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作者:Adore zhuo
友情分享下這個特色鮮明,制作水準不錯的小眾游戲。
征服美洲中的美洲原住民勢力
很多即時戰略玩家可能都不知道《征服美洲》(American Conquest)這款硬核即時戰略游戲 ,17年前,烏克蘭游戲公司GSC game world制作了這部不該被遺忘的經典之作。2003年,北京東方娛動公司代理發行了《征服美洲》中文版,這大概是國人接觸這款游戲的主要渠道。
殖民風的據點
在當時那個時代的即時戰略游戲中,經典的2D即時戰略顯得不那么真實,而剛剛興起的3D游戲又不那么精致,《征服美洲》取其中值,在 2D素材中將真實模擬到極致。它的一些游戲特性也許不是最特別的,但組合起來卻相當吸引人——
單個地圖上最多可顯示上萬單位,且對配置要求并不高;
擬真的建模素材,相對真實的比例大小;
真實的武器系統,火槍只能傷害士兵和騎兵,攻擊建筑需要有炮等真實設定;
士氣系統也非常不錯,當敵人火力太猛或遭受騎兵攻擊時,士兵會潰逃不受控制;
糧食要保持供給,否則士兵會餓死;需要將市民訓練成士兵的方法出兵;
建筑里需要進駐士兵才能開槍,等等。
殖民風的據點
征服描繪了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的三百年的殖民歷史。在劇情戰役中,玩家不僅可以重演西班牙、英國等老牌殖民國家征服美洲原住民的戰爭,也可以操作阿茲特克、瑪雅、印加、蘇族、普韋布洛等原住民民族抵御歐洲人的入侵,或扮演殖民者參與到美國獨立戰爭或七年戰爭中;17、18世紀的排隊槍斃戰法相當吸引人。
前文之所以用“硬核”兩字來形容這款游戲,就是因為以上的這些特性讓游戲難度相對較大,如果你想攻下一座駐滿敵軍的建筑,你要讓你的士兵冒著密集的火槍沖到建筑下,這時,騎兵與步兵配合以保證士氣是必須的;當野戰時,如果你操作原住民軍隊遇上敵人騎兵,那么潰逃就在所難免;玩家還要提取多種資源以維持軍事力量。然而,這些并不是問題的關鍵。
征服美洲的大規模戰斗場面
2003年末,開發商發布了資料片《征服美洲-反擊》(American Conquest: Fight Back),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國家和民族,遺憾的是,首部《征服美洲》因當時單機游戲市場盜版橫行未給東方娛動帶來盈利,《征服美洲-反擊》也沒有被漢化并在國內發行。
2006年,德國CDV Software(該公司曾負責《征服美洲》和《征服美洲-反擊》的部分發行工作)找到Revolution of Strategy團隊制作了一批新的素材,并發行了一款以美國南北戰爭為歷史背景的《征服美洲-分裂的國家》(American Conquest: Divided Nation)。這是第三部《征服美洲》,也是系列的最后一部,然而由于游戲質量不盡人意且宣發不足,該版本也相當不成功。
由于沒賺到錢,據說CDV Software也至今未付給Revolution of Strategy外包費用。與其他即時戰略游戲一樣,《征服美洲》系列游戲的戰役、單人任務、隨機游戲、對戰模式一應俱全,可以說是當年那個時代標準的單擊游戲。
征服美洲的拿破侖戰爭mod
不可否認的是,《征服美洲》系列并未在中國乃至全球帶來多少影響力,但這并不影響有一批玩家持續多年熱愛著這個游戲。一群以保加利亞玩家Gexozoid為首的歐美玩家用征服美洲的引擎制作了一款新的游戲(MOD)——歐洲戰爭:拿破侖(European Warfare: Napoleonica)。他們重新制作了一整套以拿破侖戰爭為背景的國家、單位系統,新制作了很多單位,并且以PVP多人重演拿破侖歷史戰役的形式為特色玩法。這個圈子從Gexozoid創建的論壇開始,到如今在Facebook中一直在活躍。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家們經常聯機組隊PVP模擬歷史上的拿破侖戰爭。
在國內也有一批熱愛著征服美洲的玩家圈子一直活躍于的論壇和QQ群組中。從《征服美洲》首個版本發布以來,玩家飯大就一直運營著征服美洲游戲論壇,論壇注冊者達上萬人。很多玩家一起進行游戲、討論戰術、交流心得。但是不久后,即時戰略游戲式微,到了2010年論壇慢慢的冷清下來,論壇平臺方也因自身業務轉型關閉了論壇。
由于疏于管理,論壇上的資料并未保留下來多少;這是國內征服美洲圈子的一個遺憾的轉折點。2013年起,國內玩家shiunghanching重新建立了一個具備下載、資料查詢等功能的“征服美洲大中華區游戲平臺”網站以給玩家們提供游戲下載,隨著幾年的發展,國內玩家圈子慢慢又活躍了起來。
2003年《征服美洲》發布后沒多久,開發商GSC game world因自身原因幾乎放棄了對游戲的維護,這款使用古老的DirectDraw圖像引擎的游戲在新系統上越來越捉襟見肘,先是在Windows7系統上時常花屏,之后在Windows10系統上直接運行黑屏無法進行游戲。但還好有依然熱愛這款游戲的玩家們的努力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
