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o,大家好!我是沈少!最近添置了一臺迷你小主機很有意思,先和大家聊聊華碩PN51這樣的Mini PC的使用場景。
作為一個內容創作者和游戲玩家,有一說一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是大型臺式PC的深度用戶。
原因很簡單,以MATX和ATX平臺為代表的中大型臺式機有非常大的空間,配件選擇也非常豐富,對于目前高性能的CPU和顯卡來說,功率和散熱也比較有保障。
但除去玩游戲和制作視頻這樣的高負載需求,其實目前日常的上網、文檔處理、后期修圖等等其實用筆記本電腦就非常夠用了。我之前在偶爾的出差和旅行的時候,也會帶一臺華為的Matebook以便不時之需。
但用著用著又發現,如果沒有真正移動辦公的需求,在幾個常用的地方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核心需求其實是電腦里的軟件和數據,無論是在工作室、朋友的拍攝間、還是家里,即使Matebook 16這塊筆記本中的大屏幕對比動輒23-27寸的臺式顯示器來說還是小太多。筆記本自帶的鍵盤和觸摸板的極限輸入效率也遠不如外接的機械鍵盤和獨立鼠標。所以Mini PC作為一個因為不需要屏幕而更為小巧、性能比肩主流筆記本電腦,又依舊能軟件、數據隨身帶的解決方案,拓展還更加方便,到成了更合理的選擇。
對了,本文還有一個“彩蛋”,就是除了上面這樣的小盒子型的Mini PC,其實還有一種更進一步的“電腦棒”,而且同樣是預裝Windows 10系統。這里先買個關子,我們在彩蛋部分詳聊!
先看看華碩PN51的開箱,這款最高可選AMD銳龍R7-5700U,自帶Radeon Vega 8高性能顯示核心,作為Mini PC來說配置確實挺不錯,具體我們一起來看看。首先在包裝上,華碩的設計還是比較直白的,主要就是系列名稱和產品的圖片。
打開后可以看到除了主機,還有電源線、變壓器、以及一個VESA支架。
電源是常見的輕薄本差不多,畢竟這套配置本身也是輕薄筆記本電腦的配置啦,便攜性不錯。
VESA支架可以讓小主機裝到支持對應接口的顯示器背面,讓桌面更加整潔。不過我平時還是放在桌面上使用,這樣連接各種外設更加方便。
接下來看看這款Mini PC的外觀設計和接口。整體小黑盒一樣的造型精致度不錯,長寬均為11.5cm,高度為4.9cm,外觀有著華碩標志性的拉絲工藝。接口集中在正面和背面,其中正面有:USB 3.2 Gen2 Type-C(支持DP 1.4和電池快充1.2),TF (MicroSD)讀卡插槽,USB 3.2 Gen1,紅外接收器,電源開關按鈕。
背面則有HDMI 2.0,USB 3.2 Gen2 Type-C,DP 1.2,2個USB 3.2 Gen1,有線網口,以及電源接口,拓展性不可謂不強大。
接下來再看看實際的使用體驗,我日常一般接1-2個顯示器使用,所以用背面的DP+HDMI接口就夠了,當然電源線也是要連接的。
正面的2個USB接口則是連了有線鍵盤和鼠標的USB無線接收器,如果大家用的是藍牙鍵鼠的話也可以直接連接,連這2個USB接口都省下了。
先來看看整機的配置,CPU為AMD Ryzen 7 5700U,顯卡為自帶的VEGA核顯,自帶內存是16GB大小,DDR4規格,3200Mhz頻率。如果需要更大的內存還能再拓展。
CPU的具體參數如下,7nm工藝,8核16線程,加上超低功耗的配置確實是辦公好選擇。
而且性能也不錯,CPU-Z的實測跑分如下,單核略超R7 3700X臺式機CPU,多核也有4514分表現不錯。
CINEBENCH R20跑分3368分,顯示出了AMD素來不錯的多核能力。
