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熱播,《繁花》火了。
為了營造上世紀90年代的懷舊氛圍,懷舊控王家衛(wèi)也是煞費腦筋。老歌,自然是點睛妙筆。
不完全統(tǒng)計,《繁花》中出現(xiàn)的老歌有《安妮》《冬天里的一把火》《我的未來不是夢》《再回首》《偷心》等十多首。這里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在訴說那個年代的風云往事,以及你內心的往事追憶。
這些懷舊老歌
好像有一種魔力
幾個音符就能把你拉回那個年代
↓↓↓
除了《愛拼才會贏》《新鴛鴦蝴蝶夢》《再回首》和《一生何求》是全新翻唱之外,《繁花》中的其它老歌,都用了原錄音版權,聽得真真過癮頭!
01
王杰《安妮》
說到王杰和王家衛(wèi)的關系,很多人可能會一臉茫然。可是杰迷應該都會記得,王家衛(wèi)拍的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主題曲正是王杰演唱的《忘了你忘了我》以及他和葉歡合唱的《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于是,后一首歌也出現(xiàn)在了《繁花》中。
02
溫兆倫《隨緣》
《繁花》中的一大亮點,就是各路明星的客串加盟。其中,溫兆倫在劇中飾演自己也令觀眾津津樂道。90年代,溫兆倫憑借他在香港TVB出演的劇集《義不容情》《今生無悔》《我本善良》成為TVB最熱的當家小生,今年即將滿60周歲的他,在劇中演30年前的自己居然沒什么違和感,只能感嘆明星扛打啊。
這首《隨緣》也是溫兆倫最具知名度的代表作,是其主演的電視劇《灰網(wǎng)》的主題曲。
03
費翔《冬天里的一把火》
這首歌的原唱其實是高凌風。收錄在高凌風1982年的經(jīng)典專輯《燃燒吧,火鳥》中。
費翔第一次演唱這首歌,是在他1986年發(fā)行的翻唱專輯《跨越四海的歌聲》中。在這張專輯中,他還翻唱了《故鄉(xiāng)的云》和《惱人的秋風》,這就是為什么他會在1987年春晚上演唱這兩首《故鄉(xiāng)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又在上海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演唱《惱人的秋風》的原因所在。
04
姜育恒《再回首》
這首歌的原唱其實是蘇芮。1988年,后來寫了《一生所愛》的盧冠廷為蘇芮創(chuàng)作了歌曲《憑著愛》,作為洪金寶電影《群龍戲鳳》的插曲。隨后,臺灣飛碟唱片又請陳樂融填上國語詞,蘇芮演唱為《再回首》,收錄在蘇芮1988年的專輯《一切為明天》中。
1989年,從韓國到中國臺灣發(fā)展的姜育恒翻唱了這首歌,獨特的滄桑感令這一版廣受歡迎,影響力甚至超過了蘇芮的原唱。
05
黑豹《無地自容》
黑豹第一張專輯的主打歌,中國搖滾樂的扛鼎之作。
在內地剛剛接觸流行音樂,來自北京的一群年輕人已經(jīng)將搖滾玩到了這樣的境界,還霸占了香港電臺音樂榜單多周的榜首。
06
張學友《偷心》
這首歌收錄于張學友1994年同名國語專輯《偷心》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在這首歌的MV中出演女主角,陳慧琳被藝術指導奚仲文發(fā)現(xiàn),由奚仲文介紹給現(xiàn)經(jīng)紀人鐘珍認識,陳慧琳遂加入正東唱片公司,她才有機會步入歌壇。
07
草蜢《忘情森巴舞》
草蜢,其實就是蚱蜢的意思。三個蹦蹦跳跳的大男孩組成的唱跳組合,長期壓Beyond一頭,在香港各大音樂頒獎禮上成為金獎得主。《忘情森巴舞》是他們的代表作,動感節(jié)奏令人一聽難忘。
