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男性下尿路癥狀(LUTS)在各年齡段患者中均極為常見,不同研究顯示整體人群LUTS的總患病率在13%~67%之間。然而,男性LUTS患者的就診率僅為26%~38%。
一項包括2080例男性受訪者的國內研究顯示LUTS患病率為60.3%,存在所有3項國際尿控協會(ICS)癥狀組的男性占24.2%。最令人困擾的癥狀是終末尿滴瀝和夜尿。
男性LUTS是指一類與下尿路有關的癥狀群,它可能來源于膀胱、前列腺、尿道和/或鄰近的盆腔器官,也可能來自于受類似神經支配的解剖結構,精神心理因素,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腦血管硬化、帕金森病等也可能引起LUTS。LUTS包括三組癥狀:尿期癥狀(尿頻、夜尿、尿量過多、膀胱充盈期感覺異常含尿急、膀胱充盈感提高,降低,喪失、尿失禁)、排尿期癥狀(排尿等待、排尿費力,排尿困難、排尿緩慢或間斷排尿、尿無力、尿線變細、尿流分叉或噴灑、終末尿滴瀝,尿潴留)和排尿后癥狀(排尿不盡感和排尿后再次排尿,尿滴瀝、尿急現象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在尿流動力學上主要表現為膀胱出口梗阻(BOO),在癥狀上則以LUTS表現為主,約有50%組織學診斷為BPH的男性,伴有中度到重度LUTS。前列腺炎及精囊炎:兩者可獨立或同時存在,是泌尿男科常見疾病,也是引起LUTS的常見病因。泌尿系感染:癥狀包括泌尿生殖道相關的癥狀和體征,如發熱、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膿尿等。泌尿系非特異性感染及特異性感染如泌尿系結核、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均可引起LUTS癥狀。膀胱過度活動癥(OAB):是指一組以尿急為特征的癥候群,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癥狀,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UUI),同時沒有證據提示尿路感染或其他明確的病理改變。OAB在尿流動力學上可表現為逼尿肌過度活動(DO),也可表現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礙。夜尿癥: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臨床癥狀,是指夜間排尿超過1次。其特征是在主要睡眠期需要醒來排尿,每次排尿后都會進入睡眠或有意睡眠。夜間尿量過多,膀胱容量下降,OAB均可導致夜尿癥。神經源性膀胱:是由于調控膀胱功能的各級神經控制機制出現紊亂而導致的逼尿肌收縮亢進或逼尿肌收縮乏力甚至無收縮等下尿路功能障礙。逼尿肌功能低下:是指膀胱逼尿肌收縮強度和/或持續時間減少,導致膀胱排空時間延長和/或無法在正常時間內實現膀胱完全排空。這是引起LUTS的一個常見原因。尿道狹窄:外傷和醫源性損傷以及泌尿道感染是尿道狹窄最常見的3個病因。尿道狹窄的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是下尿路癥狀、尿潴留或尿路感染。膀胱腫瘤:部分膀胱癌患者可以尿頻、尿急和尿痛為首發癥狀,常與彌漫性原位癌或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有關。膀胱腫瘤侵犯膀胱頸口或后尿道,可導致膀胱出口梗阻,導致排尿困難。輸尿管下段結石:尤其是膀胱壁內段或嵌頓于膀胱開口部位結石,可刺激膀胱三角區自主神經,導致出現以尿頻尿急尿痛為主的LUTS癥狀膀胱異物:下尿路異物并不少見,各種材料如電線、塑料、筆桿、安全針、磁珠等均有報道。精神心理異常:精神心理因素對于患者下尿路癥狀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自主神經系統調節紊亂時,會增高盆底和尿道括約肌交感神經的興奮度,造成尿道的壓力增大,導致逼尿肌不能有效運作,進而加重排尿困難。其它:膀胱結石、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征、腺性膀胱炎、盆腔脂肪增多癥、肛腸疾病如肛周膿腫、盆腔動脈硬化和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LUTS癥狀。