同時硬盤的讀寫速度也很不錯,日常打開文檔、上網、載入游戲的速度都很快。
接下來看看日常使用的具體表現,上網和文檔處理確實很輕松,這里就不詳述了。直接看看大型電競FPS游戲CSGO的表現。
我先試了S1mple推薦的一套視頻參數配置,跑下來的平均幀率為54.5fps,還算可以。
接下來是各分辨率+畫質的平均幀率對比。具體如下:
總體來說,推薦在3和4這兩套參數+低畫質下玩??紤]到是Mini主機的核顯,其實這表現還是不錯的了。
除了玩游戲,因為R7 5700U不錯的多核能力,做一些中度和輕度的視頻剪輯也是OK的。而且這個主機可以最多接4個顯示器,多屏用起來非常簡單。我目前一般是2個顯示器,左邊的4K顯示器用HDMI接口連接,作為主屏幕放剪輯界面、時間流、預覽窗口等等;右邊的1080P顯示器用DP接口連接,在做視頻的時候就豎著放,用于找素材和查資料,效率很高。
這里簡單用一個1080P/30幀/10分鐘的視頻在剪映專業版中輸出作為例子,全程顯卡是幾乎跑滿的狀態,溫度最高飆到80+,最終耗時4分17秒搞定,比我主力臺式機確實慢了不少,但如果真的是外出需要用的話,也不是做不到。
性能方面來說,這套Mini PC的性能日常辦公上網肯定是夠了,即使想玩玩游戲,簡單做做視頻剪輯其實也是OK的。而且全程風扇噪音都不大,溫度也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確實不錯。
同時對比筆記本電腦,Mini PC的另一大優勢就是拆解和升級容易得多。首先外設比如顯示器、鍵盤、鼠標,本來就是選自己喜歡的就OK了。同時更換內部的配件只需要取下底部的4顆螺絲。
然后輕輕一推底蓋,就可以打開主機了。
目前內部還空著一個2.5英寸硬盤的SATA接口,可以加一個SATA接口的SSD或者HDD。同時下方的M.2接口NVMe硬盤也可以更換。
另一側是內存插槽,目前插了一根16GB的DDR4內存,還有一個空置的插槽,這臺機子最大支持32x2也就是64GB的內存。
對了,熟悉華碩的朋友應該聽說過華碩還有一個更便攜的產品,叫做“電腦棒”VivoStick PC。
同屬于Mini PC的范疇,但也就一個大號U盤,或者口紅的大小,還自帶了Windows系統。
電腦棒雖然很小巧,接口倒也夠用,一側是USB 3.0接口+USB 2.0接口+耳麥接口。
另一側是風扇出風口以及電源線接口。
頭部是HDMI接口,用于連接顯示器或者電視。
尾部是電源開關,連上電源,插上電視/顯示器后,按一下就能開機,還有燈光提示。
當然Intel凌動四核+4GB內存+64GB存儲空間的配置也顯示出了電腦棒不能跑什么大型軟件。相對來說更適合上網、看視頻、簡單文檔處理。
我最常用到的2個功能是用PC版的會員在電視上看一些VIP才能看的高清劇集、電影。以及外出的時候,查到客戶所在的演示屏幕或者電視上做一些演示,免去了帶電腦的麻煩。
總體來說,華碩的這款PN 51 Mini PC無論是性能還是拓展性都是目前主流輕薄筆記本的水準。同時外觀更加小巧也更便攜。接口拓展性和可升級性還比筆記本更好,相對來說很適合本身有顯示器、鍵盤、鼠標,但仍有一定移動需求的朋友們。當然了,如果在尋找一個類似Mac mini那樣的Windows迷你主機的話,這款也是很不錯的。特別是R7 5700U的性能表現已經可以勝任日常大多數工作,顯示核心雖然不算特別厲害,也不失為目前顯卡荒時代的一個過渡之選。
如果沒有玩游戲和視頻剪輯的需求,那么新R5和R3的這兩款可能性價比更高,畢竟日常辦公上網都是足夠用的。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選購迷你主機有所參考。我是沈少,我們下次見!