08
Beyond《不再猶豫》
這首歌最早收錄在Beyond1991年9月6日發(fā)行的粵語專輯《Deliberate 猶豫》中,這首歌是電影《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的主題曲,其中那句“自信打不死的心態(tài)活到老”歌詞被時間證明是Beyond真誠的肺腑之言。
09
趙傳《我是一只小小鳥》
李宗盛為趙傳創(chuàng)作的這首歌曲發(fā)表后引起巨大反響,可以說寫出了小人物的心聲。
實際上,這首歌寫的是李宗盛自己怎么從小李走到老李的心路歷程,而由趙傳唱來,和他的形象如此貼合,這首歌就變成了趙傳心聲的吐露。趙傳的完美演繹,令這首歌深入人心,傳唱至今。
10
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
這首歌最早收錄在飛碟唱片于1988年5月推出的群星合輯《6個朋友》中。這“6個朋友”,是娃娃、鈕大可、孫向瑩、陳本瑜、知己二重唱和張雨生。
《我的未來不是夢》這樣一首勵志作品,歌曲節(jié)奏明快,再加上張雨生天生清亮的嗓音,一炮而紅。張雨生從此步入歌壇,成為當時非常熱門的歌手。
除此之外,《繁花》劇集中也運用了大量的戲曲音樂,不僅僅貼合劇情發(fā)展,也瞬間將觀眾拉回了那個繁花似錦的時代。
戲曲音樂是王家衛(wèi)電影配樂中慣常運用的素材來源,比如《花樣年華》中,他用了傳統(tǒng)京劇、越劇、蘇州評彈選段來還原當時上海的生活氛圍。王家衛(wèi)是上海人,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和母親一同移居到中國香港,爸爸在夜總會工作,每天凌晨兩三點才下班回家,白天睡覺,所以他跟爸爸并沒有太多的接觸。而他和媽媽的感情非常好,媽媽很喜歡看電影,基本上他從小每天都會去看。因為家的附近都是戲院,所以媽媽在學校門外等他放學后,一起看電影,之后才回家。
這段兒時看電影的經(jīng)歷,或多或少也和他日后成為電影導演有些關系。而他在電影中運用的戲曲選段,據(jù)說都來自于小時候聽他媽媽在家里經(jīng)常播放的記憶。從戲曲選段中,也能看出王家衛(wèi)媽媽是非常資深的戲迷,比如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wèi)用了傅全香和陸錦花主演的越劇《情探》的選段,譚鑫培的京劇《四郎探母》和《桑園寄子》以及評彈《妝臺報喜》。
史依弘在《繁花》中扮演玲子樓下的聽戲女人
《繁花》發(fā)生的上海,自然和《花樣年華》時的上海不同,王家衛(wèi)在《繁花》中的戲曲音樂運用,也與《花樣年華》有非常大的不同。在《繁花》預告片中,胡歌登上閣樓遇到了金宇澄,當時背景音樂是京劇《貴妃醉酒》的“海島冰輪初轉騰”,演唱者是上海京劇院的梅派大青衣史依弘。她在《繁花》中也扮演了個角色,就是馬伊琍扮演的玲子樓下住戶的史老師,演員表里叫:聽戲女人。在劇中,玲子剛回上海,胡歌扮演的阿寶去她家吃飯,他提了一串大閘蟹,一層層往上找,就遇到了史老師。據(jù)玲子說,史老師經(jīng)常在家里大聲播放戲曲,背景音樂中傳來越劇《紅樓夢》中《寶玉哭靈》。這是徐玉蘭徐派的代表作,徐派高亢而極富感染力的聲腔穿透屋頂,響徹回蕩在弄堂中。
史依弘在《繁花》中唱《鎖麟囊》選段
另外,劇中還用了程派《鎖麟囊》的唱段《這才是人生難預料》,在《鎖麟囊》里,這個唱段發(fā)生在大圓滿結局處,即家里的傭人“薛媽”原來就是昔日春秋亭外贈予“鎖麟囊”的薛湘靈,于是就有了薛湘靈唱“這才是人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