2019年初,一些玩家將《征服美洲》系列三個版本及玩家自制的MOD《歐洲戰爭:拿破侖》全部漢化。不久后,玩家shiunghanching也組建了一個小團隊開始考慮將游戲歷史背景中同時期的中國明朝也作為MOD加入到游戲中,“東亞崛起”MOD即是在這時候開始制作。
最開始,制作者考慮在“東亞崛起”MOD中加入大明這一勢力,在游戲中操作大明將士與歐洲人對戰也是很多玩家所期望的。從翻譯國外玩家留下的英文MOD教程,再到從零開始學習3DSmax建模與渲染,從開始因技術難題,準備只制作一個大明,到后解決問題后增加了朝鮮、日本、納齊茲(北美原住民民族)共4個國家(民族),從渾渾噩噩只打算制作好新勢力的單位、建筑和科技樹,到后來IT專業人士加入用C++編程制作的游戲AI文件,這個過程持續了幾乎一整年。
東亞崛起mod的部分截圖
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其他游戲例如帝國時代系列、全面戰爭、紅色警戒系列等游戲MOD制作者的幫助。2020年春節后,因為肺炎疫情的爆發,足不出戶的制作團隊也天天窩在家里做著最后的測試與調整。最后,制作團隊決定將新增的4個國家與原來的《征服美洲》和《征服美洲-反擊》做成一個合集并將之命名為《征服美洲-黃金版》。于是乎,一個在初代版本發行了17年后的“非官方”游戲更新打破了征服美洲玩家圈子的寂寞。
昨天我跟老母到夫子廟趕廟會,其實就是人看人,就買了一個木制的老爺車模型回家了。一路上,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一家不大的玩具店(我是個老男孩)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掌機。貌似很像廣告上的兒童手機。花花綠綠的包裝盒背面是游戲機內置的游戲——《保衛釣魚島》、《植物大戰僵尸》、《穿越火線》(你知道穿個線弄瘋了多少少年呀?)……
具體游戲內容如何……各位看著辦。但我還是心中感慨萬分。請問有此物存世,解禁意義何在?
不過山寨在中國如今都已是一種文化,管他呢,咱們沒事兒偷著樂吧。
提到日本游戲發展,就不得不提任天堂;提到任天堂就不得不提山內溥老爺子,如果提到國產游戲發展,那絕對不能不談煙山公司;提到煙山公司就不得不提傅瓚!
在網上找到的一張圖片,據說就是煙山公司的總部。我們膜拜吧!
傅瓚等人開創的煙山公司與美國的雅達利公司一樣,都算是游戲界的開拓者。同為開拓者,兩家公司都有看家法寶。雅達利是“PONG”,煙山是《煙山坦克》。
說起煙山公司的發展,那可有了趣去了。距離“根據地”福州3小時車程的石獅,在八十年代絕對是中國的水貨大本營,亂七八糟啥玩意都有,什么電子表、雨傘、服裝、縫紉機、游戲機……有這得天獨厚的好條件,還愁沒發展?仔細算算,“小天才”的組裝廠、外星電腦科技等等都坐落在福州。其實很多大陸玩家手里的次時代主機水貨也不少耶!
傅瓚還是有點技術的(他曾是中學物理老師),據說當年他走上搞紅白機游戲這條不歸路,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煙山坦克》是因為拾到了一些零散的走私游戲卡(為毛我就沒這么好的運氣!)。他發現這些卡帶構造簡單,至少在他眼中,所以開始自己動手修改研究。自己買芯片、自己燒錄游戲。PS:原裝卡帶進價兩三百元,自己組裝,成本僅六七十元,利潤頗豐。
咱在這兒有必要說明一下:其實傅瓚以及煙山公司并非只制作FC游戲,早些年他們也修改過雅達利游戲,甚至還制作過雅達利的山寨機。
很多人認識煙山公司還多虧了《煙山坦克》、《93超級魂》(坑爹的關卡就是他設計的)、《英烈群俠傳》(這GAME聽都沒聽過)等經典游戲。其中最著名的還數《煙山坦克》。有玩過的應該都記得游戲中各種稀奇古怪的寶物吧,比如可以消草的“手槍”、水陸兩用坦克、互相“借命”等等。《煙山坦克》也是系列游戲,《坦克7》、《坦克14》、《坦克28》、《89坦克》和《90坦克》(我只玩過《90坦克》)。
諸位大陸玩家注意:各位能玩上《坦克大戰》必須感謝傅瓚先生!
如果你玩過《90坦克》,應該也會發現游戲中的小彩蛋。就是地圖上會寫著“煙山”、“軟件”等字樣,最有意思的還是“542408”,知道神秘數字是啥么?那是煙山公司的電話號碼!
有些人總愛用銷量來衡量游戲的好壞。那么《90坦克》究竟銷量如何呢?根據傅瓚估計,算上各種盜版(盜版被盜版)約3000萬套,但煙山軟件銷售的“正版”也不過區區幾萬。
煙山公司的貢獻可不止修改游戲那么簡單。中國早期的“游戲雜志”,比如《電子游戲入門》、《電玩迷》也均出自煙山公司人士之手。嘿嘿,其實這些雜志在當時來看均被列為“非法出版物”,所以最后還是轉入“地下”。當初在上海《電玩迷》硬是被警方在火車站扣留,最后也只好“破財免災”(你懂的)。
煙山的成立時間是1984年
哇塞,無論從神馬角度看,小霸王的大樓都是那么霸氣!
