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們總是認為,像、IBM和之類賣數據庫30多年的老牌供應商的產品很容易被新的云原生技術取代。但實際上要替換數據庫或供應商并不容易啊!比如要考慮與現有數據庫環境相關的多年的投資、經驗、技能、工具和基礎設施等等。數據遷移和應用兼容性是替換的障礙。
所以憑借其全球安裝基礎就自然成為其他云數據庫公司的目標。比如AWS就曾說是傳統的DBMS,而且價格昂貴是讓客戶不開心的地方。但事實證明在本地與云數據庫競爭方面都具有彈性。在 2021 財年第二季度報告中,稱其自治數據庫的收入增長了 64%,其基礎設施收入增長了 139%。這個增長對于一家老牌軟件公司來說還不錯。
說到競爭格局,大概是這樣的:
正在追趕 AWS、和 Cloud,而這些云領導者都希望從的客戶群中分一杯羹。根據Larry的說法,自成一個梯隊。其他供應商正在完善自己的競爭優勢。
曾是本地數據倉庫供應商,現在它的云數據分析平臺 在和 Cloud的市場上可用,增加了對更多數據源的支持,并推出了的免費云試用版。
同時,云數據庫初創公司正在通過新產品和商業模式推動創新。今年1月, Labs宣布為其 SQL數據庫再籌集1.6億美元資金。此后不久,披露了10億美元的G輪融資,投資方包括AWS、和 。
一些云數據庫初創公司尚未在企業中脫穎而出,但這可能只是時間問題。Fauna、和 是值得關注的后起之秀。
接下來就不得不說到云平臺啦!云數據庫市場已經完全接受了平臺這個模式,理由就是這是企業客戶需要的。將自己描述為云數據分析平臺,是云優先的下一代數據平臺,是數據到一切的平臺……平臺模式是云的一大優勢。供應商可以更輕松地使用軟件即服務工具和合作伙伴關系組裝綜合數據庫平臺,客戶可以更輕松地從不同來源導入數據、運行算法、跨地域分發數據等等。云數據庫前20名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這類平臺。
比如號稱它有消除數據孤島并從單一平臺運行工作負載的能力。不僅僅是一個數據倉庫,它的架構包括基礎設施功能google地球無法連接到數據庫,例如存儲和計算、通往外部數據湖的管道、用戶可以訪問數百個第三方數據集的市場,以及與機器學習工具和庫的集成。
CIO和CTO比較關心全方位的平臺功能,因為通常是周邊工具和服務(例如數據湖和內置機器學習)創造了最大的商業價值。如果數據集成既快速又容易,如果只需單擊即可使用第三方分析工具,并且可以通過多云功能提高冗余,那么所有這些都將降低復雜性并加快回報。
隨著競爭的加劇,幾條戰線已形成。一個是 SQL vs. NoSQL,例如,傳統關系數據庫與文檔數據庫和圖形數據庫之間的較量。但這是一條模糊且不斷變化的界線,因為NoSQL的意思是“not only SQL”。許多 NoSQL 數據庫實際上確實可以處理 SQL 查詢。在前20名云數據庫中,有少數gon供應商(包括AWS, Cloud,IBMgoogle地球無法連接到數據庫,和)提供了SQL和NoSQL選項。DB- 數據庫基于流行度排名前 10 的數據庫,都支持 SQL 或 類SQL查詢。
另一種云數據庫決策方式與要管理的數據類型和工作負載有關。AWS 在其產品組合中擁有至少15個數據庫,支持“專用”模式。而將其旗艦系統宣傳為“融合”數據庫,非常適合各種數據類型和工作負載。分隔這兩種數據庫類型的界限也不明顯。多模型數據庫介于兩者中間,能夠管理各種數據類型、數據模型和工作負載,并在需要時提供靈活性。數據庫決策通常歸結為所支持的應用的性質和性能要求。
Cloud 的數據庫傾向于“專用”模式。例如,的Cloud 在大規模分析和操作工作負載方面表現出色,而是適用于新應用的 NoSQL文檔數據庫。的Cloud SQL和Cloud 數據庫能夠以與多模型數據庫相同的方式處理越來越多的工作負載。
許多 IT 組織不會將自己局限于單個云數據庫或供應商,而是會使用最好的平臺來完成工作。許多公司已經為 SaaS、PaaS 或 IaaS 使用了多個云服務提供商,云數據庫方面也可能發生同樣的情況。
適應性強的云數據庫架構對于在不重現過去問題的情況下實現云模式的好處至關重要。以下是需要考慮的關鍵功能:
數據可移植性和應用兼容性取決于具有適應性強的架構和必要的工具。幾乎所有云數據庫供應商都提供數據遷移工具和服務,以促進數據庫工作負載向其平臺的遷移。去年年底,AWS宣布了針對其數據庫遷移服務的擴展選項(針對源數據庫和目標數據庫)。為了促進向其平臺的遷移,AWS 向將數據庫遷移到 、 、 或 的公司免費提供遷移服務六個月。
也是去年年底,推出了自己的數據庫遷移服務的版本。當GA時,的數據庫遷移服務將更容易將MySQL、和SQL 工作負載遷移到 Cloud SQL。其他供應商也有類似的工具。
關于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的策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一個示例中,AWS說, 支持絕大多數應用,驅動程序和工具與 4.0的兼容性,但根據其自身的兼容性測試,報告稱 4.0 有63%未能通過 API 正確性測試。所以說,用戶在考慮遷移到新的云數據庫平臺時是需要做功課的。
云數據庫供應商認為有幾個用例適合遷移,包括應用現代化、數據治理以及將大型機或其他的舊工作負載遷移到云中。但許多 IT 團隊的起點是新的開發。開發人員是數據庫市場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群,云數據庫也是。云數據庫供應商正在盡其所能贏得開發人員的心,包括活動、在線中心、免費云服務。供應商知道,如果能讓開發人員對他們的平臺感興趣,就等于踏上了通往CTO或CIO辦公室的大門。這就是他們如何從單點解決方案躍升為企業架構的一部分。
可以看看云數據庫供應商如何不僅談論他們的技術,而且談論他們提供的業務價值,這很有啟發性。
用戶案例研究是經常揭示創新、機會和價值的地方,比如:
這些案例表現出,部署云數據庫的決定通常遠遠超出數據庫本身。一個項目將六個或更多云服務編織在一起的情況并不少見。這是云數據庫平臺的主要優勢。
商業價值推動這些項目向前發展,可以有多種形式:性能、規模、現代化、彈性、治理、安全性、成本節約、客戶關系等。
機會是巨大的。企業正在生成TB、PB 和EB量級的數據,但他們需要新的方法來從所有這些數據中提取價值。云數據庫是一種更好的聚合,存儲,分析,分發和驅動這些數據的洞察和決策的方法。
以下是認為有資格列為全球云數據庫前20的供應商及產品,按字母順序排列(A開頭的比較劃算):
排名重要嗎?排名其實不重要了,文中都說得很清楚了,而且世界格局也是一直在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