除了京越,王家衛(wèi)在《繁花》中還用了滬劇。一個是玲子、顧老師等人吃飯時一同唱的《為你打開一扇窗》,來自1986年孫徐春主演的滬劇電影《昨夜情》中的選段。
另一處滬劇選段,是《燕燕做媒》,來自上海人民滬劇團(上海滬劇院前身)在1952年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戲滬劇《羅漢錢》,改編自趙樹理的小說《登記》,講的是自由戀愛的故事。《燕燕做媒》也是滬劇中傳播度非常高的唱段,在《繁花》中,這個唱段出現(xiàn)在汪小姐去了爺叔家,和他兩個太太及寶總搓麻將時候,從某種程度上也暗示著汪小姐和寶總的人物關系,那種就隔著層窗戶紙需要有人作媒捅破的關系。
還有一處滬劇選段,是《志超讀信》,出自滬劇《碧落黃泉》,最早演于1946年,由文濱劇團的王盤聲主演,其中的《志超讀信》一段一炮而紅,街頭巷尾爭相傳唱。《志超讀信》實際上在《繁花》小說中就已出現(xiàn)。
《繁花》小說中出現(xiàn)《志超讀信》
《繁花》中還用了一些紅極一時的影視作品的主題曲。
比如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是1993年中國臺灣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這首歌只要旋律響起,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能立刻跟唱。
又如《一生何求》由潘偉源作詞,王文清作曲,陳百強演唱,當年是TVB電視劇《義不容情》主題曲。該劇于1989年首播,曾獲得“全球最多華人收看的電視劇集獎”,足見其流行程度。其中主演之一的溫兆倫,也在《繁花》中客串了一個角色,就是劇中至真園開業(yè)時的剪彩嘉賓,也就是“溫兆倫”自己。
劇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玲子,有在日本生活的經(jīng)歷,且寶總和玲子相逢于東京,影片中自不會缺少日本歌曲。兩人相識于偶然,在東京銀座的街頭,寶總跟著玲子去了俱樂部,當時背景音樂響起,是石川小百合唱的《相逢有樂町》(有楽町で逢いましょう)。
在寶總和玲子相逢之后,情愫暗長,于是就響起了小田和正的《突如其來的愛情》,這首歌曲出自于當年風靡一時的日劇《東京愛情故事》,而《繁花》劇中出現(xiàn)該歌曲的時候,也恰好是寶總在街角偶遇玲子,開啟兩人一段佳話,也真是“突如其來的愛情”。
這些好曲,哪一首戳中了你的心呢?
文匯報綜合網(wǎng)絡
來源: 文匯報
202 年 6 月的第四個星期三,我百無聊賴的翻找著冰箱里有什么吃的。
小云吞、豬豬包、西冷牛排、蝦仁水餃,當它們塞入我口腔時,它和我嘴唇的距離只有 0.01 公分。
你吃過之后一定也會像我一樣,在 1 分 26 秒之后點下一個贊。
只要不是改回第一稿,我一定全力展現(xiàn)我的 PPT 華麗 36 式。
看!這是我的朋友廖佳琳,剛上會他就能從打工人秒變 rockstar!
顆粒度?抓手?痛點?都不存在了,只管用音樂給自己觸電。
一個好 DJ 應該是精通八大菜系和十六步舞蹈,搞點節(jié)奏,搞點特效,搞點煙霧,再搞點花樣,搞得好聽、好玩又好看。
這個按鈕是什么?是“飛行模式”,我試一下,這速度比過山車還刺激。
我這就和李琦、廖佳琳一起飛去《開關機派對》,開關機自由飛行,等你來!
節(jié)前后,品牌CNY營銷鋪天蓋地,在海量廣告中,小編注意到了一個很特別的案例——聯(lián)想與瓦依那樂隊合作推出的《萬粒之歌》。
為何這則廣告會在眾多CNY營銷中脫穎而出?
