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多少值友和我一樣,因為遭受了張大媽的“荼毒”才入了各種坑
Part I 前言
記憶中剛接觸值得買正好是在兩年前的這個時候,高考完的暑假,打工賺了點外快,就琢磨著買點啥,然后不知道怎么就點進了這個網站 。
為什么會有退燒的念頭呢?一是因為前一段算了算賬,欠的錢太多了。二是因為上周老媽暴躁的說下學期開學不要把你的設備都搬學校了
(因為家離大學近,所以我在寢室玩臺式機和臺機),就尋思想著耳機系統放家里聽也沒太大意義,不如換對箱子,耳機系統賣掉退燒算了,而且聽說入門級別的有源監聽就足夠在聽感和聲場上超越大耳了。
Presonus E5,聲薈Q4p,JBL 305都在我選擇的范圍內,首選其實是Presonus E5,因為最便宜,而且號稱2k內王者,性價比很高。通過購物插件觀察了下價格歷史走勢,發現中亞的E5已連續兩周周六都有1599的秒殺價;而JBL 305是在月初的周日和隔周的周六有特價。老夫神來一算,presonus e5有八成幾率會在30日的周六打折,而305只有一半的幾率在周日打折。恩,結果是305在周六打折,e5壓根沒降價。
Part II 開箱
第二天就到了,快遞還是蠻快的。
每只包裝尺寸為37.4 x 31.6 x 25.8 cm,重6kg。
每只包裝箱上有哈曼保修卡*1、兆信保修卡*1、亞馬遜發票*1
取出內包裝,很有逼格的全英文,著重宣傳了“IMAGE CONTROL WAVEGUIDE”即波導映像控制,該技術是JBL為自家旗艦M2 REFERENCE MONITOR研制的。
打開上封口,發現了正確取箱姿勢的說明書(倒置扣出),我著實被這個細節感動到了,于是該怎么取還怎么取。
取出,305箱體*1 KING CORD電源線*1 說明書*1(內附腳貼)干燥劑*1
取出主箱體,尺寸為298mm*185mm*251mm 重4.6公斤。正面板一體成型,塑料材質,外觀中正大氣,比較養眼。
側面、底面、頂面均為普通黑色磨砂材質,底部有一平分劃線,略影響美感,可能是方便用戶粘腳貼吧。 附贈的腳貼太小太薄,隨緣一貼,靠它來避震肯定是不夠的。
正面通電照,采用近6寸箱體,2分頻,1寸高音+5寸低音,分頻點應該是1725HZ(官方未給出),logo銘牌金屬拉絲,高音頭下方為電源燈,開機五秒點亮。
背部一覽,倒相孔后置,用螺絲固定,好多螺絲(*゜ー゜*)
背部特寫,僅支持卡農和TRS平衡接口輸入。右側為輸入靈敏度調節,需要用細棒筆芯,無法手撥,可選+4dBV和-10dBV,由輸入端電平決定,輸入端為全平衡調節至-10dBV,非平衡輸入(如3.5或rca轉TRS/XLR)則調節至+4dBV。
"LF TRIM"、"HF TRIM"為“Low Frequency Trim”與“High Frequency Trim”,即低頻微調和高頻微調,調節區間為-2dB——+2dB,幅度不大,且不是無極調節,我覺得主要作用應該是空間補償。
音量調節旋鈕,阻尼適中,手感不錯,不知有源箱音量調到多少為最佳,我是調整到了中間位置。
AC輸入,可在100-240v區間自適應調節,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打錯電壓檔燒箱子了。
Part III 聽感
系統及環境
試聽環境:3x3.5㎡臥室,無聲學處理
音源:PC(win10、jriver22) 、Onkyo C-701A(Optical輸出作轉盤)
界面:QLS Qa730u 加持線電
解碼/前級:Cayin I-dac6
插排:自己DIY
信號線:線圣光纖、機線卡農線改rca轉xlr
電源線:自己DIY、Volex(給音箱各用一條)
VOLEX和自己改的不倫不類的rca轉xlr
騰出桌面,上了架子的桌面
參照基準
Cayin I-ha6(四芯平衡口)+HD700(銅銀混編升級線) 惠威m200mk3(憑記憶)