多DIY玩家喜歡打造“小鋼炮”主機,它對硬件的要求相對更高,比如需要搭配能兼容M-ATX或ITX機箱的顯卡、電源等,特別是選擇RTX 4070及以上的顯卡,最好使用ATX 3.0標準的電源。目前市面上支持ATX 3.0的小型化、大功率電源比較少,不過現在又多了一個選擇: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這是一款基于英特爾最新ATX 3.1標準打造、機身長度只有122mm的ATX規格的電源。這么小巧的機身,設計、用料方面又有何特殊呢?接下來,我們將一步步對其進行解析。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 850W參數
額定功率:850W(可選750W)
風扇尺寸:115mm
PFC類型:主動式
效率認證:80PLUS金牌
輸入電壓:100V~240V
輸入電流:10A
電源線長:1.5m
尺寸大?。?22mm×150mm×86mm
質保年限:10年
參考價格:799元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提供750W和850W兩種功率,售價分別為699元和799元。另外它還有黑、白兩種顏色可供選擇。目前白色僅有850W版本,售價為859元,適合打造白色主題的主機。我們體驗的是黑色850W版本,具體型號為ETV850G。
我們知道,PC電源有不同的規格,最常見的按從大到小分為ATX、SFX-L、SFX。其中,ATX規格的電源占據絕對主流。通常來說,ATX電源長度大多在140mm~160mm。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尺寸大小為122mm(長)×150mm(寬)×86mm(高),可以看到它的長度僅122mm,是最短的ATX電源之一,長度甚至比SFX-L規格的電源更短。更短的機身設計可以帶來更好的兼容性,能節省出更多的空間。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銘牌信息
另外,更小巧的體積讓它的重量也更低,僅1.36kg的重量能為主機“減負”??赡芎芏嗳瞬恢?,電源越小,對電源廠商的設計功底就要求越高,因為這需要在縮小體積的同時確保電源的性能。比如電源體積縮小后,風扇也會相應縮小,那么如何確保電源的散熱就非常關鍵了。
由于機身較短,所以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內置的風扇也會受到限制。它內置了一個來自“ZETA”的115mm雙滾珠軸承風扇,型號為:ZFB122512M。該風扇采用9片扇葉,風扇最高轉速在2000RPM左右,輸入電壓電流為DC 12V/0.25A。同時,這款風扇支持智能溫控,在低負載下處于停轉狀態。它通過在電源中內置溫度感測和負載控制的雙重機制,實現節能和散熱。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采用1個115mm雙滾珠軸承風扇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還支持逆轉除塵技術,目前升級到了最新的第二代。這項技術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逆轉散熱風扇的轉動方向,有效地清除風扇和電源內部的積塵,從而保證電源的穩定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第一代逆轉除塵技術在電源啟動后的10秒內,散熱風扇會逆向轉動,這一設計在當時已經能夠有效地清除部分積塵。然而,為了進一步提升除塵效果,安耐美推出了第二代逆轉除塵技術。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在側面也配有散熱通風孔,并配備了1個電源接口和1個開關以及1個D.F除塵開關。
在新一代技術中,風扇在啟動后15秒內逆轉,相較于第一代技術,逆轉時間得到了延長,這使得自動清理積塵的效果更加顯著。這個設計可以有效降低風扇和電源的積塵,其實不僅是電源,在部分顯卡上也有類似的設計。為了方便用戶在實際使用中隨時進行除塵操作,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電源還專門配置了一個D.F模式開關。用戶只需在電源運行過程中按下這個開關,即可啟動D.F逆轉除塵模式,輕松清理風扇積塵。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采用的是“大風車”散熱結構,這一經典的結構被廣泛應用于各類PC電源中。它的風扇位以及側面均配備了大面積的蜂窩狀散熱開孔,有效地提升了空氣流通性,更能夠確保電源在高負載運行狀態下依然能夠保持穩定的性能。