從內容本身而言,回歸平民敘事視角,呈現(xiàn)普通大眾的精神空間,更易獲得受眾共情。從外部傳播而言,瓦依那樂隊、導演賈樟柯、歌手蘇運瑩,不僅增加了作品的藝術感和深度,也提高了其在公眾中的傳播效率和影響力。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蜷在沙發(fā),戴上耳機,這首歌值得單曲循環(huán)100遍。簡單的旋律,赤誠的歌詞,在質樸的吟唱和富有磁性的嗓音中,小編能感受到這首歌里蘊藏著一股向上的力量。
聽完這首《萬粒之歌》,小編想起了瓦依那樂隊的《大夢》,半農半歌的瓦依那樂隊一曲封神。如果說《大夢》是問號,那么瓦依那的新歌《萬粒之歌》就是句號,甚至是感嘆號。這首發(fā)布于立春時節(jié)的歌,是《大夢》中普通人面對生活“該怎么辦”的回應,也是立春時節(jié),開啟新年的續(xù)篇之作。
“生活把我們丟進塵土,那我們就成為一粒種子,2024,發(fā)芽,開花,結果。”正如MV最后文案所呈現(xiàn)的,個體的生命,如落入泥土的種子,看似脆弱卻飽含強大力量,即便在塵土里摸爬滾打,一旦陽光照在我們身上,我們就會破土而出,努力向上。這是《萬粒之歌》想要傳達給每個普通個體的理念,也是聯(lián)想致敬努力生長的精神。
為什么聯(lián)想會攜手瓦依那樂隊創(chuàng)作出這樣的作品,小編分析源于品牌回歸社會現(xiàn)實的洞察。
過去一年,我們經(jīng)歷了太多,國與國的博弈、環(huán)境經(jīng)濟健康等宏觀大勢下,每個個體的心境都出現(xiàn)了微妙的變化,或迷茫、或沮喪,就像《大夢》中問的“該怎么辦”。聯(lián)想正是洞察到了過去一年大勢和小我之間的關系,才以平民化的視角,講述每個小人物的故事,以“低頭默默發(fā)芽”來回應“該怎么辦”的疑問。
此外,這首歌還有著對于春節(jié)前后,大眾歸鄉(xiāng)離鄉(xiāng)情緒的洞察。
歌曲首發(fā)于立春,正是人群忙著歸鄉(xiāng)的時候,而節(jié)后匆匆忙忙的人群又開始奔赴新一年的“戰(zhàn)場”。在春節(jié)前后的節(jié)點,在歸鄉(xiāng)與離鄉(xiāng)的情緒切換中,每一個普通的“種子” 為了更好地生活,離開故鄉(xiāng),早出晚歸。歌詞以“萬粒種子”作為普通個體具象化的表達,讓受眾看見一粒粒種子的掙扎、委屈、受挫,以及不曾泯滅的向上的力量。
從內容創(chuàng)作角度而言,《萬粒之歌》亮點頗多,從歌詞到MV,再到合作藝人的選擇,都值得一一解析。
歌詞質樸,沒有華麗的辭藻修飾,太陽、水稻、野草、種子等字詞,簡單,卻透露著力量感,也在一句句具象化的表達中,傳達出深刻的寓意——每一個人都是一粒種子,就算在塵埃里,只要面朝未來的陽光,總有成為參天大樹的力量。
值得一說的是,作為一首“廣告歌”,品牌并沒有在歌詞中強行加入過多的品牌元素,而是讓位于內容本身,相比于硬植入,這種“點到為止”的廣告方式,反而更能被受眾接受。
這首歌的MV長達6分鐘,除了瓦依那樂隊演唱的畫面,更多的鏡頭對準的是小人物視角下的社會群像,風雪中送外賣的騎手、堅持996的打工人、早出晚歸的代駕、街頭叫賣被城管追趕的綠皮青蛙……群像之多、體量之大,可以想象在拍攝過程中的難度。但是當MV為我們呈現(xiàn)出這些步履匆匆的個體時,真的會產生一種深深的代入感,鏡頭下演繹的不正是自己平凡的生活嗎?