寫這個聽感是比較蛋疼的,因為本狗家里的其他箱子并不具有對比意義(太辣雞),而且仔細聽過的2.0箱也屈指可數,mk3是表哥家直接接板載3.5的,可比性固然不高,但總不能強行以其他沒聽過或只聽過一耳朵的作為基準,干貨不多,但可以給有意從耳機轉戰音箱和多媒體升級監聽的玩家更多幫助吧。
個人聽感
JBL 305的低頻比起m200mk3還是全面超越的,主要體現在瞬態和下潛上,mk3低頻略軟,應付多鼓點時會顯得渾濁,而JBL 305的低頻收放自如,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音箱的低頻可以被身體多個部位傳導、感知、身體固有器官的頻率還會與之共振,耳機可以做到轟頭,但箱子可以捶胸,所以在低頻(尤其是量感)上音箱是有天然優勢的。但在回放dubstep時,耳機系統感覺有更好的爆發力,305并不能在低頻上的各方面上領先hd700。
JBL 305的聲音直白干凈,中正無染,應該算是典型的監聽聲。M200mk3的中頻是有染色的,微溫略暖,在聽華語的抒情人聲時應該會更動人耐聽。但305的解析是明顯比記憶中的mk3高一等級的,回放古典大編制自然不必說,想必在表現錄音水準較高,伴奏元素較多的歐美流行和J-pop上,亦會更勝一籌。
HD700作為一個二手價與305價格相近的次旗艦耳機,微觀來看在好多方面都占了相當大的優勢。首先解析就高得不止一個等級了,也許音箱要達到與耳機相同水準的解析,真的要貴十倍吧。人聲得益于中頻解析的優勢,可以聽出更豐富的氣息細節,表現玉置浩二時更加的磁性滄桑,醇厚迷人。高頻方面,也是耳機的天生優勢吧耳機振膜離耳朵的距離那么近,而音箱就算近場聆聽,高頻細節在傳播中也會衰減甚至畸變不少,所以在表現帕格尼尼小提琴時無論是高頻延伸還是泛音都是耳機勝出。
但自從305到手后,耳機聽得就少了許多,這是為什么呢?因為305除了之前所提到的低頻優勢,還有遼闊的橫向聲場,自然的聲音,舒適的聽感。最重要的是自由安逸啊——在聽動次打次口水歌的時候可以在隨低頻震動的地板上隨節奏跳動,不被線材的長度限制;在欣賞古典的時候,可以靠在皇帝位上,瞇眼靜靜享受,而不用擔心耳機突然滑落。
調教過程
之所以這貼子從上周日收貨拖到了現在,是因為這幾天一在各種“調教”,第一天剛到貨的時候,桌面完全沒空間,便直接擺在床上開聲試聽,結果聲音各種亂,結像到處飄的感覺,低頻也沒出來。然后硬把箱子塞到了電腦桌的縫隙里,右箱體幾乎貼到了電腦主機,兩個箱體也沒有足夠空間進行擺位角度調整,摸了下桌面,電腦與音箱齊震,聲音發散,聽起來比較急躁,而且看著都難受,腦放就變負增益了......于是花了小一天時間整理桌面,給音響騰地方。
幾天前的桌面,主機塞到了左下角,沒有上架子
這時候聲音已經有可聞提升了,但是高音頭并沒有達到與耳朵齊高的位置,俯下身明顯聲音更飽滿通透,于是拍了對15cm的音響架,今天到貨后,加持了這對架子,改善了避震,抬高了位置,聲音確實提升可觀,聲場大了許多,脫箱感出來了,低頻也潛了下去。由于音箱離墻較近,臥室也比較小,HF和LF TRIM(相當于空間補償)都打到了-2dB,適合電腦桌前近場聆聽。I-dac6設置為膽管音色與短延遲緩降,給監聽箱染點味。
還有以下幾點需要繼續折騰: ①底噪比較明顯,離高音頭10cm處就比較明顯了,可能305對線材敏感,我現在的信號線不倫不類的肯定屏蔽比較差,需要換線材。②空間條件有限,音箱離后墻只有15cm,而305后置倒相孔,能聽出來明顯低頻駐波,需要繼續搞擺位或者后墻加吸音材料。
結論:JBL LSR 305是一對很值得我繼續折騰的箱子,一坑未填,又入一坑,看來這次是在退燒路上翻車了。
【結語】