80、90年代孩子們最夢都想要的玩具就是小霸王學習機。啊哈,小霸王其樂無窮呀!這段廣告詞夠經典。
講是學習機,其實真正學習的沒幾個。承認吧,小朋友。
如今小霸王仍然“笑傲江湖”,以至于很多玩家只識小霸王而不知NES或FC。根據多玩論壇的資料,八十年代末也正是學習機出現的年代,最早一批“家用”學習機應該是從臺灣銷進來的一批LASER-310型計算機。計算機內嵌操作系統,可編寫簡單的basic程序,并能使用普通錄音機作為磁帶記錄儀。在五六年后,計算機發展到286-386,國內才掀起電腦熱,一些公司也學著臺灣做學習機,還加了搖桿和游戲磁帶,內嵌了Logo等圖線制作為主的語言,最著名的“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學習機”,那種機器也就是個啟蒙用的玩具,演變到后來甚至能直接兼容紅白機游戲卡,幾乎所有孩子都把它當成游戲機了。
看這資料我腦袋都疼。我的同學老說小霸王多山寨多幼稚,其實小霸王也是一代高科技神機呀!
最老的小霸王成立時間是1987年
臭名昭著……哦,不對,應是大名鼎鼎的外星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大家都了解吧。該公司成立于1993年,外星電腦對于國產TV GAME的貢獻非常巨大,尤其是在漢化游戲方面。當然嘍,公司的第一目的自然是盈利。NAMCO的FC名作——《三國志》系列堪稱FC上的SLG史詩級作品,但語言確實一大障礙。真是“中國玩家真叫苦,滿眼日文攔路虎。文化部門又不管,悲催大伙怎么辦。”
終于外星電腦漢化了《三國志》。如果你買到了外星電腦的《三國志》應該不難發現NAMCO的版權聲明被殘忍地刪掉,取而代之的則是自家LOGO。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呀。
同眾多國產商一樣,外星電腦也愛亂修改FC游戲。比較著名的應該是外星電腦的原創ARPG游戲——《屠龍刀》。該游戲的宣傳畫非常有趣兒,美工師竟把《拳皇》中的草稚京硬搬到屠龍刀LOGO上,手里還加了把青龍偃月刀。
除此之外,《三國志·英杰傳》中左下角的人物頭像其實摘自《古巴戰士》中切·格瓦拉的頭像。修改只是換個發型。
除去修改游戲之外,外星電腦也移植過不少游戲。比如《盟軍敢死隊》、《生化危機》。
非常令人哭笑不得的“移植”游戲,好好的“敢死隊”成了“趕死隊”。都趕著找死是不是?正是不作死就不會死。這款《趕死隊》的實體黃卡我有幸接觸過。當初到游戲店里,我說我想買益智游戲,我以為老板會給我什么《俄羅斯方塊》、《馬里奧醫生》啥的,哪知道老板給我看了一大堆卡帶,還美其名曰“智力卡”。其中就有《趕死隊》。外星電腦的《趕死隊》移植倒挺像GAME BOY游戲。游戲人物清一色Q版,非常卡哇伊。我看該是《萌軍敢死隊》。
外星科技的《趕死隊》與《生化危機》的開場BGM竟一樣,太粗制濫造了。
外星科技最有名的游戲還是《超級戰魂》。那啥,游戲我不說了,各位玩玩吧。
深圳南晶科技有限公司與外星電腦科技有限公司一樣,也一心致力國產FC游戲事業。不過游戲素質實在不敢恭維。
南晶最著名的“移植”作品當屬是《侍魂RPG》。與外星的《趕死隊》一樣,《侍魂RPG》也是Q版人物。我還記得《電軟》曾吐槽過NEOGEO CD的《侍魂RPG》:進入要加載、保存要加載、讀取要加載、打怪要加載……《侍魂RPG》的NEOGEO CD版我沒玩過,但如此崩潰的加載還是有點讓人抓狂。FC的山寨《侍魂RPG》也有一個問題:打怪太平凡。RPG游戲中踩地雷似的打怪是個很普通的設計,但在南晶的《侍魂RPG》中卻異常平凡。幾乎從頭到尾都要打怪。你不煩我煩!
雖說游戲很爛,但我在淘寶網上卻發現,正版的FC《侍魂RPG》,也就是南晶出品的價格為600元。嘿嘿,你是愿意花600元玩一款惡心死人的游戲呢,還是花5塊錢到玩具批發市場買黃卡呢?
除了《侍魂RPG》外,《仙劍奇俠傳》也難逃被南晶“移植”的命運。
在上述介紹的公司中,南晶應該是比較年輕的,成立時間為2003年。最老的煙山是1989年。
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堅持制作FC游戲,這是一種什么精神?