對于可排除感染、腫瘤、結石、異物等明確疾病及繼發損害的輕度LUTS(IPSS≤7)甚至中度以上LUTS(IPSS≥8)患者,如生活質量未受明顯影響,可選擇觀察等待。多數輕中度LUTS患者癥狀可保持多年穩定,極少進展。觀察等待的患者應進行患者教育和定期隨訪監測,避免患者出現疾病進展及相關并發癥。必要時應給予藥物或外科干預。困擾癥狀和殘余尿量增加是觀察等待失敗的最強預測因子。應根據不同患者的主要癥狀特征,針對性地選擇治療藥物和組合方案。以改善儲尿期癥狀為主的藥物有M受體拮抗劑、β3受體激動劑、抗菌藥物、抗利尿激素類似物等。以改善排尿期癥狀為主的藥物主要有α受體阻滯劑、5α-還原酶抑制劑(5-ARIs)、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PDE5Is)、植物制劑等 。目前臨床應用的藥物主要為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多沙唑嗪、阿夫唑嗪、特拉唑嗪)及高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萘哌地爾,賽洛多辛)。α1受體阻滯劑治療后數小時至數天即可改善癥狀。常用的M受體阻滯劑有托特羅定、索利那新、丙哌唯林。在患有中度至重度LUTS且主要有膀胱儲尿期癥狀的患者中,M受體拮抗劑單一療法可顯著改善尿急,UUI和24h的排尿頻率。米拉貝隆是首個被FDA批準的用于治療OAB的β3受體激動劑,可以顯著改善儲尿期LUTS如尿頻、尿急及UUI癥狀。對于泌尿系感染引起的排尿期LUTS,應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常用的一線治療可選擇左氧氟沙星或第二、三代頭孢菌素。絕大多數急性非復雜性膀胱炎患者經短程療法治療后,尿菌可轉陰,LUTS癥狀可消失。醋酸去氨加壓素是一種抗利尿激素類似物,它是目前用于夜間多尿的治療。常用劑量為0.2~0.4mg睡前1h給藥。 目前有兩種5-ARIs應用于臨床:度他雄胺和非那雄胺。對于中重度LUTS,前列腺增大(>40ml)和/或PSA水平升高(>1.4~1.6μg/L)的男性,應考慮使用5-ARIs治療。5-ARIs可降低IPSS,縮小前列腺體積,提高Qmax,降低急性尿潴留發生和需要手術治療的風險。該藥起效緩慢,故不適合短期使用。歐洲已批準他達拉非用于LUTS的臨床治療。他達拉非可明顯減輕LUTS癥狀。植物制劑如鋸葉棕果實提取物、番茄紅素等,具有非特異性抗炎、抗水腫、促進膀胱逼尿肌收縮與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適用于BPH/LUTS的治療。 根據不同患者的癥狀特征,可選擇α1阻滯劑+5-ARIs,α1受體阻滯劑+M受體拮抗劑,α1受體阻滯劑+PDE5Is,5-ARIs+PDE5Is等兩種甚至多種藥物進行聯合治療。但聯合使用非高選擇性a1受體阻滯劑(多沙唑嗪或特拉唑嗪)時,需警惕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注意不同藥物服用間隔時間,并減少PDE5Is的用量。參考來源:男性下尿路癥狀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中華男科學雜志.doi: 10. 13263 /j. cnki. nja. 2021. 12. 014 有人認為在Chromium上構建的Edge可以確保瀏覽器始終能夠可靠地執行網頁標準,特別是對這些標準比較看重的Google網絡服務一定會表現良好,但是今天看來情況并非如此。
如果您使用最新的Edge Canary瀏覽器(80.0.315.0)訪問YouTube.com,將會遇到一些令人驚訝的格式錯誤,問題表現在CSS的加載都不正常,導致網頁無法正常工作。
不過,該網站仍然可以在最新的Edge Dev版本上完美運行,究其原因我們只能假設該問題與微軟對瀏覽器所做的新cookie控制或安全性更改有關,希望該公司能在短時間內進行修復。
與其類似的問題在前幾天發生過,澳大利亞邊防部門ABF在其網站上發布的公告中表示,錯誤的Windows10更新損壞了其系統之一,導致其報關用的客戶端無法登錄。
在安裝了適用于Windows 10的10月8日安全更新之后,如果使用Internet Explorer,則不能再連接到綜合貨運系統(ICS),問題主要發生在建立對與ICS的連接安全性的協議行為的更改會導致身份驗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