本文由什么值得買網友“AnonymousYang”撰寫并授權轉載,由于篇幅原因,僅選取了精華的部分進行分享。完整原文可去我站《#原創新人# 學生黨在退燒路上翻車了—— JBL LSR-305 有源監聽音箱 開箱評測》查看,如果你有更多好物想跟我們分享,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買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聽音箱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只知道它能夠平衡的還原高、中、低三個頻段的聲音,對聲音的回放不進行任何的修飾、渲染,忠實的還原音頻信號,跟傳統HIFI音箱和多媒體有源音箱有著不一樣的聽感體驗。
眾所周知這種音箱在民用領域中不太被看好,一方面這種音箱價格太貴,另一方面是大多人喜歡聽經過音箱修飾后的更悅耳的聲音,但是本著好奇的想法,近日還是入手了“白菜價”的漫步者MR4來感受一下監聽音箱的魅力,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使用體驗,一起來了解一下。
既然說體驗,開箱過程還是必須有的,挺大的一個包裝,上手有點份量,但整體并不算太沉。
選音箱參數是必須了解的,畢竟硬件決定了音箱的品質和聽感,漫步者MR4采用了1英寸絲絹膜高音和4英寸振膜中低音,失真限制的輸出功率為21W+21W,額定聲頻率響應范圍為60Hz-20KHz,音頻輸入有三種方式,TRS平衡輸入、RCA非平衡輸入以及AUX非平衡輸入。
包裝內的物品展示,監聽音箱本體、RCA音頻線、3.5mm音頻線、主副音箱連接線和說明書。
漫步者MR4有銷售平臺上提供了黑和白兩種配色選擇,考慮到顏值和搭配需求,最后決定還是入手了白色款,上手后發現真的選對了,這個白色是真心好看,有木有?對了,漫步者MR4的主箱尺寸為140x228x197.5mm,副箱尺寸為140x228x184mm,凈重約4.5kg。
箱體部分采用的是MDF材質,也就是俗稱的密度纖維板,傳統音箱常用的材料,質地堅硬且安全無異味。
高音單元方面,漫步者MR4搭配的是1英寸絲絹膜高音,以保證高音的細膩與自然,和前面板擴散錐的一體式設計,優化了擴散模式,讓高頻更加清晰。
中低音單元方面,則使用了4英寸聚丙烯紙盆單元,同時加入了適量的MICA,用于增強紙盆的剛性和硬度,這樣不僅有助于低頻量感的提升和下潛深度的延伸,還能讓細節層次更加清晰自然。
前面板的操作區域,左邊是AUX輸入與耳機輸出,右邊是電源鍵/音量大小調節,手感不錯阻尼力度適中。
主副音箱的背面展示,操作區域和接口都在主箱上,副箱的背面就只有連線接口。另外,音箱的倒相孔都設計在了背面上部,所以日常擺放時注意離墻距離。
我們來細看一下主板的操作區域和接口都有些什么?從上到下分別是低音/高音調節,RCA非平衡輸入,平衡輸入和音箱接口。什么是非平衡信號?什么是平衡信號,這兩者有什么區別?這里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兩者其實最大的差別就是在于抗噪聲的能力,而且在物理架構方面,非平衡傳輸屬于單相信號,所以只有兩個端子,即信號端和接地端,通常在要求不高和近距離傳輸場合使用。至于平衡信號則需要平列的三根導線來實現,即接地線、熱端線和冷端線,因此輸入輸出接頭必須是三個腳位,比如卡儂頭、TRS接頭等。
箱體底部是減震的海綿墊,很奇怪為什么沒采用硅膠的,好吧~無所謂了,畢竟音箱也不需要經常挪動,而且海綿的減震效果也不錯。
使用前接線注意事項,別把正負極接反了,不然影響聽感。說了一大堆,有點浪費大家時間了,接下來我們還是來聊聊漫步者MR4給我個人的聽感和使用感受。
連接方面,我使用的是非平衡輸入的RCA音頻線連接電腦主機。
一般的多媒體音箱為了配合大眾的聆聽習慣,已將部分頻率調整得更為愉悅耳朵,然而監聽音箱主要是用于通過電腦從事音樂制作等工作時,確保能夠在聲音呈現原始樣貌下進行編輯以及調整,并幫助檢查各個段落中是否有雜音或是不和諧處,不過筆者非專業的音樂人士,體驗方面也僅為日常聽歌看電影使用,所以點評之處有些淺白,勿怪!