我們從電源的銘牌上可以知道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一些信息:它支持100V~240V的寬幅電壓,輸入電流為10A。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12V可輸出70.8A電流,也就是849.6W功率。該電源的+3.3V和+5V分別可輸出20A電流,聯合可輸出100W功率電能。此外,它的-12V可輸出0.4A電流,+5VSB可輸出3A電流,分別可輸出4.8W和15W電能。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各項供電電壓精準無波動
在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銘牌上,我們可以看到顯眼的80PLUS金牌認證標識。這標志著該電源具備出色的供電轉換效率:在115V輸入電壓下,20%負載時的轉換效率不低于87%,50%負載時不低于90%,100%負載時不低于87%。
實際上,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在115V輸入下20%、50%、100%的負載轉換效率分別達到了89.34%、91.45%、88.89%。這些數據已經遠高于80PLUS金牌標準,甚至接近更為嚴苛的80PLUS鉑金標準。值得一提的是,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電源還支持長達10年的超長質保期。這說明安耐美對其電源品質的信心,也讓用戶在購買和使用過程中無后顧之憂。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作為一款中高端電源,全模組設計自然是標配。它共配備了13組接口,其中PCIe供電接口共有5組,與CPU接口通用。另外,它還有3組SATA接口和2組(18+10p)主板供電接口。這款電源配備1組12V-2x6(12VPHWR)接口,它是基于英特爾最新的ATX 3.1標準打造,相比ATX 3.0標準,全新的ATX 3.1在于采用了PCIe 5.1規范的新接口:12V-2x6,可以將它視為12VHPWR的改良版。12V-2x6和12VHPWR在外觀和物理結構上相似,但12V-2x6接口實際上是在12VHPWR接口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和調整,并且能夠與后者兼容。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采用全模組設計,共配有11組接口。
具體來說,12V-2x6接口的PCB端口在接線定義上與12VHPWR接口完全相同,只是12V-2x6的內部針腳長度有所不同,尤其是負責通信和端口功率定義的小4pin針腳,其長度更短。這一設計的目的在于提高接口間的安全性,比如在較短的針腳在沒有完全插入接頭時,由于負責通信和功率定義的小4pin針腳沒有完全接觸,就能自動切斷對應端口的電源功率輸出或限制功率輸出,進而有效地保護用電設備。
與很多電源所配備的扁平式線纜不同,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全部采用了定制的壓紋線材,這種線材質地更加柔軟,彎折性也更好,讓走線更加美觀、方便。該電源提供有1條20+4pin主板供電(600mm)、2條處理器(4+4pin)供電(700mm)、1條12+4pin 12V-2x6顯卡供電(600mm)、3條6+2pin PCIe顯卡供電(600mm)、2條SATA供電(450mm+150mm+150mm+150mm)、1條PATA(大4pin)供電(450mm+150mm+150mm+150mm)??梢钥吹?,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線材數量和長度能夠滿足主流ITX、M-ATX甚至是ATX機箱走背線的需求。另外,它還配備了27個理線梳,讓電源線間隔有序,有助于打造美觀的個性化主機。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配備的線材豐富
