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官方上周宣布IE瀏覽器將于6月16日正式退役,這款有著27年歷史的瀏覽器也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在官宣的文案中,微軟也表示“被黑了這么多年,終于要說再見了”。
隨著IE瀏覽器退役,也可以說PC端瀏覽器之爭也落下帷幕。只是讓國人遺憾的是,“這一仗”打到最后,國產瀏覽器仍然沒有出現黑馬,全球排名前五的瀏覽器中,沒有一款是國產瀏覽器,分別由谷歌、Safari、Edge、火狐和Opera占據著前五名的位置,剩下的瀏覽器只有3.55%的市場占有率。
全球PC端瀏覽器排名
雖然PC端瀏覽器市場難以挽回,但國產瀏覽器在手機端還是可以再努力一下的。據StatCounter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2年3月,中國手機瀏覽器的排名分別為:谷歌瀏覽器(占比53.55%)、UC瀏覽器(占比19.12%)、Safari瀏覽器(占比14.41%)、QQ瀏覽器(占比8.7%)和Android for Browser瀏覽器(占比1.82%)。雖然前五的排名中有兩款國產手機瀏覽器,但國產瀏覽器還是面臨很多問題。
中國手機端瀏覽器市場份額
不同于PC端,瀏覽器在手機端的使用場景更少。手機中有各種垂類App,每項功能都有一個App實現。想要購物時可以打開京東,想要了解新鮮事了可以打開頭條、抖音、微博等。所以即使作為一個重度的手機使用者, 我每天使用瀏覽器的時間也非常少,有時候甚至一天都不會打開瀏覽器,這也使瀏覽器在手機的生態中處于一個相對弱勢的地位。
即使在手機生態中處于劣勢地位,手機瀏覽器還是拼命的趕走用戶。國產瀏覽器一直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廣告過多,經常會有各種廣告彈窗,有時候點到哪里就會輕易跳轉到另一個頁面 ,或者邀請你打開另一個App,著實讓人頭疼。因此很多用戶不愿不用國產的瀏覽器,反而使用蘋果自帶的瀏覽器或者一些小眾瀏覽器。
可能是被吐槽太久,聽到用戶的呼聲了。UC瀏覽器今年2月份就推出了“UC網頁智能保護”功能。官方表示,將自動攔截網頁的頻繁、惡意跳轉,把選擇權交給用戶自己,在下方不影響閱讀的情況下自行決定是否要跳轉APP,保護用戶的同時還讓界面保持清清爽爽。這也會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戶的使用體驗。
UC瀏覽器上線網頁智能保護功能
個人覺得國產瀏覽器應該更加關注用戶的使用體驗,而不是費盡腦汁地讓用戶把自家瀏覽器設為默認瀏覽器。如果使用體驗不好,即使設成了默認瀏覽器用戶還是會更改,甚至一氣之下刪除瀏覽器,商業化變現更是無從開展。所以提高用戶體驗,也是在提高瀏覽器的商業化價值。
港萬得通訊社報道,本周二(8月22日)晚印度時報刊文稱,印度IT部門最高級別的官員稱,正在調查阿里巴巴變旗下的UC瀏覽器,理由是印度當局懷疑UC瀏覽器竊取印度數據。如果發現竊取數據屬實,UC瀏覽器將被印度嚴禁
2016年,UC瀏覽器年報顯示,在印度擁有1億月活躍用戶,全球用球4.2億月活躍用戶。據印度方面的統計報告,UC瀏覽器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僅次于谷歌的Chrome ,占印度手機瀏覽器市場的48.66%。但印度方面沒有提出針對谷歌瀏覽器的調查決定。
印度式審查:以國家安全為由 + 調查 + 懲罰無上限
事情起因于多倫多大學的一份報告,報告稱UC 瀏覽器侵犯了用戶隱私,并存在安全漏洞。
印度電力與IT 部門高層官員說:“已經有關于UC 瀏覽器將印度手機用戶的數據傳送回中國服務器的抱怨了,所以我們應該調查這件事”。印度IT 部門的官員還表示,主要的擔心是,如果用戶已經卸載了UC 瀏覽器,但是數據還是可以被竊取。