深圳市奇勝隆實業有限公司
1996年成立的公司,非常冷門,但本人對于這家公司的印象非常深。
我對奇勝隆印象不深都難于上青天。因為我們這個小地方幾乎山寨FC的市場都被奇勝隆“壟斷”,想看到小霸王或者其他啥牌子的機子,估計要到別的地方了。以前在游戲店里看到過奇勝隆的機子,樣子神馬都有,PS1、NGC、N64、MD,甚至還有NEOGEO CD。模樣多,其實內部結構都一樣。雖然現在我們這兒想買到FC已經很困難了,但在農村(幾年前),奇勝隆還是有著很大市場。
奇勝隆的山寨FC叫“奇劍”(KING GAME,簡稱“KG”),KG實在太菜。打個比方,如果你用KG玩《魂斗羅》,你會發現BGM非常低沉。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KG只有兩根電視連接線,而我見過的其他FC卻有三根。電玩店老板說兩根三根都管使。
奇勝隆的產品,猛一看還以為是NGP呢。
卡圣
又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子。卡圣最著名的FC游戲當屬是1996年的動作游戲《包青天》。《包青天》這款游戲雖名為“包青天”,但真正的主角卻是帶刀侍衛展昭。該游戲的畫面和操作實在垃圾,判定非常詭異。但BGM卻還有點意思,竟然是電視劇《包青天》的主題曲!不過自然不會有版權費問題,就像國產抗戰劇中放過《火影忍者》的音樂一樣。
卡圣的《包青天》在眾多國產山寨FC動作游戲中還算是“佼佼者”,至少在我看來比外星電腦的翻版《蚯蚓戰士》——《快樂比奇3地球戰士》要強得多。
因為《包青天》,卡圣也算是為國爭光了會。有興趣的話可以到EBAY上看看,《包青天》的FC卡帶價格也是居高不下,看來老外還是挺愛這種“獵奇”GAME的。
介紹了幾個大陸的,下面說說海峽對面的GOUDER。
1991年,CAPCOM的《街頭霸王2》席卷全球。同樣,山寨商也將街霸視為搖錢樹。1993年,GOUDER的《快打傳說》問世。《快打傳說》絕對“掛羊頭賣狗肉”,看游戲英文名——“STREET FIGHTER IV”就該知道了。
1993年,老卡還在榨取《街霸2》的價值,距離《街霸3》的發行還有4年,就連FC《九人街霸》的誕生還早一年。那這“IV”又是怎么回事?
《快打傳說》絕對是FC上的“重磅炸彈”,同時也是GOUDER的招牌游戲。別看只是八位機的畫面,但是選人、招數樣樣不少。雖然游戲的人設等一看就知道是照搬《街頭霸王》,但對于我們這些玩家而言,能在電視上玩到這么一款“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格斗游戲已經很不錯了。
GOUDER在FC的格斗游戲方面的貢獻非常大,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世界英雄2》。不過GOUDER的《世界英雄2》可不是山寨版的MVS《世界英雄》,而是把隆、春麗、馬里奧、索尼克、忍者神龜等人物匯聚一堂,是一款亂斗游戲。
“亂斗”也是GOUDER不少游戲的特色,比如《馬里奧VS街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ROM網站上搜搜看。
在自家電視上看到“升龍拳”,絕對物超所值!
與不少非官方FC格斗游戲一樣,《快打傳說》也有人物重復的問題。
言歸正傳,該說說臺灣的小天才了。
小霸王稱霸的時代是90年代,但在更早的80年代,小天才游戲機才是王道!
小天才游戲機與其他山寨FC游戲機不同,十字鍵成了圓形。這款游戲機的顏色明顯有NES(即是美版FC)的味道。那把光槍也很有科技感。
因為小天才實在太牛,以至于后期出現了不少冒牌小天才。
老照片說歷史:這張照片來自《深圳特區報》,拍攝于1991年,照片的內容是小天才的工作人員向消費者介紹如何識別正版與盜版小天才游戲機。
勝天
高仿的勝天游戲機,與小霸王一樣,也在笑傲過市場。勝天之所以受大家歡迎,也許其外送設備有關。買游戲機外送電視天線和游戲切換開關。
1989年的勝天“槍卡”。說起來XX卡也是我們老玩家的經典回憶。比如各種RPG游戲卡帶叫智力卡;一個系列的游戲合成一張卡帶叫專輯卡;常見的低K游戲的黃色卡帶叫黃卡;那種游戲(你懂得)的卡帶,叫黑色卡(因為這種游戲的卡帶多為黑色,而且老板常把它們藏在黑盒子里)……這是當年電玩店老板告訴我的。
模仿PS2
模仿SFC
某廠的新星游戲機
新星游戲機誕生于FC的末期,也算是末代英雄吧。不過這位“英雄”的知名度并不高,網上對新星游戲機的資料比較少,阿邦網上說是天津某個山寨商的產品。
機槍捷克造: 話說,山寨商能把電子游戲機的廣告做到CCAV1上,也不算簡單了。1992、1993年時,當時的新星電子公司老總叫“李經健”,是天津市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另外,天津新星電子公司可不是山寨商。天津新星電子公司的東家是電子工業部1446研究所。我的大姨、大姨夫都是那的工程師。
當年至少在華北、東北地區,天津新星的卡帶絕對的壟斷。天津新星厚道之處在于,比較早期的游戲組合卡內容都特別豐富,比如1991年的128in1,我至今收集了那么多模擬器rom,也沒把這128in1湊齊。
圖片里這個新星是山寨的。正版新星電子游戲機的盒子是抽拉式的,類似現在的好利來生日蛋糕,而不是扣蓋式的。
此款新星FC的最牛逼之處在于,還附帶了一套無限視頻傳輸天線,不需要從電視后面扯視頻線了。當時家父最享受的一件事情就是趟在床上玩FC。
ttpti: 要是沒記錯的話,天津臺的那個關于游戲的節目應該是天朝的初次吧新星公司的卡帶的確不錯,而且有些游戲還應該是首發。
機槍捷克造: 的。1992年播過一段,1993年播過一段,播音是天津電視臺的孫穎和天津電臺的張謙。不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津新星把游戲機廣告做到了CCAV1,而且首創了能插軟盤的“學習機”,比裕興、小霸王神馬的都早。至于游戲rom的卡帶,天津新星是響當當的壟斷。
ttpti: 那個128in1沒印象,都有哪些特殊的游戲?