我們通過專業設備測試了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各項輸入電壓。經過測試,它的-12V電壓為12.1V、+12V1和+12V2均為12.1V、+5V為5.0V、5VSB電壓為5.1V、+3.3V電壓為3.3V,各項電壓值均在正常范圍內。從這些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電壓準確性非常高。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達到80PLUS金牌標準
除了供電電壓準確性之外,我們還觀察到在測試過程中電壓值沒有出現任何波動的情況。這說明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輸入電壓非常穩定。穩定的輸入電壓對于主板、處理器、顯卡、內存等設備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因為波動的電壓可能會對設備的穩定性和性能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我們還測試了電源在不同負載下風扇的噪聲。結果顯示,無論是在高負載還是低負載下,電源的風扇噪聲都非常低。尤其是在高負載下,電源的風扇噪聲會被顯卡風扇的噪聲完全覆蓋,幾乎聽不到電源風扇的聲音。此外,我們還觀察到在電源運行過程中沒有出現電感嘯叫等異常情況,整體運行狀態良好。
作為一款中高端ATX 3.1電源,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內部用料和電路設計是怎樣的呢?我們將其拆解后可以看到它內部的詳細情況——主動式PFC+LLC諧振+12V同步整流以及DC to DC的方案,這種方案很常見也已經非常成熟,主流的電源大多都采用這種方案。由于它的機身較短,所以電源內部的元器件布局更顯緊湊。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內部元器件布局一覽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內部用料并沒有因為機身小巧而縮水,它擁有完整的一二級EMI濾波電路。比如它的一級EMI濾波電路在AC輸入端,它采用了2個Y電容和1個X電容直接焊接在AC接口的后端的子板上,這種獨立的子板比采用導線連接的方式成本更高,理論上它也可以直接采用導線,但是它仍選擇了成本更高更好的方案,這也體現了它大品牌的作風。一級EMI濾波電路主要用于濾除市電中的瞬時電壓和高頻帶來的干擾,同時也防止開關管產生的高頻干擾傳輸到市電中,導致對其他電器產生影響。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具有完整的一二級EMI濾波電路,一級EMI濾波電路元器件整合在子板上,并沒有使用成本更低的導線連接。
在AC插座的下方的主PCB上是電源的二級EMI電路,它采用了2個共模電感、1個壓敏電阻、1個繼電器、1個X電容以及多個Y電容,這些元器件共同構成了電源的二級EMI濾波電路。二級EMI濾波電路的作用是濾除共模干擾,同時防止出現過流,保護后端電路。比如它配備的熱敏電阻可感知輸入電路的溫度變化,根據需要,它會自動調節電路,確保電路的溫度在安全范圍內。這樣做的目的是監測電路的溫度,以防止過熱導致故障或損壞,并保證整個電源系統的安全運行。這些措施共同協作,保證了電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配備了4個主開關管,來自蘇州CONVERT鍇威特半導體,具體型號為:“CS13N50FF”,規格為500V/13A/390mΩ。
在一二級濾波電路的對面散熱片下方是電源的主開關管,來自蘇州CONVERT鍇威特半導體,具體型號為:“CS13N50FF”,規格為500V/13A/390mΩ。一二級EMI濾波電路和主開關管旁邊是電源的2個主電容,來自日系紅寶石RUBYCON,規格為420V/270μF/105℃,總電容量為540μF,折合每瓦電容量約0.635μF。通常來說,電源的每瓦電容量不應低于0.5μF,看得出來它的用料足夠。該電容可耐105℃高溫,并擁有超長使用壽命。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板載了2個來自一線品牌紅寶石RUBYCON主電解電容,規格為420V/270μF,總容值540μF,折合每瓦0.635μF。
