因兼容不了,只能將這個支架翻轉180°(注意是翻面)使用,翻面后除了需要更換4顆圓頭螺絲會露螺絲頭之外,安裝孔位都可以正常使用,圓頭螺絲規格是M2.5*6
內部電源架↑
機箱頂部-風扇位靠后,安裝螺絲處做了沉孔處理,支持2*12025風扇,如果電源安裝在靠近主板的位置,有些電源的開關或電源線可能會頂到風扇,解決方法可以將電源移動到靠前的位置,或者給電源支架加4個墊片并換長螺絲,這樣可以讓電源下沉一點,最直接的還是直接上12015的風扇,這樣百分百不擋,而且側邊框可以完全擋住薄扇更美觀了(狗頭)
機箱頂部一覽↑
避免你們誤會剛才的圖片是正面,趕緊把機箱前臉放上來前面板沒有螺絲孔,看起來非常干凈舒爽。
機箱前面板↑
當時畫大餅的時候是叫V3-L來著,咕了一年,成品直接改名V12遼
背部通風孔CNC細節↑
下方經典7卡槽,安裝完底部風扇后,會占用最底部的一個PCIE槽位,另外和之前一樣在上方額外做了個擋板。
PCIE卡槽↑
前面板固定螺絲在機箱內側擰入,外部沒有螺絲孔整潔了不少。
最后再來幾張細節圖,板材之間的拼接嚴絲合縫,質量上乘,拒絕出現拆機一次之后發現螺絲孔位對不上的情況出現
如果要拆裝底部風扇,就得把腳墊先拆掉
說了那么多該開始裝機了
裝機前,先拆散架,比較好操作。
老牌散熱HR22-PLUS,回流焊工藝,8根熱管,風冷才是男人的浪漫。
一般來說,ATX只要不是陰間板子,基本上不用擔心兼容性,散熱器本身也做了避讓處理,當年還用這個散熱器裝過華擎Z390 ITX幻影板,小板子承受了這個年紀不應該承受的重量
固定主板,記得要裝上配件盒里的紅色墊片。
安裝背板風扇,Arctic老演員了。
機箱配件盒標配壓鉚螺柱,安裝方便美觀,當年V3裝風扇的時候可以說非常痛苦了,當然之后的批次都升級了壓鉚螺柱。
接下來安裝電源和顯卡
電源模組線這次用了純白編制線,不過有點不耐臟
電源位置選擇放在靠近主板的位置,因為顯卡只比主板長一點,這樣放置和諧一點,電源風扇正對前面板,不和CPU搶風。
將背板裝回去固定顯卡,底部安裝2個Arctic P14,同樣采用壓鉚螺柱固定。
裝機2小時,理線一整天,尤其對于我這種手殘人士,主要還是這次顯卡線做得有點長了。
CPU供電線壓在主板下面。頂部沒有安裝風扇,這套配置不算高,發熱比較低。
機箱右下角放個堅甲,2021年的新品,50包郵的掌動,不用買十幾年前的老古董了,性價比不錯本來想放海瑤的,但是玫紅色有點刺眼。
最后成品。
本文經“什么值得買”社區作者@值友9120683306授權轉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T之家 7 月 6 日消息,不久前,華碩推出新一代的迷你主機,包括搭載英特爾 12 代酷睿的 PN64 迷你主機,1 升體積,尺寸 120 x 130 x 58 毫米,最多可支持四個顯示器。現在,該系列迷你主機已經開始在海外上市。
IT之家了解到,華碩新款 PN64 Mini PC 采用第 12 代酷睿 P 系列和 H 系列處理器,最高可選 i7-12700H, DDR5-4800 內存,具有一個 PCIe 4.0 x4 M.2 SSD 插槽、五個 USB 端口,最多支持四個顯示器連接。
目前,華碩新款 PN64 的 i3-1220P 入門型號已經在海外亞馬遜上市,售價 782 歐元(約 5395.8 元人民幣)。
華碩新款 PN64 暫未在國內上市,老款 PN63 搭載 i7-11370H 處理器,8G 512G 版本售價 49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