機槍捷克造: 這個記得不大清楚了。但在1990年時,一張卡有戰斗坦克、冒險島1、七寶奇謀、紅巾特攻隊、火箭賽車,以及其他一大票1980年代末的棋牌類、桌面類游戲,已經很不得了了。另外,這張卡帶的rom重合率在當時也是比較低的,每個游戲至多有三個修改版,比如修改關卡、動作屬性之類的。
中華學習機
這臺酷似打字機的神機就是中華學習機。中華學習機跟FC沒啥關系,它準確來說是APPLE II的兼容機。
我們來看看中華學習機的研發單位吧——中華學習機是電子工業部計算機與信息局組織,清華大學主持聯合設計,有電子部六所、國營734廠、陜西省計算機廠以及華明計算機有限公司參加研制成的一種靈巧型微型計算機。
別看只是兼容器,在中國人民心中還沒有游戲機概念的時代,中華學習機絕對是計算機學習教室里的神器。中華學習機在1986投入生產,售價960元。這在當時絕對是大數目,一般家庭根本承擔不起,但比起APPLE II,中華學習機的身價已經很低了。當然,中華學習機也有很多有趣兒的游戲。不過不知道老師看到學生們在教室里拿電腦玩游戲會是什么心態。反正我只知道小學時上信息科,很少或根本沒有機會玩游戲甚至開電腦,因為老師上課從不開機,純粹干講理論知識。而且我們的電腦也超級破舊,全是大屁股的老機子甚至隔壁教室還看過幾臺DOS老機子(除了老師,我們看不懂)。快畢業時學校換新了,來了一批新式機子。無奈我們這一屆是無福享受了。
我發現自己在計算機方面毫無天賦,從小到大去教室就是聽天書。初中信息畢業考還是混及格的。
夏新
2012年,我那個去海南出差的老爹要回來時,給我打了個電話,說老爹給你買了個PSP。其實我并不想要啥PSP,我只想要GAME BOY或者GBA。
回家后,我拆開包裝紙一看,然后對老爹說:“你被騙了,這不是PSP,這是山寨游戲機。”老爹不信,還說夏新是大品牌,不會有假。我笑了。還問老爹:“PSP是哪家的?”
這臺夏新的機皇(不知道NEOGEO有啥感覺)實在令我不敢恭維。首先隨游戲機贈送的游戲碟完全沒有任何用處,因為里面的游戲機皇有很多都無法模擬:《大旋風》一打開就黑屏、《X戰警對街霸》老花屏、GBA游戲《妹妹公主》只能聽開頭妹妹們一個個跟你特別嗲地喊“哥哥”,然后死機……有這破機子,我還不如讓我表妹到我面前對我喊“哥哥”呢。(妹妹,哥哥想你了……)
恕我直言,夏新做游戲機不咋地,還是老實做手機吧。反正我也不愛用手機。
春哥代言。看她那模樣,我都后悔沒去參加超女了。
包裝盒
我的山寨PSP壁紙。原先只是一片黑,換這張圖只是為了跟同學對著干。我的一個初中同學拿著IPAD瞎顯擺,這人是個老爺們,但是個GAL游戲控。書包里盡是動漫LOLI雜志或者畫冊。他還對我這個妹控外加早衰冷嘲熱諷,給我看他IPAD的動漫MM壁紙。我很無視他,我就把山寨PSP壁紙改成了這個……(算是新年送給各位的福利吧!)
介紹了幾家8位機廠商,下面說說16位機廠商
新舊永盛公司的LOGO
我們能玩到漢化MD游戲,就不得不感謝永盛公司。永盛公司成立于1997年,創始人是許志成(下文簡稱許先生)。永盛公司應該算是“代理”商,因為永盛公司并不開發游戲,而是漢化MD游戲。永盛與全崴資訊、三協資訊和川普科技等臺灣游戲制作商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永盛當時的軟件總工程師也是臺灣人,因此他們早期的漢化作品多為繁體字。
永盛產品
在眾多山寨商中,良心公司很少。小霸王曾經的售后服務很得玩家心、小天才還教玩家識別正版與盜版游戲機、永盛的包裝也非常講究。
以前我買MD卡帶,基本上都是無包裝盒無說明書,完全一張黑色卡帶加一張貼紙。永盛的卡帶包裝非常講究,比如精美的紙盒和嚴謹的說明書。拿在手里絕對有種拿著正版游戲的錯覺。值得一提的是永盛在其卡帶外殼的背面刻了公司LOGO及"WINSEN"等字樣,并在外包裝盒上加了鐳射膜,用以防偽。在不少大陸商中,永盛絕對是頂尖公司!