一位匿名的官員說:“有民眾抱怨稱,即使卸載了UC 瀏覽器,并清除了該瀏覽器的殘留數據,但手機的DNS 仍被瀏覽器控制?!?/p>
UC 瀏覽器回應
UC 瀏覽器公司發言人對印度時報表示:“UC 瀏覽器非常注重用戶隱私的安全。對于IT 公司來講,在全球布局服務器是很正常的,這主要是更好的為用戶服務。我們堅決不會做違背誠信的事情”。該公司發言人還表示,UC 瀏覽器非常嚴肅的對待隱私與數據保密,并努力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
同時,UC 瀏覽器的發言人表示,該公司還沒有收到任何政府的通知或者暗示。對于收集用戶數據的行為,UC 瀏覽器的解釋稱,手機用戶數據是為了更好地提供更個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務,這也是行業標準行為。UC 瀏覽器會事先獲取用戶授權,系統會提示終端用戶,并有一個協議來保障用戶的利益。
中國企業在印度艱難的“取金”之路
印度方面調查UC 瀏覽器,已是印度本月發起的第二次針對中國企業的嚴厲審查。本月17日,印度政府以擔憂數據泄露、危害安全為由,向21家手機制造商發出警告要求限期整改,要求8月28日之前必須符合新的安全規定,否則“罰款無上限”。
中國商務部表示,今年上半年印度已經對中國發起了12宗貿易調查。印度時報曾撰文稱,時值中印兩國在獨攬地區邊境對峙,印度政府此項舉措被認為是在貿易方面牽制中國。
另外,阿里是印度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Paytm 及其母公司One97的主要投資者,同時也投資了印度電商Snapdeal
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成了我們的"第二器官"、各行業APP因此也成了器官上的細胞,可能是社交網絡的微信、可能是綜合視頻的愛奇藝、也可能是用于移動購物的淘寶,不管怎樣你我的手機中除了手機出廠時自動配備的APP外一定還有很多安裝了就沒在卸載過的APP。
上圖是來自易觀千帆指數根據用戶月活躍度排出的16款網友們常用的APP,如果說"口說無憑"那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結合上圖及個人喜好來數一數那些安裝就沒在卸載過的APP:微信,微信坐擁9.8億的用戶月活躍度,一天不聊聊天、看看朋友圈就覺得一天的生活中好像缺少了點什么;QQ,QQ曾經是騰訊的平臺型、現金牛型產品,因為QQ紅極多年確定了騰訊在中國互聯網企業中的巨頭地位,也獲取了所有網友的芳心,只要會上網的用戶就一定擁有QQ;支付寶,螞蟻金服旗下集支付、理財、借貸等于一體的APP,說道支付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淘寶,剁手黨們必備的移動購物電商平臺,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不信的話就打開手機淘寶搜一搜;手機百度,不懂就找小度問一問,最實用的搜索工具;,看新聞看視頻不可缺少的綜合資訊平臺;高德/百度地圖,問路找不到人、路癡必備,查公交、地鐵不在費力;美團,吃貨必備,不僅可以團購海鮮大餐還可以叫外賣、住酒店,衣食住行一鍵搞定;美顏相機,少男少女們愛不釋手的拍照神器,留下最最最美好的瞬間;UC瀏覽器,不得不說UC瀏覽器的用戶體驗和交互方式讓人不舍得卸載,有多少小伙伴是從塞班時代就一直在使用UC瀏覽器呢?說到從未卸載過的APP除了上訴通用類軟件想必很多小伙伴還有自己鐘愛的APP,那小伙伴們從未卸載過哪些APP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