主電容旁邊是電源的一次側整流電路。它配備的橋式整流器獨享一個散熱模塊,不過由于整流橋安裝在散熱模塊底部,并且零部件之間間隔緊密,所以無法看到具體的型號。由于整流橋與旁邊的共模電感距離較近,所以它還在兩者之間做了絕緣隔離。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采用了線圈式PFC電感,電感的體積和線圈纏繞密度都比較扎實。旁邊的大型的散熱片下方是電源的2個PFC開關管和1個PFC升壓二極管,它的PFC開關管來自Wayon(上海維安),具體型號為“WML28N60C4”,規格為600V/13A。PFC二極管由于被遮擋,無法看清具體型號。豎立在PFC開關管散熱模組背后靠近主電容的獨立子板是該電源的PFC控制模塊,外部進行了絕緣包裹處理。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風扇控制單元采用獨立子板,板載了一顆bcdsemi的AS393M控制芯片,用于控制風扇啟停與風扇正逆轉。
電源內主開關管散熱模組旁邊是它的主變壓器,主變壓器旁邊是它的諧振電路。靠近邊緣部分豎立的一塊子板為LLC諧振控制單元,上面板載了1顆絲印型號為“25600”的諧振控制芯片和1顆絲印型號為“LM324A”的4通道電壓運算放大器芯片,這兩顆芯片均來自知名的Ti德州儀器,另外還有1顆“IN1S313I-SAG”管控芯片。在主變壓器和靠近輸出模組一側有2個獨立的散熱模組,下方各有2顆同步整流器,來自華羿微電子的“HYG020N04”,規格為40V/154A。這2個整流器之間是電源的濾波電路,它配備了多個固態電容和電解電容以及磁棒電感進行濾波。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主變壓器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DC to DC部分同樣配備了1塊獨立子板,負責+5V和+3.3V電壓轉換。該子板上板載了2個線圈電感,每個電感背后都配備了一顆ANPEC(茂達電子)APW7164控制器。同時,DC to DC模塊上還布置有多顆固態電容濾波。旁邊還有一塊獨立的子板,頂端連接風扇和D.F除塵開關,它板載了一顆bcdsemi的AS393M控制芯片,用于控制風扇啟停與正逆轉。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的DC to DC部分同樣配備了1塊獨立子板,并板載了2個線圈電感,每個電感背后都配備了一顆ANPEC(茂達電子)APW7164控制器。
最后是它的輸出模組方面,同樣布置了大量的固態電容和電解電容用于最后一級的輸出濾波。從它的用料來看,體現出了老牌電源大廠的風格。當然,還有諸多零部件我們這里就不再一一解析??梢园l現,安耐美REVOLUTION D.F.12在電路設計和用料等方面都保持了很高的水準,零部件供應商都來自國內外大品牌,用料的數量也比較扎實,這些高規格的用料能為電源提供優秀的電氣性能,長時間使用也能保持穩定地輸出。
安耐美REVOLUTION D.F.12作為一款擁有850W功率且尺寸長度僅122mm的ATX 3.1電源,它不僅能夠滿足中高端平臺的供電需求,還能在長時間高負載下穩定地輸出電能。通過我們的拆解可以看到,安耐美REVOLUTION D.F.12采用了主動式PFC+LLC諧振+DC to DC的電氣架構方案,并且在用料方面也都比較出色,并沒有因為尺寸較小而在用料上縮水,反而在用戶看不見的地方下足了成本。比如電源內部幾乎看不到飛線,像一級EMI濾波電路都是采用的獨立的PCB連接,可見其在做工和用料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另外,除了用料外,這款電源還提供了10年(3年換新+7年維修)質保,讓用戶沒有后顧之憂。整體來說,安耐美REVOLUTION D.F.12不僅能滿足ATX裝機需求,同時也能應用于M-ATX甚至是ITX主機的打造,是一款全能的電源。
朋友給我留言,問我怎么改一個電源適配器的輸出電壓,我這里就拆了一個壞的筆記本適配器,順便修修它,再簡單說下怎么改!
我拆的是hp筆記本電源適配器、19V、4.74A
線路板背面結構、這個適配器原來是壞的,是次級整流二極管損壞,已經修復了。
改這個適配器輸出電壓,只需要找出輸出電壓的取樣電路、改變取樣電阻器的阻值比例大小,就可以改變輸出電壓,這個取樣信號,一般連接到431、可以控制光電耦合器內部的發光二極管電流大小,就可以控制功率管導通截止時間,從而改變輸出電壓。
這部分包括次級整流、濾波、輸出電壓取樣、過流保護等電路,如果不熟悉電路,單獨看這個實物圖片是不容易看明白的,放大的圖片:
根據實物圖,畫出次級的線路圖,實物圖不容易看明白,原理圖很容易就看明白了,改變R56、R57兩個電阻器的阻值比例,就可以改變輸出的電壓。
要注意:改動的輸出電壓不要超過次級濾波電容的耐壓,超過耐壓,電容會爆炸、損壞的,最好是小范圍電壓改動。