不知道諸位還記不記得世嘉博士蘇維埃,我在跟他的聊天中得知他竟然認識許先生。他也撰文介紹過許先生。他說許先生特別重視玩家感受。他要求客服人員必須要服務周到,就算玩家提出與游戲攻關相關的問題而不是產品質量的問題時,客服也要耐心解答。如果客服答不上來,就交給美工人員,美工答不了的,再交給做程序的解決。據百度網友冒小忍回憶道:“記得他們公司有個叫劉甜麗的,跟她沒少打交道,游戲有過不去的地方問她,她給你發很多短信過來,真周到。”其實,劉女士本來是不玩游戲的,為了幫玩家答疑,才開始在電腦上一個個地將游戲玩通關。
很可惜,隨著市場的萎縮,永盛如今幾乎不再進行硬件生產,轉為銷售庫存貨。重要原因還是開發組的解散,本來永盛還打算漢化《出租英雄》,但計劃終成泡影。
書接上回,說到了永盛,就好好談談這家公司吧。
打隔壁老蘇貼吧搞來的圖片。
2002年末,永盛搬遷至廣州白云區,并更名為“驪城工貿有限公司”,據許老板說:“因為搬廠,結果公司名移不過來,跟別人的公司名沖突,只好另外申請新公司”。驪城公司注冊了"縱橫王"商標,LOGO類似藝術體的英文字母E(其實是L和C兩字母的組合,代表“驪城”二字),原六芒星LOGO并未廢止。
因原先與永盛合作的塑料廠倒閉,卡帶模具全部遺失,他們只好重新設計。新卡帶采用東方造型,卡帶兩片外殼用螺絲釘固定,做工雖不如舊版,但玩家換電池時也不用擔心卡帶殼會碎了。新版卡帶也配上了頂開式的新版包裝盒,盒子側面用膠水固定,這是為了節約制作時間。舊版紙盒要用手疊,很耗費人力和工作時間,甚至在趕工時,許老板也要親自疊紙盒。許老板曾對本博士說:“(舊版盒)我們疊的好辛苦的,所以我就把它改了,當時我們還在比疊紙盒的速度,以前趕貨,我會幫忙疊紙盒的”。
到了驪城時代,他們也有了自己的硬件——“縱橫王立體機GS-1”!原裝卡帶在1992年后有許多是鎖區的,一些未修正過原ROM的盜版卡亦有鎖區現象,這些卡在GS-1上大多可以運行了(少數原裝卡在GS-1上仍存在問題,這也是難免的)。另外,無論如何修改GS-1的區域和刷新率,其輸出信號的制式是不會變的。據說GS-1還出口到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具體情況不明。(以上內容均轉載蘇維埃先生的文章)
香港邦谷
16位主機領域,任天堂的SFC與世嘉的MD一直都在對抗。不過在中國大陸地區,因為價格原因,MD的影響要比SFC強。MD的早期移植了不少街機游戲,真正給玩家一種把街機帶回家的感覺,但后來市場似乎也有了變化。SFC開始猛追并有超越趨勢。但還是因為價格問題,無數玩家也只能對SFC望塵莫及。
終于,讓SFC普及的重任交到了香港邦谷公司的肩上。
香港邦谷公司最有名的產品當屬是七代“博士”系列超任磁碟機。磁碟機這玩意兒也不啥新鮮事物,FC也有磁碟機。但對于廣大用慣了卡帶的中國玩家而言誘惑還是很大。大家也是頭一回聽說用一張小小薄薄的磁碟就可以玩游戲。這里說的磁碟其實就是現在大家都熟悉的3.5英寸軟盤。這種磁碟對超任在中國的普及影響也很大,重要原因還是價錢便宜,平均5元。
磁碟機工作原理可說相當簡單。就是把游戲拷貝到電腦上,通過軟驅再拷貝到磁碟上,再把拷貝好的磁碟放入磁碟機。磁碟機的接口和超任卡帶相同,插到超任主機上。這樣一個可以任意更換游戲的“超任游戲卡”就完成了。簡單吧?
我們來算一筆賬,初次投資大點,買臺SFC外加磁碟機,但游戲卻不是問題,不必考慮昂貴的游戲卡帶。從長遠角度來看,擁有SFC磁碟機還是較劃算的。
其實說到這兒,大家應該不難看出,所謂的邦谷磁碟機其實就是在山寨盜版。不過即便如此,當初電視上這玩意的廣告也是滿天飛。(做廣告確實有點過)
到了后來,臺灣地區也有不少這種磁碟機,而且范圍很廣,不光有SFC,MD也有。品牌嘛亂七八糟神馬都有。
雖說邦谷的SFC磁碟機并不多“光彩”,但沒有它,估計也不會有太多人接觸SFC游戲。
邦谷說明書
DVS
不要以為盜版商只會在FC、MD上制作游戲,其實SFC上也有作品。
DVS是一家臺灣公司,其主要產品就是各種稀奇古怪的山寨游戲與盜版卡帶。DVS最著名的作品還是《拳皇2000》。
“拳皇”在中國玩家心中的影響很大,為此不少山寨商在各個平臺上都制作過山寨《拳皇》。比較有名的有MD的《拳皇98》,該游戲我以前介紹過,開發商不明但網傳也是DVS的杰作。其次還有FC上一些小作坊游戲,從94開始制作,我也不知道SNK知道會怎樣。想告上法庭也沒用,也不知道誰做的。
SFC上的《拳皇2000》絕對是高水平山寨游戲,畫面談不上多華麗但至少有點KOF的味道(其實也是從《餓狼傳說》、《龍虎之拳》上扣下來的),而且游戲中竟然還有必殺技設定。在操作和判定上,《拳皇2000》絕對要比同類山寨游戲不知強多少倍!總之,這款游戲雖是山寨貨,但可玩度還是很高的。
嘿嘿,同不少游戲一樣,《拳皇2000》也是亂斗游戲,游戲人物除了有特瑞、坂崎良等KOF人物外,還有一些《街頭霸王》人物。我看叫《SVC》差不多。
除了大名鼎鼎的《拳皇2000》,DVS其他的山寨游戲也很有趣兒。比如《刀魂VS侍魂》、《街頭霸王EX PLUS ALPHA》。其實這兩款游戲的開發商也有爭議,但不少人還是認為它們的生母是DVS(誰讓你竟山寨了)。
《刀魂VS侍魂》又是一款神奇的亂斗游戲。除去差勁的開頭人物畫面,游戲很多方面還是可圈可點的。不過對于很多有經驗的玩家而言,一眼就知道游戲不是官方貨。同不少山寨商的FC或者MD游戲一樣,該游戲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竟然另原作都感到“恐怖”。咱也不知道這是在為國爭光呢還是在給游戲產業添亂呢。