至于聽感方面,很多人說監聽音箱表現象白開水一樣平淡,這樣更有利于創作者進行修飾,其實在非平衡輸入下,給我的感覺卻不是這樣,就拿三頻來說吧~整體表現相當均衡,高中低可以很清晰的聽辨出來,高音不驕不噪,中音平穩,低音有力,結像能力也很不錯,用來聽音樂或者聽流行歌曲還是很舒服的。
閑暇之余在電腦上追個劇看個片還是必須安排的,漫步者MR4收放自如的低頻量感震撼驚人,顯示出這個4英寸振膜中低音的素質,而且收放也迅速,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響應非??旖?,唯一一點不足之處是就在大動態下的表現有所欠缺,畢竟這只是2.0的音箱,真不能要求太多。
最后,說一說漫步者MR4的缺點,令我有點不理解的是這款音箱竟然沒有配備藍牙功能,雖然提供了多種接口輸入,但是想連接像手機、平板這些設備就有點麻煩了,畢竟現在的手機平板都取消了3.5mm,所以想要無線使用,后續還得給漫步者MR4買個藍牙音頻接收器。
總結:其實不同的人在音色的取向方面都有著不同的感覺,監聽音箱和普通音箱雖然有著不同的適用領域,但是你希望成立個人音樂工作室或者是追求聲音本質的發燒友,那么漫步者MR4監聽音箱就是您的最佳的入門選擇。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監聽耳機,顧名思義這是經常錄音棚內出現的耳機,它們與市面上的HiFi耳機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就是:監聽耳機追求無音染,以最大的程度還原歌手、伴奏的聲音,這樣出來的聲音在通過專業的調音后,才能出現各自風格味道的音樂。
監聽耳機在大眾圈子里并不太流行,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聽過監聽耳機,就表示不喜歡、不會去嘗試監聽耳機。原因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圍繞著聽歌沒感覺、不帶勁一類的起點出發的。這一點問題對于追求超重低音、轟頭的效果的朋友肯定是不適合的,但是追求高保真的朋友應該嘗試一下。
喜歡高保真聲音 這些監聽耳機介紹給你
監聽耳機的音染小、沒有調音味道的特點,更說明了它的聲音的純凈。監聽耳機的味道不是針對于某一個頻段、某一種音色調制的,而是一種全面還原聲音的設計,他們雖然設計相同,但不同檔次的耳機味道也大有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好聽的監聽耳機都有哪些。
拜亞動力 DT240pro
推薦理由:監聽級別、佩戴舒適
參考價格:1249元
編輯點評:拜亞新款便攜耳機DT240pro近期全國上市。DT240pro擁有監聽級別的音質水平,播放音樂音色準確,低頻清澈干凈、中音人聲生動活潑、高音準確,具有很高的保真度,適合音樂欣賞、室內/外音樂制作等多種場合應用。僅重196克,佩戴輕松。
拜亞動力 DT240pro
拜亞動力 DT240pro
DT240 PRO高頻表現的這個度拿捏得很好,聲音并不薄,線條粗細適中,解析力也可圈可點,該有的細節都有,但其可貴之處在于并不搶眼,沒有刺激感,與中頻的融合過渡也比較自然,整體感非常出色。不少千元級耳機聲音喜歡把調音做成兩個極端,要么高頻非常刺激,要么低頻重到令人難以忍受,DT240 PRO可以給這些耳機做一個反例,告訴你什么才是耳機應有的準確聲音。