過去普通人在影視劇中幾乎成不了主角,但聯(lián)想?yún)s將舞臺的C位交給平凡的你我,這一點是難得的、可貴的。這也跟近幾年文藝作品敘述邏輯的變化有關,光鮮亮麗的“精英文化”已經(jīng)被平民化的敘述風格所取代,聯(lián)想敏銳地捕捉到當下平民敘述視角已經(jīng)成為主流,才選擇將鏡頭對準煙火人間,展現(xiàn)每一個平凡人的故事。真實的鏡頭剪輯+真實的生活片段,才是作品打動受眾、引發(fā)集體共鳴的關鍵。
想要聚焦社會基層的個體,其創(chuàng)作者和演唱者也必須足夠接地氣,聯(lián)想找到了來自當代鄉(xiāng)村音樂傳奇樂隊瓦依那,他們不僅擁有高人氣,更重要的是這支鄉(xiāng)村樂隊具備普通人的視角。他們曾和千萬山村青年一樣奔赴大城市,最終又選擇回歸鄉(xiāng)野,以一壺茶,三畝地過著半農半歌的日子,他們有著對生活更深層的思考,也有著對生命更質樸的表達。這樣的創(chuàng)作者氣質,與歌曲所要傳達的“致敬努力生長”核心價值不謀而合,從這一角度而言,瓦依那樂隊的質感與品牌項目立意有著高度的適配性。
據(jù)小編了解,這首歌雖然是聯(lián)想和瓦依那樂隊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但聯(lián)想品牌并沒有過多干涉,而是給予創(chuàng)作者絕對的創(chuàng)作空間,只在技術上提供AI PC支持,為創(chuàng)作者釋放了更多的生產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瓦依那“一把吉他,一片農田,低頭種地,抬頭唱歌”的音樂夢得以落地。品牌在做廣告營銷時,或許可以考慮聯(lián)想這種輕巧自然的植入方式,以優(yōu)質內容提升品牌關注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優(yōu)質的內容也需要搭配高級的傳播鏈路,縱觀聯(lián)想對《萬粒之歌》的傳播布局,小編總結了兩大關鍵詞:跨界名人、氣質互通。
賈樟柯發(fā)長文,關注普通人的故事。
賈導的文筆自是不必說,洋洋灑灑八百多字的點評,賦予了這首歌更細膩的情感,讓網(wǎng)友對歌曲的內涵理解得也更透徹。在傳播效果上,知名導演與樂隊的跨界聯(lián)通,實現(xiàn)了名人+名人、聲量+聲量的疊加效果,讓歌曲及MV在文娛圈層獲得了更深的影響力。
更重要的是,《萬粒之歌》為什么會吸引賈導發(fā)長文,源于兩者氣質相通,調性契合。賈樟柯將電影鏡頭對準普通人甚至邊緣群體,像縣城青年小武、像三峽好人、像山河故人,他們都是努力破土的種子。瓦依那就像是樂壇的賈導,歌里有賈導電影鏡頭中直面社會群像的情懷,他們都關注每粒種子的現(xiàn)實,也觸及每個個體的精神,沖擊每一個努力破土生長的普通人的內心。兩者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相通的視角,讓歌曲及MV呈現(xiàn)1+1>2的效果。
短視頻詩人二次剪輯,賦予MV更深主題。
視頻剪輯博主@神龍士力架0517,被網(wǎng)友稱之為“短視頻詩人”,他擅長收集短視頻平臺上的生活片段,再將素材進行重新剪輯,呈現(xiàn)一場場低像素的質感電影。
在《萬粒之歌》MV的二次創(chuàng)作中,這位博主將過往新聞中的普通人剪輯進新版MV,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更接地氣的群像表達,無數(shù)落寞、疲憊,又不屈的身影,配上瓦依那舒緩的曲調,帶來更令人淚目的戲劇張力,也讓原歌曲延展出了更深的主題表達。
“音樂鬼才”新情感全新演繹新生力量。
“音樂鬼才”蘇運瑩在開工第一天就發(fā)布了她全新演繹的《萬粒之歌》,全新演繹這首充滿力量的歌,讓人感受到新生的力量,也撫慰打工人第一天上班的心情,讓每一粒努力扎根的種子有發(fā)芽向上的動力。
為什么聯(lián)想會選擇讓蘇運瑩來進行歌曲的全新演繹,也是因為這位歌手在氣質上與歌曲調性匹配。她過往的代表作《野子》唱出了野蠻生長、不肯認輸?shù)木髲姡疫@位歌手也是通過素人選秀節(jié)目出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成長為人氣歌手,這樣的逆襲經(jīng)歷正是低頭默默發(fā)芽的“種子”的代表。
從賈樟柯的長文,到短視頻詩人@神龍士力架0517的再創(chuàng)作,再到蘇運瑩復工后的全新演繹,《萬粒之歌》借助與歌曲氣質相投的公眾人物的影響力,通過影視圈、音樂圈、自媒體圈等大咖,讓內容呈現(xiàn)破圈式傳播,覆蓋到更多人。
在這支MV里,你一定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離開故鄉(xiāng)到大城市打拼的你,在2024年或許會被風雨搖晃,甚至經(jīng)歷無數(shù)個不被照亮的夜晚,但請你相信,無論你在哪,在做什么,都要讓自己狠狠扎根,一旦太陽照到身上,你就會全力向上。
祝每一個平凡的我們,2024破土發(fā)芽,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