好家伙,搞到《街霸》上了。《街頭霸王EX PLUS ALPHA》也據說是DVS的作品。在美工方面這款山寨街霸已經達到山寨游戲的最高水平了。
很悲哀的是山寨《街霸EX》的游戲性很低,甚至連FC的《九人街霸》與GB的《街霸》都比它要強。這款山寨游戲真是侮辱美工了。
三協資訊
三協資訊是臺灣一家游戲公司,比較出名的作品是MD的《悟空外傳》。三協的不少MD游戲也很山寨。山寨歸山寨,不過三協的山寨本人覺得絕對是高水平、多領域。
為何山寨還是高水平多領域呢?無論是大陸還是港澳臺,很多山寨商情愿山寨或者制作各種低水平的格斗、動作游戲,撐死還有RPG與SLG。但仔細看看不難發現,搞STG的少之又少(《快樂比奇3》中的坑爹空戰算混搭)。但三協卻有STG游戲。本人知道的三協STG游戲只有兩款,分別是FC的《雷電2》與MD的《小魔女玲玲》。
《小魔女玲玲》也是山寨游戲范疇內,因為整個游戲就是翻版的KONAMI《兵鋒》。但游戲的畫面卻是非常小清新,人設也是超級卡哇伊。不過游戲的背景明顯重復較多,所以只能算是合格STG。《小魔女玲玲》是整個浩瀚的MD國產游戲中,唯一的STG游戲,所以《小魔女玲玲》也算是珍稀游戲。
三協最著名的MD山寨游戲系列還是《超級馬里奧》。總所周知,《馬里奧》系列是任天堂的招牌游戲,理論上,目前是不可能在其他平臺上玩到《馬里奧》的。不過理論歸理論,實際情況卻不然,在任天堂以前的死對頭世嘉的平臺上,照樣有不少《馬里奧》游戲,當然是非官方游戲嘍。三協的MD山寨游戲《馬里奧兄弟》不知道玩過的人有多少。其實這款游戲的地圖山寨《超級馬里奧》,但游戲的玩法卻與《松鼠大戰》如出一轍,也是搬箱子砸敵人。因為游戲中玩家是不能踩敵人的。
以前用模擬器玩過,總體而言游戲素質一般。不過有興趣的玩家可以玩玩看,音樂就是馬里奧的BGM,但這個《馬里奧兄弟》的音樂卻聽起來那么優美。
知道啥叫坑隊友嗎?
《超級馬里奧2》同為三協的MD山寨巨作。不同于上一款《馬里奧》,這款游戲完全就是把FC的《超級馬里奧》照搬過來。不過本人還是勸各位玩上一款游戲。這一款《超級馬里奧2》的BUG很無厘頭。比如若敵人站在某個能頂出炮彈花的磚塊上,而你此時頂這個磚塊,那么敵人會死,但花也會消失。《超級馬里奧2》的操作非常差,比如玩家疾奔想“剎車”經常會停不住。所以很容易掉崖。
與眾多山寨商一樣,三協的不少作品在國外也非常受歡迎。不知道老任玩到這兩游戲會有什么感覺、
介紹了幾家公司和他們的產品,現在該說說一些真正的山寨神器了。
N合一黃卡
黃卡其實只是一個俗稱,因為很多盜版的FC游戲卡帶多為黃色(其實也有花花綠綠的),久而久之,我們便將其稱之為黃卡。同樣,黃卡里的游戲也被稱為黃卡游戲。說一件好玩的事兒,我以前下過《1942》的FC版,ROM就叫“黃卡游戲”。后來同學來了,他一看“黃卡游戲”四字異常興奮。結果要玩,打開一看竟是這么一款無聊的STG游戲。我估計他想歪了。
黃卡的顏色也都不盡相同,有些是橘黃色,有些則是淡黃色。游戲卡的樣子也是千奇百怪。常見的是日版FC卡帶的樣子,就是長方形卡帶。還有一些則是像上圖這種外帶防塵蓋子的卡帶,看起來夠高級的。以前我也見過像美版的NES似的卡帶,不過管他卡帶什么樣,反正都是盜版。
最便宜的黃卡應該是N合一了。
所謂N合一,就是一張黃卡的芯片中,集合了多款游戲。大家都應該記得小時候60合一、100合一、999合一吧。別看都是“天文數字”,實際上游戲僅有那么幾款,全是重復的。這些游戲的容量都很低,但精品很多,比如《坦克大戰》、《超級馬里奧》、《俄羅斯方塊》、《1942》等等。
對于囊中羞澀的我們,N合一黃卡是不二選擇。
包包JFDAS: 目前的N合一卡帶多為豆子卡(網上俗稱),真正的集成卡較少。但論質量,還是集成卡好。
光頭Hei猩猩: 數百合一的卡雖然游戲重復,不過運氣好你能玩到某些不錯的HACK版游戲 比如無限命,全程無敵或者散彈版的魂斗羅……
包包JFDAS:魂斗羅的24種玩法這張卡帶見過嗎?買過2代的24種玩法,同學手里回收過一代的24種玩法。
包包JFDAS:其實就是把一個個關卡摳出來搞成一個游戲,一代、二代、三代一直到八代,其實都是一至八關而已。總體感覺卡帶沒啥子感覺。好處就是奇勝隆的FC玩不了4合一游戲(大多數),魂斗羅多在4合一中,奇勝隆的FC只能玩N合一。也不知道這機子是什么毛病。
光頭Hei猩猩: 把一款游戲“摳”成8款……壯哉我大山寨
機槍捷克造: 也別說,如果是大游戲的話,摳成N款也是不錯的選擇。1993年春節時我玩過天津新星電子公司出的《忍者神龜3》的卡帶。這款游戲對于小學生來說有點難度,所以這張卡帶把游戲扣成了四個節目,分別從不同的關卡起步。
誘人的4 IN 1卡帶
N合一卡帶都是低K游戲,而很多高K游戲,像《魂斗羅》、《赤色要塞》、《忍者龍劍傳》等“大型單機”(當時如此)多出現在4 IN 1卡帶中。
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這里的4 IN 1卡帶上多會寫著SUPER GAME字樣,也不知道諸位那里的4IN 1卡帶有沒有。其實也有一些N合一卡帶有SUPER GAME字樣。
這些4 IN 1卡帶雖然顏色也為黃色,但價格起碼要比N合一卡帶貴一倍!誰讓4 IN 1里都是高富帥呢?