DT240 PRO中頻非常豐富,細節高,層次感強。低頻質量非常高,量感恰到好處,能夠滿足大編制和重型搖滾所要求的低頻量感,營造出應有的宏大厚重的氣勢。而且其低頻的能量感很強,緊實富有彈性,拳拳到肉,絕不拖沓,拿下極端金屬高速雙踩不在話下。而且DT240 PRO的低頻非常干凈,層次感清晰。
拜亞動力 DT240pro
[經銷商] 京東
AKG K240S 頭戴式專業錄音監聽耳機
推薦理由:監聽級別、超大號傳感器
參考價格:599元
編輯點評:AKG K240S頭戴式專業錄音監聽耳機采用了全新的Varimotion技術的超大號傳感器,因此比一般的監聽耳機擁有更精確的聲音傳播能力,以及更大的動態范圍。更重要的愛是由于采用了較低的輸入阻抗,這款耳機有著較為豐滿的音色。
AKG K240S 頭戴式專業錄音監聽耳機
AKG K240S 頭戴式專業錄音監聽耳機
這款耳機的三頻上:高頻略暗但有著不錯的延伸,中頻飽滿而帶染色,低頻也控制的尚算不錯。神啊廣場雖不大但很規整,層次感較為分明,瞬態相對較好。這款耳機可作為小型錄音棚、多媒體電腦、隨身聽、mp3等監聽或欣賞音樂使用。
這款耳機保持了經典的半封閉式監聽耳機的造型,線材部分還是采用了可拆卸設計,方便用戶更換,非常方便。材質上耳機采用了柔軟的皮質作為耳罩,金屬的頭梁能提供堅固的支撐作用,考慮到佩戴的舒適度,耳機還設計了一條寬大的頭帶。
SONY MDR-ZX310
推薦理由:監聽級別、30mm驅動單元
參考價格:199元
編輯點評:SONY MDR-ZX310搭載了30mm驅動單元,可以呈現渾厚的低音和清澈的高音。SONY MDR-ZX310還采用的CCAW材料作為音圈材料。最大功率達到1000mW,呈現高品質的聲音。
SONY MDR-ZX310
SONY MDR-ZX310
耳機架構采用特別輕巧的設計,尤其是耳罩平折翻轉時,透亮也能隨之伸縮,使耳機體積縮小,方便攜帶和存放。彈性仿真皮耳墊,佩戴舒適;拉絲面板設計,側面視覺十分高大上,給人以一種十分奢侈的感覺。
耳機在收貨時需要煲機,因為耳機新品的震膜較緊較硬,并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耳機的性能,通過大約300小時的煲機教程之后才能基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而且煲機之后的耳機不受時間限制,會越聽越好聽。
鐵三角(Audio-technica)ATH-M50x
推薦理由:監聽級別、高解析力
參考價格:1199元
編輯點評:橢圓形耳罩外形設計,舒適包裹你挑剔的耳朵,在嘈雜的環境中能夠良好的隔離噪音、鎖住低頻不外泄,更好地聆聽聲音。耳墊采用透氣材料,適合長時間佩戴,應對長時間的佩戴監聽工作所需。
鐵三角(Audio-technica)ATH-M50x
鐵三角(Audio-technica)ATH-M50x
耳機附帶三種可拆卸式導線;1.2米導線:日常外出使用。3米長平直式導線:隨意走動無拘束。1.2-3m繞圈式導線:靈活使用防纏繞。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能夠帶給您不一樣的聆聽體驗。
耳機線可以通過扭動上鎖,將耳機線插入耳機接口后,按方向旋轉至兩處標記對齊后,即為鎖定狀態,讓您在監聽過程中不易脫線,防止因為行動導致的線材脫落、耽誤行程等事情發生,減少受到的影響。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