說都是高富帥也不太準確。比如我有一張4 IN 1的《魂斗羅》專輯卡。這張卡是從同學手里用代他打掃衛生換來的。不過游戲真心不咋地。真正的《魂斗羅》只有兩款,《超級魂斗羅》與《魂斗羅戰隊》,另兩款則是《最終任務》(“空中魂斗羅”,卡帶上寫著是魂斗羅7)、《超級戰魂》(卡帶寫的是“魂斗羅8”)。三個高富帥配一個山寨屌絲。
誘人的山寨貼紙
吸引我們去買這些卡帶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誘人的貼紙。不過大家都是明白人,其實貼紙都是山寨至極。誘人歸誘人,該坑爹還是坑爹。
說說我見過的一些誘人貼紙吧:
《魂斗羅》常用貼紙:《英雄薩姆》、《毀滅公爵》、《合金裝備》
《超級馬里奧》常用貼紙:GBA、NDS的《馬里奧》海報
《赤色要塞》、《綠色兵團》常用貼紙:《紅色警戒》
《功夫》、《雙截龍》、《快打旋風》常用貼紙:《拳皇》、《街頭霸王》、《鐵拳》、《死或生》、《真人快打》……
別當真,惡搞的。
騙了無數無知少年的貼紙
這張貼紙最誘人!
麗安娜、春麗、不知火舞等大姐姐已經被國內山寨商亂貼N多次了
一群俊男靚女。
誘人吧?酷炫吧?買回家吧!玩玩吧!哭去吧!
這張貼紙比較亂,尤其是《雙截龍3》的那張,非常亂斗。
后記
寫這篇貼子其實已經計劃好久了。
小學時我這個老古董開始向同學們回收各種游戲卡帶,FC、MD、GB各式各樣,神馬都是。收來的卡帶都堆起來,大大小小都排好了。那時候我的FC根MD還沒壞,GAME BOY還有俄羅斯方塊機還能湊活用。
具體回收這些卡帶的目的,其實就是想玩玩,就這么簡單。但沒想到正是因為這些雜七雜八的卡帶,讓我接觸了很多神奇的游戲。其中就包括很多如外星、基昌、三協等等公司的游戲。因為這些神奇的國產游戲,我當時發自內心竟然有種驕傲。我為這些國產神公司感到自豪!不過后來用模擬器接觸更多游戲,我才覺得當時的驕傲真是有點幼稚。
事事難料呀,幾年前搬了兩次家,外加一些意外情況,這些卡帶都不知去哪兒了。FC和MD也在2008年,隨著常去的工人文化宮街機廳一塊兒“壽終正寢”了。GB還有俄羅斯方塊機嘛,送進鞋盒子里,送進床底下,一段時間后就不知去兒了。
山寨貨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但即便如此,山寨的魅力依舊很大。
一提到山寨游戲,大家馬上想到的會是騰訊。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就已經有山寨游戲了。后來的各色山寨商層出不窮,中國游戲界頓時風生水起,好不熱鬧!產品也是與時俱進,雅達利4位機、FC、MD、SFC……
但我到網上看了看,介紹煙山、小霸王、南晶、外星等公司的文章少之又少,就算有,無外乎都是些廣告或吐槽文。一些正兒八經的資料非常少,真正的介紹文更很難找到。這也不怪,如今大家都愛看網游攻略以及次時代游戲,誰還管你山寨商呢!
處于對于國產游戲的敬意(其實我已經失望了),我打算寫一篇關于這些公司以及游戲的貼子。不過老實說這些游戲的素質并不是多高。我們在這里不要單純的罵他們。沒有他們,我們很難玩到漢化的游戲;沒有他們,我們更不可能玩到好玩的游戲;沒有他們,我們的中國游戲也不會發展到如今(誠然如今也不咋地);沒有他們,我們估計還不知道什么叫“電子游戲”……
網上罵這些公司的人特別多,但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難處。比如煙山公司的《電玩迷》雜志,說是雜志其實也跟印刷廠書籍差不多。你手里拿著各種介紹次時代主機的花花雜志,嘲笑《電玩迷》以及生父煙山公司山寨。不過,你們知道嗎?當年,文化部等部門對于此類書刊就是“嚴打”,《電玩迷》就是地下工作。1995年,一大批《電玩迷》扣留火車站,最后還只好破財免災,最后還是罰了錢。
外星電腦的游戲確實爛,但不知各位是否知道,其實中國游戲的開拓者傅瓚后期也成為了外星的技術人員。不過呢,傅瓚在外星期間的作品確實不怎么樣,《外星戰魂》的監制正是他。哎……傅瓚啥時能再有像《煙山坦克》這樣的作品呢?
想罵這些公司山寨嗎?反正我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